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是干什么的(关爱成长国际教育80后家长都非常重视国际教育,那国际教育是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选择去国际学校读书,这个圈子已经逐渐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扩大到二三线城市,有需求去国际学校读书的家庭越来越多。在这个人人都在谈论国际教育的年代,我们真正明白什么是国际教育吗?
记者在上周的北京国际学校展会上看了一场特别的演讲。与其他国际学校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的学校都以学校校长或老师的演讲为主,但在这所学校,由两名学生站在演讲台上为大家介绍他们的学校。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台上侃侃而谈,聊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游学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这所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并且获得成功,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家庭条件逐步变好以后,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北京国际学校,尤其是80后的家长。但实际上从数据看,北京国际学校依然是小部分家庭的选择。
家长们希望学校能够对孩子有个性化的关注和教导,却发现这种需求成了传统教育中的奢侈品。年轻家长们对传统教育改革的需求更加强烈。当他们发现个人很难撼动教育体制时,这些家庭便选择走了一条较为小众的道路。
80后的家长现在都比较推崇国际教育,他们认为传统教育的竞争太激烈,实行的是丛林法则,如果要想获得老师关注,孩子只能成绩拔尖。在传统学校,一个班往往会有四五十名学生,老师尽管非常负责,但毕竟精力有限,只能对成绩最好和最差的学生关注较多,所以处在中间阶层的孩子没有任何成就感。
而国际学校一个班才十几、二十多个孩子,老师能注意到孩子发展的不同方面,孩子的心理健康一般不会有问题。这几年学校生源构成的变化十分明显,比如早些年兴起的赴港生子、赴美生子的家庭,最早的几批孩子已经到了上学年纪。他们持香港身份或者美国护照,多数会选择上国际小学。以往都是绝对富裕的家庭才会选择,现在北京国际学校一年学费平均得20万左右,最贵的一年花费要36万,读这种学校家庭一年收入至少得有五十万以上。
可是近几年,有不少是真正的工薪阶层,以前真是不太多。有些家长,尤其是爸爸们根本不愿意让孩子去碰传统教育,即使一年拿出一大部分家庭收入给孩子交国际学校学费,也心甘情愿,有的家庭50%以上的年收入都拿来给孩子交学费了。
“80后”的家长们在成长过程中受西方价值观影响比较大,对自己从小接受的那套教育,很多人都在反思不足。不少年轻家长只要有点条件,就要给孩子接受国际教育。其实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很矛盾的,现在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从小就给孩子发展各种特长,但是又怕孩子把这些特长当真学习起来当成谋生的工具,觉得这样没有前途。
现在家长为了孩子学英语,真的是花了好多钱。一个暑假花几万给孩子补习英语,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就英文应用能力而言,在补习班学出来的,和在国际学校学出来的,还是很不一样。
这根本不是拿个什么等级证书就能衡量的东西,国际学校除了英文教学以外,最主要的是给予学生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国际教育的课程项目是一个极小众的道路,并不适合所有人,这还要家长们仔细考量之后,选择最合适孩子的学校才行。
衡量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既要考虑自家经济水平,也要了解到:孩子可能没有国内学籍,等于丧失了回归传统教育的机会。而且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味实行宽松教育是不现实的。追求给孩子极致的自由您就在家学习,不管什么学校都是讲规矩的地方,国际学校很多方面的规矩比传统教育还要严格得多,没有规矩和散漫无礼的小朋友,国际小学是肯定不会接受的,学习过程中确实无法融入的小朋友有可能中途被建议离开。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学生同理心、批判性思维、成长型思维以及体育精神的培养。每周会到社区福利院、养老院进行志愿者服务,在学生们性格养成的阶段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在生活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寻找答案。成长型思维是斯坦福教育理念中被公认为近几十年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成长型思维认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也就是更加坚毅。 提倡孩子们从一件事中真正学到东西,而不仅仅是能够通过考试。这正是全人教育所提倡的“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
项目式学习是多数国际学校所推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将其落实到实处。小班制教学加上1:4的师生比使具有天生的优势。学生们自行组成学习小组,讨论研究课题并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项目实践。第一批学生一入学便尝到了学习方式的甜头。校服是展现一个学校学生风貌的名片,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校服的设计当中。站在讲台上身着校服进行演讲的两位学生便是当时校服设计的参与者。没有什么名片比自己设计的作品更具有说服力了。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一方的责任,更是家长、学校与学生之间共同的事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因材施教。
当我们谈论国际学校的教育时,往往会谈及它的师资、硬件设施、升学率等等。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挑战、持续创新、富有同理心,能够将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国际教育的真正意义。
众所周知,如今的爬藤越来越难,每年的留学申请人数都在上升,早些年只需要很高的SAT之类的标化成绩,就能收获名校的offer,可是现如今,优秀的申请者越来越多,即使满分SAT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被录取;
这种情况下,招生人员评判的标准开始更多的往申请学生的背景情况上考量:课外活动,竞赛等等。不得不承认,现在要想留学申请一个好学校,学生的背景实力很重要。
MC的晋级之路
级别越高,难度和竞争越大,参加学生年龄要求也相应递增。加工种号偶爱数学获取模拟题,老师建议之前没有经过专门系统地数学思维训练过的小朋友们还是很有必要参加学习的,课程难度适中,适合4年级以上小朋友!
为什么选择竞赛?
对于参加竞赛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之前也说过了,那就是为了提升个人背景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的申请成功率。
以最知名的AMC竞赛为例,其中AMC参赛成绩,前1%和前5%的学生,将会获得对应的荣誉证书。各大名校每年都要向AMC的主办方美国数学协会(MAA)索要参赛名单和成绩,邀请成绩较好的学生申请本校;
部分学校的网申系统,比如麻省理工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布朗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都需要专门填写AMC数学比赛成绩,足可见大学对该奖项的重视。
现在又到了AMC美国数学竞赛的备战时间,你知道这些牛人学霸是怎么备战的吗?
考前18-12个月:开始接触目标年级的AMC,做近三年真题,记录易错的部分。
考前12-4个月:用专用教材系统学习自己不足的章节,学习的过程应有所偏重。
考前3-2个月:做真题/模拟题训练,练习准确率/速度计独立思考的能力,注意对于错题分析!
最后,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国际数学教育、国际学校、留学专业、家庭教育等相关的信息,可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