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超:大学生成长教育中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的三个着力点
观点提要
扭转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倾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前提。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应从思想观念、评价手段、实施路径三个方面着手,推动解决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这一问题。
从思想观念着手,重申教育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夯实立德树人的思想共识;从评价手段着手,要重构教育评价方式,推动从赋值评价到增值评价的转变;从实施路径着手,要重建思想价值引领路径,引导大学生做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
扭转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倾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前提。当前,随着教育评价改革、“双减”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教育功利化倾向有所缓解。然而,由于教育观念工具化的思想根源还未消除,短视、功利的教育行为及片面强调成就的教育价值取向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基于此,要从价值观念上着手,通过回归育人本质淡化教育过程中的功利化意识,真正发挥教育在终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要在目标使命上下功夫,引导大学生对内更好认识自己、对外更好认识世界。
一、重申教育价值观念:夯实全社会的立德树人思想共识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重申教育价值观念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立德树人的教育共识,在大学生如何成长、怎样成才这个问题上确立共同的思想基础。
1.回到教育的原点,把握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成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怀特海曾说过:“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1](P1)对“成为一个什么样人”的思考和选择贯穿中外青年思想史和运动史的始终。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潘晓讨论”聚焦了新时期青年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历练成为革命战士的故事,反映了青年人对何以成长、如何成长问题的探索。
2.成长既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应成为一个被引导的过程,这是“为何树人”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就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稼”[2]。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从理想状态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这种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立足大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解决真实的成长难题,这是“以何树人”的落脚点。对大学生成长的引导,从宏观层面看,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和关照,解决的是成为一个什么人的问题。从中观层面看,是正确处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的关系,解决的是学会处理成长道路上各类关系的问题。从微观层面上看,是在大学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如何更好培养能力的问题,解决的是在大学阶段全方位提升自我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上讲,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又是直接回应大学生面临的成长难题的应有之义。
3.从“现实的人”出发,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如何理解教育的初心、功能和宗旨,决定了教育者如何看待大学生成长教育的定位、意义和价值,进而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资源分配方式。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价值观塑造的窗口期,功利化思想必然带来利己性,倒置“小我”和“大我”的关系。部分大学生“成长的烦恼”,甚至是人生航向偏离,并不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形成的,而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被教育功利化思想裹挟后产生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模式。要打破教育功利化的怪圈,就要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的规律。一方面,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为教育的内在逻辑。尊重这一逻辑,就是要把教育看作是追求真理的过程,而不是个体谋生的手段。如果仍然试图通过在教育阶段“毕其功于一役”,期望教育改变身份,身份带来地位,地位决定待遇,待遇换来成功,就注定会在教育功利化的道路上越深越陷,越陷越深。另一方面,大学生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立德树人”中的“人”,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现实的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意识、效率优先观念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身份本身带来的价值大幅缩减,仅靠一张文凭就能换一个好职业的时代早已结束。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倒逼大学生对教育产生收益的期望越来越高。加之“学而优则仕”“重道轻术”的传统价值取向深入人心,这一切都会沉淀为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正视这一问题,并将大学生成长教育置于“此时此刻”的真实社会情境之中来谋划和考虑。
4.对不同主体综合施治,将立德树人理念扩展到全社会。大学生行为上展现出的功利化倾向是教育功利化的必然结果。因此,需要使大学生成长教育回归教育本质,以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因此,要对家长、高校、用人单位等不同主体综合施治,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形成立德树人的思想共识。
首先,家长要摒弃错误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当前,家长普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并希望子女可以通过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延续自身的社会地位,由此形成了教育功利化行为的观念土壤。要想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拥有丰满、出彩的人生,家长就不能仅用显性的学分绩和在校简历来衡量孩子的成长,而是要将目光放宽到美德、体育、美育、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上。
其次,高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守住教育的初心。高校的不同学科之间本无优劣之分,但由于不同专业在就业机会,特别是薪资待遇差别较大,倒逼学生和家长在高考时就无视兴趣进行选择,甚至很多大学在招生宣传时为了吸引生源也会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主要“卖点”。此外,一些大学对于本科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成为“考研基地”及“求职培训学校”,最终导致成长教育的缺失和异化。
再次,用人单位要形成合理的人才观,担起育人的社会责任。学历不代表能力,也说明不了人品德行。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共识,就不能在选拔人才时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将大学生的成长标准窄化为分数和简历。否则,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将被大大削弱,全面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二、重构教育评价方式:推动从赋值评价到增值评价的转变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影响甚至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对教育的认识。重构教育评价方式就是要推动大学生评价从赋值评价转变为增值评价,改变指标单一化、标准定量化、成果功利化带来的弊端和问题。
1.厘清“唯分数”的危害,明确重构教育评价方式的重要意义。“唯分数”的本质是一种绝对比较,其目的是通过可以量化的指标,筛选出符合既定标准的精英,引导大学生将一份在用人单位眼里“完美”的简历作为追求的目标,将大学生带向越走越窄的“内卷”独木桥。大学生热衷的“考证”,同在中学期间为升学加分报的兴趣班一样,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将教育窄化成了获取资格的方式,本质上都是源于对教育功能的工具化认识。我国的教育宏观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的发展进程。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限的资源被用于优先发展少数高校,加上用人单位“唯学历”“唯名校”以及“本科决定论”等显性或隐性门槛的设定,事实上形成了基于分数主义的社会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只看重结果,异化了教育的本质,放大了教育的工具价值和选拔功能,将教育的目的等同于取得比竞争者更优的考试排名,最终必然演化为“唯文凭”“唯学历”的畸形价值取向。由“唯分数”带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很容易让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将人生的意义等同于对他人认可的成就的追逐,教育的功利化演变为对他人、集体精明的算计,不仅影响了一代人的精神风貌,还会在整体上影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形成。
2.聚焦评价“指挥棒”,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学生培养得怎么样,要看拿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以什么样的眼光去发现。”[3]在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4]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形成科学成才观提供了指引和遵循。教育评价不能只是给大学生一个与他人比较的等级或分数,而是应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通过重视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来促进学生原有水平的提高,并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所谓“面向人人”,就是要不仅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更要关注角落处不起眼的苔花。只有这样,教育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动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真正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标。因此,让大学生成长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并不是不要评价,而是要用适合的评价方式,有效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3.开展增值评价,打破见“分”不见“人”的弊端。教育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同时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挥棒。开展增值评价,涉及“为什么评价”“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等若干基本问题。在“为什么评价”的问题上,要突出评价目的的育人性,让大学生成长教育回归育人的初心。强调评价的目的是育人,就是要确立破除“唯分数”等不科学评价模式的鲜明导向性。在“评价什么”的问题上,要破除以分数为导向带来的标准唯一、路径唯一、重点唯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全方位强化“立德树人”的评价导向,将大学生成长进步的增量作为评价内容。在“如何评价”的问题上,要充分把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大学生的成长全面“画像”,利用评价指挥棒改变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问题,淡化分数至上的教育工具化倾向,达到助力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目的。
三、重建思想价值引领路径:引导大学生做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大学生成长教育的价值取向。重建思想价值引领路径,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引导大学生从思考“成为什么样人”出发,解答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关心的关键问题,进而提升起人生格局,摆脱短视和功利的行为,成为心怀“国之大者”,做时代新人。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三步实现思想的重建和价值的引领。
1.明晰成就教育的危害,校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成就教育是教育功利化的必然产物,它将人生获益最大化作为目标本身。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锁定在考多少分、挣多少钱、谁对我有用、干什么获益最大等上面,培养出来的人也只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摒弃成就教育理念,校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2.大学生要心怀“国之大者”,追求更有格局、更有境界的人生。大学生的成长教育是对其进行思想价值引领的重要实现方式,从纵向看,解答的是大学生何以成人,何以立身,何以成事的问题。从横向看,又是一个人生应该站在何处、向何处看、看的多远的问题。看得越远,人生的境界就越宽广,就越能摆脱功利化价值取向带给人生的桎梏和枷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国之大者”。所谓“国之大者”,指的是影响和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讲,心怀“国之大者”首先是一个立场问题。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视角和格局也就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也不会相同。大学生要心怀“国之大者”,就要从大局、战略、长远看问题。从大局看问题,就要提高自己的站位,确立为国家发展、社会服务作出贡献的志向,拥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奋斗的情怀;从战略看问题,就要在时代大潮中找到自己的摆位,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从长远看问题,就是要拓展人生的视野,提升人生的格局,在更高的维度和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摆脱短视化和功利化行为带来的局限。
3.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成才观,成为奋进在新时代前列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5]。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进而明确什么是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把成为奋进在新时代前列的时代新人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成才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明确人生的方向,勇担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6]每一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主题,这些主题都与时代密切相关。“00后”大学生的成长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度重合。因此,大学生的成长要与时代的进步同进程,才能在人生的大舞台上观大势,成大事,也就可以摆脱局限于一时一地成败的狭窄格局。
二要拓宽视野格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青年要具有深厚家国情怀,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这才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关注小我,自然就会将自己的人生局限在各种短期的具体目标之中;关注大我,就会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三要激发内在动力,培养踏实奋斗的态度。当代大学生视野广阔,成长成才的愿望强烈,对自己的期望值和要求也较高,这也会必然带来很多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形成急功近利的人生态度,变得短视和盲从。在踏实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为亿万人民实现中国梦进行的伟大奋斗作为最高的人生价值,才能拥有最为广阔的人生舞台,不再被一时的成败局限自己的人生格局。
四要明确做什么人,树立成为强国一代的目标。“做什么人”的问题,既是对我们党培养什么人问题的回答,又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教育的落脚点和根本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培养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青年”,邓小平同志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强调要把青年、把后代教育好,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同志提出对大学生的“五点希望”,胡锦涛同志鼓励青年成为“四个新一代”。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从这条一以贯之的线索可以看出,我们党对大学生“做什么人”是有明确要求的,其核心就是引导青年的发展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国家的贡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最重要的标准,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实现成长和蜕变。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21.
[2][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4]习近平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强调: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N].人民日报,2020-09-22(1).
[6]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2016年12月30日)[N].人民日报,2016-12-31(1).
作者:布超,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党群工作部主任,副教授。
文章选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第6期
采编:王 天 玲
美编:梅 科 、杨 小 青
注:如需转载,请标注“思政热点"公众号来源和出处
往期推荐
李伟:完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的价值意义与重点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