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成长之路敬业与传承(我的教育成长王娟 | 我的教师成长之路)
作者介绍
王娟,江苏省第16批特级教师、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
我的记忆中有一条路,那是一条弯曲的小路。路面是红砖铺成的,路牙是用红砖装饰的,块块红砖一角向上,铺成三角形的样子,几个四年级的女生围坐着漫谈“理想”。那天,阳光明媚,梧桐树影婆娑,一切都在静静地诉说校园的静谧和美妙,如果一辈子都能在校园里度过,多好……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课堂上,我的语文老师学着闰土的样子,把手举过头顶、双腿叉开,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至今,我仍时常想起这一幕。可能,这就是梦开始的地方。
村小七年
三台山森林公园坐落于宿迁市湖滨新区,美丽的骆马湖畔,这里山水相依,花海荡漾,是一座天然的生态氧吧。可是二十年前的三台山,贫瘠、荒芜,山上除了零星的梨树、杏树,一座鲜有香客的小庙,再无其他。
嶂山林场小学,就坐落在三台山的西北角,十多名教师,不足三百名学生,两排校舍,两排宿舍,一座月牙桥,一排桃树,仅此而已。工作的第二年,我来到了这里。在这所村小,我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七年,这七年里,我备课、上课、结婚、生子……
二十年前的村小,处于小山之中,教学环境宽松,校园静谧,像是世外桃源。每班三十人左右,我熟悉每位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是朋友、伙伴。课余时间,我们一起在操场上游戏、玩耍。夏季雨后水涨,我们会一起赤脚在学校的操场上趟水洼、捉鱼虾,嬉闹声在校园里回荡。
在轻松惬意之余,我时不时会在晚霞中沉思:“我这一生是不是都在这里度过?我的教学生涯是不是都是这样的状态?”于是,我自费订阅了多种语文教学杂志,尝试参加江苏省基础教育研究所组织的“师陶杯”论文评选,积极争取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记得我们的老校长拿着我的“师陶杯”论文二等奖证书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学校迄今为止得到的第一张省级证书。”老校长说完,把证书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老校长的反应远远高于一张证书带给我的触动,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要好好琢磨语文教学,做出点成绩来。
在一次区级视察中,我执教《最大的麦穗》,参照了教学名师孙建锋老师的设计。听完课后,领导问我:“王老师可曾出去上过课?”我说:“没有。”我清晰地感觉到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赞许。这样的对话和场景让我多了一个想法:原来上课就像写文章那样,可以模仿啊。于是,我开始寻觅模仿的对象——贾志敏、薛法根、窦桂梅、孙双金、王崧舟等。这些教学大家的教学实录,在我的电脑中存了一节又一节,这些前辈的设计思路、上课的一言一行,我一遍又一遍地琢磨,必要时一一记录……
实小十年
2008年,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我的家乡新建了一所小学——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我来到了第一实验小学执教。在这所新成立的校园里,有一批支教的名优教师,有成熟的教研体系。在这里,我能够和更多优秀的同事们一起工作。
那是一次校级研讨课,学科领导把任务交给了我。因为是在新学校第一次执教公开课,我不免有些紧张和担心,于是,我又想到了自己的法宝—— 模仿。正好不久前学习了南京市陆华山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我仍记忆犹新,把它复制出来岂不省事?校级研讨的日子到了,课上得很成功,同事们也捧场夸赞。可是,我却怅然若失,这“精彩”背后,并没有我自己的“思想”。这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把过去记录的名家名课拿来一一翻阅,这时,《最大的麦穗》给了我答案。孙建锋老师的课堂教学有这样一处——
师:其实苏格拉底也并非十全十美,你们有信心挑战大师吗?
(学生再次回顾全文,提出各自的意见。)
生:苏格拉底不应该把结论直接告诉他的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得出来,这样他的学生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只有经过自己探索而获得的东西,才能在我们的心中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点拨不就是医治我心病的药方吗?如果校级研讨时《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是我的原创,接受同事的赞许时也不会这样心虚。
有了这次醒悟,在以后的备课、上课中,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对课堂、对文本、对学生也多了敬畏之心。在第一实小,我先后经历了区赛、市赛、省赛、国赛。这些年,我尽情地徜徉在文本、学生与课堂间,贪婪地嗅探着课堂散发的芬芳。2013年3月底,那是我代表全市去南京参加全国赛课的前夕,尽管一再打磨,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平淡无奇。磨课之余,我反复琢磨市教研员的指点:眼中有学生、入情入境、关注文本的语言形态……最后,我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在赛场上展示了真正的自我教学风采。
这节课让我认识到,基于学生的发展,发掘文本的价值,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课堂的独当之任。这节课后,我开始深入思考我们的教育对象—— 学生。我们面对的小学生年龄介于6~12周岁,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在不断成长,对事物的认识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成人差别较大。从语言学角度看,他们刚刚从学习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口头语言能力较强,书面语言能力较弱,文学语言的程度更弱,属于蒙学阶段。学生对字词掌握较好,但对于整篇文章,特别是篇幅较长的文章领悟不够,能力较弱。所以,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经历“字词—句子—篇章”的三个重要学习过程,经历“接触文本—理解文本—内化文本—喜爱文本”的情感逐渐深化的四个重要过程。学好字词,读好句、段、篇,初步感知课文,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让每个学生获得合乎天性的、充分的发展,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这样的教育才是培养“人”的事业。
基于这些认识,在后来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我融入了小学语文“层递教育”的思想。“层递”,我理解为学习的逐层深入,情感的逐渐加深。层递教育可使学生层层跟随,如是叙事,条理清楚;如是说理,说服力强;如是抒情,易生感染效果。层递教育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遵循学生认知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层递性。人的学习有一定的规律性,从简单走向复杂,从表面走向深入,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走向抽象;人的语言学习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口头语言走向书面语言,从简单的字词走向短语、句子,最后走向篇章。二是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层递性。阅读教学的阅读是深阅读,是任务性阅读,这种阅读需要循序渐进,要经历“读正确—读通顺—读明白—能积累—会应用”的过程。三是遵循小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规律层递性。阅读能力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更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需要一个“接触—了解—认识—内化—形成能力”的过程。
层递教育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将丰富的语言与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融合一体,引导学生品悟涵泳、积累沉淀。久而久之,语言和阅读能力便会融入学生的血液中,成为语文能力的基础。2013年,我执教的体现层递教育阅读教学主张的《槐乡五月》一课,在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2015年,我执教的《少年王冕》一课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进行直播,专家现场研究和论证后,给予好评。我主持的省级规划课题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并被立项为“宿迁市教学改革示范项目”。
展望未来
现在,我依然能够想起当年站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体育馆课堂教学大赛的舞台,静静等待主持人现场报分和领导颁奖的情景。那一刻,我既无破釜沉舟的悲壮,亦无春风得意的喜悦,有的只是对那片槐乡、对所面对的孩子们、对所任教学科的赤诚与热爱。那座闪闪发光的水晶奖杯,现在仍摆放在书架上,提醒着我教育的初心与担当。
如今的校园一如多年前阳光明媚、树影婆娑,时而静谧,时而喧闹。如今的我也一如多年前,听到铃声还会激动,就像战士听到冲锋的号角。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只是岁月苍老了容颜,但与岁月一起沉淀的依然是最初的心愿,我喜欢朱小蔓教授说的一句话:“我希望,让我的研究流泻出自己对人生、对教育理解的思想小河,从此把我带到心仪之所,进行自愿的人生劳作……”
本文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2年第11期
微信编辑 | 程康审 核 | 王海霞往期精选
丁宏喜 | 教学方式的变革,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新变化?沈红霞 | 如何开展第二学段“整本书阅读”?张蓉 | 怎样理解“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与意义?张蓉 | 以学为径,建构有意义的学习——课后练习题“助学”策略及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