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的理论依据包括(此成长教育关于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摘 要:养成教育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之一,它在人的教育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人们所公认。养成教育是一种习惯教育。而习惯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下,较长时间多次重复,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从学术角度讲,人人也都知道养成教育理论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人们对养成教育的认识、理解和深层次的认识又不尽相同。那么,如何给养成教育理论下个定义,它又有什么本质和特点呢?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养成教育 理论 特点 本质
养成教育是一种习惯教育。从“养成”的语义上分析,养成教育它是一种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养成”在辞书上解释为“ (经较长的时间)逐渐培养成”[1]。养成是指后天的养成,后天培养和启蒙,后天自我内化形成的过程,这是与强行灌输的“说教式”道德教育相区别的。
一、养成教育的产生、发展
养成教育的思想中国自古就有。养即養,从羊从良,源于我国农业社会驯养动物“羊”,有施以教育使其向“良好”方面发展之意。“养”的过程即是通过外在的培养、教养,实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从原始到现代的转变。通过“养”,个体经历无数次的实践、练习,摒弃种种恶习,继承和保留优良的规范,并最终于比较、选择中获得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良好习惯,此之为“成”。因此,“养成”即外养而内成,是通过培养、教育而实现自觉主动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
“养成”早在诸子百家的《易经》《吕氏春秋》即有表述。《易·蒙》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吕氏春秋·孟春纪第一·本生》曰:“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德性的形成则需后天的教育和培养,需要经过人的后天努力。这两部著作提出了养成要趁早开始,人的德性乃后天养成的道理。
孟子对养成也有论述。《孟子·尽心上》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告子上》说:“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孟子论述了“养”对于人的成才的重要性,与《易经》《吕氏春秋》对养成的论述基本一致。[2]
中国古代教育很早就认识到,人的各种行为养成要注重生命个体自我的内在规律,养成教育对于生命个体而言愈早愈好。古人重视将道德修养教育寓于日常行为规范之中。例如著名的《弟子规》,教的都是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生活小事。从小事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中,儿童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规范背后的“忠信”、“孝悌”、“仁义”等主流价值观。虽然养成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教育古已有之,但是“养成教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提出和使用,则始于20 世纪 80 年代末。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二、养成教育的不同概念界定
从养成教育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它的诞生并非来源于教育学的研究,而是党的一个重要文件。
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在这个中央文件中两次提到养成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应该说,这个中央文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对“养成教育”的首次提出。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3]。这是中央文件又一次明确提出要在青少年群体中加强养成教育。
从养成教育出场的背景看,养成教育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一种阶级性更加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把这种阶级性的教育内容蕴含于生活化的日常行为之中,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
自1988年后,养成教育逐渐进入人们的学术视野。目前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可分为以下七种:
其一,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单纯的习惯教育。把养成教育等同于习惯教育,习惯不仅仅包含道德习惯,还包括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持这种观点的有林格、孙云晓等学者,人数较多。
其二,把养成教育等同于教育。这类概念界定内涵上既注重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又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实际上是把养成教育等同于教育。在内容上,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体、美、劳等方面。这种观点是一种大养成教育,把后天养成的人的素质都归于养成教育,和教育的概念等同起来,就显得过于笼统。
其三,仅仅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也不无道理,只是这种概括并未对养成教育存在的独特性给予述说,难以令人信服。
其四,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把其看成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或补充。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其强调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二是养成教育的内容和途径都比较全面,实质把养成教育放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的地位。
其五,强调养成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提出了养成教育应该包含“自我养成”“自我整合”的观点。
其六,从“价值启蒙”和“生活养成”两个方面进行界定。认为个体道德德性的形成包括个体道德理性的养成和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两个过程。同理,养成教育也包含两个过程,即个体道德理性的启蒙教育和个体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
其七,把养成教育定义为生态教育。此种观点认为,教育方式是生存方式的一部分,教育原本具有生态性,养成教育有利于教育向生态性教育回归。其基本任务是传授共识和培养个性,个性的培养主要靠“自我养成”“自我培养”[4]。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认为,养成教育属于我国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教育,它要求教育对象按照行为规范的要求,自觉地养成一种优良习惯;养成教育的侧重点在于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礼貌的培养,它要求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完美的人格;养成教育是一种定向的培养,它根据特定社会的要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业、社会团体等,对社会公民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养成教育的概念可以这样表述:养成教育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对社会群体或个体进行优良行为规范的教育,促使人们进取性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以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也就是说,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侧重于行为教育,与认知教育相对应,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等素质,使之形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及发展方向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养成教育的特点
养成教育作为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鲜明的特点。
1.系统性。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塑造灵魂、培养人的社会工程,贯穿于教育、训练、养成的全过程。它不仅指养成教育不是单一教育主体或个别能力的教育活动,而是一个包括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工程,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功能的整体。这种系统性体现在每一种美德或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长期培养教育的结果,因而,我们要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去认识,持之以恒地把它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
2.规范性。养成教育一刻也离不开规范性的制约,它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依据规章制度、行政措施或运用一定的组织纪律来约束、协调、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离开规范性,养成教育就失去了权威和权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养成教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就是运用静态规范(规章制度)去动态规范(管理规范)受教育者的过程。因为人的发展过程在每一阶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养成教育也需要根据人的不同年龄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由于人的各个年龄阶段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养成教育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内容和方法。对于缺乏自制力和自我约束力的广大中小学生尤其要进行强行“入轨”的养成教育。
3.实践性。整个养成教育过程都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展开、发展、完成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和整个社会实践活动背景,养成教育就无法进行。实践是养成教育的最基本环节,养成教育一刻也离不开实践。养成教育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养成教育的结果也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整个起止过程都离不开实践。每种素质和习惯的养成只依靠课堂或理论是完不成的,也无法达到深刻效果,都要个体去切身体验、反复练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同时这种品质或习惯是否正确和持续、是否深入内心也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4.长期性。长期性是养成教育的明显特点。从外界影响看,抵制教育的各种外在因素十分复杂,无孔不入,容易引起反复。在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无论是道德品质的养成还是行为规范的习得都要坚持反复进行,才能获得效果。养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的过程,而是复杂的曲折的过程,这表现为: 受教育者良好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而是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强化效果。即使形成了某种素质和习惯,也需要多次巩固才能稳定下来。
养成教育是长期的、一生都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和训练的活动,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短暂活动。由于社会不断变革更新,政治经济状况、文化环境、道德标准等因素会有所变化,养成教育不可能在某个阶段全部完成,还需要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发展。[5]因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养成教育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直线前进的,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反复,坚持反复抓,抓反复,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抓养成教育,切忌时紧时松,忽冷忽热。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四、养成教育的本质
养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者教育方法,其必然具备自身发展规律,其核心内涵是培养、成长。学生是自己成长起来的,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即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养成教育内涵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养成教育它是一种生态教育,是一种注重自我养成的,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培养个性的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成,其本意引申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养”,依靠生物自身发生、发育、生长、繁衍、遗传的规律而进行,其词意起源本身就包含了生态学意义。生态学含义,在道德教育领域表现为对受教育者个性的培养;而个性的培养不能依靠标准化的制造,而是注重“自我养成”、“自我培养”,依靠受教育者内心的道德认知、理性启蒙和自觉的悟性积累,教师的作用就是促进他们内心的这种成长。
养成教育实践表明,人才培养类似于育种、育苗、养育、育林,而不同于机器的制造。教师是“园丁”,而不是“工人”。人才首先是自己成长起来的,其次是教师培育出来的,但不是学校制造出来的。人才不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才之所以不能“制造”,是因为人是有机体,不可能依靠外部力量使自己“重组”,不可能像机器改变原料的结构使其变成产品一样来“改造”学生。人的“个性”、思想境界是别人制造不出来的。教师的培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不能代替或“制造”学生的成长。
进行养成教育要遵循符合教育规律。养成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统一于青年学生个体发展全过程的和谐教育。养成教育的根本目的,决定着养成教育的内部机制必然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养成教育不仅仅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强化与内化统一于青年学生个体发展的过程。行为的强化(方式有操作性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与认知的内化(内容为规则或纪律、行为习惯、意志信念),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实现养成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侧。内化是通过价值判断、选择、体验形成价值取向、需要、动机、情感、信念、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等一系列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并不完全以内省方式运行,而是与强化过程结合同时运行的。内化与强化是行为能力的内外侧,缺少了一侧都不能构成行为能力。强化不只是内化结构的外显,更重要的是内化的因源。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内化是指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的过程。所以说,养成教育是一种素质化的和谐教育。
同时,养成教育是他人教育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养成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也包括教育环境方面的若干因素。尽管这些因素的影响角度和程度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各不相同,但他们无疑都会影响到养成教育活动进行的质量和完成的效果。要使这些因素能合理、有效、协调地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受教育者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对各有关因素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调节控制,让养成教育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他人教育指导下的自我教育。 [6]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便能使人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执着追求,坚韧不拔。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随笔集》中写道:“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基础。养成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彻底得到实效,需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
怎样才能有效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多年从事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经历告诉我们, 养成教育最重要的方法是训练法。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就没有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时,教师要遵循“十个”结合的原则, 即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实践锻炼与强化体验相结合,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相结合,自我控制与履行协议相结合,平时表扬与积分奖励相结合。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郝 迟,盛广智,李勉东.汉语倒排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80.
[2][4]刘 基,闫立超.养成教育定义考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第22卷第6期.(2010年6月):14――1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 2004-03-23(1).
[5]王晓华,仲天宝,张成山,玉明慧.基于养成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227—228
[6]刘春魁.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邢台学院学报.2004 年6月.第19卷第2期:45—47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