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什么共成长 换个题目(成长教育主题和雅共育,自主成长)
作为教育人,我们应当立好教育的德、干好育人的活、做好暖心的事、筑好教育的魂。构建“校以育人为基、生以成人为根、师以从教为乐、家以助教为荣”的良好教育生态。
——李维兵
小档案:
李维兵,四川省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
“教育可以没有我,而我决不能没有教育。” 四川省泸州师范附属小学(下文简称“泸师附小”)校长李维兵说。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他近乎“痴迷”。他曾有多次机会可以到条件更好的城市、待遇更优渥的岗位工作,“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离不开学校,离不开老师和学生。”从“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诲人不倦的师者,到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沉思的一校之长,他不断思考、感悟,不断探索、创新,提出“和雅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主张,把关注点投向学校中最重要的人——教师和学生,不仅让百年名校历久弥新,更让诗意充满校园。
铭记成长中“命定缘分”
李维兵与教育有着命定的缘分。
20世纪90年代初,整个中国还处于物质比较贫乏的年代,那时的李维兵正上初中,每周一至周五在乡村中学住校学习,周末赶回农村家里,帮助多病的父母干农活。
屋漏偏逢连夜雨,体弱多病的父亲病倒了。在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之后,李维兵找到班主任朱老师,准备辍学回家。朱老师坚决不同意,并给予他多方面的帮助。
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李维兵铭刻于心。出于对学校、老师、学生的感激与敬重,初中毕业之际,李维兵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师范学校。1994年9月,十几岁的他从泸州师范学校毕业,作为优秀毕业生留在泸州师范附属小学。
青涩的他站上讲台,终于实现了教育梦想。李维兵说,那时心里铆足了劲儿,就是希望将自己曾得到的关心和呵护,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工作后,李维兵每年都会抽时间去看望教过他的朱老师,跟老师聊工作、聊生活,把朱老师当父亲一样看待,“也希望自己能做一名优秀教师,用知识帮助更多孩子改变命运。”
李维兵所在的泸师附小成立于1902年,至今有近12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教育质量誉满川南,是川滇黔渝接合部一颗耀眼的“教育明珠”。
“百年名校泸师附小像一个巨人,我是站在它的肩膀上成长的。”李维兵说。学校里的学习研究氛围浓厚,在工作中,他向优秀的一线教师学习,向教育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短短几年时间,他的教学能力进步飞快,开始在各种教学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25岁时,便被破格晋升为当年泸州市最年轻的小学高级教师。
李维兵说,荣誉于他而言,与其说是一种肯定,不如说是一种鞭策,让他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学校,时时处处都要求更优秀,更出色,“做到出类拔萃,成为一个群体、一个行业的标杆。”
破解名校的“高原现象”
2011年,李维兵担任泸师附小校长。彼时,教育正面临着时代的追问:城镇化加速发展带来教育人口的空前流动,新技术、新理念对教育带来多方位冲击,公平与效率、质量与水平是每一个教育人亟待作答的时代命题。
泸州市提出,要建设川滇黔渝接合部教育培训中心和江阳区全域品质教育战略。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如何突破“高原现象”,让高原之上有“高峰”,让老百姓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是李维兵成为校长后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可学校要持续地高位发展,他面对着四大挑战:学校如何转型升级?如何传承优秀文化?怎样在信息化背景下提高教师水平?教育精神如何坚守?
“我们需要凝练出百年办学思想,提出办学主张,让改革找到落脚点。”李维兵说。通过梳理学校百年办学理念,他发现,学校首任学监教育家赵熙,在创办川南经纬学堂及学堂幼稚班(泸师附小前身)时曾说:“为学要为上下古今之学,不能只求耳目尺寸,为学当为大通世界之学,不能拘守方隅。”
“着眼当下,新世纪以来,我们提和谐教育的理念,以此让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发展。”李维兵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一片独特的心灵世界,课堂教学不仅仅关注个体的生命,更应关注课堂上迸发出的生命的体验,使学生获得感动和收获。
串连起过去与现在,“和雅”的概念慢慢浮现在李维兵的脑海中。“‘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将孩子置于天地之间,以天地万物为师,顺应社会发展创新,传于古而宣于今,方能成就人生智慧。‘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培养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的‘君子’,自古就是教育追求的目标。”
在李维兵的引领和推动下,“让和雅之花绽放校园”成了学校改革发展的主线和抓手。学校建立了“一个中心,四大愿景,七大平台,三十五个参照点”的特色学校立体建构模式。围绕“和雅共育,自主成长”,着力进行了校园环境创设、教师团队建设、学生自主成长、家长家教指导、班级特色建构、课堂教学改革、社团课程开发,用“和雅之魂凝聚教育合力,和雅之风彰显红色风范,和雅之德引领师生成长,和雅之行提升生命质量”。
“让学生多元发展、适性发展,不能以牺牲课堂教学质量为代价,学校要找到一种平衡,使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个性,增长才干,形成特长。”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中,泸师附小以“精、细、实、活”为导向,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通过特色社团、大课间、晨练、艺术节、主题朝会展示、学科知识竞赛、特长之星评选等活动,延展学生的整体发展空间。
改革过程中,李维兵也在不断地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学生未来负责的真教育,什么样的管理才是更好的现代学校治理?”
在不断反思和求索中,他的内心愈发平静,开始在不为追求短期效益的思维下,潜心思考教育,静心治理学校,也从校长职业中找到了自己源源不断的幸福感。
引领同行走向“教育家办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门永远不会过时的课程。”在李维兵看来,教师永远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教师。
哪位教师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个性在哪里?哪位教师在教学上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去克服?在日常工作中,关于教师的问题,李维兵都努力做到了然于心。他常常和教师们交流,与他们探讨教育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如何更好更快地成长,从而“挑起教学的大梁”,是不少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在泸师附小,李维兵做起了试验:创新“2+1”教师培养模式,让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组成双导师,负责一名青年教师培养,让青年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同时开展个体自主研修、教师团队研修、学校集中研修三个层次的教研活动,让教学研究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李维兵特别重视学校集中研修,他说:“学校集中研修,是教师个体自主研修和团队研修的风向标,可以为教师个体研修和团队研修导航。”每个假期,泸师附小都会开展假期教师培训,内容包括教学专题赛课、主题论坛等。
2018年,教育部启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李维兵入选成为学员,开启了他校长生涯的新阶段。在领航工程培养基地,全国各地的名校长在一起交流探讨,让李维兵对校长这一岗位有了更深入的思索,也让他明确了进一步的发展目标,即“在教育与管理之路上立德、立功、立言,做一名教育家型校长”。
2019年3月20日,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李维兵校长工作室在泸州市江阳区挂牌成立。从此,李维兵为自己做好了明晰的规划:以校长工作室建设为依托,领航中青年校长快速成长,辐射和引领泸州乃至市外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那以后,“跑”成了李维兵生活中的常态。他常常带着来自泸州、凉山等各地市州的16个学校校长团队,到各地支教,开展教学讲座、交流教育管理经验、指导一线教学。
“一所学校,如果不能让朝夕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和教师感到幸福和快乐,无论学生成绩有多好,它都算不上一所理想的学校。”李维兵说,曾经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现在他的梦想是,让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拥有好老师、好校长,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30日第6版
作者:本报记者 鲁磊 通讯员 张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