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未成年心理问题案例(心理教育成长未成年人心理问题频出,除了「知识教育」,我们该如何让孩子的心理也「健康成长」?)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是在养育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未成年人心理问题频出,很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周遭环境的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让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呢?

1.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人愿意为他们全心全意的服务

当我们还是无助的婴儿时,有这样一个照顾者(通常是我们的父母),会重视我们的需求高过重视自己。这种阶段性的单方面关系会为我们最终形成健康的双向关系提供保障。

通常我们会认为,利己主义者是由于得到了过多的爱而变得病态的人,但恰恰相反,一个利己主义者是一个没有得到情感上的满足的人。所谓的自恋者,只不过是一个在童年时期没有被无条件喜欢过的灵魂。

2.照顾者会尽力合理化我们所有的行为,鼓励我们质疑一切

我们的照顾者会不断寻找表象下更深层、更富有同情心的原因来解释我们的行为。TA会帮我们去支持自己、喜欢自己,让我们并不会过度防卫自己的缺点,直到成长到足够强大时去接受它们。TA让我们坚信TA一直都会在那里,踏实坚定地为我们付出着。TA不会变化莫测,也乐于将自己的付出被视作理所当然。

久而久之,我们建立起对人际关系的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感将会贯穿我们的一生。

3.一个情感健康的成长过程是包容缺点的

我们被允许愤怒,有时可以有些叛逆,甚至会说出“绝不”或“我就乐意这样”这样的话。照顾者们知道自己的缺点,便不会要求孩子们从根本上非要比他们更好。在遇到问题时,照顾者或通过亲身示范来帮助孩子们保持冷静、继续前进、怀抱希望。

童年时期的自由会使我们长大后有能力满足社会的需要,并且不会以自我毁灭般的叛逆来实现(实际上那些叛逆的人,本质上是必须过早服从一切的人) 。

4.照顾者正确的教诲,会成为孩子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照顾者会告诉孩子,世界里存在恐慌,存在挫折,但是外面的世界足够安全,我们可以去探索。这样的成长过程中照顾者对于孩子的容错率非常高,因为他们知道适度的挫折可以帮助孩子积累经验,发展个性。

5.健康的情感成长过程里存在失望

好的照顾者并不会是彻头彻尾的好人或坏人,所以孩子们也不会被理想化或被诋毁。照顾者会教育他们接受失望。孩子们会带着成熟和感恩的态度去看待照顾者们的缺点和美德,从而去慢慢接受一个事实,即他们喜欢的每个人都是拥有正负两面的混合体。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不只有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心理教育。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情感成长过程会大大降低他们发生心理问题的几率。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灵!

或许你还想看:

父母的教育方式好与不好是不是决定孩子的未来?

孩子发脾气,讲道理无效,是否应该严厉惩罚?如何把握严厉的程度?

一个母亲真的能毁好几代人吗?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 。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音频、视频、直播、长程训练项目等多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万+人参与学习。

这里有100+门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

@简单心理Uni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