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依巴克哪家拓展训练(教育与成长的【沙依巴克·教育】探教育本真之道 和生命成长而行——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九小学教育工作纪实)




凤凰鸣矣 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 于彼朝阳
学校始创建于1958年,位于沙依巴克区仓房沟路55号,现有28个教学班,在职教师63人,有汉、维、回、哈等多个民族学生1633人。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6293.06平方米,校舍面积达7506.93平方米,配有多功能厅、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地下风雨操场等功能室。学校以“和德、和睿、和美、和善、和乐”为主题,打造教学楼文化长廊——“和德长廊”传承红色文化,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和睿长廊”充分挖掘科技文化;“和美长廊”展示学生的艺术创作;“和善长廊”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乐长廊”以特色体育点亮多彩校园。独具特色的造型墙、匠心独运的文化长廊不仅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启迪心智,促进全面发展,更彰显着学校“探和教育 成就和谐成长 ”的办学目标,在温馨、温暖的文化熏陶中,学生必然会成为有爱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好少年。

积力之所举 则无不胜也
众智之所为 则无不成也
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创建“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打造“四个合格”党员队伍贯穿教育始终,立足师生发展成长的需求,以“和”为价值导向,以“探”为途径和手段,以“和爱、和美、和融”为文化原理,提出“尊重·欣赏·合作·共进”的“和处”管理思想,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为目标,建设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价值取向,打造“和爱教师”团队。学校牢牢抓住师资队伍建设关键环节,以“团队学习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基。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成长活力,通过集体备课、评课反思、“探和杯”课堂教学大赛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课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立足校本科研,将课题研究与各学科教研、学校课程建设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积极营造“聚是一团火,散是漫天星”的团队氛围,让每一个教师在共学、共事、共情、共享中,获取成长能量。学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4人、“优秀青年教师”1人、名师工作室成员3人、班主任骨干研修班成员2人、名校长工作室成员1人;沙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8人、“优秀青年教师”5人、名师工作室成员3人、兼职教研员6人。




人才有高下 知物由学
学之乃知 不问不识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育人的基本思考紧密联系起来,采用“同伴成长计划”模式,确立了培养“五探五有”和谐成长的“和美少年”育人目标。运用德育课程,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道德讲堂等载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做“探品行有担当”的“和美少年”;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用经典滋养学生的心田,做“探人文有底蕴”的“和美少年”;打造“墨香启智、乒乓励人”书法、乒乓球课程,实现全校覆盖、人人参与,开设30余个校级社团课程,涵盖艺术创作、体育运动、阅读写作、表达交流、思维拓展等多个领域,本着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采取自主选择的方式,为学生充分搭建活动和展示的平台,在“同伴成长”的蓝天下彼此分享、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人人拥有好伙伴,人人成为好伙伴”,培养“探思维有创新”“探审美有才艺”“探健康有快乐”的“和美少年”。




供稿:沙依巴克区教育局
编辑:李晓琪
初审:彭琳、陈宇
终审:曹亮
“本平台使用的部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链接等内容转载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嫌侵权,请著作权所有人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特此声明!
投稿邮箱:2461477373@qq.com
沙依巴克区“扫黄打非”举报电话:
4551528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