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挫折教育的利与弊(成长需要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有可能会毁了孩子,有了这三个铺垫,挫折教育才会有意义)

​在国内教育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就是“讽刺”式教育,很多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刺激孩子,希望孩子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更加积极努力,美其名曰“挫折教育”,常见的对话方式有如下:

“这个不能买,咱们家没钱!”

“你看看XX,人家多聪明,不费力就考上100分,你再看看你!”

在很多人面前揭短“你看看你,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你还能干嘛?”

孩子考试取得了一点进步,不鼓励,反而训斥“就取得这么点进步,你还能干嘛?”

….

事实上,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但绝不是用“挫折”来教育孩子,也绝不是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陪孩子一起面对挫折,一起解决挫折。

错误的挫折教育方法,采用一次次的言语打击,让孩子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却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和肯定,会逐渐相信自己是无能的,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到。”

因此不正确的“挫折教育”会摧毁你的孩子,也达不到你希望孩子能拥有的韧性、坚强、刚毅,反而是悲观、无助、放弃、自卑、逃避、泄气和拖延。

挫折教育

那该怎么给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呢?这里分享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情感上的支持

面对挫折的时候,拥有沮丧、怀疑的心理,是人的共性,所以我们不能以此来批评孩子,责怪孩子,说出类似“哭什么哭,这么点小事,也解决不了” 等“嘲讽”的话语。

这样的“嘲讽”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时间久了,他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从而在心底里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能力。

但如果家长换一种表达方式,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你一定能改变这种状况的”,从情感上支持孩子,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才是挫折教育的基础。

二、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起不到教育意义;但什么都不做,也同样起不到教育意义。我们应该适当的引导孩子,陪伴孩子,并鼓励孩子主动的去找出问题所在的原因。

要强调的是孩子的参与度,一定要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给孩子自己动手的空间,让孩子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的成就感,这样的挫折教育才会有意义。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有困难的时候,抱怨是没有意义的,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的去想办法,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尝试,直至解决问题。

三、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面对失败的时候,虽然也会有沮丧的心理,但他们却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会做的更好,比如当面对自己考了50分,而其它孩子考了90分的时候,他会认为,自己只要学会其它同学的学习方法,付出同样的努力,同样也能考一百分。

怎么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主要是平时家长与孩子的对话方式,这里分享几个常见的对话场景:

1、我放弃了→我试试我学过的其它方法

2、这太难了→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3、考的挺好了→这真是我的最好成绩吗?

4、我做不到更好了→我还可以通过努力做到更好。

5、我XX能力不好→我XX能力需要训练

6、我不擅长做这种事→我需要提高

总结:

挫折教育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家长怎么去实践,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故意冷眼旁观,在孩子需要赞美时不屑一顾,避免孩子在孤单、脆弱、自卑中长大;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和困难,一起探寻解决方案,才会让孩子更优秀。当然可以学习数萌在线的老师的教育方式,这会更系统、更专业。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