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教育漫谈读后感(教育是心灵的成长漫谈教育(一))

社会发展如同人生一般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比较两千年前古人与现代人的生存状况,社会存在形态发生了复杂的演变,组织构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文明积累让人们逐渐远离野蛮落后的原始生存形态。若深入分析其中的推动力量,社会发展进步得益于人们大脑和心灵两个重要官能的开发使用,大脑探索认知自然获得知识改善了物质生活状态,文化思想引导心灵意识成长削弱了野蛮粗鄙本性,社会文明构建依赖于智慧传承和发展。人已超越了纯粹生物性存在,我们可以从现象逻辑看出其中简单的关联性,社会存在形态与人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灵状态密切相关,知识增长和心灵发展改变了物质生活状态和动物凶残本性,因此说,文明发展根本推动力量在于人们普遍的智慧增长和心灵成长,从本质上社会延续发展是在传承发展生存智慧,人是传承智慧的载体,而教育则是传承智慧的途径。

人是构建社会的细胞,细胞的功能和活力决定社会发展状态,民众普遍的素质形成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以人为本构建社会形态是社会管理的基石,各行各业发展从重视教育中获益,不仅普遍提高民众素质,而且能够涌现人才。生命借助繁衍得以延续,文明依靠传承走向未来,人是通往未来时空的桥梁,生命的正义追求当下生活美好并寄托于未来。当我们深入思考每代人、国家或民族应当追求什么样生存目标时,发现最基本的就是社会拥有美好祥和的生活状态,追求能够持续上升发展则是人本身的素质。文明由智慧积累而成,社会持续向着美好发展依靠智慧的传承和增长,人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教育是塑造人的重要系统工程,价值于培养人的认知能力和生存智慧,因此也可以说,社会除了构建良好的生存状态,恐怕没有比教育更为重要的事情了。爱尔维修说“人是教育的产物”,智慧或知识能够启发人的心智发展,心智发展的状况影响或决定人的行为,社会发展依靠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一个国家或民族真正的落后在于心智蒙昧,伟人毛泽东说“落后就要挨打”,现实可能更残酷,人类与动物之间生存竞争以智力获胜,动物被赶进了狭隘的丛林中;西方殖民者凭借认知和枪炮优势屠杀美洲印第安土著族群,强占了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的空间,在人性没有彻底消除动物“弱肉强食”野蛮本性之前,民族或国家之间的生存竞争同样依靠综合能力发展水平。心智发展水平能够决定出人生状态,民众普遍素质决定了社会整体状态,从长远发展看,实现和谐美好的高级文明形态仍然依靠人们心智的普遍成长,特别是心灵能力的成长,人作为链条向前发展,理应向子孙后代传递更高级的生存智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门培养塑造人的科学和艺术,引领人生发展、构建社会未来,成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教育的根本在于宗旨,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教育设立的目标决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教育的宗旨因社会形态和价值取向不同而不同。早期奴隶社会教育服务于统治阶层,史有“夏代尚武,以射造士;商代敬鬼,以乐造士;西周重文,以礼造士”的说法。开创华夏大众化教育先河的孔圣人提倡“以德为先、修身为本”,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发展路径。古希腊城邦斯巴达为捍卫权利不受侵犯,明确公民唯一的职业就是战争,教育目的就是让他们坚强,不惧死亡,服从纪律,造就全心全意为了城邦的好战士,文化或科学教育被认为是无意义的事。就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发展来看,教育宗旨有时代赋予的政治目标性,鸦片战争后,教育主张培养实才实德之士,清政府光绪三十二年颁布的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从中可以看出维护封建统治、军事强国、实业兴邦的政治迫切性。国民政府时期推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谋求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倡行“五育并举”;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公民教育宗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教育目标服务于革命战争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以方针代替宗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将为政治服务放在首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明确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大以后,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括了教育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及目标任务。人有重要的社会属性,素质培养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教育价值有服务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属性。教育宗旨无法背离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需求,存在服务社会发展的实效性,基础性包括政治意识形态、生产技术发展、心理价值取向的三个方面。政治意识形态是国家和政党的社会理念认知,认知不同导致意识形态的差异或对立,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成为彼此之间形成矛盾的重要根源,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对抗;生产技术发展则关系到产业,经济活力、民众生活水平、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社会经济繁荣才能够带来长治久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心理价值取向关系人生价值取向和创造活力、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核心力量。想要实现这三个方面目标,教育就需要培养人的良知和才能,也就是德才兼备,因此说,教育的根本宗旨仍在于以人为本,以人的心智成长为主要目标。

如今,国内教育方针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理念,教学中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是实际管理中,学校大都以考试成绩为重点、升学率为核心,德、美、劳等方面并不被真正重视,如何实现这些方面目标也缺乏系统专业性认知研究,现代教育让学生们掌握了不少知识、训练了逻辑思维,但尚未能实现全面培养人的目标。究其根源,教育状态受整体社会意识形态驱使,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科技和商业快速发展带来消费品繁荣,物欲横流,人心渴望拥有更多财富,功利实用主义思潮盛行,社会功利化让教育和受教育者都趋向功利化,如果教育不能克服这种倾向,那么就只能培养出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就象人不能自我控制不良欲望而受驱使下放纵自流。国家教育培养人的目标与个人受教育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国家目标在于普遍提升人的素质,发挥出人的才能;而个人普遍带有生存功利性,希望借助文凭在社会生存竞争中获优势,功利化让教育畸形发展,从而远离以人为本的宗旨。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是“以德为先、修身为本、知行合一”,内涵着心灵状态决定人生行为的逻辑关系,人受欲望驱使,心动智随,心是主宰、智为辅佐,一个人若是心坏了那么智力就成为帮凶。常言道:做事先做人,人的心灵状态决定其社会价值,品行败坏之人能力越强可能对社会造成的损害越大,历史上奸妄之人又何尝没有才能,甚至是满腹经纶。从人本角度出发,人的心智发展基础于心灵成长,心灵赋予人生的梦想、力量、情操,当内心怀有道德良知,人生发展道路就少迷失方向,这也是王阳明先生倡导人生“致良知”的原因,因此说,心灵和人格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才能只是重要目标,功利化让人心走向散乱自私,这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无疑很不利。教育以人为本是个笼统概念,就德智体美而言,实现目标应当对人本身的内涵作出些深入思考。

“德”的内涵通常理解为道德或品德,或许简单以善恶行为现象来评定,这对于引领心灵成长显然不够全面,真正的目标在于培养健全人格。人的心灵有复杂内涵,潜藏着生命的意志、品性、情感等,心灵的培养在于对这些方面作出正确的方向性引导。意志是生命力量之源泉,内涵志向抱负、战胜困难的勇气、忍耐坚守的毅力,意志的培养锻炼有助于确立人生发展方向、形成坚强乐观的性格,脆弱的心理状态遇到挫折时生命力容易衰败。性格影响决定人的行为方式,性格缺陷常会导致人生失败,若畸形发展则会导致行为失去常态,因此,古人强调修身养性,孔子特别注重提醒和纠正弟子们性格的缺陷,针对子路性格的刚强鲁莽,曾告诫说“象这样,恐怕难以善终”,后来不幸被言中。培养修正人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纠正学生不良习性有助于端正品性,长远有利于减少社会违法案件发生。软弱怯懦、狭隘贪婪、冲动浮躁、虚伪自满等都属于性格缺陷,而勇敢正直、温和宽容、沉稳朴实、谦虚谨慎则为良好品格。情感是人生发展的推动力量,赋予生命格局和行为取向,爱之情感赋予人生追求,引领人生和心灵境界的成长,学会爱、扩展爱是心灵成长的途径,爱生存利益只是出自本性,而大爱意味着付出和奉献,生命因此散发出光亮,社会因此有更多温情。儒家以仁孝、耶稣以博爱来引导民众,现代文明得益于人们泛爱情感能力增长,否则仍无异于兽类。明晓此道理,教育引导人生拥有正确的情感取向是心灵成长的重要内涵,爱人则有孝亲恕怜之情、仁爱忠义之心,爱生命则有爱智慧、爱艺术、爱事业、爱生活之充实,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爱的能力培养,可以事半而功倍,即便学习知识同样源于兴趣和爱好,机械灌输或为实现功利目标并不能真正热爱智慧。教育以人为本首先当以引导培养健全的人格为主,借助批评和引导的方式来促进人格修养,修是减除不良习性,养是培养优良的品质,培养心灵中拥有诚实、坚毅、仁爱、快乐的人生基调。

现代教育“智”培养的目标侧重于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如此目标也并非完善。人大脑有左右分工差异,左脑主要负责语言、逻辑、分析、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右脑主要负责直观、综合、几何、绘图的思考认识和行为。思维培养包括领悟、理解、分析、推演、判断、联想、抽象、综合等方面能力提高,包括归纳、推导、演绎、辨证等逻辑形式训练。不同自然学科有各自认知路径和特定方式,逻辑思维能力是客观分析认知事物关联性之基础,扎实培养训练逻辑思维是提高思维能力和培养理性认知的基础。但从客观存在或心智功能来看,感性认知能力也同样需要培养,感性认知是理性分析的基础或触须,有自由推测和联系之优势,有助于激发解决问题的灵感。因此,教育除了培养以逻辑为基础的理性认知能力外,培养感性认知对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对文化、艺术、美学的理解都离不开感性认知能力,这些知识的内涵并不等同于科学数理逻辑,从属性上是心智对事物的主观价值取向或心灵体验,譬如:道德认知、艺术欣赏、意境共鸣等,这些方面需要心智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够领悟其中内涵。感性认知增长能够促进心灵成长,心智相连、慧由心生,心灵中求知欲望和兴趣爱好能够促进智力发展,心灵状态影响到人生智慧成长。科学知识建立在逻辑认知基础之上,通过培养逻辑分析提高思维能力,文化建立在感性认知基础上,借助培养心智感悟能力促进心灵成长。理性认知提高认知能力,感性认知提高人本素质,同时注重培养理性和感性认知能力才能够全面促进心智成长。

人生成长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对于民族而言也当如此,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人无完人,一个人或民族若没有面对自身缺点和自我革新完善的勇气就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教育是修正完善个人或整个民族弱点的重要途径,应当深入洞悉本民族的缺点而主动修正。就人性而言,作为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华夏民众饮食结构以谷物、蔬菜为,历经漫长封建社会体制的奴役与驯化,人性从整体上偏于软弱怯懦,当强敌入侵时多抱有苟且求生心态,因此,人格教育内容应注重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刚正坚毅的性格、勇于抗争的精神,懦弱不利于民族的生存发展;就理念而言,封建儒教思想鼓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人际纲纶,目的是为强化统治隶属顺从关系,属于控制奴化民众的思想工具,等级制的本质是少数利益阶层为维持优越生存地位而推崇的体制,是动物性生存法则的体现,美好社会人们应当拥有平等生存权利,教育中应注重培养青少年拥有独立人格、忠信道义、平等友善的生命理念;就思维而言,华夏文明以感性认知文化为主导,物质技术成就大多是道、墨、农等学术流派的经验成果,治国以儒、法思想为主流,重文轻理,国人擅长诗词歌赋,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匮乏历史沿袭训练,思想意识容易迷信、盲从、臆想,这从国人热衷于虚幻题材、荒诞虚妄之说就可以看出,虽然学习自然科学后有所改观,但仍属民族思维短板。理性从客观逻辑中产生,智慧从理性认知中获得,为弥补思维短板,教育应更加注重加强青少年理性逻辑思维的培养,如此才能造就出大批自然科学人才,普遍提高民众理性思维能力;就民风而言,现代社会追求物质生活享乐成为主流意识,毁败人们心灵意识向高雅发展,杂乱的媒体信息让人心浮躁缺乏深度思考,娱乐文化的低俗源于心智的肤浅,学习些艺术、美学、哲学已成为时代之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思想应包容兼收、取长补短,东西方文化有很好互补性,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摆脱民族性固化的意识形态束缚,从而全面提升本民族素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也需要准确理解,人的素质包括心灵、智力、体质三个方面能力,对应着人格、思维、体格的锻炼培养,教育理念应当注重人本身差异性,不责备求全。物有所长必有所短,黄牛负重、骏马奔跑,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心智体全面得到锻炼成长,而非各门功课都能够优秀。教育的价值不单纯于掌握知识和锻炼思维,更重要在于能够促进人格健全和心灵成长,包含精神、品性、情感等方面的正确取向,尤其泛爱情感增长对于和美社会构建有着重要价值。心灵是人生最重要的力量,引导心灵成长是教育根本目标,人因为热爱而激发出思考和创造的动力。心灵意识健康成长对人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心灵智慧引导根本宗旨在于人生能够理解和追求美好,片面注重知识灌输和智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只是畸形,人生价值不应当单纯以知识和智力水平来衡量,心灵没有正确发展方向的人生犹如黑夜中迷茫的行人,人生缺少正确“三观”道路就容易走偏,如果做人缺少底线原则、凡事唯利是图,那么地位越高、能力越强可能对社会带来的损害越大。如果认识到心灵成长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内容就应将心灵意识培养和科学知识学习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对待,文化、哲学、艺术、美学等方面智慧的熏陶都有利于人生心灵能力成长。心灵培养用美好来引导,如香味唤醒味蕾,美好唤醒沉睡心灵,心之力其行远,教育注重心灵和人格培养才能不断涌现出卓越人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