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新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新教育成长篇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新网师2023年暑期教师成长工作坊)

原创唐艳 武鹏飞 新网师

本期编辑:张翠琴

7月3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新网师学员汇聚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晨阳路学校。云端相识的我们千里迢迢相聚于此,只为一场期盼已久的双向奔赴---新网师2023年暑期教师成长工作坊。

活动伊始,河南中牟县晨阳路学校校长李志刚致欢迎词,他勉励学员在积极互动与分享中获得成长。

新网师学员代表、中牟县教学研究中心教师刘建慧以“感谢”和“希望”为关键词,道出了全体学员的心声。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原副局长、苏州新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忠玲在讲话中总结了讲师们的使命:要成为优秀的学习活动设计者、良好的倾听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真诚的欣赏者。

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执行主任郝晓东讲述了新网师创办的渊源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复杂纷繁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新网师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致力于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将工作、生活、学习有机融合起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公共课程:

新背景下的“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

郝晓东分别围绕教师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做了主题报告。

上午,在题为《终身学习背景下的教师专业阅读》的报告中,郝晓东先讲述了自己的阅读历程:从为升学、为求职而阅读,到为求知、为事业而阅读,并且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开启为兴趣而阅读的新阶段。

随后,风趣幽默的郝晓东从“教师阅读的价值与原理”“教师阅读的现状与问题”“教师阅读的方向与策略”“教师阅读的体会与启发”四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给现场学员带来启发。

教师的阅读素养决定了学生的素养发展。专业阅读要对老师发挥作用,老师就必须读适合自己的书,而且要读懂书才能改变自己的认知,进而运用到实践中去,改变我们的教室和课堂。有时,所读的书籍不一定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能需要若干年后才能显现其作用。

专业阅读如此重要,但是现实中却存在教师阅读面狭窄、欠缺深度、系统性不强、缺乏阅读动机等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师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大,没有精力去阅读;缺乏阅读环境与氛围、没有阅读兴趣和习惯等。针对这些内外因素,郝晓东也给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比如:立志把教育当作事业甚至是志业;通过每天阅读1小时培养阅读习惯;加入阅读社群;创设阅读环境;学习阅读技巧等。

专业阅读的方法有很多,郝老师着重介绍了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即在阅读时多一些追问与思考: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文章的读者是哪些人?作者的写作意图与立场是什么?作者如何劝说读者?哪些观点充分,哪些不充分?作者是如何理解文中刻画的事件的,他这样理解的原因是什么?

郝晓东还用他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经验启发我们:只有实现阅读的“五位一体”(变浅阅读为深阅读、有高人指导、与实践联系的阅读、与写作结合的阅读、有时间长度的阅读)才能让自己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下午郝晓东以《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写作》为题,阐释了教师专业写作的价值、现状、策略、体会。

教师专业写作是记录教育生活的方式,是锤炼思维认知的工具,促进终身学习的手段,是提升教育实践的方法,增进专业交往的利器,也是塑造个人品牌的途径。

但是目前教师专业写作的现状同样令人堪忧。针对教师缺少对写作价值的深刻理解,没有写作共同体等原因,郝晓东给出了教师专业写作的一些策略: 要形成专业写作的正确观点——思考是本质,输入是关键,输出是结果。因此,要提升输入的质量,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强化输出的能力。

郝晓东强调公开写作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新媒体写作打造爆款文章的五个原则: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先告诉别人你怎么想,再告诉你怎么做;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观点大于逻辑,逻辑大于材料,材料大于语言;把自己当做一件不完美的作品。

此外,郝晓东还向我们推荐了有关写作的一些经典书籍。比如《学会写作》《教育写作》《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写作是门艺术》等等。

最后,郝晓东把自己的写作经历总结为七个观念:

1.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2.成为作家需要天赋,成为高手需要训练。

3.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4.要公开写作,可以在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写作。

5.写作是在写作中学会的。

6.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7.写作不是成为作家,而是成为“写作+”。

学员分享:

来自身边榜样的“专业交往”

为了更生动具体地呈现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次活动特意安排了10位榜样学员代表分享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关于专业阅读,来自深圳市百仕达小学的周卫梅老师分享了自己是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啃读经典书籍的。“觉懒看书,则且看书。”刚开始时阅读颇为困难的她,凭借反复读、整体观照读、大声朗读与他人交流等方法,最终获得成长。

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的孙利娟老师用自身的蜕变来探讨基于生命追问的对话成长式专业阅读。她基于困难底色,追问意义、发现兴趣;照见生命亮色,凭借意志、刻意练习;流露教育本色,系统阅读、沉浸体验;走向心之清明,运用理性、朝向深度。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清丰高级中学的樊华岗老师为了自己的儿子而阅读,为了所有遇到自己的学生而阅读。一个生物老师,居然协助语文老师把自己班的阅读抓得有声有色,大幅度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自诩有社恐的王婷婷老师勇敢挑战自我,在讲台上为我们分享自己是如何从新网师开始阅读,达至远方的。阅读改变了她的生命底色,提升了她的生命价值。

邝秋梅老师是来自河南省项城市容新路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她坦言自己原来是一个只读教材和教参的老师,进入新网师后,她突破了阅读困境,找到了专业阅读的方向,成为了一名推广阅读的老师。

关于专业写作,来自广东省佛山市的王伟老师用拖鞋做比喻,认为写作最重要的是要舒适自在、实用普遍、因需而设。

来自河南省一所乡镇中学的滕卫老师在工作的第三年加入新网师。他每天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写下了80多万字的文稿,成为了本县区的师德宣讲报告团核心成员。

生命因写作而丰盈的师凤丽老师来自江苏省一所乡镇小学,她经由专家引领,注入写作勇气;经由专业阅读,成就写作底蕴;经由专业交往,搭建写作舞台;最终通过专业写作,促进专业提升,有30多篇文章在新网师公众号上发表,生命因写作而丰盈。

来自云南一所乡镇初级中学的普利辉老师分享了自己出书的经历。他坚持数年如一日地写作,最后从1000多篇公众号文章中选择40篇文章,用2年时间整理成了一本书《一线教师如何快速成长》。

来自湖南省浏阳市古港镇古港中学的唐艳老师沉潜新网师十年,从原来的几乎不写作、不阅读到现在能够出版自己的专著《盛开的玫瑰——一位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并屡获省级各类奖项。

从不读书、不写作,到会读书、读好书甚至写书出书,这样的奇迹,在新网师并不少见。榜样学员通过鲜活真实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新网师学员们用专业阅读与写作拥抱更好的自己,发现了自己与教育世界友好相处的方式,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找到了自身的确定性,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专家答疑

最后的答疑环节,由学员提出问题,郝晓东老师进行现场解疑答惑。

Q

老师和学生都写了很多文章,但是质量不高。请问如何才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A

郝晓东: 写作需要长期的修炼。

教师可以从专题写作入手。通过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对学生写作要有框架性的理解。老师要思考: 学生写得好的前提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每个阶段写作的要求是什么?当我们能够把现象放在结构中去理解,我们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Q

如何看待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写作的影响?

A

郝晓东: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使得人人都有了自我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ChatGPT等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工具,作为我们的助手,打开我们的视角,激发我们的思维。但是对此要警惕,因为这种知识的提供者缺乏情境意识,过于依赖技术会让我们失去自我思考。

Q

在工作的第五年,写作的新手期已经过了。后续的写作继续像以前那样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还是应该确定一个方向?

A

郝晓东: 浪漫期过后,应该要努力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准一个点,深挖一口井才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Q

您在讲座中提到曾长期撰写“新网师一周观察”,能为我们分享一下经验吗?

A

郝晓东: 新网师一周观察,我们是对整个网师的观察与了解。往往是从小切口深思考,剖析一种现象,阐明一个道理。这就相当于我们新网师的一个加油站,导航仪或指南针。

Q

郝老师阅读书籍众多,出书也多。我们普通老师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A

郝晓东: 我想应该是不甘平庸的内驱力。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教师群体中风格各异的样貌,他们有的风趣幽默、侃侃而谈;有的鼓足勇气、略显拘谨;他们有的深耕写作、著作可观;有的只是默默记录着某镇某村某个小小教室里的故事,朴实无华、素面朝天……但,这不正是我们中国大地上教师群体最真实的面貌吗?无论来自何方,都两袖染着粉笔、心中怀有学生,仿佛刚刚从最真实的课堂中走出来。

在现场,不只一位老师坦诚自述,自己在过去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的执教生涯中,只读教材教参,此外一本教育专著也未曾读过。如果没有新网师这样的平台,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可能终生都没有与全国同行交流切磋的机会,没有分享自己和一群不知名孩子之间故事的舞台,更没有想要将深夜敲下的文字付梓出版的渴望……但自从被唤醒,一切正在悄然改变,从一本书未读,到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间书房、第一百本书、第一个日更的公众号,直到出版自己亲手写的第一本书。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发生在无数课堂之上,更发生在无数新网师学员的内心深处。

正如郝晓东在总结中所述: 新网师是桥梁、是平台,也是一只指月之手,我们都是搭乘教育之道抵达彼岸的同行者。在学员分享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但最该感谢的是你们——认真啃读经典的你们、献身教育事业的你们、心怀学生未来的你们——致敬在场的每一位人民教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