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作文800字(成长教育电影院主题教育丨“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从电影解读关注新时代教育)

原创 上海黄浦 上海黄浦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12月12日下午,由黄浦区教育局、豫园街道人大工委、黄浦文旅集团共同主办的高山仰止 “豫”君共勉——“豫”见代表第十八期代表讲坛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观影活动在和平影都举行。黄浦区教育局、豫园街道领导班子、文旅集团等有关领导,市、区人大代表,人民教师和部分企业代表、居民代表共同参加活动。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近年来黄浦区教育工作的重点。讲坛邀请了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代表,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创作代理中心导演、《我本是高山》导演郑大圣;黄浦区三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上师大附属卢湾实验小学校长虞怡玲;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讲师、《我本是高山》表演指导刘阳;黄浦区党代表,上海市高级教师、上海市大同中学历史教研组长顾博凯作为嘉宾。以电影《我本是高山》为出发点,共同关注新时代教育,坚定教育理想、激发教育情怀,助力黄浦教育行稳致远。

电影根据张桂梅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张校长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打破命运牢笼的故事。对于大山中的女性而言,女孩子未出嫁之前会在家放羊、做家务,刚成年就会嫁人,然后继续做苦力,但正是因为张校长一个人的坚持,让越来越多山里的父母开始关注到女儿的教育问题,看到了教育带给女孩们改变自己未来的可能性。导演郑大圣分享道,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影片之所以取名《我本是高山》更是寓意着张桂梅校长推翻了她们旧观念里的“大山”,带给她们新的思想洗礼,以党员模范贡献教育事业的事迹,值得被纪念和传颂。

此次影片拍摄中,用到了很多素人学生们。“用2个月的时间,从称呼开始,帮助所有人完全融入到角色中,让情景感、链接感、信任感激发到最大化,让她们相信镜头,真实反映,甚至是带点口音的普通话,最终实现这类影片艺术性和原生性的兼顾。”作为素人学生们的表演指导,刘阳和大家分享了集训过程中的种种故事以及自己的一些感受。

电影也引起了现场教育工作者们的共鸣。“张桂梅校长她关注到了大山里的孩子们的教育需求,特别是女孩子对于公平接受教育的需求。教育者都有一种教育情怀,张桂梅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让孩子们走上人生之路,有更多面对未来的能力和素养。”同样作为女性校长的虞怡玲结合黄浦区教育情况分享了关注特殊群体和教育公平的观点。每所学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理念,不同的教育情景,但都需要用心读懂每个学生,家校协同,凝聚各方力量,尤其关注特殊孩子的教育需求,用心去读懂他,用情去化解他,释放孩子天性,真正让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要有理想。张桂梅校长的经历让人非常感动,因为理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动力,会更能让人的工作有所成就。其次,老师心中要有人。一个是要有学生,另一个就是教师心中也要有榜样。最后,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三人行必有我师,在集体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将学到的能力教给学生,也是帮助学生成长。”顾博凯老师从一线教师工作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同行共勉。

讲坛活动结束后,所有与会人员共同观影《我本是高山》,结合讲坛内容,让大家对乡村教育有了更具象化的认识。据了解,这也是“豫”见代表讲坛活动一次创新尝试,首次以观影会的形式和大家见面,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

记者 / 盛寅敏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盛寅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原标题:《主题教育丨“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从电影解读关注新时代教育》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