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翊鸣身高(成长教育道理长白时评:苏翊鸣的“人生经验之谈”启迪青少年“成长之道”)
2月15日下午,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开赛。17岁的吉林籍小将苏翊鸣发挥出色,为中国代表团拿下本届冬奥会的第六金,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也被称为单板滑雪“天才少年”。
赛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苏翊鸣有些哽咽,他表示:“特别感谢所有人对我的支持,谢谢你们!”其中,就包括他的父母。据苏翊鸣的透露,“我知道我的爸爸和妈妈今天也来到了赛场,我也知道他们现在在什么位置。但是很遗憾,我不能过去和他们见面。感谢他们的陪伴与支持。”
如果说,夺金后表达感谢还算是一种惯例,那么,苏翊鸣的另一段话则令人刮目相看。他说:“希望大家也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最想做的事情。如果一直努力去做一个目标,你一定会有一天达到这个目标。”这是他个人奋斗经历的感悟,也是富有哲理的“人生经验之谈”,对更多青少年走好成长之路具有启迪意义。
透过这段话可以品味出,这位步入成人行列的“天才少年”心智更成熟。难怪他的外教感慨“苏翊鸣现在才17岁,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在跟一个35岁的人说话。”在他的外教看来,苏翊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事,很会和人打交道。对于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长大,他的心里已经非常有数了。
“冠军梦”与“童星梦”,都需要家庭正确引导。苏翊鸣凭借自己对滑雪的热爱,对单板滑雪的热爱,一路在家庭的帮助下走到今天。他4岁随着身为单板“发烧友”的父母走上雪场,7岁拿到国际知名滑雪品牌赞助,12岁跻身国内顶尖滑手之列。10岁时被导演选中出演了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小栓子”,成为红极一时的“童星”。但家长没有让他放弃滑雪,因为被选中电影角色也是苏诩鸣有出色的滑雪技能。强烈的滑雪兴趣,驱使苏诩鸣放弃了演员梦想,在14岁时下定决心成为一名职业单板滑雪运动员,希望能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上比赛、为国争光。对苏翊鸣的决定,父母没有反对和阻拦,而是为他找教练训练,竭尽所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苏翊鸣父母看来,尊重并支持孩子的梦想,便是做父母的初心。
由此让笔者联想到当下一些家庭“望子成星”的现象。近些年,一些童星的迅速蹿红,点燃了不少父母内心的童星梦,除了想方设法走上荧幕银屏,还有的过早地让孩子加入网络直播,追逐当网红的梦。不可否认,鼓励孩子站上舞台、展现自我,对增强自信心确有益处。同时,“童星梦”也是父母的美好期待,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来培养孩子,也是每个父母的自由。但如果太过看重名利,把孩子过早拉入成年人的名利场,则会让孩子失去童真童趣,沦为被经济利益绑架的工具。更何况,成名之路注定是十分坎坷的,盲目把孩子送上造星之旅,最终结果可能得不偿失。
家庭正确引导促进孩子坚定拼搏奋斗信心。苏翊鸣冬奥会夺金,并非只是“一冲”那么简单,而是多年的艰苦训练,磨炼了他的意志。在他心里,“冬奥会是个大目标,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有一个不变的小目标——做好每一天的训练。”为此,他一直在努力,朝着目标一点一点靠近。而他这种努力,也是长期训练积累出来的一种精神品格。赛后苏翊鸣说:“我滑雪受过很严重的伤,身体还好,但心里的恐惧是很难克服的。”他认为,能克服这种恐惧,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现在看来,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
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的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托举。苏翊鸣滑雪事业的顺风顺水离不开家庭给予他强大的支持,这种支持不单单是经济条件,更有精神上持续的认可和鼓励。刚入选国家集训队时,苏翊鸣右腿骨意外受伤,长达半年时间里只能靠轮椅代步、更无法练习滑雪。为了让他调整心态、走出骨折带来的打击,他的父母邀请了曾经的同学到家中做客,通过鼓励他指导其他同学如何起跳、如何滑得更好,一步步帮助其找回丢失的自信。由此可见,家庭正确引导不是替孩子做主,而是培养拼搏精神,增强奋斗自信。
苏翊鸣冬奥金牌背后的教育理念和他拼搏奋斗精神,应该成为更多家庭培养教育孩子的法宝,由此拓展青少年教育思路,引导他们努力去做最想做的事情,更加务实地向着预定目标不懈奋斗。(久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