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王树声:因教助成长,有幸结书缘

2020年,人教社喜迎建社七十周年社庆!我们特别推出“我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征文活动,与大家一起分享那些有趣而美好的故事。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王树声的《因教助成长,有幸结书缘》。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章一起回顾他与人教社的故事。

因教助成长,有幸结书缘

——庆祝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周年而想到的

北京师大附中退休地理教师 王树声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读其书,用其书,自然就离不开知其人。教师教书、行育人之道更是如此,不但要了解教什么书、书的编者,更要明确编写教材的目的及对教师的要求。这样就注定了教师与教材的编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内在联系

欣逢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周年,不禁回想起人教社与人教版教材伴我一路走来的教学历程,回想起参与人教社的一系列教改活动,回想起与人教社同志们的诸多合作相助,无不充满了感念之情,试作点滴回忆,以志不忘。

好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创造的空间

与人教社多年的机缘起于教材。教材的编写理念与知识体系,教材的定位与编写手法,为教师留足了发挥与创造的空间,指引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建国初期(1952年以后),受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课堂教学大多实行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检查作业)、讲授新教材(包括引入新课等)、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且实行“五级分制”记录学生成绩,其中课堂复习提问环节需要学生站到讲台上,面向其他同学,回答教师的提问或指图答问,并当场记分。鉴于那个年代可供查阅的资料较少,教材就成了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的主要对象,只有深入研读教材、挖掘其中内涵,才能设计出巧妙有价值的问题。人教社编写的教材也就成为了地理教师最亲密的“伙伴”

那时初中讲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教材的知识内容丰富,可实践与可操作性也很强,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的广阔空间。我和师大附中的同事秘际韩老师就多次组织初中学生进行了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比如到陶然亭公园,利用课本中学习的知识辨方向,用自制水准器测土丘的相对高度,用平均步长估算距离,绘制公园或学校的平面图及从家到学校路线图等,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拓展教材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还组织学生到天文馆、地质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参观学习,后来学校还支持创建了小型地理园和气象观测站。在初中阶段我们也曾联合历史、生物等学科教师,组织全年级学生到周口店、三家店等地进行野外实践考查活动。这些最受同学们欢迎与喜爱的活动,无不得益于当时地理教材的编写与自然实际紧密的结合,这与时下提倡的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不谋而合。

1978年,初中教材加进了日界线、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理论等知识,这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问题,也为教师创造了学习新知识、拓展教学领域的新机会。我在运用地球仪和地图的基础上,设计了讲解日界线的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被北师大和市电教馆录了像,成为后来一些师范院校的示范教材。这为我创造了接触“电化”教育新的机遇,开启了我将地理教学与“电化”教育手段相结合的不解情缘

经历了课程改革和教材的多番变动之后,1981年高中恢复了地理课的教学,1982年人教社编写的《高中地理》上、下册出版问世,随之1984年的高考,便将上册自然地理部分与下册人文地理部分的知识,统统纳入到了高考考查的范围之内。这版“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渗透了地理科学的发展过程,强调了人地关系,重视了环境教育,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1984年,我担任高三四班的班主任(文科毕业班),利用年初的寒假,我带领全班同学到大兴进行了三天的社会实践调查(住在黄村一中),了解了黄村卫星城建设、留民营能源新村的沼气池利用、新农业的综合发展、维尼纶工厂的建设及用水来源、黄村过去历史等生产生活情况,极大地拓展与延伸了课本知识,并让学生写出了调查报告。恰好那年的高考把人文地理也纳入考试内容。同学们有了这样一次社会实践经历,掌握了抽象的人文地理知识,加深了对教材的综合理解,那年的高考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

高质量的教材不但体现了国家意志和育人要求,也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教学创造空间,不断激励着教师的成长发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感教材的“编者”和使用教材的“教者”之间,存在着微妙而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同于一般书籍或文章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教材的编者既要考虑教材怎么编,还要考虑教者怎么用教材教、学生如何用教材学;教者则要仔细研究教材、体会编者意图、理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法,才能使教材更好地为己所用,才能真正搞好教学。随着教改形势的深入,教材也为教师提供了教研的新课题,创造了教学的新情境。所以教材与教师犹如好剧本成就了好演员,在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与教改,有助于教师拓宽认知视野

我与人教社的联系,从最初参加使用教材感受的座谈交流,到1956年参与编写《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地理教学参考书》,再到80年代参与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的讨论,之后还被聘为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参与编写教材的工作,以及后来参加评课、培训和录像课评选等各种活动,使我不但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线实践者,也参与了一定讨论活动,与人教社地理编辑室同志们的交往也日益密切。

1956年,在那个信息资源十分闭塞、各种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的年代,我有幸和夏慰曾、傅传、秘际韩等三位教师和市教研室的刘惠民老师参与编写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每章都分为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两部分)。这样的机遇十分难得。

编写期间,我有机会阅读了大量与地理知识相关的参考资料,静心、耐心地听取意见,思考教材教法,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视野、提升了认知水平;同时,我因为能站在编写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极大地活跃了我的教学思路,夯实了我的教育理论功底,积淀了大量的实用教学方法。

编写期间,我还得到了人教社田世英、芮乔松等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样的学习与历练,对于我日后对地理教育教学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十年代参与编写的教学参考书

80年代后期,人教社组织观看各地选送的录像课,评审各个地区的课堂教学实录,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各地教师们的教学创造,汲取了丰富营养。后来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我提出了“贯彻教学原则,树立好课意识”8项标准,即“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参与中领会知识内容,在体验中培养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学态度,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应用中获取实践能力,在联系中构建思维线索,在交流中展示个性才能”,并撰写了相关的文章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上。

从80年代至退休以后,乃至今日,我仍然与人教社地理社会室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友好的合作交往。如90年代参与了教学大纲修订的讨论(由徐岩主任主持,前后共同参与讨论的有王民、袁书琪、孙景沂等),参与讨论了新教材的编写意见,与韦志榕、万必文、博涛、刘继忠等商讨地理填充图册的设计,去哈尔滨、济南等地做教师培训,在西安、昆明、泉州、中山等地担任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的评委,与范恩源、卢文石、李晴等担任教学论文评比的评委。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视野,提高了研究地理教学的业务能力,丰富了作为教师的素养内涵。

随着教学改革与科技发展的需要,教学目标从“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后来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思想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高考也从“知识立意”变为“能力立意”、“素养立意”。教材内容也随之不断改进,对教师不断提出新要求。

有幸亲身经历并参与上述的一系列活动,我有缘与人教社地理编辑室的多位成员既有工作上交往,也建立了深厚的私人情谊,使我在各方面都获益良多,这是一名普通中学教师教育人际关系中是最为难得的机遇。

教材改革促使教师学习新知识,适应新变化,也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为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我说“因教改助成长”

深情厚谊,丰富了学习型组织的活动

2001年,为帮助年轻教师应对即将恢复的地理高考,我和邹倩老师发起并组织了一批年轻教师成立了备课组,后来即以我的名字命名为“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

这是一个松散的学习型组织,成员多为学校地理教学的精英,大家相互促进、互相鼓舞,每年暑期举行一次学术性年会,谈对教改形式的理解,对高考改革的认识,在教学、学习工作的创新和心得体会,寒假聚会一次,汇报一年的收获和进步。

这个组织的活动,得到人教社地理社会编辑室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曾多次参加我们的年会活动,并给予指导。2005年和2017年的两次暑期年会活动,就是在人教社的会议室召开的,从大会发言、成员参与、会场布置、餐饮安排、参观展览等,他们都给予了全程支持。

2017年在人教社举行暑期年会活动

2019年7月,以《在实践中成长,在发展中创新》为主题的年会上,韦志榕总编和高俊昌主任还一如既往地分别参加了两天的大会,并作了重要发言。2007年人教社地理社会编辑室,还邀请教研室成员参与编写高中地理(必修1、2)的《同步解析与测评》(韦志榕、王树声主编),大家在香山进行了几天热烈而有效的研讨,加深了我们教研室成员和人教社地理社会编辑室同志们的了解和友谊。

在参观人教社社史展览和教材展览时,我看到了我曾经读过的、教过的和参与编过的多本教材(有地理也有其他学科),感到十分地亲切和激动,不禁联想到自己的教育人生与教材千丝万缕的关系。

韦志榕总编和高俊昌主任参加2019年暑期年会活动

教研室成员中有好几位老师都参与了人教社组织的教师培训工作,应邀参加对课程教材改革的讲座活动,在优质课评选、教学论文评中担任评委,这对于提高教研室成员的业务素养、提升认知水平,是有极大帮助的。

良师益友,助力教师的成长发展

陈尔寿先生年高德劭,可谓良师。在陈尔寿先生和李明先生主编的《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约我写了“讲台三尺写春秋”,促使我回顾梳理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后来陈先生又组织首都师大班武奇教授、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真炳侠先生和我编写了《名师指点学地理》,总结了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有效方法。2005年,北师大附中为我举行了“王树声从教55周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当时89岁高龄的陈先生莅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使我感动至极;韦志榕总编并参加了下午的讨论会。

2002年,人教社所属的教学音像出版社约我录制了一些课堂教学实录,使我在荧屏上又恢复了教学青春。

2006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自编了“中国特级教师文库”。约我总结了自己的教育人生,由人教社出版了《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共分为6个部分:地理教育思想观念,地理课堂教学艺术,地理课程教材与教法,地理课程的学习与复习考试,地理教的素质与专业发展,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在编写过程中,同样得到了人教社有关编辑的大力帮助,使我非常感激,至今不忘。

此外在2015年人教社主编的《中小学教材教学》杂志(第4期)上,约我写了一篇有关“用教材教”的文章,阐述了我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认识,并提出“把教材内容变为教学内容”的体会。

六十载春与秋,在与人教社地理社会编辑室半个多世纪的交往过程中,我深深感到他们是一个睿智精英的集合体,他们对教学大纲的学习极为认真,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落实一丝不苟,对教材的编写认真负责。有时为了一个标题字斟句酌、为一个栏目的设置反复切磋。他们把自己的头脑与心灵、学识与修养、思维与理念都凝聚在每一本教材中、融进教材的字里行间。他们邀请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共同讨论,反映了他们的尊重实际、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工作态度。这是教师的良师益友,我觉得和他们的交往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发展,所以说“有幸结书缘,因教助成长”。

回顾自己的教育人生,离不开环境的促进,总结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必须牢记师友们的帮助。人教社就是这样的一个因素,使我感悟真理,感谢深情!

本文刊发于2020年11月10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设计:刘 咪(实习)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