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吐槽那些年受过的教育

一路走来的6年小学,6年中学和4年大学,不可谓不艰辛,也不可谓不快乐。

青春期的懵懂,叛逆期的痛苦,成长期的拼搏和挫折期的折磨夹杂在一起,经过成年后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的洗礼最终给我的受教生涯留下了一串问号。

?????????????

疑问主要来源于当我尝试顺着传统教育模式的思路,去思考每一个制度形成的目的时,无法完全理解其涵义或者觉得可以另辟蹊径。

在疫情扩散,家里躺着国家做贡献的同时,顺便来吐槽一下自己受教过程中一些经历,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咱们先从浅到深分析。

从一些奇葩教育制度,到学习目的性的缺失,最后到对底层框架的质疑。

注:通过自身经验而引发的思考。或许每个人经验不同但是这些纯属个人主观看法,若有意见相对者欢迎理性讨论并补充。

一:价值模糊的操作

求学路上,身处一套教育体系的统治下,每一天通常都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大部分人循规蹈矩,可是带着批判性思维回头观望时,有些流程的目的和其产生的价值很难完全匹配上。

1. 早读和晚读

早读和晚读这两个流程想必大家都是熟悉得很,早间那飘荡在校园里郎朗读书声也是各位同学语文作文里面经常出现用来修饰校园环境的话。

早读这个过程,别人的经历我不知道,我的经历里面就是,对着课文一遍遍地去读。老师在监督的时候只要听到你发出了声音,你就算蒙混过关。

那么早读和晚读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一点在我的认知里还是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

为了疏通作者思路?为了理清作者逻辑?

不不不,这是阅读理解的事儿,陌陌地读可能效果会更好。

为了锻炼语言的发音?

语文方面,很多同学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n和l不分等等区域性口音。

英语方面,作为一名雅思口语8.5的兼职英文老师,和认真研究过英语的海龟,可以明确的说大部分人在学校学到的英语基本每一个词都发错了。即使词发对了,连着读出来的句子也是读错的。

早读如果真是为了锻炼发音,老师是否应该利用那段时间认真纠正同学们发音之后再要求多加练习呢?而不是绕一圈估摸个分贝值。当学生分贝不够高,老师吼一嗓子来凑。

当我兼职教英语的时候,我一直很反对学生在不知道正确发音或者读法的时候反复去练习。这样只能加深自己对错误读法的印象,雪泥地里滚球儿,越滚越脏。

那肯定是为了模仿作者的情绪,身临其境,从而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感情?

这点就有意思了。的确,我在早读时会经常或壮志激昂,欲为祖国献身地喊着满江红;或大袖一挥,仰做醉态地吟着将进酒。

不可否认的确有那么一点感同身受的穿越。

但是6年每天花费一小时在身临其境上难免和所谓的“应试教育”产生些许的矛盾。难不成这是素质教育给我们开的小灶?

2. 背诵

背诵的目的应该是应用背下来的知识点吧?

但很多时候,背诵任务并不要求学生对内容有多大的理解。

而不带理解地去背,不仅记住累,以后也很难应用。

所以有些背诵的价值显而易见,有些背诵的价值模棱两可。

对于背诵我的想法是:让我背可以。但是如果那些背下来的内容是:考完试,马上就忘了,并且也不会因为没记住而带来损失的话,我不愿意背。

这里要提到我高中的英语老师,一位我非常尊敬的长者。他给予了我很多东西,包括了认可、鼓励和自信。但是多年之后回忆起当时的经历,还是对他曾经的教学思路产生异议。

当时他引进了新概念英语这个课本。直至今日,我都非常认可这个课本的价值。甚至在我自己教学时也会经常用到这个课本。但是,当时老师的要求是把每一篇文章全部背下来,并且默写。

背完这些课文的结果就是,对所有的生词都有了一定的掌握,也记住了一些句型,可以原封不动地加到自己的文章。

但是思考一下本质,要做到这些,明明不需要背诵整篇文章,只需要对词语和句型进行分析并应用就行。

而记住每一句话的位置其实意义并不大,特别对于语言这种被定位为工具,可以随意搭配句子的事物来说。

所以,背诵大致包括两点

记住内容记住某个内容点的具体位置和上下顺序

希望在老师和家长布置背诵内容的时候考虑

内容是否需要完全理解。是否只需要截取其最重要的部分而不是整篇背诵。这样大家都省事儿。是否有应用价值。没有还是歇了吧。

3. 做早操

写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就已经笑出来了,画风瞬间转到了当初被迫学习及其尴尬的“雏鹰起飞”,“时代在召唤”的时候。

做早操的目的我猜测是为了让学生活动活动写字写得及其僵硬的四肢?

可是貌似也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的运动量。反而让学生消耗了大量时间在整队,退场上面。

或许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体育课会来的更实在。

不过这里还是要赞颂一下教育局对学生革命本钱的关照。

小节结论

吐槽这些的目的也是想顺着“一直以来这样做,不一定就是对的”的批判性思维,来点出曾经受教过程中感觉投入产出比没那么高的行为。

希望学校和家长在准备墨守成规时可以思考下到底这个“规”合不合理。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

如果不明确教育的目的,就会缺乏驱动力

从小到大,我做每一件事儿都会主动或在潜意识里去考虑投入产出比。

当我没有从心底认可做一件事儿的价值的时候,即使迫于学习和父母的压力会去尝试努力做这件事儿,也很难做到卓越的地步。

所以小学初中阶段成绩一直在中等和中等偏上徘徊,也没有展现出来什么独特的天赋。

以前或许没有意识到,但是现在如果别人问我“小学初中的时候学习是为了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为了让父母自豪,为了让老师骄傲。

那么问题显而易见 - 我并没有意识到学习能给我自己带来什么东西。而身边的所有环境也没有真正让我意识到学习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所以我没有理由,没有动力去做好这些事儿。

说的详细一点就是。那个时候的我不知道学语文为什么要背那么多的诗词,文言文;我不明白学数学为什么要故意搞这么复杂的问题来验证和应用几个这辈子或许永远用不到的知识点;我无法预料英语学了有多少机会真的能和外国人交流;我体会不到化学元素周期表背下来的实际意义,毕竟不是天天生活大爆炸;我...

对,是我小时候不懂事。但现实情况就是,有大把大把的人像我以前一样地不懂事。

如果父母和老师没有考虑放弃这部分人的话,或许应该做出一些改变。

初中的第一天,教导主任就在第一堂课上明确地告诉过所有人,“你们在这里3年唯一的使命就是考好中考,这样你们就能进入一个好高中,然后考好高考”。

那么对于一个乳臭未干,小学刚毕业的小孩儿,他真的能在听完这些话后,激起对自己6年后人生负责的心态吗?

未来的展望相对于当前的烦恼是否太过抽象?

抽象到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的使命和每天的枯燥的套路结合在一起。

而当一个人的目标,梦想,价值观和策略并没有被匹配到同一纬度上的时候,怎么能轻易成为家长和老师希望你成为的那个人呢?

当然,我说的这些只代表像我这样的学渣。早期的学霸至少在驱动力或者执行力上面有一项非常优秀。

言归正传,如果我能获得一个机会尝试去启发过去的自己,或者我有机会带着当前心智重新走一遍校园,我会这么说服自己。

首先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目标是从商。那么学了这几个主科到底有什么用呢?

语文:

逻辑:阅读理解能很直接地提升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让你更好地从繁杂的环境中抓住核心思想。无论是讨论,争辩,还是合作过程中都能让你避免没必要的思维发散,提高效率,以理服人。说的每句话都正中要点,岂能让人不服?谈吐:标准的口语发音加上写作锻炼出来的词汇量再配上故意压低的嗓音,谈吐这一块,语文给你加五分。泡妞谈判,都可适用。

数学:

基础:数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础。想玩儿好自己的计算机专业,数学不能落下。解决问题能力:数学题目会故意出的很复杂。但是解决掉这些问题的前提除了了解知识点之外,还需要你不放弃,愿意思考。总结来说就是具备健壮的解决问题能力。严谨:成年人考虑问题,特别是工程师,往往需要很强的严谨性,最好能考虑到每一个方面。数学的解题需要带入各种公式,交叉替换不同可能,漏掉一点可能也就意味着错过了正解。

英语:

说实话,英语不好,想在国外泡妞,真不容易。国内英语市场非常大,英语好了可以直截了当地给你提供主动收入,也可以间接给你制造被动资产。

而其他的科目多少是发掘兴趣的一种手段。如果不经历基础的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你可能会与自己注定要从事的行业擦肩而过。

这些想法也在高中和大学里被我验证了。

高中的英语和大学的计算机,在没有任何兴趣和良好基础的前提下,被我看明白了其中的价值并将它们认定为自己必须学会并大放光彩的技能之后,我很容易地培养起了兴趣,且把它们做好。

小节结论

如果真的想让孩子学好一件事儿,不要尽给他说一些“这个东西对你未来有帮助”,“学这个可以帮你考上大学”,“这事儿大家都在做,所以你也要做”。

这样说既凸显出家长和老师薄弱的批判性思维,对自己行为目的认知的不到位,也做不到对孩子的激励。

请感同身受地把这门课或者技能,和孩子未来的规划或潜在规划切实结合起来,让他们意识到“学好这玩意儿很重要”。

三:差强人意的教育框架

探讨国内教育框架成败的话题比比皆是,很多人会说这套框架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和学生水平的。

但会不会是在底层框架差强人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细节去缝补不合理的基础而产生的漏洞呢?

而当做了居多努力之后,这层框架变得越来越完善,最终给予大家一个“适合国人”的印象。

这里比较下国内高中和加拿大高中

1. 高中

国内传统高中

抱着效率至上的理念去回头细想传统初高中的一天。

我明明6点就起床了,为什么8点才开始学习?我明明想补习到2点,凭什么10点一定要熄灯睡觉?挑灯夜读还得斗智斗勇。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是学校在无差别对待学生的前提下,给所有的学生们创造出了一条相对“科学”的生活套路和规则并且要求所有学生都要遵守。

我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学校为了便于管理,不得不做出一套这样的规则。

但是也产生了一个现象 - 自觉优秀的学生不得不为了这套制度而妥协浪费了很多可以节省下来的时间。

而不自觉,贪玩的学生在这个制度下活得毫无想象空间。本应在“不正经领域”玩出花儿的天才被埋没了一批又一批。

不管是哪种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框架里面,有效时间都被大打折扣。

北美高中

早上7-8点去上课,下午3点就放学走人,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想干嘛就干嘛。

放学之后的他们在做什么?

的确有一部分学生放学之后就放飞自我,派对,打游戏。

相同情况学生在国内其实也会做类似的事儿,唯一的区别就是偷偷摸摸地做,所以他们即使玩儿也玩儿的没那么开心。

另一部分外国学生利用放学时间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工程、计算机、艺术、运动等等,从而在进入大学自己专业的时候赢在了起跑线。

而这一部分人,在我那个年代的国内高中是基本不存在的。很少有人有这个时间和环境去做这些事儿。

掐指一算,好像正反都是国外孩子过得好。

国内国际高中

氛围

我的高中在金华一中的国际班。高一高二注重国内教育,高三基本完全接受加拿大教育。相对传统班级,我们拥有非常多的自由。那么我做了什么?

高中之前一直没什么把事儿做的特别好的我开始有时间接触街舞,并发现自己天赋还不错。

在拿到金华市高校街舞比赛第一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貌似挺有能力做好一件事儿。

于是自信大涨,发力英语和预科课程。

当时自信和梦想冲撞在一起天天眼里冒火花的感受还是历历在目。

还算不错的结果也让我对自己接受的高中教育产生感激。

如果没有高中时期学校给予的自由度,我不可能去发掘自己的特长,也不会有特长给我带来的自信从而辅助我在主业上面获得理想的成绩。

制度

我们不考SAT也不考高考。大学录取看雅思和平时的加拿大课程成绩。所以我们高中完全可以考砸几次考试,只要其余表现都还算稳定,还是能上好大学。

这样并不会让我们松懈下来。对考试更大的容错率让学生在考砸的时候没必要因为浪费三年时间而跳楼,毕竟眼泪哭干,再来就行。最终获得的成绩大概率上是你真实的水平。

并且这些成绩不仅仅局限于考试,还有演讲,做视频,做海报,做义工,组织活动等等。

结论

从我的主观角度出发,无论是从制度还是氛围,我所经历的高中教育都更加地适合我。

2. 大学

这里因为我不是特别了解国内大学,无法做出比较。但是能大致叙述自己的留学经验,希望读者可以自行感受。

制度

在国外上了大学之后的时间分配和规划,产生了和高中质一般的区别。

再也没有喇叭6点喊我起床,6点半让我晨跑或者做早操,7点开始早读,10点半做眼保健操,晚上7点开始晚自习。到底要不要去上课也完全变成了自己的决定。

所以就经常出现自己睡醒开始写代码,写着写着写了一个通宵,忘记吃饭,忘记上厕所。

这样的生活除了自由以外,效率也非常高。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地去做好一件事儿。

氛围 - “拼,自强自立”

我毕业于加拿大皇后大学,传说中的“白人贵族学校”。

但是我认识大部分人至少在大一大二阶段都很穷,即使他们可以做富二代。毕竟在他们的理念中,“家里有钱与他们无关”。

所以很多人才16或者18岁开始就开始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大量打工。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自己大学期间国内外兼职干过不下10个,总量赚钱加起来差不多有40万。

当到了大三大四,学生大批的把重心从打零工(刷盘洗完)转移到切合自己专业的实习上面。在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资本之后,毕业之前就做到了一定程度的成功。经济独立的比比皆是。

当然,这种人才国内也有并且在数量上远远占优,但是比例或许没有国外大学那么高。

毕竟国内我道听途说的主流思想还是高中拼一拼,大学爽4年。

很多人眼里的留学生都是富二代挥霍生命,但这绝对是以偏概全的结论。

国外大学如果你想混得好,每年都可以是高考。除了学业以外,还有生活,社交和工作源源不断的压力。身心疲惫都算是状态甚优。

毕竟毕业时你的简历上,学历和GPA4.0只是一个门槛,更重要的是你的项目,工作,比赛证书。

暑期实习的氛围只能用疯狂来形容。所有的学生都会为了实习机会打得头破血流。

每月一次的黑客马拉松;50小时连续不睡地编程;充满着激情和希望的创业演讲;组织参与活动赚钱赚人脉都是我最典型的大学生活。

我有被打击到彻底崩溃,失去所有信心的经历也有获得阿里巴巴等顶尖公司offer的喜悦。

大学经历还有太多,不继续在此文中拓展。

小节结论

绝对不能否认的是中国严谨的教育制度也培养出了一批批科研人才。

代价或许就是一批本应该大放光彩的孩子现在被指着鼻子骂“窝囊废”。

庆幸的是,可以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更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而不是一昧的拼成绩。

框架层面的问题往往会伴随着连带效应,需要后期不断用其他的措施来弥补漏洞。就像菜鸟写代码的时候用了很笨拙的方式去弥补一块块缺陷。大神看了之后,对代码底层做了重构,所有的缺陷都本不该存在。

针对高中的建议是希望学校能压低高考的比重,像加拿大大学一样把大学入学标准细化到平时高中的每一个小考试中,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小的压力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去拓展自己的整体而不仅仅拘泥于学术。

氛围方面,高中属实是孩子从懵懂到成熟的成长阶段。这个时期,好的学生自然不需要多大担心,但是一般的学生,他们或许会需要外力来帮助提高自信。

而自信不会很简单地因为你的一句鼓励就产生了。

让他们去做自己的兴趣爱好,这里面产出的成就或许会比任何鼓励都有效。

总结

本文从浅到深描述了作者自己经历中的一些感受,并提出了对传统国内教育机制的建议。

现在从下往上回头看。

差强人意的教育框架让学习本身的目的变得模糊,不仅学生不知道其实老师家长也有可能说不清楚。

而当人缺乏批判性思维活在迷雾里的时候,很多逻辑性思维缺失的规则带着其模糊的价值,油然而生。

主观角度真的觉得自己的受教之路槽点满满。但是制度不可能没有漏洞,我观教育的角度或许也算粗浅,缺乏大局观思考。就像每天都有一亿个人想教张小龙如何做产品一样。

虽然我知道我写文章尝试改变教育底层框架几乎是天方夜谭。

但是,还是希望老师或者家长在自由发挥的时候可以问自己问清楚,到底为什么这么做?

并且当你们的孩子问你们,为什么要学习的时候,你们能给一个让他们满意的答案。

我经常会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希望能从父母和学校对我做出的教育里面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总结出一些自己可以避免的教育问题。

虽然我才24岁,但是我希望我针对下一代的所有操作都是有理有据,而非仗着地位和等级在风骚指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