幻灯二

精英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教育者需要怎样的教育(6):精英教育之经验革命)

三种类型的经验

我们要学习和成长,往往是从经验开始的。

有三种类型的基本经验:见识、实践和反思。

见识(间接经验):我看到别人怎么做的、有什么经历实践(直接经验):我自己怎么做的、有什么经历反思(复盘经验):这些事例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如果一个人有这三方面的经验,大致就是:我见过、我做过、我反思过。

经验质量的3个维度

那么如何判断各方面经验的质量呢?有三个维度:

高度(站的高)深度(挖的深)广度(经历广)

这样一来,整体经验的质量,最终可以体现为这样一个3x3的评估表。

理想情况下,这九个格的评价都应该是高。

见识的质量

有句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意思是哪怕没有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

以前我做保时捷的咨询项目,有次跟一家经销商所在的集团董事长吃饭,谈到打造一流服务的问题。

董事长说:

我们这些员工,一直在这个地方,周围的服务水平也就那样,他们还觉得自己做的挺好了。要说提高服务质量,他们首先就不服气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把骨干送到服务一流的地方,见习一段时间,让他们亲自感受到差异,这样再谈改变,才口服心服。

今天对于教育者而言,我觉得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育者自己都缺乏见识,没看到过什么是高水平的精英教育,那么自己上限也就很低。

你为什么来微软

2004年,我面试微软,到老板的老板一轮。

他问我:「你为什么想来微软?」

我跟他说了两个理由。

第一,比尔盖茨是我大学时代的偶像,微软是我梦想的公司。

第二,我毕业后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两年多,觉得公司有很多问题,比如管理混乱,员工士气很低。但以我的能力,看不到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而管理层的水平也难以解决问题。

所以我想到这个行业里,最顶尖的公司里去看看,它是如何运作的,比如微软是如何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

没吃过猪肉,也要见过猪跑啊。

职业选择的楼层法则

关于职业选择,那时候我有个楼层法则。

我觉得职业选择就像爬楼,如果我今天在2楼,我的下一份工作至少要上1个楼层,如果到5楼、10楼更好。

因为见识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不是努力可以弥补的。我们在5楼的时候,即使是躺着,视野也比2楼跳起来要高。

很多人看上去努力,但他们永远在一个楼层,转来转去,所以成长很慢,甚至是停滞。

所谓长见识,就是要有新的、高质量的经验。没有这样的见识,就很难发展高度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应该直接看齐最高标准。

所以我的第二份工作,直接以微软,软件业最顶尖的公司为目标。

这个决定,到今天看来,都是无比的正确,可以说是我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我人生最重要的精英教育,正是在微软公司所接受到的。

向顶尖水平看齐

古人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也就是要向顶尖水平看齐。

如果说大众教育,致力于提高人的能力的下限。那么精英教育,则是指在打破一个人能力的上限。

精英教育需要大格局,以人类文明的高水平为标杆,要站在巨人的肩上。

以前我做求职培训,写了一本电子书《求职者,让雇主倒追你》。

市场上大多数书籍,都是教人怎么追雇主,例如要表达自己对雇主的热爱呀。然而我的起点,是如何创造出强烈的吸引力。

这个想法,是我以前接触保时捷,意识到,这个世界上顶尖的品牌,营销上实现的是让客户倒追,而非追求客户。

那时候,我就从苹果和保时捷这两家公司入手,去研究如何做营销,才能让客户倒追你。

收获非常大,因为让客户倒追和追求客户,尽管都是营销,但就跟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一样,其实是两个物种。

这当中的心得,后来我开始尝试应用到求职领域,就有了上面的电子书。

后来跟不同的人讲营销,从让客户倒追的角度入手,他们觉得醍醐灌顶,原因很大也是起点不一样。

我开展的营销教育,是从保时捷、苹果、乔布斯这样的运作中学到的,而大多数人的教育,是从卖地摊货推销产品当中学到的。这本身就已经决定了层次差异。

信息化时代、村落化思维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活动范围很有限,能见识到的人,局限于自己周围那一亩三分地。本村的长老,已经是能看到的最有见识的人。

即使如此,古人就说过「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要向高水平看齐。

今天信息化时代,平常人已经拥有了古代皇帝难以企及的信息资源。然而大多数人的思维,依然是在村落时代。

他们并不是从「世界顶尖水平、人类顶尖水平」获取见识,而更多的是基于方便。例如周围的人、朋友圈的信息、大众媒体、手头的app。

比如家长,子女教育的观点,往往来自于朋友圈、家长群、知识网红。

这些并不是代表了「顶尖水平」的经验,而只是「容易获取」的见识。

所以他们的见识,也就非常有局限性。

教育者需要向人类顶尖水平看齐

在我的学习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这个领域最顶尖的思想和实践来自于什么人?如何向他们学习?」

例如营销,乔布斯大概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营销者。

那么能不能研究他的发布会、演讲、看他设计的产品、打造的公司、阅读他的传记,等等。

再比如战略,孙子是在这个领域,有顶尖的思想,那么就要去研究他的作品。

再比如沟通方面,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庄子》,可以说是经典。

同样的,在教育领域,顶尖的思想和实践来自于哪里?

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需要去了解吧。

我以前研究中学数学教育,先搜索「国家特级教师 数学教学法」,发现了很好的内容。

其实很多资源都存在,但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个意识,要见识最好的。

MindStroms

我以前看过一本书《Mindstorms: Children, Computers, And Powerful Ideas》,作者Seymour A. Papert,Logo编程语言的设计者。

可能有些人对Logo语言有印象,就是屏幕中间有只乌龟,你编程可以操作乌龟的行为,例如转向、走两步。

全书第一版写于上个世界70年代,但直到今天,它的思想依然领先于时代。读书的时候,顿感有些时候,事情发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

我从亚马逊买到的是第二版,从美国买回来也就100元左右,很值。书的序言作者叫做John Sculley,我想「咦这个名字好像比较熟」,然后想起就是乔布斯用「你是要卖糖水还是改变世界」勾引过来的那位百事CEO。

在书中作者主要以数学为例,讨论教育的变革问题。总结一些关键如下(英文书看的比较快,下面是我自己的理解总结。可能与原文有出入,仅供参考)。

要实现高质量的教育,你需要同时搞懂两大问题:特定教育领域(如数学)、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界的一大问题,就是常常忽略了前者,而关注后者(举个例子,今天很多教育改革者,思路就在积分、反馈这样的游戏化教育方法上)。但这样很难搞好。

作者以数学为例,说为什么数学一定是要教现有教科书上的知识体系呢?这些内容是很久以前沿袭下来的,有当时的历史背景。改进教育,首先的问题是检讨到底教育的内容和方向是什么。

作者提出了他的观察,就是有些领域,例如语言,其实内容挺多,但小孩自然而言的,就能学会讲话,各种各样的对话,并没有多少压力;而在数学这样的领域,为什么小孩的能力很难自然增长?只能依靠正式的教育。

围绕这样一条路线,成功的关键可能并不是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而是如何打造有效的系统,让人们可以在特定的领域(如数学)方面,「通过日常学习提升自然提升」。

作者指出,当前的教育思维中,有一个被习以为常的误区,恰恰扼杀了「非正式学习/自然成长」的可能性。这就是过度重视正确的知识。

以物理为例,我们都知道学校会传授牛顿物理学的知识,而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认为是错误的直接待过。

这样做的问题在哪里呢?作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是牛顿物理学的自然步骤。因为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其实是和我们的直觉吻合的。例如我们看到风在吹的时候,树叶就动了,比较自然地就能够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那么当我们砍掉了这个部分之后,其实我们的直觉,就和物理脱钩了。物理就不再是经验上可以理解的东西,而仅仅是公式和符号。

而人类的认知系统,是很难去理解公式和符号的,所以我们的经验与直觉,不再能够支持物理知识的自然提升。

数学也是如此,58+37=?,这些通常都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小孩(他们的认知系统还不具备足够的抽象能力),缺乏个人的体验,也无法在日常中自然地提升认知。

作者谈到它设计Logo语言,其实就是想建立这样一个基于「自然认知」的数学教育方式。

在Logo里有个小乌龟,输入Forward 50就会前进50步,输入Forward 5就会前进5步,那么小孩很自然的,就开始把数字与实际经验建立了关联。

你可以让乌龟调整角度(例如45度、90度),这其实是在建立基本的几何概念:角度、二维空间。

通过Logo语言来做数学教育,可以产生一个传统教育方式很难达到的目标: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满足某种个性化的需求。

传统的数学教育,大家都算两只兔子加5个老鼠一共有多少支脚,这种对于小孩来讲,缺乏个人动力。

而当用Logo编程语言的时候,有些小孩想画一朵花,有些想画一个矩形,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目标,自然兴趣就足了很多。

作者指出,那些爱学习/学习能力强的人,常常是在学习中,找到了满足某种个人需求的方式。而高质量的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得解决自己问题的学习动力。

回到「认识教育内容」的问题,「复杂问题的分解」其实也是数学的一部分。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常常人们很难理解「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所以也难于掌握。

而在Logo这样的编程语言中,小孩想要花一个比较复杂的形状,常常很自然的需要把一些重复步骤,弄成函数。于是他们就在无形中,建立了「问题分解」的概念。

所以作者谈到,藉由计算机建立的虚拟世界,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手段,在激发人们个性化动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经验世界与理论世界」的联系,从而让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自然的提升。

而更强大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虚拟世界,你可以将复杂的领域知识,拆分成一步一步的顺序,帮助掌握。例如教授物理概念,一开始虚拟世界中的物体,没有质量的概念。而在后面的虚拟世界中,开始引入了质量。这样的层层推进,大幅度提升了学习的成功率。

几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还是在传统上奔跑呢?作者也谈到:教育能做什么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教育会做什么,则是一个政治问题,变革可能是缓慢的。

对洞察力的追求

Mindstorms这本书,过去几十年了,作者的思想,依然充满了洞察力,领先于时代。

大多数家长、老师,看上去天天都在做教育工作,然而见识很浅、思想水平很低。

我觉得今天家长很分裂的一点是,一方面他们强烈的想要子女在竞争中胜出,投入大量资源。另外一方面,他们又盲目的跟随别人的做法。

问题是,你这么做别人也这么做,凭什么你就能赢呢?

归根到底,大多数家长也是跟随者的心智模式,追逐热门,而非想要探索真相,建立洞察。

哪怕阅读了一百篇公众号文章,往往见识也就那样了。

三个臭皮匠,是不可能有诸葛亮那样的战略洞察力的。三万个也不行。

实践的质量

我以前参加一个求职类的交流活动。

有个人把她的简历给了主讲人,说自己有十年工作经验,然后最近找工作到处碰壁,问为什么。

主讲人看了她的简历,问了她几个问题,然后说:

你不是有十年经验,你是一个月经验用了十年

也就是说,她的实践质量其实是很差的。

这一点,我们看今天的学校教育,学生普遍的,不是有十二年的学习经验,而是刷题经验重复了十二年。

至于如何思考、如何系统化建构知识体系,这些重要的学习经验,大多数人几乎没有。

对于教育者也是如此,比如老师天天讲知识点、批改作业。

换了一批学生,又是讲课、批改作业,很多时候都在简单的重复劳动,缺乏高水平的实践创新。

这样一来,也就难以成长了。

为了高效的成长,我们需要有意识的,提高实践的经验水平。

例如教育实践,我们不能停留在大众教育的实践活动,而是要开始更高层次的精英教育实践。

大概在2005开始,我就在尝试以「内在激励」为主导,设计教育活动。

当以内在激励为核心激励方式的时候,传统教育方式很多时候就不实用了,这就逼迫我去思考人的心理运作原理、阅读相关的书籍、研究他人的案例、试验和改进。

这样的实践,也就拉动我的成长。

到后来,我做求职培训的时候,设计的Excel培训课程,做到了学员可以从头学到尾,产生类似游戏一样的学习体验。

本身,这就是当初我在设计这个课程的目标之一,建立游戏化体验。

关于这个设计,可以参考我的文章《如何设计有趣又实用的在线课程》。

这些并不是一次的尝试,而是一步一步的持续实践、获取反馈、研究、成长的过程。

创新是如何产生的

大多数人的成长缓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实践缺乏创新,固守原有的经验区。

而创新,往往源于高目标。

顶尖的创新型领导者、创新型组织,他们之所以持续产生创新,是因为秉持质量上的高标准。

标准之高,超出了现有思维、工具、科技的范畴。因此为了达成目标,他们必须创新,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内在能力。

也就是说,创新型领导者,他们是用设定高质量标准的方式,主动推动创新的发生。

十多年前,最早智能手机出来的时候,用起来非常复杂。记得我当时用诺基亚还是摩托罗拉的手机,为了安装一个程序,折腾了半天。

我当时还想,作为高智商IT生物,我都要参考技术文档搞半天才能装上。大多数小白用户,哪里有这个能力。

但想想也就想想了。

然后乔布斯跨界打击了。他做手机,希望哪怕是小白,不需要教学也可以自然的使用手机。这是对手机体验质量标准的高要求。

目标质量、过程质量与体系质量

从质量角度,有三个层面的标准:

这三者相辅相成。

高水平的创新型领导者、创新型组织,往往在这三方面,都践行高标准。

通常而言,创新型领导者,往往会在目标质量上设定高标准。而当目标质量足够高的时候,通常现有的过程、体系不能满足要求,那就拉动了过程质量和体系质量的创新。

例如乔布斯,对手机体验的要求是凭直觉就能操作,而非阅读各种教学文档。基于这样的目标,当时智能手机的交互体系,根本就达不到,那就必须要在交互体系质量上创新。

突破实践质量:设定高目标

风险投资家Guy Kawasaki,在谈到创业时说:

You dont do things 10% better; you do things 10 times better. (不要做好10%的事情,要做好上10倍的事情)。

好上10%,从市场的角度,往往很难形成优势。从自身成长的角度,往往也就是在现有思维规则下的优化,很难突破性成长。

而好上10倍,从市场的角度,差异就非常明显;从自身成长的角度,以前那一套行不通了,必需要打破规则,从而带动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工具,推动人和组织的突破性成长。

Guy Kawasaki是前苹果员工,他说他这种思维是从乔布斯那里学到的。

教育实践的创新

作为教育者,拉升实践质量,我们的目标也就需要遵循好10倍原则。

而从精英教育的理念出发,往往就能够达到这个程度。

例如,我以前设计Excel在线课程,目标是让学员可以像玩游戏一样,从头学到尾,而且高效掌握。

学员反馈说:

第二部分感觉的确是开始难起来了,不过真的很有趣啊,不管是在学习的过程还是思考和设计这个工具的过程!相比下来,感觉平时学习过程中实在是太无聊了,就是各种公式,学习这个我从早上能不停学到下午勒~嘿嘿嘿~

今天的作业明显比昨天的难很多,视频讲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但是作业花的时间比较多,需要我把前面的知识都掌握好才能完成后面的作业;题目出的很灵活,不是像之前我看的书或者视频那样依葫芦画瓢,而是需要真正理解才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后一个作业题是关于「提取身份证中的生日信息」,我想了很久没想到,Google才恍然大悟;虽然题目需要花点时间做,但是觉得很有趣,越来越喜欢做这些Excel题目了。

这就是高度的用内在激励,来实现教育。

这当中难度很大,然而为了做项目,我的研究、实践、思考,就上来了。

做完课程,整个人对教育的理解也就不同。

我跟家长、老师交流,说以内在激励驱动人学习,大多数教育者本能的反应就是「理论是对的,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

因为「别人没做过啊」。

这时候,他们的依赖心智模式就体现出来了,循规蹈矩,因为别人怎么做的,来判断可能性。

如果人家没做过就不可能,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了创新。

刚才我正好跟一位朋友打电话,她以前也运作过公益教育,我们就聊了聊我的想法。

她问我:「你觉得北欧的教育,是你说的发展方向吗?」

我就说北欧的教育,其实也是大众教育的升级版,而非精英教育。

她就问:「你希望发展人的智慧,举个例子大概什么样的水平呢?」

我说:「例如巴菲特、比尔盖茨」。

如果我们以培养出巴菲特、比尔盖茨这样的智慧水平为教育目标,那么显然现有的教育实践,是不足的,这样就推动我们进行更高水平的实践。

如果你听到说「发展出巴菲特、比尔盖茨这样的智慧水平」,本能的认为「不可能」,那就要警惕了,为什么你觉得不可能?

反思的质量

有句话说:

我们不是从经验中学习,而是从经验的反思中学习

回到前面我帮助表妹补习的案例,貌似她每天都在刷题、改错,很忙。

但分析她的经验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反思。哪怕是题目错了,重做,往往也是模仿一遍解法。

而我去辅导她,上来就让她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解题中思路卡在了什么环节,为什么会卡在这些地方。

其实很大程度,是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建立复盘经验。

对于刷技能,反思相对没那么重要;而对于发展智慧,复盘质量却是必不可少。

这就像围棋,作为智慧型的竞技,选手很多时间要花在复盘上,思考各种局面,研究应对策略。

以前我在微软公司的服务部门,当时我们的各种客户服务案例,每周都会跟经理复盘、跟同事讨论交流,无论是开会,还是日常吃饭、聊天,我们都持续的分析客户的案例,研究如何更好的沟通,客户心理状况,基于实践经验,大量的反思复盘,互相学习。

而且以我的观察,一个普遍现象是,心智水平高的人,往往反思复盘的数量更多、质量跟高。

而心智水平低下,则是反思数量也不够,质量也不行。

这样越来越形成两极分化。

三种经验的相互关系

前面我们谈到,要实现高度成长,我们需要三种经验:

见识(间接经验):我看到别人怎么做的、有什么经历实践(直接经验):我自己怎么做的、有什么经历反思(复盘经验):这些事例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这三者,是互相影响的。

例如如果一个人见识不够高,那么他的实践和反思,往往也就停留于表面,缺乏深度。

上次我见一个企业大学校长,他说很头疼,到底在线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他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上课换积分,然后还说了一句话挺有意思,说「毕竟学习是个苦差事」。

好啦,这个观点是如何来的呢?往往跟他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及见识到的别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作为教育者,大家也可以评估一下,自己过去和现在,在这三种经验方面,质量如何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