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教育感悟(电影成长教育讲了什么电影《成长教育》|从生活这本书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文|初雪
考大学之前,遇到一位成熟时髦、风趣迷人又多金的男人,这个男人带你见识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和浮华奢靡,带你去你一直向往的法国旅行……和他在一起,你觉得生活如此美妙,又如此轻松,仿佛一切唾手可得……
当遇到这种情况,你是选择接受这个男人的求婚,和他踏进婚姻的殿堂,还是继续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通过自己的奋斗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电影《成长教育》给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16岁的少女珍妮偶遇成熟男人大卫,逐渐沉迷于享乐的生活,在尚未成熟的价值观被冲击、生活被真相彻底击垮之后,最终走出低谷、积极应对危机并成长的故事。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影让我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
读书,是为了人生经历更多的可能性。
影片中,突然闯进珍妮单调生活中的成熟男人大卫,与其说是入侵者,不如说是给她展示了另一种光彩陆离的世界——他带着珍妮看遍繁华,出入高档酒吧、艺术品拍卖行和高级餐厅,甚至说服珍妮的父母带她游览了她梦寐以求的巴黎。
与这突如其来的梦幻美好相遇,珍妮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她越发感到学校生活的单调乏味,甚至那个曾经深入骨髓的牛津大学的梦想也变得黯然失色、虚无缥缈。
是啊,一边是灯红酒绿的生活,一边却是枯燥乏味的学校生活,确实容易让人特别是青少年沉迷于短期的快乐中无法自拔。相比于享受生活,读书的过程确实更单调而又艰辛。
在我们国家成立之后的60多年中,“读书无用论”曾一度流行。“傻得像博士,穷得像教授”的说法很流行;即使是现在,“读书无用论”依然有抬头的趋势。
一个节目中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曾经的“学霸”通过持续艰苦的学习后找到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看起来很幸福,过年回老家后发现曾经的“学渣”已早早辍学,经过多年积累已经身家显赫,内心涟漪顿起……
和光鲜亮丽的生活以及显赫的身价相比,在现实中似乎读书是那么的无力,而通过读书得来的生活未必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乔治·马丁曾经说过,“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通过读书学习,可以增加我们人生的深度和广度,甚至可以在精神上拉长我们的人生。
快乐可以分为短暂的快乐和长久的快乐。
短暂的快乐,比如:追剧、打游戏、购物等,这种快乐可以给我们带来瞬间快感,使我们的大脑麻痹;而长久的快乐,比如:读书、运动、思考等带来的快乐,虽然当时的过程未必让人轻松,甚至会觉得有些艰苦,但是长久积累下来,却能提升我们大脑的深度思考能力,涵养我们的心灵。
短期的快乐就像味精,只是生活的调剂品;长久的快乐才是盐,对于我们的生活不可或缺。我们的生活可以不富裕,但是我们要收获一个精神富足的人生!
靠实力获得的幸福,才更靠谱。
剧中的珍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他们家并不富裕,父母常常生活在匮乏恐惧中,他们并没有长远目标,只追求短期的快乐,他们对物质的过于看重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珍妮的价值观。
所以,当多金的大卫出现在珍妮的生活中时,高级酒吧、高级餐厅、法国的浪漫旅游,这些东西都唾手可得,使珍妮无力抵抗。
茨威格说过,“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原来,大卫根本就不是珍妮想象的那样,他生性放浪,已经结婚并且喜欢在婚外勾搭年轻漂亮的女孩,珍妮不过是其中之一!所有的高雅、温柔、绅士、钟情,都在阳光下变成了梦幻泡影……
靠美貌和外在换来的生活可能繁荣一时,而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来的幸福才会更长久。
《曾国藩传》中说,“凡菜茹手植手擷者,其味弥甘;凡物亲历艰苦而得者,食之弥安也”,自己亲手种的菜,吃起来才香;辛苦赚来的钱,花着才心安。
有些人,事事都想走“捷径”,比如,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自己的身体,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达到目的,这看似是省力了。
但是,不经过努力奋斗的东西是不可靠的,通过这些途径获取的东西就像“空中楼阁”,迟早都有坍塌的那一天。
奋斗的意义,在于让人生的每一天都变得有意义,让人生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独立,依然是经营婚姻的底气。
影片中的珍妮为了大卫、为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曾经放弃了心中考上牛津大学的梦想,最终如果不是因为冰冷的现实,她也许不会醒悟。
试想一下,如果大卫之前没有结婚,他娶了珍妮,而珍妮因为婚姻放弃了学业,也许整天过着富太太的生活。但是有一天,大卫也许会厌倦她,甚至弃她而去……
就像《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她经不住北洋军阀内阁总理之子金燕西的疯狂追求,最终和他结婚。可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金燕西又和前女友亲密交往,天天无所事事,最终两个人的婚姻解体,冷清秋带着孩子满腹辛酸地离开了金燕西……
冷清秋在结婚之后并没有在家里做“富太太”——即使金家人不让她出去工作,她依然坚持看书写字;即使是和金燕西进行“冷战”,她依然保持自己精神的独立;在金家败落之后,她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无法改变对方之后坚决地离开已经千疮百孔的婚姻,带着儿子去南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对于女人来说,“你可以爱一个人,但是你不能把自己托付给一个人”。将自己的幸福托付于人,相当于把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交于他人之手,那终将难以得到稳稳的幸福。
独立,才是女人经营好婚姻的底气;保持单身的状态和能力,才能把婚姻经营好,才能在婚姻之船触礁时依然能够顺利出航。
诚如舒婷在《致橡树》中所说——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初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砍柴书院MCN矩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