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阶段儿童倾听行为的培养,着重点应(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倾听儿童,相伴成长”——教育案例分享 教师篇)
倾听幼儿
相伴成长把耳朵留给孩子
倾听孩子的童言童语
把眼睛留给孩子
聚焦孩子的一举一动
把大脑留给孩子
和孩子一起探究、发现、解读、成长
把热忱留给孩子
与孩子一起共情、同理、相融孩子的心声,你听到了吗......
01中班-陈露老师

倾听儿童,就如同把心灵的窗户打开,让光芒进入,让温暖流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那纯真而美好的内心,也能够激发出我们更为深沉而纯粹的情感。因此,倾听儿童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美好温馨和富有情感魅力的体验。
当我们真正倾听孩子时,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困难,并在教育和引导上提供更准确的有效方法和方向。通过倾听,我们能够与孩子建立起更加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也能够促进孩子的自我认知和成长。
下面是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倾听儿童,相伴成长”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例如,在玩泥土或者手工制作时,有的孩子特别擅长细节处理,有的则更加善于色彩搭配,我会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每位幼儿的特长,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有趣的学习中不断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知识。
比如:在一次美术主题活动中,我发现有一个名叫甜甜的孩子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在“画粽子”的主题美术活动中,她迟迟不肯下笔,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我蹲下来轻声地问着:“甜甜,你怎么了,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她说:“老师,我不知道画怎样的粽子”我说:“你可以想象一下你认为的粽子是怎样的,然后结合老师讲述的端午节习俗进行绘画。”通过我的引导,甜甜像是找到了突破口,她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绘画出了一幅“粽子划龙舟”的作品,这幅作品精美而富有想象力。经过这样的循序渐进的引导方法,甜甜 的绘画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她的作品也开始受到了其他幼儿的欣赏和认可。同时,她也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专注与细心,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在班级中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总之,“倾听儿童,相伴成长”这个主题提醒教育者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发现孩子的兴趣和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我们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断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相信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做好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我们一起用倾听的阳光,去温暖儿童那幼小又纯真的心灵。

02大班-晏雯老师

03中一班-冯子月老师

你是小话唠,我是好听众
当幼儿主动分享一些事情时,教师的回应态度很重要,如果教师认真对待和倾听,孩子就会被激发出更强的倾诉意愿,并且会受到鼓励、积极表现,获取更多信息。所以,幼儿爱说话,说明他跟你相处是放松且愉快的,并且也对你充满了信任。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好好珍惜那个有点“小话痨”的幼儿,成为他们的一名好听众,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故事。你多元表达,我倾听支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自由创设符号,把自己活动中所见、所乐、所想、所悟等感受,用动作、语言、符号、图案等,代替内心的话,进行多元表达,即游戏表征。游戏表征是儿童思维内化的过程,他们用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幼儿的一百种语言需要教师的一百零一次看见。幼儿表征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语言,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读懂幼儿的关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和需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惑,以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幼儿的情感更需要沟通,儿童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当我们学会以平等、开放且耐心的态度去倾听幼儿的心声,才是真正地帮助幼儿探索、发现和成长的开始。04中二班-吴泽燕老师

05小班-邱圆圆老师

把自主选择权交给孩子
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做选择”,比如:吃米饭还是面条;喝水还是喝饮料;停下来还是跑起来......生活中,我们处处都离不开“选择”。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有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孩子的日常保教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帮孩子做决定,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利。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总是出于安全考虑,选择让孩子们玩一些相对安全的玩具,但是往往忽略了重要问题——孩子自主选择能力,是让孩子形成自我意识、构建孩子强大内核的机会。06大班-汪仁倩老师
与孩子共成长
一棵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零,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得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图文/各班教师
审稿/张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