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王凯江疏影主演《清平乐》霸屏,今日书单带你回溯宋朝那些人和事

有史学家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清晰地表明了宋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峰,超越了汉、唐盛世,犹如一座巍峨的金字塔,高高的塔尖最引人瞩目,研究者也最为关注,研究的成果甚多。

关于宋文化,宋人早有论及。

史尧弼在他的《策问》中曾说:

“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对此,南宋大儒朱熹也曾说:“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

历史上,宋朝文化既传承了唐代文化的精华,又在宽松政治和良好社会风气的酝酿中逐步成长,不断繁荣,成为中华文明里的一座丰碑,对后世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当下,宋文化正打破清宫文化的垄断,越来越多地得到年轻人的关注。

从蜜饯梅子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宋文化又因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而悄然走红荧屏。

晏殊、范仲淹、苏轼等组成的“豪华文人天团”登场,翻开了文学、思想与修养的群星时代。汴京商品街上南北货琳琅满目,熙熙攘攘,勾勒出繁华的民生百态……正在播出的电视剧《清平乐》用影像图景,回溯了历史上那个文化艺术令人回味、百工百业昌隆的宋朝。

然而一部影视剧无法描绘出瑰丽的宋文化的全貌,今日,团结出版社推出「宋文化」合集,用书籍带你领略宋朝灿烂的文化艺术成就。

宣和四年

本书入选「2020年4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

公元1122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

这个看似普通的年份中,有着太多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的因素。许多内因和外因正如爆发前的火山,涌动着即将发生的事件。那些地底下的力量,在这一年,找到了着力点。它看似平常,却在这一年的前后,发生了许许多多影响北宋政治的事件。

《宣和四年:大宋王朝1122的中国格局》的作者选择这样一个年份,以它为圆点,追根溯源,向四周辐射,讲述这一年的中国历史格局。这一年,拉开了两宋分割的序幕。四年后,金兀术举兵南下,灭掉了那个占世界GDP三分之二的强国——北宋。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用散文化的语言,为读者娓娓讲述宣和四年前后,发生在中国版图上的各种故事。

苏东坡传

大宋重文轻武,文臣地位高,东坡生逢其时,又才高艺大,为何还一生坎坷,遭受大难,吃尽苦头?几乎所有关于东坡的著作,都归因于陷害东坡的无耻小人。这没错,小人不可得罪,得罪小人,自然会倒霉。可若止于此,太过肤浅,也很不够。毕竟人生一世,命运好坏,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内外互动,因果相循,谁也不例外。他用跌宕传奇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无论多难,都能让自己快乐。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是大宋最有才的人之一他是大宋的斜杠青年、跨界高手他是古代中国最有人情味的暖男他有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他的处世姿态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范式他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

本书集苏轼的生平传记及其词作鉴赏为一体,用清澈健雅的笔调描绘苏轼跌宕沉浮的宦海生涯以及姿态横生的文学创作生涯,着重表现苏轼落拓无羁、超逸脱俗的性格和奔放豪迈、劲拔雄健的词风,并对其才华卓绝的词作进行了专业深入的文学赏析,呈现了苏轼旷放、通达、蕴藉、沧桑的一生,是一部了解苏轼其人及其词作的佳作。

辛弃疾:醉里挑灯他看剑

他目光有棱,红颊青眼,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他武功盖世,“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他生就豪气干云:“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却摆脱不了英雄落寞:“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谋略四方,布局天下,志在千秋,恢复一统。也偶尔客串人生导师:“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一生披肝沥胆,渴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却英雄失路、白发丛生,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本书集辛弃疾的生平传记及其词作深度赏析为一体,用清澈健雅的笔调描绘辛弃疾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以身报国的崇高理想,着重表现辛弃疾回肠荡气、铿锵有力而不失生动细腻的词风,是一部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的佳作。

赵匡胤传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击北汉、南唐,屡建战功,逐渐成为禁军的重要将领。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据传,他还设立“封桩库”,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赵光义传

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赵匡胤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国策。

赵构传

宋高宗赵构,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拜检校太尉、定武军节度使。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南宋。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尊号“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累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谦德国学文库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这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中华国学经典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抗金故事为题材、带有某种历史演义色彩的英雄传奇小说。书中所写的忠奸斗争是在南宋立国未稳、金兵大举进兵中原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下展开的。岳飞等爱国将领,力主抗战,收复失地;而秦桧为首的权奸集团,则竭力主张卖国求和。因此,爱国与卖国、抗战与投降,便成为作品中反映的忠奸斗争的具体内容。

中华国学经典 宋词三百首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她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三百首》旨在以通俗、简洁、精要的方式介绍作者的三百首宋词精选作品,注释力求简明,疏通词义;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力求译者文化优美畅达,尽量体现原词的艺术风味;品析则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阐释词作的意象、情蕴和表现技法,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华国学经典 唐宋八大家文选

唐宋八大家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以革新六朝以来骈丽雕饰、专事浮华的文弊,建立崭新的文风为号召,往文坛上蔚为一股风潮。宋代的欧曾王苏等文家,继承唐朝古文运动的传统,更拓展了散文创作的领域。因此可说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炳彪于文学之林。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