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马旭事迹视频(成长伙伴教育乡村教育者手记|马旭元:做彼此成长路上的伙伴齐鲁壹点2022-05-10 15:19齐鲁壹点2022-05-10 15:19)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乡村教育者手记”,为乡村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助力乡村教育先行区建设。以下是青岛永平路小学教师马旭元的教育手记:2018年入职,我很荣幸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让学生们轻松、快乐地获得更多的语文素养,成为我孜孜以求的目标。所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和学生的交流中,我都会竭力做到“妙语连珠”,引用相关的诗词古文,融汇贯通,旁征博引。亲其师则信其道课堂上有同学开小差,我就会说这位同学“你是不是正‘扶摇直上九万里,神游于天地’呀?”讲课中,我也常常引用诗词。形容音乐的美妙,我会说“大珠小珠落玉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形容雪花的姿态,我会吟诵“未若柳絮因风起”,“故穿庭树作飞花”;有同学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我会微笑着提醒他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点成功吸引了我的“弟子们”。课堂上一双双亮亮的眼睛紧紧盯着我,好似不愿意错过我的每一句话。于是,往往一堂课结束了,孩子们仍意犹未尽,纷纷围到讲桌边,叽叽喳喳地说着问着:“老师,你是怎么做到说话这么有趣,还一套一套的?”“我也想像老师那样说话。”每当这个时候,我会一边继续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一边给孩子们课上的疑惑做一些解答。看着一双双闪着崇拜神采的眸子,当老师的幸福感会从我的心底不由自主地溢出。从“教会”到“会教”知识是相通的,特别是语文这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通过日常教学,我发现利用各种图片、视频、音频、文字资料等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和诗词的内容,以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记得在教授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在柏林》这一课时,我就在拓展环节,带孩子们赏析了两首流行歌曲——周杰伦的《止战之觞》和Beyond 乐队的《AMANI 》。通过观看《止战之觞》的MV,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战争所带来的苦难以及全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决心。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也从一个只会自己滔滔不绝的“好为人师者”,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懒老师”,完成从“教会”到“会教”的蜕变。2020年12月份,我有幸受青岛支教岛的邀请,到崂山区林蔚小学送课。做“试卷讲评”课例,这可是要挑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我们找不到成熟的“试卷讲评课”优秀课例做参考。但当在集备组反复磨课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学”为主体、让学生“学会”的教学目标后,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就水到渠成了。上课伊始,我让孩子们自己改错,然后就整张试卷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放手,梳理出解决不了的问题(说明文体裁的阅读策略),共同研究解决。通过小组合作、教师从旁指导、全班讨论交流,提炼出阅读策略,最后再进行同类体裁的文章的类似阅读题型的有针对性训练,学生很容易就能熟练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这次送课之后,我像是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领悟到“教”与“学”的诀窍一般。教学,变得游刃有余。课堂上我会把问题更多地抛给孩子们,用一个个问题串成一条无形的线,引导着孩子们一步一步去探索。这就好比是在花园里面摘苹果,领着他们走到苹果面前,要带着孩子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知道苹果到底是什么样子,再让他们去自己找苹果摘苹果。从“学会”到“会学”“乐学”学以致用,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成为自己的东西。“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实践性作业更受学生的欢迎。我和孩子们的语文学科学习也更有味道了!从“漂流日记”到“儿童诗”,面对孩子们稍显稚嫩的文字,我总是很愿意参与其中。分组的“漂流日记”本上,看到有趣的事情我会评论上几句。有一次,小李同学记录了一次篮球友谊赛,比赛时发生了一个乌龙球事件,让他觉得好气又好笑。我点评到:好的队友是胜利的一半。等我下次再翻开这篇日记时,正文下面就演变成了“微博评论”,其他知情的同学纷纷回复评论,好不热闹。还有的同学在日记的最后提问题,这种时候我肯定是不吝回答的,而且我总是鼓励孩子再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阳阳同学在日记中提到了自己对于鲁迅作品的看法,并询问我的观点。我一向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建议阳阳同学去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再形成进一步的看法。后来他多次与我像朋友般交流自己的观点,课外阅读的兴趣日渐浓厚。教学中,有的孩子会拿自己写的“诗”来给老师看,大多数是“绝句”,一般我都会以尊重孩子们的创作为原则,在尽量保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改动一两个字,并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肯定和展示。比如邢同学感秋日之凉爽而做的《秋》:凉风阵阵沁心脾,天蓝叶落入深山。秋和景明艳阳照,好运成双送清来。还有徐同学在教师节来临之际送给我的藏头诗,表达了对老师的祝福和感激。祝融峰上培翠柏,老君炉中炼仙丹。师承大道得真悟,您教蒙童释疑难,节节高升桃李艳。日月沉浸桑榆欢,快马无鞭凭自策,乐观栋梁已森然。就这样,班里不少孩子因此喜欢写作、热爱表达,甚至还有好几个同学开始尝试自己写小说。小说类型是当下孩子们喜欢的科幻类、探险类,情节和人物的设定都很棒。“拜读”过之后我很欣慰,也为孩子们感到自豪,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作品可以成形,然后被更多人看到、熟知。回顾自己近四年的成长之路,最大的收获就是:作为教师,要首先知道“教”的起点在哪里,再为学生们铺好路,最后验证孩子们的“成长”。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知道了如何确保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知道了如何让孩子们进行表达;明白了怎样更好地指导小组合作;更明白了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做中学,创中学,我也和孩子们成为彼此成长路上的伙伴。举报/反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