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教育是成长的如何理解孩子的教育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
谢邀。
最近刚刚翻看一本书《儿童的利益——学会尊重孩子》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其中有两段话让我觉得颇有意思,摘抄如下:
社会首先关注的是使花在儿童身上的钱有所回报;
成人们害怕释放儿童身上携带的质疑其权威、知识和社会地位的某些力量、某些能量。他们将其受挫的欲望及不适投射在儿童身上,并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儿童。书的作者是位儿童精神分析学者,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离世。此书一开篇的精神分析内容直接把我看晕了,正艰难坚持看完中,但这段话开启了一个新的思索视角。供看到的朋友们品咂。
回到题目,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答题会详看问题说明),不适合我这样没什么实料、随便写写口水话的人来答。假如你不反感我说口水话,就勉强看一下,否则不浪费时间,你现在可以关掉页面了,哈哈哈。
我还真说过养孩子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家人一起通力协作。这么说的时候,主要目的是为了家人,尤其是各位奶爸,给通常是带娃主力的妈妈们搭把手,不仅对娃的成长更有利,也更有益于家庭的长治久安,笑cry
假如从题主提问的角度来说,没错,孩子的教育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宏观上看,你看各个国家都很重视嘛,我们以前扫盲,又普及义务教育,从中央到地方,都是相当重视教育的,比如有多少双一流院校啦,不惜重金引进人才、支持学科发展啦,补贴师范类院校呀……各地方政府鼓励各类人才安家落户,一来就给一大笔补助啦,盖安居房呀…… 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了解不多,只是就着题目从普通人的角度随便发散一下,发现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此话不虚啊。
当然也必须从幼儿园抓起,不不不,其实从优生优育的宣传就开始了,政府机构做的事挺多的,只是老百姓也不太注意到(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呀)。我当年怀孕的时候,政府通过医院和社区发放了大量的孕产知识科普,分成早中晚孕期,怎么吃,要注意什么;孩子生下来后,社区有专人上门拜访,看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情况,回答一些育儿问题;建立社区儿保中心,给孩子们普及打疫苗……
社会正是以我们觉察不到的方式在运作呢。每个人在需要时可以启动的社会资源,包括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公益讲座…… 很多很多,可能会被人忽略,但都与教育相关。衡量一个城市/地区的发达程度,有一个指标就是看公共资源的配套程度的。
只说图书馆吧,有的城市,每人每个月可以买两三本书(会有一些要求但不算严),政府报销费用,到期后还到指定图书馆就行啦。这些大家大约不知道吧?我是因为借的书有的比较小众,图书管理员自己跑过来告诉我的,还现场示范给我买了两本,个人连邮费都不用出,我当时的心情是非常惊讶的!我看到一个社会对获取知识的尊重和鼓励,为在民众中教育普及做出的小小努力。
写了这么多,这么散,大家可能也没兴趣看。
我觉得来看答案的朋友,更关心的可能是微观上的系统教育:即一个小家庭如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或者说,在家庭中,孩子教育这个系统工程,如何更好得以完成?
怎么说呢,一定程度上,对于父母来说,教育是通过陪伴来完成的。
那么也可以说,教育孩子,是一个陪伴工程。
陪伴这件事说,说来简单,达到父母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挺难的。为人父母,总想提供最好的给孩子,也总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日常有时候放松一点吧,孩子的成长中长个横枝冒着新芽,就操心是不是得留意一下,甚至是不是得修剪一下了…… 我们现在的科学育儿观念中,提倡的是尊重、接纳、启发和鼓励,提供适宜的条件……但每家情况不同,对适宜条件的理解和承受能力不会不一样。
在中国家庭中,为了孩子教育不惜重金也算是一个传统。在健康和教育上花钱,是对的。
教育是投资。虽说我们不提倡功利地等着孩子的回报。但方法得当,这是最令父母觉得值得的投资了。
然而,像我在其他答案中尝试分享的一样,我觉得在考虑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之前,我们先考虑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通常更知道在孩子的身体健康上做些什么,但在心理健康上,我们正在小心翼翼地摸索。所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孩子们生活在一个挑战和压力比较大的时代,我们努力做好,希望他们比上一代人更加阳光温暖。
许多朋友考虑的是阶层跨越,我每次看到都直接晕菜了…… 健康的时候,你考虑阶层,要活出个风光或意义来,要一代代超越,对,我们是有追求想进步的人类。若基本的健康受到挑战的时候呢? 当然,完全的放任自流或逃避竞争也不行。
所以,到了微观上,真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又影响到具体的执行,在更大的背景下看,也许一些细节的争执都无关紧要。但具体到每个小小的孩子,可能是会产生一些不小的差别。有些差别是到了合适的年龄就自然追平的,比如说,你非要抢跑起跑线,各种早教都给上,等到孩子小学了,坐得住肯动脑的孩子,可能沉下几年心就追平了。 有些差别,是追不平的。
但其实我们可以换个维度来看人生。
正如题目中所说,是以一个整体来看人生,还是以某个节点来看人生。
我想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答案是不同的。有的人一生致力于一个远大的目标,有的人投身于具体的生活……哪个比哪个更好?不见得呢。
在这个宏大的话题下,我们像是走进一个秋天的森林,果实累累,色彩斑斓,落英缤纷。
在这个生命阔图面前,我完全失声——我们怎么引领孩子?还是带着孩子踏实生活吧,让生活引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