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更专业的教育(教育决定成长专业成长:教育教学的决定力量(Ⅰ))

教师,因“教”而“师”。可见,教师这个身份,是因服务学生而存在的。越能促进学生更好、更健康、更完整的成长,就是越好的老师。离开了为学生服务,名声再胜、荣誉再高也不能称之为好老师。

人的成长,可以有五个维度:身体成长、心理成长、社会化成长、精神成长和道德成长。融合在一起,也可以被称为智慧成长。任何一方面的成长,都是没有终点的,都需要不断丰富、沉淀和统合。教师,剥离职业的光环后,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心智、阅历能处中等已是不错,这几个方面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处于完善完美的状态,所以,“修”、“养”自己,就是必须。

一个个发育健康、智力优秀的3-18岁的孩子,最终成为接传华夏文明担负创造祖国繁荣昌盛的建设人才,离不开经过教师的呵护和教导。教师的能力,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家庭的幸福,担负着社会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只有理解了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理解教师的神圣和荣光;只有发自本心的喜爱和欣赏赞美每一个孩子,才能理解教育的伟大和魅力;只有认识到自己文化、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智慧的不足,才能真正体会教师的尊严和幸福。

面对孩子明亮的眼睛,面对自己过有意义生活的渴望,面对家长和社会的期待。教师的成长,是这条路上的关键点,是决定教育教学的决定力量。

因此,我常说,学习是教师存在的前提。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学习和高尚。一辈子做老师,就要一辈子学习和修行,借以修正和丰盈我们的人格、性情、品德和思想。走在这样一条路上,就是走在一条富足、高贵和幸福的路上。

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也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我们称之为专业成长。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

  我借助三条线来说明。横线,也可以称为x轴,我称之为“知识线”。追求的是知识背后的文化沉淀,尤其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个人凝练。需要学习普通的文化知识(常识通识、历史、文化、美学、艺术、伦理、哲学等)、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科史、专业深度宽度、前沿发展等)、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课程论、教法学法等)、实践性知识(沟通、管理、新技术)、社会科学知识、多元学科结构性知识等等。纵线,也可以称为y轴,我称之为“能力线”,追求的是对经验的剖析、教育规律的把握和教育智慧的沉淀,尤其是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的澄清和坚守。需要的是对工作的行动研究、客观审视和专业反思。需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有效更轻松的学习知识,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报效祖国的志向,怎样才能促进学生提升各项能力并拥有平和的心态和利人利社会的修养,怎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等。为此,需要努力提升驾驭教材的能力,监控教育教学的能力,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洞悉表象敏锐觉察的能力,沟通指导的能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等。竖线,也可以说是z轴,我称之为“情怀线”,追求的是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个人教育生涯的认同和情感,尤其是专业理念、专业态度、敬业精神、人格魅力、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塑造与建构。需要明晰自己工作的意义,需要思考何谓理想的教育,需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新的教育观念,需要审视自己对学生的爱和沟通等等。

X线需要的是审查和吸收,以“拓展”为方向,从专业和非专业两个角度着力;y线基于用心而扎实的工作,需要的是思辨、创新和沉淀,以“行动”为方向,从实践和反思两个角度着力;z线需要的是对使命的承担和对职业道德的认同,以“超越”为方向,从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两个角度着力。在完整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三线圆润贯通,共生并存,使行为的表里如一、思想的稳定坚定、心理的自由和谐得以实现。三条线,撑起了教师的职业空间。从个人文化、教育能力和专业精神三个维度不断重构起每一个教育行为。

成长,不但可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外在本领,也可以开发教师自俱的内在力量。内在力量,是人格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也是最有力的影响孩子成长的力量。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说:“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石一天天地铺砌起来的”。乌申斯基说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孩子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记得有个关于释迦牟尼的传说,说同时代的一个大智者,来向他寻求解脱的智慧,他与来人相对而坐了一会儿后,来人顶礼膜拜后离开,随从问这位智者:“释迦牟尼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您怎么就离开呢,而且向他行这么尊贵的礼仪呢?”智者说:“很多东西不需要用做和说来表达,释迦牟尼身上自俱一种力量,我坐在他对面,就被他净化了”。每一名教师也都有这种力量。

但是如何实现这些成长呢?有哪些途径呢?

01  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可读的东西也是浩如烟海,但作为教师,进行专业阅读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专业杂志、知网文章、学术专著、教育书籍、教育政策、心理学、管理学、

教育学、课程论、教法学法等等,甚至也包括不同版本的系列教材、课程标准的专家阶段、教学案例、手记,以及名师的教育随笔等都是可读的。但是,仅靠阅读微信、QQ、网页等分享的文章是不够的。

自主阅读是根本,倘若有教研组、同事或工作室成员共同阅读,当然是幸事。有必要进行提醒的是,现在很多书籍和文章中的观点是繁杂的,阅读中进行一些思考特别是与自己的观点做一下比对或对特别认同观点的积累也是重要的。不要被各种观点淹没了自己,阅读中要思考一下一个理论或主张的实质是什么,对自己有哪些启示和意义,它有哪些局限或不足等等。有针对性的阅读,尝试借助自媒体进行分享和记录也是很有意义的。

 02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育本质上是行动的智慧,实践是区别真伪和是否适合自己的试金石。根据自己学到的新内容实践、根据自己的思考实践、根据自己对过往行动的优化重新实践都是必要的。实践可以是零散的,但最后是有规划的,进行阶段性或系列性的“打深井”式的行动研究是比较好的。在这些行动、尝试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进行改进,循环往复,对教师的成长是有益的。

 03  磨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金手指(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佐藤学(日本教育学会会长):“我花了20年时间,进过5000次课堂,方才知道,你要真正提高质量,只有敞开每间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不断改进,除此之外,别无它法。”这句话让我意识到,即使闻名于世的大专家也需要通过课堂来观察教育教学。也就是说,发生在课堂上的教育才是真实的教育。我们一线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课堂。

磨课,可以能更好的驾驭教材,通过撰写详案,可以更好的锤炼语言,可以做出更好的课堂预设,通过关键环节的设计,可以更好的把我课堂的节奏,通过对学生的关注,可以更好的实现知识的生成和思维的相互借鉴,通过领导同仁的指导,可以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多媒体的精心筛选或制作,可以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整个磨课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修炼自己的教育教学力。因此,磨课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试验田,是青年教师由青涩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在教学上不断精益求精、完善自我的镜子。好老师,好课,都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走。

04  研究学生是专业化成长的出发点和归宿(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

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都处在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中,因此,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是学生的研究者。

研究学生,首先要客观、真实地了解并接纳每一名学生的全世界,要肯于花时间走心的、动态的、发展的与每一个孩子交往,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彼此的默契,并通过生活琐碎来尊重、赞美和欣赏每一个孩子,要传递给每一个孩子光和热,要激活、唤醒和提升每一个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成长的力量。并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克制、自我规划、自我发展,因此,要引导孩子学会与自己对话,这种自我意识的正面觉醒,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

我常说一句话:“爱若盛开,美景自来;生若灿烂,师必精彩”。

05  专业写作是专业化成长的登天梯(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探索总非真)

大多数老师都是毕业走上岗位的实践者,大多数教师并不觉得自己擅长写,偶尔写个东西,自己也不满意,投稿也觉得发表不了,于是就认为自己不会写,也就没养成写的习惯。但是,专业写作对于教师来讲异常重要。反思、随笔、叙事、论文、课题、专著,都离不开写。每一名想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都应该重视写作,尤其是基于工作的专业写作。

写作可以从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开始,也可以从写教育叙事开始,真要写久了,自然会能写出自己的思想。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自媒体,比如博客、公众号等,因为这可以促进自己写作。其实名师的著作,主要是自己日常积累的整理和汇编。

06 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集中表达(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课程意识是随着本次新课程改革开始的。对课程的定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说。从广义上说,所有可以传递给学生的、承载着教育教学信息的都可以叫做课程。狭义的课程,则多指能以类似教材或讲义形式存在的,自己或他人可依次重复传授的,单课时或多课时实施的活动或资源。

开发课程的能力,现在已经成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我觉得,开发课程,可以首先从

国家课程的个人化开发开始,从把学科活动的规范化整理开始,也可以针对教学的某一个重点、难点或者专题进行开发,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兴趣和生活经历来开发。

07  课题研究是专业提升的掌上明珠(在沙滩上沉思 永远得不到珍珠)      课题研究,对于教育工作来讲也很重要。在教育领域里,承担课题一般需要高级教师来承担,所以,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承担不了课题,也不会做课题。其实,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做研究,都可以自己给自己立课题。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即是课题,观察是研究,实验室研究,记录是研究,反思是研究,成功是成果,失败也是成果。平时的这些小研究积累多了,就会研究了,其实大课题也都是由这些小问题的澄清、分析和解决组成的。

     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发生在课堂上,读书中,写作中,课题研究中,反思分享中,课程开发中。只要我们用心,处处皆可成长。

寻找感动的力量Ⅰ(心语冬训有感)

寻找感动的力量Ⅱ(心语冬训有感Ⅱ)

2018有一种幸福,来自工作

《解密》主人公容金珍人生宿命的偶然与必然

我爱早读  传递一天的祝福

我2017年里的时光碎屑

期末这样复习更有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