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献礼十周年范文(江苏教育-成长【礼赞十周年•《江苏教育》专栏】张小燕:一位青年教师的五年成长之旅)

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创办于2013年,历经十年发展,由最初只有一个年级、6个班的小规模学校发展成为4个校区、200多个班级的超大规模教育集团。在“幸福栖居,卓越发展”的学校精神引领下,不断壮大的教师团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定“滴水入海,永远澎湃”的信念,用心塑造“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集体形象,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集团办学走向优质均衡的强大动能,团队先后获评“感动南通·教育群体”、南通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特等奖,2人入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和“苏教名家”培养工程,3人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表彰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人获得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江苏省优秀资助工作者等称号,12人晋升南通市学科带头人,近百人获得各级各类人才称号。学校三度蝉联江苏省文明校园,先后获评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南通市教师发展示范校等。

2023年5月,海安城南实小关于“团队建设”的一组文章在《江苏教育》教育管理期刊专栏刊发,成为献礼十周年的又一殊荣。

一位青年教师的五年成长之旅

张小燕

2017年,我从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中心小学调入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城南实小”)。6年来,我就好似融入澎湃大海的一滴水,在风的托举里,在浪的激荡中,我磨炼了专业胆量,锤炼了专业功夫,淬炼了专业智慧。

练  胆

一直以来,我的胆子都特别小,尤其怕在公共场合说话,上台发言时声音总会因紧张而发颤。到城南实小一年后,学校竟然安排我担任2018年秋学期开学第一课和集团“‘幸福杯’优秀园丁颁奖典礼”的主持人。看到我面露难色,秦美娟副校长亲切地说:“小燕,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胆子都是练出来的,别怕,主持时穿个高跟鞋,人就会更有精神!”首场主持下来,我的手心和后背都湿透了。随后,学校又安排我主持海安市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面对摄像机,面对各级领导,我越发紧张,出现了好几次失误,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本以为学校再也不会安排我主持了,没想到学校承办“南通市三年级十岁成长仪式观摩活动”时还是安排了我主持。彩排时,我已经不再紧张,正暗自欣慰,秦校长把我喊到台边说:“小燕,你‘海安’两个字的发音要注意归音呀。”我的普通话一直都存在归音不到位的问题,秦校长针对这两个字为我做了指导。我利用休息时间对着手机不断练习,直到熟练。后来秦校长又指导我对关键语句进行了语气、语调、情绪方面的练习,这让我不仅不紧张了,反而多了几分自信,现场即兴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也得到了飞跃提升,圆满完成了任务。

后来我才知道,学校一次次安排我主持,是管理团队觉得我音质好,普通话水平也不错,就是胆子太小,容易紧张,所以特意把我放到舞台上练胆子。现在想来,正是那一次次站在舞台中央的心惊胆战,练就了我如今的“虎胆熊心”,也锻炼了我的语言表现力,帮我积累了舞台表演经验。也正凭着这样的“优势”,我成了江苏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一名候补选手。

练  功

作为一名候补选手,我参加了南通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爱华老师组织的集训。从驱动任务的设计,到课堂结构与节奏的把握,再到重点字词、语段教学的重锤敲击,甚至课堂引导语与评价语的精准使用,王老师都会手把手地教。但是,我的情况依然糟糕,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教学陋习,让我像扶不起的阿斗,一周集训下来,也不见多大进步,这让我有些泄气。回校的路上,我的“青蓝工程”结对师父许习白副校长跟我说:“不要灰心,我们回去再慢慢揣摩,你首先要做到课堂结构清爽,不能碎讲碎问。”可是,直到第二次集训,我还是没能改掉“碎讲碎问”的毛病,本就不足的信心几乎消失殆尽。

受疫情影响,比赛推延,许校长再次邀请—些专家对我进行指导。为了突破我“碎讲碎问”的问题,训练时,他们总会把我上课提的那些碎问题一一记下来,课后引导我把碎问题统整成学习任务,指导我通过“这是你的想法,其他同学怎么想的呢”“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再想想”这样的评价与引导让学生借助学习支架舒展学习过程。我实在体会不了他们的意思时,他们就会说:“如果让我上,我会……”渐渐地,我仿佛懂得了王老师说的“在教学重点内容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段落或主题,要给学生设计具体的学习支架,切忌串讲串问”这些话的意思。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说道:“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正是专家团队一次次的引领、托举、护航,带我向着“瓶颈”挣脱,让我在教学时少了慌乱和无序,多了淡定与从容。很快,我从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一名候补选手变成正式选手。

练  慧

在城南实小,因为有名师引领,教师对很多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都会超越一般的技术而上升到思想的高度,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当“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热词时,许卫兵校长引导教师理解“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勇于实践尝试、不断超越自我”的重要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只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需要。他鼓励我们围绕“核心素养”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把“想学习、会学习、能独立学习”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要义。

那次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我抽到的即兴演讲题目是“‘双减’背景下我们怎样做老师”。瞬间,我的脑海里蹦出了一些关键词:“以简促减”“让学生像专家做研究一样学习”“以学习和育人来定义作业”……自从“双减"政策出台,城南实小就展开了“‘双减’背景下我们该怎么做”系列探究,从“简教深学:以更简的方式、更优的方法,让学生能轻松且高效地学习”,到“立足‘越来越会想’‘越来越会做’‘越来越会学’设计作业”;从通过讲述、说明、画图、演示等展现学生的内隐思维,到新课标发布后教师每天交流分享一张“学思卡”,我都始终紧跟“领跑者”的步伐。即兴演讲的准备时间只有5分钟,我却迅速捋清了思路,结合平时的做法,从改进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从现场评委认同的目光中,我体会到了思想、精神、智慧的力量。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们非常容易被搁浅在昨日的滩头。何其有幸,我生活在一片澎湃的海域,总有浪头卷起千堆雪,带我们与时代的潮流同频共振,于弄潮奋进中淬炼专业智慧。(作者系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西校区德育发展处主任,一级教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