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写作培训心得体会(成长之于教育【教师发展】用教育写作铺就专业成长之路(上))
新课标的颁布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思考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正达教师每月都会借助教师博客,书写各自的教育教学心得、读书感悟,以及在新课标实践过程中的反思与发现。本学期,在项目组长的推荐下,共有九篇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其中,既有深刻的教学反思、鲜活的教育叙事,又有切己的阅读感悟,这一切都彰显出正达教师个人及其团队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以及不断理性化、精致化的教育理解和实践智慧。
诗和远方
推荐语:
陈老师结合小学英语组的特色学科活动 Poetry Week,引导学生感受体会英语诗歌的优美与灵动。学生充满童趣的 Art Shape Poem 创作,为语言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向更远方!(推荐人:张欣)
小学英语 陈琳珺
本月,跟随学校Poetry Week的步伐,我带着二三年级的小朋友和诗歌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也在不停地做调整。英语语言学习如果只停留在几十年前只注重单词的拼写和语法的灌输上,那学生就只能是刷题的机器。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前几星期,石校长推送给我们的一篇文章,文章谈到,ChatGPT的时代背景下,孩子们未来最终要解决真实问题,而我们需要投给孩子的“食材“之一便是人文艺术。钱学森临终前问,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因为顶尖人才理性和直觉同样发达,到达顶峰之后再向上攀登,更需要想象力、直觉与洞察。而我们的Poetry Week正是给了孩子们一个感受人文艺术诗歌魅力的机会,我们引导学生一起畅游在诗歌的海洋,我们读诗,感受诗歌的魅力,我们也写诗,体验创作的乐趣。但写诗,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这些小学中低年级的小朋友了。如何让这些孩子们爱读诗,享受诗,并且爱上创作诗,是老师的当务之急。
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和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我们初步设想了二三年级不同的侧重点。以二年级为例,二年级小朋友年龄小,语言积累相较于中高年级而言还比较少,我们决定以培养兴趣为主,通过shape poem的形式,让学生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
前期导入环节,我在网上搜集了各种好玩有趣的shape poem,通过让学生观察诗歌的形状来猜测诗的主题内容。我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山的shape poem,从scorching,steaming, sizzling和sparking这几个词,探索了shape poem用形容词押头韵的特点;我们又从Then, the crust cracks and lava oozes down the sides like syrup dripping from a jar. 这一句中,发现了shape poem有比喻句的特点。从感知探索到归纳总结,在学生对shape poem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又引导他们根据食物酸甜咸辣脆等口味对食物进行分类,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思考带头韵的词和相关比喻句,为学生最后的独立创作搭好一定的语言阶梯。老师前期的铺垫就像是明灯,为学生点亮了前进的道路,帮助他们在创作时更加游刃有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作品吧!
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愿我们的Poetry Week能为小福娃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伴随着诗歌的魅力,走向美好的远方。
《跳跃:跑几步单脚跳起越过一定高度的橡筋》教学反思
推荐语:
普建成老师作为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科联合体展示课活动,精心准备反复打磨,根据循序渐进和分层学练的原则,激发学生参与学练的主动性,同时在反思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增效赋能课堂,同时也为我校青年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推荐人:何谭惠)
小学体育 普建成
本课为二年级《跳跃:跑几步单脚跳起越过一定高度的橡筋》的第二课时,结合带教专家的三次磨课反思不足,加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语言的规范。在最后一次的教学展示中突破自我,全面提升。
第一次磨课反思:主要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队形的组织进行反思和调整。
教学内容修改前:
教学内容修改后:
经调整后,主题更加明确,环节更加清晰。
队形调整前:
队形调整后:
从上图可看出,调整前练习队形单一,没有任何的变化,而且小组人数很多,会影响学生运动量。经过刘老师指导后,将队形从原来的5组调整为10组,练习方向也进行调整,解决了队形单一问题的同时增加了学生运动量。
第二次磨课反思:从教师语言方面进行调整,因为本次课教学内容较多,要在35分钟内高质量完成教学,而且面对低年级学生,语言在生动的同时还要做到精简,下达的口令要明确,让学生易懂,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调整前文稿:
调整后文稿:
通过对比两篇文稿,第二篇语言精简,要求明确,口令清晰,学生易懂。在第二次磨课过程中我在二年级四个班级开展多轮教学,刘老师也一次又一次帮助我修改语言,经过调整后我又进行了第三次磨课,在第三次磨课中突然发现原本学生听不懂的这节课听懂了,在上节课中我要说很多话去讲解,这节课两句话就结束了,在这节课中让我体会到教学语言精简的重要性。
第三次磨课反思:借班上课模拟教学
借班上课:本次开课是借班上课,所以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困难,首先不了解学生情况,每个学校班级人数不一样,上课方式不一样,口令也不一样,人数也从原来的30人变成40人,教学难度也随之增加,对教师控班要求也更高。当我第一次借班试课时,又打乱了原先在自己班级的教学流程,需要重新排队形,重新统一口令,重新适应他们的教学模式,同时处于两种教学模式,给我带了很大压力。第一次借班试课我主要排了队形、进行了一个主教材的练习,同时观察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能够完成,为最后的展示课做好准备。联合体的组长老师们也进行了实践指导,明确不足。
教学展示课反思:
结合磨课的实践,在最后展示课中我信心倍增。以运动员比赛视频作为导入,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作为热身的自编活力操,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使学生既做到充分热身又增强了课堂学习氛围。
新授环节采用分解教学法,将技术动作分解为屈膝上提和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两个环节。屈膝上提考虑到二年级学生腰腹力量较弱,所以用原地屈膝深腹跳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起跳空中屈膝上提的感觉。在突破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个动作时,选用闯关挑战的比赛,设置了三个由易到难的关卡,让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感。
成功突破技术动作重点后,我利用多媒体视频和自身完整的动作示范将学生的练习兴趣再次推向高潮,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将分解动作及练习要求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进行完整练习,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评价方面,我注重评价的多样性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且即时反馈,让学生得到最直接、具体、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通过三次磨课,在展示课环节中充分的解决反思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低学段学生的学练特点,利用循序渐进和分层教学原则,力求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围绕重难点进行设计,每一个环节中都突出重难点的解决方法。让体育课堂不再是一味的练习,而是玩、学、思、乐的综合体验。让每一个学生挑战自我,挑战他人,使学生从体育运动中习得团结协作、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写作教学反思
推荐语: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并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兼有思维、审美、文化等人文教育的功能。在这其中,写是前几种能力的综合。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将来从事其他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就对我们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师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尤其对于写作教学,教师一定要活于设计,做到课堂转型,让学生的写作学习活动更精彩更有效。(推荐人:金文佳)
初中语文于苗苗
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叙事能力,能够有详有略地完整叙事,并且能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文章的主题。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拥有的是单一层面的叙事能力,无法建构多层次叙事,使文章富有深层次意味。如何引导高年级的学生如何写出蕴藉动人的文章,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八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背影》一文,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在《背影》中,通过补充第二、三两段的背景材料,使得后文主体事件所表现的父爱更加深沉,并且作者对父亲的情感也更加复杂。这一点让我思考到:本身平淡无奇的故事要镶嵌于特定的“背景”之下,才会更有魅力。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如何写好细节,但更要有写文章的整体观、大局观,思考可否添加有效的背景材料,使得情感和主题的表达更为突出。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设计了《写出好故事,背景也重要》的一节写作课。我从赏析学生例文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背景”材料的运用对于写作主题表达的作用。叙述的故事要在特定的“背景”下展开,主题才能更突出。我梳理了已经教过的几篇文章:《背景》《秋天的怀念》《藤野先生》,并设计出如下三个问题:
1.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用什么样的主体事件来表现?
2.除了主体事件外,作者补充了哪些背景材料?是从什么角度补充的?
3.补充的背景材料,对于主题的表达有何作用?
通过所学文章和问题的设计,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常见的“背景”材料的补充方法:关注叙述者或是叙述对象的境况遭遇、心境情绪、身份阅历或者社会背景。课堂的最后,我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共同修改一篇文章,同学们各抒己见,在实践中练习所学的方法。
本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处:
1.能够关注到学生平时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真正困难,从学生既有的学习经历入手,加强学生对“背景材料之于主题表达作用”这一问题的认知,然后将其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学生叙事的能力和水平,所以这堂课是比较务实的。
2.扎实有效的学生活动。一堂课如何推进,才能尽可能让所有学生汲取到“营养”,也是教师需要需要思考的问题。本堂课,我采用师生共同分析《背景》作为示范,教会学生分析问题是思考的角度和分析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组共同讨论的形式,以强带弱,关注到每个学生,不断把课程目标强化。
3.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
需要后续再思考和调整的地方在于:
1.补充背景材料的方法可以再精细一些,分类再准确一点。后续可以再调动多一点的文本材料,多一点的课时,把这个问题讲得更加深入,更加透彻。
2.学生练习的时间有点短,一些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把课堂上仓促的练习布置为课后的作业,让学生都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吸收,充分思考。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难啃的“硬骨头”,作为教师要迎难而上,不断研究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受益。
关注心理 以爱育爱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推荐语: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不同特点的学生?如何更好地教育犯了错误的学生?如何有效地帮助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面对这些教育工作中屡见不鲜又常想常新的问题,曾江波老师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相容效应、马太效应……,曾老师并没有止步于书中对这66条心理规律和效应的故事介绍,而是结合工作深入思考,领悟到我们应该如何更用心地去看待、理解、宽容并引领每一个孩子,以爱育爱,教书育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曾老师一样,拿起这本有趣生动又值得深思的书,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推荐人:祁铭华)
初中物理曾江波
当拿起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刘教授把我们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屡见不鲜的事,站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的角度上,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书中筛选了66条心理规律和效应,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平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都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 首先要做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群孩子,有的时候我们总是-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很多老师对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读了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等,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管理学生的诀窍竟有那么多。书中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对“超限效应”进行分析: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有时何尝不是犯牧师这样的错误呢?学生犯了错,批评一次或许会有效果,如果针对这件错事重复批评,就会出现不良效果。
我们常常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而一再地指责他。这会让学生不以为然,收效甚微。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能宽容地对待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多理解,少批评,适当留点空白,给他们一个过程和空间,让他们思考、反思,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人格的尊重,或许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改变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高中、大学,直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倒是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之才,印证了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的结论。
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我们大多喜欢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好、表现好,各方面比较突出,深得我们的信任。相反对于后进生,我们往往表现出漠不关心、任其发展的姿态,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关注后30%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基础差,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关怀,在活动中我们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老师的好,学生记得;老师的情,多年后学生会牢记;老师的爱,可直入学生的心底。我常常告诫我们的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好与坏,他都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他学得怎样,只要我们真心付出,以爱育爱,就无愧教师这一职业,我们都是成功的。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习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重温了书中66条心理效应,让我更加明白这些心理效应不仅可以用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中,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愿我们在“用心教育”时,“巧用心理战,四两拨千金”、“明暗结合,登高望远”,让我们“同学习,共进步”,进一步深刻地领悟“教育的科学和智慧”,在“教育生活路上且行且远”。
组稿人:顾云卿
微信编辑:赵芝倩
全文审核:王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