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的55个细节(成长需要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助孩子成长?)
蚂蚁心理 |我们和你一起更好地生活
今天下班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对母子,孩子只有四五岁。母亲在前面飞快地走着,孩子在后面追,一边追一边哭。
妈妈一边责骂一边把孩子从身边推开:你别跟着我,你走开。
同事当时在我身侧悄悄对我说:这个孩子现在一定有着强烈的被抛弃感,这个妈妈教育有问题啊。
我说,是啊,长此以往在这个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以后性格会出大问题的。
我相信这个孩子一定是做错了什么,所以母亲才会这个态度,我也相信母亲是爱孩子的,一次次推开只是孩子确实做的不好,自己真被气狠了。
但是这种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孩子,性格一定会有问题。
这让我联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个词汇“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这几年兴起的,但在这之前已经得到了很多中国家长的认可,甚至大部分的家长或多或少都有采取挫折教育的方式。
大部分人认为,挫折教育可以通过增加孩子产生失望感,来培养孩子的逆商,从而达到3Q一起发展。
什么是3Q:近几年在我们常说的智商(IQ)、情商(EQ)之外,多了一个逆商(AQ)。
逆商(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由美国的教育大师斯托茨提出来的名字,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
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AQ”与“IQ”“EQ”并称“3Q”。
有数据显示,这几年我国未成年儿童自杀率持续排名世界第一。
而且自杀数量逐年增加,逆商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以及教育专家的重视。
因为恋爱受挫跳楼,因为和母亲吵架翻桥跳河,因为考试成绩差而烧炭自杀,现在的孩子仿佛承受不起一点点的挫折,轻轻一推就足以让对方爆发。
2018年6月7日上午7点,也就是高考的第一天。河北平泉的一名高考生趁着母亲外出买早餐,从自家7楼阳台一跃而下。
2013年6月12日,历经两次复读失败后,19岁男孩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三天选择了跳楼……
2011年2月28日,黑龙江高三一学生面对高考艺考的双重压力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条一条的生命触目惊心,这些花一样年龄的孩子,在面对挫折困境的时候,因承受不住压力,而选择自杀。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虎妈狼爸越来越得人心。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在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上,逆商高和逆商低的孩子,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逆商高的孩子往往会迎难而上,他们很愿意思考,经过深思熟虑去合理调动以及激发已有的力量跟资源,正视并解决困难。
即使发现自己无力解决,也不会沮丧,他们会采取恰当的方式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而逆商低的孩子却会出现不知所措、不敢承担责任、自暴自弃等行为。他们不敢直视困难,心里就一个念头,“我不行,我做不到。”
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前者,很多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三大因素。
在智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情商和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IQ(20%)+EQ和AQ(总共占80%)。
而我们都知道,高挫折商是可以培养的,并且最好是从小培养,所以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都提倡挫折教育。
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很关键的点,大部分家长根本不理解真正的挫折教育是什样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合理的。
往往他们用自己理解的很片面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导致过犹不及,把孩子逼向自己的对立面,走向反叛对抗。
家长必须要清楚挫折不等于惩罚,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实施挫折教育只能做对孩子有利的事。
那个一片片把自己孩子推开的母亲,最终带给孩子的只能使伤害,与抗压能力更差的结果。
不能为了挫折而挫折。
有什么比母故意让孩子失望,更残酷的事吗?
这样子锻炼出来的是承受力吗?
孩子能感受到的只是不被关爱,不被爱护,不被重视,带给孩子的更大的伤害与痛苦。
这样的孩子必定自卑,更容易抑郁。
我们更需要教他们看到的是光明的一面,是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都保持一颗勇敢的心。
我们不需要创造苦难来锻炼孩子,因为苦难会通过一种或另一种形式来到,不需要邀请。
被创造出来的挫折带给孩子的是情感的缺失和对父母的不信任感。
对于一个只有父母可以依靠的孩子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痛苦。
我们应该带给孩子的是面对挫折的勇气,不是创造挫折,不是强迫孩子面对,亦不是事事到位,不让孩子经历。
在孩子面对挫折时给孩子勇气,这是做家长很重要的品质。
小孩子害怕,大人该怎么办?
我与很多求助者的沟通之中,当提到原生家庭,他们的陈述中都是充满怨气的。父母亲的不关心,父母的斥责,父母亲的指责。
面对痛苦的时候,他是多么渴望父母亲能够抱紧他;
面对他自己的选择的时候,他是多么希望父母亲能够支持啊;
面对自己做的好的时候,他是多么希望父母亲能够夸赞一句啊。
但父母往往说出口的是:
“怎么这么没有出息,这个你也怕?”
“你做这些事想过我和你爸爸的感受吗?”
“你做了什么,你就骄傲自满了?”
为什么在孩子怕黑的时候不能告诉他,既然怕黑就把灯开着好了,记得不要眼睛对着光睡。
为什么要一次次指责他的胆小,他的无能,他的差劲。
我们不需要告诉孩子你是差劲的,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的是面对挫折你可以做好的。
黑暗不可怕,你可以战胜他的。
在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他们的理性思维是很难克服恐惧的,因为对事实的接触和经验的增长受限,他们的认知不足以让他们意识到这件事其实不可怕。
我们不能以我们思维来要求孩子不害怕,这并不是孩子逆商低,而是需要成长,所以大人们应该是他们的帮助者。
强硬要求,指责批评,表达失望的方法是不可取,如果一个孩子的童年充满了害怕,他们如何能够拥有勇气呢?
挫折教育不是遏制恐惧,是发现恐惧不值得恐惧,不需要恐惧。
那么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给予的爱和支持,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第一、家长要正确认知什么是挫折。
一个两岁的孩子,玩的球滚到床下面了,自己够不着,这就是挫折。
一个五岁的孩子,丢了一件心爱的物品,这是挫折。
一个八岁的孩子摔破了膝盖,这是挫折。
孩子的生活里,其实处处充满着困难、挑战和挫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是抓住机会去教育和引导他们。如果父母不理解,不正视,那么孩子就会受到双重挫折。
第二、要接受孩子情绪的表达
我们要接受孩子们在遭遇挫折时的情绪表达,他们会生气、哭泣、大叫大喊、甚至拒绝讲话,孩子遇到问题引发的情绪都属正常,但这一切的情绪都会过去。
父母适当引导,等孩子平静下来再解决问题。今年十月份,我带我的孩子去医院看牙齿。因为当时正值上周末,孩子很多。
有很多孩子因为害怕而哭泣吵闹,我看见一个妈妈因为孩子害怕不肯进去看牙,导致医生一直在等待,后面很多孩子在排队,于是狠狠扇了女孩儿两个巴掌。
女孩儿两个脸颊通红,一开始还大吵大闹,后来抵死不吭声,任凭母亲拖拽依旧不肯进去,妈妈又是两个巴掌。
看得我非常心疼,孩子还很小,害怕看牙很正常,而母亲当众的四个巴掌带给孩子的伤害该是多么巨大啊。
在孩子表达情绪的时候,作为父母不要语言暴力,表现出失望,让孩子觉得自己多么糟糕。
有的时候我们得承认是家长太急躁,很多时候孩子没达到你的要求,不一定是孩子不努力,是孩子太差。
达不到父母亲的期待孩子也是痛苦的,家长应该对孩子给予肯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自己的付出被尊重了,也会有更多信心去做更多尝试。
第三、爱与支持
挫折教育应该被称之为“抗挫折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是制造挫折,而是陪伴孩子面对挫折、走出挫折。
因此,挫折教育的核心是父母的爱与支持。
父母包容、陪伴、支持和引导,这个带孩子走出挫折的过程,就是抗挫折能力的形成,而打骂嘲讽或者袖手旁观是不可能达到效果的。
第四、学会拒绝
可能这个时候有的家长会想,那么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就不拒绝呢?
不,不是。孩子的要求不能照单全收,面对他们的不合理要求,家长药学会拒绝。比如,明明家里玩具已经很多了,看到同款还要购买。不好好吃正餐,要求吃零食。
但是拒绝的同时,和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为什么被拒绝,让他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第五、和孩子定约定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孩子的同学、朋友有什么,孩子也想要。比如别人看到别人报兴趣班,自己也要去。
这个时候学会和孩子定约定,和孩子讲清楚,可以去学习,但是开始了不能停,如果坚持不下来就不要去做,让他考虑好。
如果中间萌生退意,家长要督促他遵守约定,培养他的品质。
拒绝或满足需求都是一种挫折教育,家长们要自己把心态放正,孩子才能有好的心态。
挫折教育是为了让每个孩子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这才是挫折教育最终的目标。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世间所有的恨和痛苦,来源于爱。
所以最终也只能靠爱来解决。
蚂蚁心理 |
我们和你一起更好地生活
我们每篇文章里的人物,
都源自生活中最真实的故事。
蚂蚁心理——平凡人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