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新生命成长的感悟(教育新成长新成长漫笔1294 | 张峰:贤娃成长营的故事)

成长是悄无声息的,在一天天的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慢慢滋养而生,每个孩子都渴望成长,更渴望自己的成长路上能受到家长、同学、老师的关注和评价,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仅仅是见证者,更是陪伴者。在奉贤区“新成长教育”理念地引领下,我们坚持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长潜在性、自我发展性、多元差异性的学生观。为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新成长,我们构建了“贤娃成长营”,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储蓄好礼仪 见证新成长

素养时代,奉贤区齐贤学校倡导“奉贤教育新成长”的理念,围绕“见贤思齐 敦品笃学”的校训,坚持“以贤育人”的德育育人体系,秉持着“让每一位学生学贤、践贤、承贤,争做七彩成长的贤美好少年”的目标,创建了“贤娃成长营”,结合生动且活泼的评价方式——成长币,激励孩子践行“新成长”。

每个月德育处按照每周25个币的量,每月发放到班主任“100”枚成长币。班主任关注学生行规礼仪养成教育,以成长币为激励评价的方式,每周五午会课固定形式,开展“行规礼仪常态化”专题教育,参照评价细目表,对“行为规范”、“礼仪习惯”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进行周评价并给予学生对应的成长币,同时对班级中出现的行规问题,及时反馈与整改。

齐贤学校组织每月一次的成长币兑换活动,孩子们用积累的成长币换取带有学校特色的周边物品。学校准备了贤娃抱枕、齐齐贤贤钥匙圈、礼仪便利贴、升旗仪式体验券、一日校长体验券、导师合影券、风筝活动体验券、皮影活动体验券等。

成长币的运用是齐贤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安排,制定了积极、多元化的自主评价制度。孩子们参与学习、劳动、各类校园活动或者展现良好的礼仪习惯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成长币奖励。这样的评价制度激发了孩子的内在动力,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劳动,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冬日小温情 贤娃初长成

2022学年第一学期的尾声,由于新冠疫情的缘故,学校不得不采取“线上”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学校的部分活动也不得不停摆。1月18日的下午,我的钉钉响起,点开程序,弹出一个对话框,“老师,成长币还能兑换物品吗?”,我仔细瞧了瞧对话框上的名字,提出这个疑问的孩子,不就是“曾经”调皮且肆无忌惮的小张嘛。临近新年,小张突如其来的询问让我十分诧异。经过和孩子语音沟通才了解,孩子在十月曾向远在老家的爷爷许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成长币”换取礼物,并将礼物送给爷爷。可转眼就要回老家过年,自己却无法实现对爷爷的承诺,于是便来寻求我的帮助。

“等我,我们校门口见,老师立马过来。”我放下手中的事,便匆匆赶往学校。等我到学校门口时,发现小张已在门口等候着了。穿得挺厚实,但依旧抵不住凛冽的风,小手插在衣兜里,不停地东张西望,看得出他很担心,担心不能实现给爷爷的承诺,更担心因为曾经自己调皮的表现无法再获得老师的认可。小张的脸上装不下情绪,浑身上下透露着不安。

我和小张一起到了办公室,他掏出了插在衣兜里的手,手里紧紧攥着三枚“成长币”。他惶恐不安地告诉我:这三枚币是他表现好,不捣乱,老师奖励他的,他想努力做得更好一点,改掉坏毛病……但是最后一个月,都在上网课,不能兑换礼物,不能给爷爷新年礼物了。

我明白孩子的心思,也深知这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男孩子,他想做出改变,他想告诉大家,他也能做一个好孩子。

我从小张手里接过三枚“成长币”,为他兑换了一个“齐齐钥匙圈”。我搭着小张的肩膀告诉他,这个“齐齐钥匙圈”值四枚“成长币”,你还欠我一枚成长币,开学后,你要努力挣了,再还给我,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还给我。

小张笑了。我很高兴。

起航成长梦想 细细回望思考

常常谈及“教学相长”,在“贤娃成长营”成长的不仅是孩子,我们也在不断反思成长。如何利用好“贤娃成长营”活动,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强活动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如何倡导活动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更好地体现活动评价的导向作用?如何设计更细致的活动内容,体现阶段性与发展性?我们一直在回望,一直在思考。

简单是金,大道至简。我想好的德育工作应该就是:多想一点,多走一圈,多关注一位学生。

成长的足迹,虽有深有浅,却始终向前。每个学生都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成长是和平的鸽,飞向蓝天;成长是美丽的梦,牵动希望;成长是华丽的锦,镌写生命。孩子们获得的每一枚成长币,都是成长的印记;学生兑换的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家长的满心期许;这一路走来的每一个成长的足迹,更是见证着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拼搏和自我肯定。

(张峰,奉贤区齐贤学校政教副主任,曾获奉贤区行政嘉奖,曾获奉贤区随班就读工作先进个人、金汇镇骨干教师等称号。教育格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特约编辑:杨 霞审 稿:侯元丽

链接

新成长漫笔——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

宗旨: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多元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推进五育并举、知行合一、整体育人;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长潜在性、自我发展性、多元差异性;我们弘扬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让课堂充满学习活力的课堂文化,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潜力、让班级洋溢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激发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活力、让校园成为人文家园的管理文化。

我们探索新成长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新时代新成长创设最适合的品质教育。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文责自负。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欢迎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的教育和人文类随笔。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021-37597011

奉贤教育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4:00—17:00

021-67137151

招生考试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3:00—16:30

400-920-8761

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

咨询热线

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奉贤区教育系统各单位热线电话

主要服务时间:8:00—20:00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奉贤教育

http://www.fengxian.gov.cn/jyj

微博ID:上海奉贤教育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