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成长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如何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古往今来都与我们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自然不能置之度外,学习劳动教育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这学期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我也收获良多。
曾国藩曾这样教导家族子弟: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今天,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之前很少见的工种被创造出来,同时也催生了这个时代新的“人生赢家”。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激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细化的分工,拓宽了劳动者的内涵。
劳动应该带上知识杠杆,知识与劳动已如卯榫般紧扣,我们重申勤勉的意义,更要强调知识的分量。在知识经济风口起飞的创业者,“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是知识提供了杠杆。这是一种风向,更是一种取向:强调埋头苦干不等于一味蛮干,新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离不开创新。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是中国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个体放大人生价值的关键砝码。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生而为人,就要劳动,脱离了劳动,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毛主席在《贺新郎·读史》中曰: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在几万年前,人的祖先与自然界的各种动物还没有本质区别,但当第一个人学会了把石头削尖去捕猎,人类就与“兄弟人”挥手告别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社会,物质财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我们带来物质精神文明享受。财富不会凭空出现,我们从对自然界的改造中创造出财富。
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为了能够抗衡时间、改写命运的、在大山中扭转女孩因教育文化程度低的原因而形成自身成长和代际恶性循环的情况,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让山区贫困的女子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山区。于是张桂梅自己到处筹钱来兴办学校,直到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一首《劳动最光荣》耳熟能详,唱出了多少劳动者的心声。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撸起袖子加油干”营造了全社会人人爱劳动,人人要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唤醒了人们尊重劳动者社会地位的意识。米尔说:“所有现存的东西都是劳动创造的果实”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吃穿住行,更是人类幸福的全部源泉。劳动筑梦,我们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让“劳动最光荣”成为社会发展的信念;我们需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为社会贡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劳动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和传统美德。在各个时代,我国都有着各个行业用劳动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杰出代表。这里面既有不怕脏、不怕苦的掏粪工人时传祥,又有一心埋头钻研数学王国的闻名世界的数学家华罗庚,还有几十年真情售票的李素丽以及解决了中国人“饭碗”问题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虽然他们从事的工作各种各样,有的是“高精尖”行业,也有的是“小平凡”岗位,但他们身上绽放出的热爱劳动、崇尚劳动,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心无旁骛地在岗位上为国家、为民族、为事业挥洒汗水,创造辉煌的精神是一致的。
高举劳动这面旗,歌颂劳动最光荣。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任何梦想,都需要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和劳动付出,作为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挑起劳动振兴的重担,只要我们在劳动的领域上辛勤耕耘,必将收获到丰富的果实,寻找到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