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不能缺席的生命教育有哪些(教育与生命成长成长中不能缺席的生命教育)
“男子买3000余万保险后普吉岛杀妻”
“26岁化学博士多次投毒室友致癌”
“12岁女孩乘公交被尾随性侵,结局反转,竟为网恋怀孕”
2018年12月中旬,短短几天,我就被微博等媒体置顶的新闻标题搞得的头晕目眩,好似一束束强光刺到眼睛里,情节离奇的人间闹剧甚至是惨剧,在生活中真实上演。
一个看似忠厚的人夫人父,对自己温顺的妻子痛下杀手,真的是巨额保金的诱惑太大?一个受人追捧的学术精英,对同窗舍友无情戕害,只因成绩被超越后的嫉妒心作祟?一个十二岁女孩利用性侵转移责任,竟然不知一个新生命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也许真相永远离我们太远。
无论他们有着怎样的动机,造成他们如此漠视生命的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上吧。
教育的太晚,必然导致教训提早到来。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有谁上过“生命教育”这堂课吗?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让人们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过上有意义的生活。许多国家认识到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已将生命教育纳入孩子的必修课,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生死教育”正式兴起并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分支学科,七十年代,全美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到90年代在全美基本普及。英国、德国、日本均已实施专业而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以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帮助他们尽早建立良好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教育是贯穿孩子成长甚至一生的课题,需要时间慢慢培育。我们的教育还没有给这堂课以充分的时间,当家长对孩子成才的焦虑从大学慢慢前移至幼儿园,当一个优秀孩子的评判指标被成绩与才艺占满,谁会在意“生命教育”这个不能具象考核的课程体系?谁能看到一个孩子将生命价值内化的意义?于是,缺失了生命意识的孩子中,伤人与自伤者层出不穷,习惯在原生家庭或成长环境中找寻原因的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曾经说过,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人首先是生命体,才是智慧体。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精英,但如果,他成长为一个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人,一个在困难面前不放弃自己的人,一个不需要伤害他人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人,那么,教育的基本目的就达到了。
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生命教育课
首先,孩子应该知道生命是什么
不要惊叹于一个12岁女孩的早熟,也许在成长的某个时刻,她也曾经问过父母“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显然她没有得到答案,生命意识的缺失必然导致她不能也不会对自己与其他生命负责。性的好奇是孩子对“生命是什么”的原初探索,科学的性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生命观,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由来,帮助他们珍视生命价值,帮助他们建立保护生命的原则,帮助他们认识生命所指向的责任与爱。性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
第二,孩子应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认识生命,更要珍爱生命,安全教育与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最具实用价值的部分。我们当然可以提供给孩子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但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健康生活是他们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一个有安全意识与自护本领的孩子,自带一颗强大而安定的心脏,他们有能力也有自信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第三,孩子应该知道任何生命都值得尊重
孩子应学会关怀与尊重,应知道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任何生命都值得善待。如果有小虫子误闯了孩子的床,你会怎么办?观察孩子的表现,耐心引导他认识这些小生命并学会善待它们,要比大惊小怪或立即清理好得多,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比如与他们一起领养小动物,一起参与公益助人活动等。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还会帮助孩子加强对他人生命和社会的理解,树立更为健康的品格。
第四,孩子应该学会悦纳自己,不惧挫折
生命教育包含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生命教育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生活观与良好心理品质。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有能力应对生活挑战,不会在挫折面前手足无措、否定自我,甚至否定生命。
最后,孩子应该了解死亡的意义
让孩子适当理解死亡,正确看待死亡,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缺少对“死”的认知,也就缺少对“生”的敬畏。正确理解死亡的孩子,不会因恐惧而产生过多负面情绪,更不会受网游影响视死亡为儿戏。健康的死亡观完善了孩子的生命观。
孩子的成长,生命教育不能缺席。我们应当问问自己,当孩子卸下一切可评价的指标,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该给他怎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