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苟晶事件分析(君子成长教育中大副教授被解聘,苟晶被顶替,千年君子养成计划者会失望吗?)

每个人都标榜自己是君子而非小人,人类根深蒂固的观念,一生孜孜以求的愿望。它是道德的高地,人格的光环,试问,谁不愿意做君子呢?

孔子开课授学之前也是一个学生,求学千里之外学到一句名言:“小人无错,君子常过。”从此,孔子在学业传授的过程中把君子和小人这两个词翻来覆去的说,不厌其烦,啰里啰嗦而且涉及到方方面面,精心打造出一个千年君子养成计划,到今天,这个计划尚在延续之中,大家说有没有?《思想品德》课,就这个课程,你可以用心学,也可以左耳进右耳出,反正不计入总成绩里面去,更不会耽搁考北大清华。

孔、孟、诸子百家等都是文科教授,所以他们注重理论教学,讲的最多的是习圣贤,修自身。其中讲到“君子”一词时又常拿“小人”来对比,总之就是要么你学成君子的样子,要么你堕落为小人的样子,居中状态从来不提,“中庸”也是孔子的思想,但他从来不和君子小人相提并论,而是以第三者的姿态去和前两者共处,谁也不得罪。我个人认为这种思想很消极,但在复杂的现实中却是处世立身的宝典。

孔子对学生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知识也不会牢固。做人应以忠心诚信为本,不能和自己道不同、志不和的人来往。有了过错,不要回避要敢于承担责任。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孔子想不到的是中大的副教授可以做到庄重而释放出威严,但做不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心口不能合一,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伪君子罢了。君子庄重自尊应表里如一,有始有终方为楷模,口是心非恰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好的思想,不能用好的心态传承发扬,受业者何以习得精髓。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句话不抬杠,在麻木了的灵魂里根本不管用,君子坚守的是正当,放任的是灵魂,灵魂的肮脏不是教条能够约束和限制的,传授知识者好比就是风,学习者的言行其实就是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走,风一旦是歪风,一路走下去当然就是邪气。所以,师之道,必须坚守正道。

孔子苦心积虑营造出一个君子千年养成计划,追随者和后世教育家们一直秉承这个思路,教书育人首要为传播怎么做人的道理,怎么才能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才能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儒家的君子规范可以归纳为四条:(1)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2)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3)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4)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四条规范,概括了方方面面,君子不可轻举妄动,动则恪守道义。君子不得妄语,语出必须为真理。君子不得图谋妄求,有所求必须正义正途所得。君子的行为不得虚假,若行必须身正。

曾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曾子立事》说:“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奢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生守此兢兢也。”曾子这些要求,利与辱,恶与诟,奢与耻,怒与患皆为因果关系,一时的见利忘义皆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他要求立志成为君子的 人,终身守此教条,且要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恐惧感。

苟晶事件一出,舆论大哗,为何如此引发大众瞩目,各种讨伐。最大的原因就是认知被颠覆,被蒙蔽,被欺骗。242桩顶替案例,有多少人被扒下冠上君子之名,华丽的外衣。有多少人被抹去仁人君子的光环。我们的社会很大,也很复杂,也许你今天认定一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你就认定非君子莫能为,那也许你一觉醒来情况就会反转,因为四季风没有个准,谁知道明天要刮东南风还是西北风呢。

虽然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某个人君子与否也影响不到我们自己对君子形象的追求,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悲戚戚”不无道理。君子一词毕竟带着褒义的内涵流传了几千年,说明其归根结底是积极向上的东西,自我约束追求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对子女的谆谆教诲,没办法下手的,学学诸葛亮老先生,写一封家书也没忘了对孩子的君子形象培养。

诸葛先生在知道天命难违以后,提笔想给家里写点什么,想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八岁了,自己因为国事的原因竟然没有时间去教育他,后代毕竟是未来的希望,于是家书中重点提到孩子的成长问题,后人视为经典育子良文,摘录出来,自成一篇振聋发聩《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看见没有,诸葛亮教育孩子的家书,开篇直接点明,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先从宁静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这是君子的行为,也是立身之本。不恬静寡欲做不到志向明确,不远离功名利禄完不成远大理想。此为君子胸怀,小到自我约束,大到放眼天下。没有志向就不能励精图治,放纵急躁则失去纯真的性情。随着岁月的流失,理想和抱负终不能达成,对自己没有益处,对世间也没有丝毫贡献,这应该是古代的世界观,青史留名,万古颂扬是其伟大的目的。做不到所述这些,只能守在破家陋院里唉声叹气,但是此时悔恨又有什么用呢?尾句可以用诗词概括“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道理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君子一词特指有修养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一群人,最初是根据宗法制度要求国君的儿子符合上述条件,从而成为国民学习的榜样,然后逐渐演变为一种统称,专指道德学问极高之人。泛指品行端正、情操高尚,公正无私,三观正确的那些人。

孔子的学说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而且付诸行动著书立说,呕心沥血写下《论语》,对君子的形象、行为、言语习惯等等列出了许多条条框框,精心布置了一场“千年君子养成”计划。供后人学习传承,不可否认的说,后人历代确实受益匪浅,但孔子说的“君子不器,”果真被他预料到了,中大教授被解聘,苟晶被顶替,方方的日记,王小妮的精日,梁艳萍的不当,甚至许可馨的不仁不义,季子越的灵魂出轨等等太多太多,他们哪一个不是高等学府深造,哪一个不是学业精深,可悲的是一个个在道德的审判下,在谦谦君子的框架内被剥去虚伪的外衣,作为“仁”与“礼”的缔造者,完美君子的塑造者,千年君子计划的期盼者,在如此现实的事件的打击下,孔老先生应该是最失望的那个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