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包括(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观点┃论中小学的教研与科研)
教研与科研是中小学老师经常遇到的一对概念,也是中小学老师经常要参与的两种活动。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参加教研活动的次数更多,对教研的概念更为熟悉,而从事科研活动相对较少,对科研工作较为陌生。那么,什么是教研?什么是科研?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如何来处理教研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对中小学老师来说,通常是模糊不清的,这也对中小学老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实践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因此,清晰的理解教研与科研的内涵,准确把握教研与科研的异同,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科学开展教研与科研活动,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教研:教育实践创新
什么是教研?相信中小学教师大多不陌生。但教研的真正内涵是什么?这问题似乎也不太容易说清楚。通常中小学老师可能将教研理解为集体备课、听评课、说课磨课、在线研讨等具体形式,这当然是对的。但要真正理解教研的内涵,仅仅从教研的形式上来理解是不够。
我国中小学三级教研制度是建国初期开始建立起来的。1954年8月至1958年期间,全国各地相继设立省、地(市)、县三级教学研究室(简称教研室),配备专门的研究和指导教学的人员(教研员),各地中小学校也相应成立学科教研组。[1]教研室成为组织和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实验,交流教学经验和组织教师培训的重要平台。[2]从我国教研制度的历史发展来看,各级教研室成立的最终使命是改革教学,提高质量,围绕这一使命,作为从教师队伍中独立出来的专门人员——教研员的核心工作就是研究教学和指导教学。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工作?这就需要通过组织各种教研活动来进行,即我们常说的“教研”。由此可见,教研最基本的内涵至少包括“研究”和“指导”两项内容。
教研的第一个内涵是“研究”。显然,此处的研究是指对教学的研究,而教学又包含了诸多要素,因此,研究教学就必须研究教学的各种要素,最基本的五个要素包括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其他诸如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内容等内容理应也在研究的范围之内。集体备课、听评课、说课磨课、在线研讨等具体形式,所有的教学研究都需要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形式来进行,而且要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活动形式,以寻求最科学合理,最有效率的教学研究形式。教研的第二个内涵是“指导”,即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果说研究更多的是理论上的探讨,那么指导则是将理论探讨的成果具体落实到教学实践活动当中,用来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达成教研的最终目的:改革教学,提高质量。指导必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都必须以研究为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前面的教学研究,如果教学研究没有取得成果,如果研究成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有的指导都只能是瞎指导,这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研普遍存在的轻研究,重指导的问题。
教研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丰富的,可能还包括“管理”“培训”“服务”等,但“研究”和“指导”这两个最基本的内涵应该始终包含。从以上对“教研”的内涵分析来看,无论是“研究”还是“指导”,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教学,都是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出发,最后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对教学的改革无疑是对教育实践的创新,那么,教研的实质即是教育实践创新。
二、科研:揭示教育规律
科研即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关于教育科研的概念在相关的学术论著中有很多种表述,但无论哪一种概念表述,其核心内涵都是“教育科研是一种揭示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即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虽然近几年,科研兴校,科研先导的观念逐渐在被许多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认同,但总体上来说,与教研活动相比,教育科研在中小学还是一种高大上的活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更显有点陌生和遥远。当前,很多中小学老师对教育科研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就是申报课题”等这些简单的认识上,有些中小学校为了促进教育科研的繁荣,要求老师们人人做课题,年年写论文,这样的教育科研只是停留在无计划盲目状态,是一种表面上的繁荣,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无多大益处,反而会给老师们徒增科研负担,让老师们对教育科研表现出抵抗和厌恶的情绪,也不利于中小学开展真正的教育科研活动。
对学校而言,中小学教育科研不是学校发展的锦上添花的“花”,而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出发,以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导向,特别是关系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是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而且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校探索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学校寻求发展道路的过程。对教师个体而言,教育科研不是脱离教师教学实践的额外负担,而是教师探索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申报教育科研课题都是为了论文评比活动及职称评聘的需要,而并非是为了真正研究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这种伪教育科研难免会成为教师无奈的选择和额外的负担,难免会出现论文抄袭和科研造假的现象。2014年9月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无疑是教育科研的成功典范。 [3]
三、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教研与科研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二者既有共同的内涵即“研究”,同时又截然不同的两种研究活动。在中小学,教研和科研都是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要教研与科研明确的区别开来,让这两种研究活动能够分别在各自合适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充分认识到教研与科研的共同之处和紧密联系之处,让这两种研究活动能够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共同推动教育实践创新与教育质量提高。
首先,教研与科研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活动,二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研究范畴不同。教研一般是将已有的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应用到教研实践中,其研究更多的是行动研究,教研的实质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属于实践范畴。科研则是以教育理论为武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并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新的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其关注的是普遍的不受特定背景限制的理论概括,主要任务是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属于理论范畴。[4]
2、研究内容不同。教研所研究的内容是直接来自于教师教学实践本身,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的、真实的、细节性的问题,包括教学的各个环节与要素,教研所研究的内容只是教育科研的一个微观方面。科研内容则涵盖了与教育有关的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及与教育相关的自然现象,既有微观,又有宏观,既有具体实践研究,又有抽象理论研究,既有教育内部问题研究,又有与教育相关的外部问题研究,既有教育现状研究,又有教育历史与未来发展研究,其研究内容必教研要广泛的多,同时科研更加强调创造性,不能重复研究别人已经研究过的东西,走别人走过的老路。
3、研究目的不同。教研的目的是直接为日常教学服务,为了尽快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教研通常是针对教学中某一个学科某一个具体问题开展研究,从而解决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问题。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的、重大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研究需要取得理论上的新突破,实践上的新成果,进而以此推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
4、研究方法不同。教研一般是以个人的、局部的经验为基础,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并在研究中经常融入一定的个人主观色彩,具体形式包括听评课、说课、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教材培训、优质课评比等各种教研活动,所以,对研究方法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而科研则要求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肃的科学精神,运用严格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准确把握教育现象内在联系,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探索教育客观规律,最大限度的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可靠性,其对研究方法的要求相对较高。
5、研究过程不同。教研的过程具有较强的即时性和变化性,一般是根据上级教研主管部门或学校教研组的通知和要求,以课程标准、教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先进经验等为依据,以学科为基本组成单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来进行,其过程一般较短,大量校本教研和小范围的教研都是根据具体教育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科研过程则是有目的、有计划、连续的、系统的研究活动,其基本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确定选题、查阅文献、制定方案、申报课题、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等,整个研究过程是以课题组为基本的组织单位,是一个完整连续的探索过程,其周期一般在1-3年甚至更长时间。[5]
6、研究成果不同。教研是对教学过程的某一个因素、某一个环节的微观研究,其研究成果一般表现为优秀课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反思、成功教学经验总结、教学规范管理等直接可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成果,其应用范围也仅限于一所学校、一个学科、一个区域。科研的成果强调对教育经验的提炼与升华、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发现、教育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其表述形式一般为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改革方案等,一般具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6]
7、研究组织不同。在研究的组织上,教研一般是以各级教研机构为主,以学科为单位,通过正式文件、上级通知的形式进行组织,各级学科教研员、学科教研组长是主要负责人,在组织上更具有行政强制的意味。而科研则是以课题组为主要组织形式,课题组成员往往由具有相应学术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人员自发组成,课题主持人是主要负责人,虽然有时候学校的科研也有行政的干预,但组织上更具有学术自由的意味。
其次,教研与科研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1、教研是科研的基础。教研侧重于对已有教育教学规律的运用,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又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出现许多新的情况,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就是教育科研选题的重要来源,因此,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教研是科研的源头活水与灵感来源。同时,在科研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教研来收集大量研究素材,获取大量一手研究资料,很多科研工作都需要通过教研活动这条途径来具体实施和开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就说过“如果不是以概括事实和经验为基础,那么教育理论就是空谈。”许多有影响的、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都是从大量的教研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可以说,没有教研做为基础,教育科研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科研是教研的提升。教研在研究内容上,是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共同之处,但教研成果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通过科研来对教研成果加以系统的、科学的提炼总结,进行思维加工和理论提升,使之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这无疑是教师提升教研成果的重要途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李吉林老师就是通过科研将自己的教研成果不断的进行总结、提炼和理论提升,进而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
3、教研与科研应辩证统一。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教育与科研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个中小学教师如果只重视教研而不做研究,他最多是一个经验型教师,而要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就必须以教研为基础,开展教育科研,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研成果。从根本上来说,教研和科研都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出发点,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四、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
中小学必须将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指导教研,以教研推动科研,使教研与科研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防止教研和科研两张皮的现象出现,才能最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来说,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将教研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教研和科研氛围。
1、以科研成果指导教研活动开展。当前我们中小学教研活动开展了不少,但真正取得良好效果,对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有帮助的其实并不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研活动忽略或不重视运用教育理论进行指导,在教研活动中不注重对先进教育科研成果的学习与应用。比如,中小学老师经常会开展课堂有效教学方面的主题教研,每次都是先让某一位老师上一节展示课,然后大家围绕这节课开展有效教学研讨,研讨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就课论课,没有有效教学方面的先进理论指导,比如有效教学的要素、原则、模式、设计、评价等,研讨的都是一些课堂表面的现象,而看不到有效教学的内在实质,这样的教研活动无法深入,效果自然不好。因此,好的、有效的教研活动是必定需要先进的教育科研理论作为指导的,这也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2、以科研来提升教研成果。在中小学有很多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也积累了丰富的教研成果,比如大量的优秀课例、优秀教学设计、先进教学经验等,但是这些老师却无法将自己的这些成果推广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想学习也感觉无从下手,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老师们的教研成果是零散的、个别的、经验性的,不具有普遍性的推广应用价值,只适应于本人或小范围内的模仿学习。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经验性的、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教研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和系统化,从而突破无法推广应用的局限?这就必须借助教育科研。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从教研成果积累的大量经验素材中,发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对其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从而使教研成果提升为具有普遍性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与此同时,经验型优秀教师也逐渐成长为专家型、研究型优秀教师,在“照亮自己”的同时也能“照亮别人”。
3、通过教研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在“科研兴校,科研先导”的理念影响下,中小学也日益重视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科研成果非常丰硕,但丰硕的科研成果却无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其实,这些科研成果在被推广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之前,都只是一种潜在的价值,还无法真正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时必须将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通过教研来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中小学教研活动一般是通过省、市、县教研员来主导,聚集各学校学科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优秀教师,他们是推广科研成果的主要力量,通过教研活动,使科研成果影响更多教师,应用到更多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去,科研成果才能真正体现出现实的价值,教育科研也才能真正实现其最终目的——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4、以课题为载体将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教研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不只是在课题研究结束之后的成果推广与应用阶段,而是贯穿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在课题选题阶段,中小学教师可以将教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提炼,找出最基本的、最关键的和最普遍的问题,上升为课题研究的选题;在组建课题组或研究团队时,课题负责人应该优先考虑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学科教研组成员、学科一线教师和相关教育教学专家,甚至可以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围绕研究课题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教研活动,在教研中开展课题研究,收集研究素材和研究资料;在课题结题阶段,更应该将研究成果通过教研活动充分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去,一方面通过实践来检验科研成果,另一方通过实践来发挥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中小学如果要真正发挥教研与科研的作用,就必须将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把教研室提升为研究室,以研究者的角色开展教研活动,变教研员为研究员,变经验指导为理论指导,变学习交流型集体备课为研究探索型集体备课,变示范课为研究课,变经验总结为理论创新,通过多种路径和策略将教研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以科研指导教研,以教研推动科研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新课程(综合版) 2015-09-08
赠书┃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 网易云课堂study.163.com/course/courseMain.htm?courseId=1005710005&share=2&shareId=349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