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中心•家庭教育||“慧读·慧成长”读书分享栏目——第七讲 进行挫折教育,不能太过火

慧读·慧成长

主讲人:肖雪花

厚街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讲师团成员

课程讲义

良好的挫折教育必须建立在恰当的教育程度之上。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另外,每个孩子由于性格、所处环境的不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家长忽略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就有可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严重的还会给孩子带来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那么,家长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呢?1.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建设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间接地接触和感知挫折,让孩子对挫折有一个形象具体的认识。比如,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看看《狮子王》,还可以给孩子讲讲《汤姆历险记》这样的小故事,父母在讲故事的同时,要让孩子了解到,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父母要激励孩子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勇敢面对挫折,努力战胜挫折。这样一来,孩子不仅对挫折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也有了一个心理建设的过程。当他真的遭遇挫折时,就能更快地冷静下来,并积极地采取有效的行动了。2.给孩子合理的期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家长对此应有客观的评价,并据此对孩子的成长提出合理的期望,从而激励孩子向适合的发展目标努力。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无视他的缺点,孩子就会因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不能接受失败;如果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不敢面对失败。当然,家长如果总是挑孩子的毛病,贬低孩子,对孩子不抱期望,也同样会伤孩子的自尊。总之,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期望,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阻碍孩子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原本不应引发挫折感的事件都可能对孩子造成挫折。只有对孩子提出合理的期望,孩子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有适当的预期。3.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孩子的逆商,有时候,家长需要人为地为孩子设置一些挫折情境。在此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不要为孩子设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就会让其产生"无能"的感觉,进而丧失信心。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父母给孩子设定的应该是有一定难度,孩子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挫折,有了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也会不断增强。4.在孩子遇到挫折想要退缩时要及时鼓励孩子孩子在遇到挫折想退缩时,父母要及时鼓励孩子。父母要让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要帮他们树立只要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战胜挫折的信心。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使他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5.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孩子在遭遇挫折时,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对此,父母应该及时地帮助孩子疏导,而不应该不管不问。比如,帮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帮助孩子分解目标,制订计划等。父母在平时要多观察孩子的活动,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帮助。6.挫折教育要循序渐进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和成长的空间,而不能有“一口就能吃成胖子”的想法。

-END-

编辑|方惠玲

审核|尹文乐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