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虹简介(教育成长记事单龙强:教育叙事如何助益学习)
单龙强.教育叙事如何助益学习[EB/OL].(2023-07-29)
https://mp.weixin.qq.com/s/voY-uj9J2wHVRyXGfT3o_g
如何在中小学阶段合理引入叙事?从不同角度来看,叙事分为个人叙事,家族叙事,民族叙事,国家叙事等;从不同层次来讲,叙事可以分为微观叙事、中观叙事和宏观叙事,都能以适切的方式来助益于中小学生的学习。
微观叙事:
个人叙事准确描述知行的人生愿景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崇尚成为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崇尚科举,在仕途中浮沉,是每个读书人的叙事。
当前的中小学生,读书是为了丰富知识与经验,提高思维能力,增强人文素养,享受学习乐趣,这是当前教育在个人层面的基本叙事。
当然,教育的个人叙事具有个性化特征,每个人对于“为何读书”和“怎样读书”都有自身独特的解读。这些叙事在小学生心中种下一颗颗种子,奠定他们人生的底色,期待教育信念生根发芽。兴趣,使命感,或其他什么说法,大体可以统称为某种内在驱动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没有浓厚的兴趣,行为习惯就难以养成。没有正确的使命感,更难以保证未来的健康发展。
中观叙事:
学校叙事明确集体定位和个性抉择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个人叙事的构建?教师是否有干涉学生个人取向的资格?如何看待不同个体叙事的形成理由?参与高考竞争的求学路是否是普通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可行途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求中观层面的学校叙事发挥作用,回应这些现实中的疑惑与纠结。
叙事似乎像是对既定事实的再总结,这么说来中小学生间叙事的差异应当并不明显,或者说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不会有回顾总结过去的念头,那还是每天都有新奇经历的年龄,每天的日月都不同,变化的四季,各式的人或事。教师需要做的似乎只需是将一切展示在学生眼前,待到心智抵达需要叙事需要目的的时刻,再自行择取各人所需。在这个意义上,叙事帮助个体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帮助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但同时,叙事广泛传播可以影响更广泛个体的选择,从而从个体走向群体,影响范围从微观走向中观。
学校叙事有一点点把人当成手段的倾向,个人取向与集体取向可能存在冲突,这一点不应回避。但片面强调冲突也不够客观。比如,在教育资源失衡方面,经济发展带来的教育资源提升是确证的和主流的方面,虽然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客观来讲,由于地理位置以及自然人力等资源储备上的差异,各地区教育均速发展不可能实现,需要通过再分配调整各区域收入,并增强平等正义观的普及。诸如此类的问题,也需要学校叙事或者说更多更广的教育中观叙事来加以澄清与引导。
宏观叙事:
民族国家叙事增强格局境界使命感
近代教育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口号振聋发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自近代以来未曾改变。不管是中国梦还是新时代,都是兼具时代底色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宏观叙事。
宏观叙事具有前瞻性。叙事并不一定与事实相吻合,叙事承担着许多额外责任,不管是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更多地着眼未来。
宏观叙事具有鼓舞性。微观的叙事受到宏观叙事的影响,一个个微观叙事最终也综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宣传国家叙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所有人集中力量,最终共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则是叙事的独特力量。
总之,叙事是手段,学习中的心流体验也是手段,不管是尝试让学习内容适合每一个人,还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持续的内驱力,目的总是让每个人平等享有幸福生活的可能。幸福感与幸福生活似乎不能相提并论,但每当我想象一个自成目的的幸福的人,他也极少可能过着不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