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爱上有家庭的人怎么办(成长教育全片如果女儿爱上已婚大叔| 佳片《成长教育》)
★
这不算影评,而是感悟。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是在7年前,我23岁。影片里,16岁的女孩遇见风流倜傥、人生经验汲汲、魅力不可挡的大叔。坠入爱河,分不清真实与谎言,激情与真爱。最后发现,大叔已婚。7年后,重温这部影片,女儿正在屋里熟睡,我在想,到了某一天,我一定会和女儿聊聊爱情这件事。
★15的女子爱上已婚大叔,我并不想去评论对与错。而是,在爱的教育中,我们要不要和哈子坐下来,谈谈爱情。
15岁开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厌倦了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校园生活,大人的潇洒生活成为少男少女的向往,这种心态几乎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成长伤痛,然而,一个人不就是要经历伤痛才能化茧为蝶?是被青春的迷惘围堵还是突破迷茫将是青春永远的课题,这是青春的痛苦所在也是青春的魅力所在。
珍妮是一个16岁的优等生,爸爸对珍妮的期望是她能够考上第一学府牛津,家中所有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开展都要服从这个主题。
家人的目标清晰无比:考上牛津。对,那就是学习一定要好,没有其他。
珍妮非常喜欢大提琴,可是爸爸告诉珍妮,嗜好就是嗜好,嗜好的唯一作用就是你在面试的时候说我的嗜好是大提琴这句话并非骗人。珍妮发现,所有都被功利性需求所刺激时,感到人生的无聊与讥讽。现在想想,我们自己面对日复一日的习题,冲刺高考时,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问。
人生似乎全为一个并不怎么吸引人的未来而努力,未来有一份高薪职业,组建家庭然后生儿育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的更好成为人生赢家。而现在中国的孩子们,也同样在经历这一切。
珍妮的学校是英国高中的一个缩影,学校设置了丰富的课程,家政课、舞蹈课、实验课……丰富的课程带领学生不断探索有限生活领域对无限生存空间的好奇。而这种有趣只能是形式上的有趣,学校和公共体系能够做到的也只有这些,真正的有趣需要心灵的安慰。
而珍妮的父亲母亲并不知道这个道理,珍妮的家中讨论的永远是如何博得牛津的欢心,从没有人问过珍妮的欢心是什么,听法语歌曲放松也是一种奢侈。当父亲冰冷而严谨的时候,母亲也表现出严肃和极大的认同。
少女无法忍受寂寞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珍妮如何优秀也终究只是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她对未知生活有向往,她希望自己的人生浪漫而精彩。
大卫的搭讪显得十分富有技巧,他已经将单纯的生活单调乏味的少女心摸得一清二楚。珍妮的生活缺少趣味而成熟男人大卫正好能够带给她生涩枯燥的生活所不具备的元素与调剂。
大卫冒雨“拯救”提琴是爱音乐的表现,大卫耐心等待孩子穿上雨鞋再通过马路是善良的表现,大卫张弛有度的谈吐、精致的手表和舒适的小汽车展现了一个精致的世界,大卫认真聆听珍妮自己父母都不愿意听的傻气的心里话,这一切都给生活枯燥寻求精彩的珍妮带来好感。
现实的无聊无端冲刷16岁少女的自尊心。珍妮的生活已经有太多的说教和所谓有意义的内容。在家中,珍妮感受不到片刻的欢愉,不仅如此,刚刚有独立意识的少女的个人交友圈被权威的父母无情耻笑是多么的令人伤感。
而大卫在这方面再一次让珍妮脸上有光。一幅成功人士面貌的大卫也瞬间虏获了珍妮父母的心。珍妮父母苦心经营珍妮的人生不就是为了让珍妮过上所谓人上人的生活么?
现在有如此捷径,珍妮的父母并不排斥并且有点十分讨好大卫这个贤婿。大卫的一切都让珍妮倾倒也让珍妮的父母一再打破曾经的铁规,珍妮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自己的生活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都是大卫所赐,即使目睹了大卫和朋友通过不法手段获取一幅画,珍妮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珍妮的价值观被彻底颠覆了,原来父母逼迫自己学习过着无滋无味的生活到头来就是希望她能够获得这种和像大卫一样的男人站在一起的人生。父母价值观的异化连带着珍妮的改变。珍妮以为自己终于获得人生的全部,她迷失在大卫的谎言下。
这样的谎言本该持续到珍妮人老珠黄的那天,可是一次意外珍妮发现大卫已婚的事实,她认为的爱在大卫这个及其社会的成熟男人眼中只是一个游戏,生命中的一个消遣,一片过眼云烟。大卫甚至不给自己留下狡辩的余地,这一切不也是珍妮自己选择的么,事到如今又说什么谁害了谁这种玩笑话?
可是对于珍妮来说却是真的跌的惨烈,家庭给珍妮设定的理想太高,一向自负却必须面对失意的痛苦。同学的耻笑,老师的伤心,家长的无措,当困难真正来临真正能够左右自己命运的还是自己。
影片的结尾并没有很多现实中的事那么惨烈,珍妮并没有彻底失足而是坚强的面对了困难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回到正轨。
我关上电视后,我希望有一天,我与女儿讨论的不是分数排名,我们可以聊爱情、聊兴趣、聊理想,我们给予彼此心灵上的对话。
点击阅读详情购买爱小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