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君子人格包括(君子成长教育当今社会,孔子开创的君子人格教育还需延续吗?)
自古以来,中国人喜欢把梅、兰、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同时,北宋周敦颐,也将莲花称为花之君子。人们之所以用这几种花来比喻君子,是因为他们高洁而有傲骨,优雅而空灵,虚心而有气节,冷艳而清真,出淤泥而不染。正像人世间的君子一样,有着正直、无畏、谦逊、文雅的高贵品格。通过感悟预制,国人把最好的象征、比喻,都给了君子。大家也许会问,古人所说的君子,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人格魅力呢?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君子人格就已成为中国人独特而理想的审美人格。大家熟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出自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
1914年,梁启超先生以《论君子》为题,在清华大学演讲,就用此言激励青年学子,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校训。
几千年来,君子文化早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和中华文明道德精髓的集中体现。这其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影响最为深远。这不仅仅在于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也不仅仅是他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更在于它开创了以君子人格作为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的中国教育,此人正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孔子天资聪颖、谦虚好学、志向远大,一生阅历丰富,历经坎坷。晚年,他把政治抱负转化寄托于浓浓的教育情怀,把人生目标聚焦在君子人格的培养。相传,他有弟子3000,贤者72人。孔子与弟子的大量对话被记录在论语里,其中,“君子”一词在不同场合的对话中,竟出现了107次。同时也在孔子编订的多部儒家经典中,频繁出现。可见,孔子教育情怀的核心就是对君子人格的不懈追求。
论语《子罕》篇中,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同时具备这三种品德,而成为真正的君子。
他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表述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孔子的理想中,具备知、仁、勇三德的君子,是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孔子眼中的君子品格,立体而丰满,多样而极具精神内涵,如: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不忧不惧。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等。
同时,孔子还时常将君子与小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论述,如: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用今天的语言描述,君子的品质是:重志向抱负,轻物质享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广闻博学,胸怀宽广,重孝思中,有情有义,有智有勇,乐言敏行,有责任心,能担当,有敬畏心,能恭敬,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谦恭有礼,又不失庄重威严等等。
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些品格,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岂不都是光芒四射,魅力无穷啊?
比起西方的贵族和绅士,中国君子的形象更鲜活、更真实、更可爱。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缺君子的社会里,一定很有正义感、幸福感、成就感、安全感,这是一种诚信友善、有进取心、有道义、有情怀、有关爱、有温度的社会,这些不正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吗?
人格包括性格与气质,深层次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胸无大志,缺乏责任,见利忘义,寡廉鲜耻,沉迷于物质享受。
究其原因,是我们缺少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一步步放弃了对君子人格的追求。在重经济、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的潮流下,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当年梁启超在清华演讲《论君子》时,就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他自问自答道,为的是学做人。学做人,学做什么人?学做有君子人格的人。试想梁先生之所以《论君子》为题做演讲,一是教育本来就应该培养君子,二是因为当时社会一定缺少君子,他希望学校多多培养君子,给社会带来生机和希望。
延续君子人格教育,始终应当是中国教育的使命责任。我们庆幸中国有着丰厚的君子文化底蕴,尤以仁爱、正义、礼仪、诚信、宽恕、恭敬、廉耻作为道德标杆的君子基因。我们更庆幸,党和国家已经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君子之德,树有君子人格的人,必将成为家长教师和所有教育人共同的追求和使命。我们还庆幸,有着明确的目标方向,中国教育也从来不缺方法: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创新教育等等,都可以顺势而为,也都将大有可为。
以上内容整理自中国国家培训网,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