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小说阅读(风流教育局长成长史专题16 小说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最新模拟题精选分项汇编(广东专用))
专题16小说阅读(学生版)
一、(2022·广东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鉴赏家
汪曾祺
①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②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③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④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⑤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⑥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⑦叶三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⑧季匋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⑨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
⑩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⑪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学。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⑫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⑬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⑭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⑮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⑯“唔!你怎么知道?”
⑰“花是乱的。”
⑱“对极了!”
⑲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⑳季匋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他佩服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陶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锋,季陶民微用侧笔,——他写字写的是章草。李复堂有时水墨淋漓,粗头乱服,意在笔先;季陶民没有那样的恣悍,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
㉑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㉒叶三说:“四大爷,你这画不对。”
㉓“不对?”
㉔“‘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㉕“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㉖季匋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
㉘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㉙季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㉚十多年过去了。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
㉛季匋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㉜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
㉝“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㉞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㉟叶三说:“不卖。”
㊱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㊲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对四季水果的介绍准确、质朴、自然,很有生活气息,意趣盎然。
B.儿子们希望叶三不要走宅门卖果子的情节是为了表现叶三儿子们的孝顺。
C.季匋民愿意让叶三旁观他作画,愿意和叶三谈画,可见他把叶三当知音。
D.作者将季匋民与“扬州八怪”之一李复堂作比,突出季匋民绘画造诣高。
20.小说哪些地方表现了叶三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
21.鉴赏家叶三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
22.曾有人建议汪曾祺先生把这篇小说的结尾改成“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捐给了县图书馆收藏。”你认同这个建议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2022·广东广州四中教育集团·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船魂
王海群
①夕阳西下,晚风渐起。乌蟒河缓缓地流,半江瑟瑟半江红。
②对岸静泊着水泥船,岸上还是低矮的小茅棚,它们的主人还是艄公何大伯吗?
③何大伯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人。当年我和母亲去外婆家,搭的就是他的船。我和同船玩闹的另一个孩子都落水了。何大伯跳下水,救起了我,另一个孩子却让激流永远地卷走了。那是他自己的孩子小驹儿呀……
④何大伯,今天我看你来了。可是,我却怕何大伯认出我来。
⑤一个老者走出了小茅棚,望望对岸。船过来了。是何天有!我的心突突地跳起来。
⑥他老了,背弯了,头发、胡子全白了。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样的漠然。深深的愧疚压着我的心,假如他的驹儿不被激流卷走,假如他的第二个儿子还在他身边……
⑦何大伯看了我一眼,扭过头,说了声:上船吧,同志。
⑧难道他真不认识我了?我工作了,成了一名年轻的法官,已有9年没来看他了。不认识也好,哦,不,也许怪我没先叫他,可是……
⑨上了船,他只是摇桨,默不作声,我打破了宁静,说:“今天没什么风浪嘛,老人家。”“有风浪也不怕,撑船的怕什么风浪?”声音沙哑,却带着当年的豪气。
⑩船到河心,夕阳已落,河水一片混沌。“这水比以前浑多了。”我说。
⑪“清也好,浑也好,只要有船,就能渡人。”何大伯接过我的话,眼睛却不看我,只是摇浆。“还要有像你这样的老艄公才行啊。”我说。
⑫“不行,老喽。再干6年,我小儿子白龙回来啦,就交给他。”他说得那样平静,我的心却提上嗓子眼,不敢看他。
⑬船到岸边,我身上没零钱,只好掏出一张百元钞给他。
⑭“怎么,用大票子吓我?”他露出一丝笑意。
⑮他边点钱边说:“现在我烟酒都断了。等儿子回来,我想买条新船。”
⑯“买条新船好啊。”我说。
⑰“只是,我看,光靠我这条船不行啊。”大伯叹了口气:“别看我老了,但还看得清。你看,有些伢仔整天不务正业,偷吃扒拿,就是不上过日子这条船;有的当干部,不但不吃苦在前,还多吃多拿,坑害百姓,不给政府撑好船。最叫我憋气的是政府要法办,让他们吃点苦,受点教育,家里还护着,请客送礼,替他们开脱。要我说,没有政府这条大船,老百姓的一河清水就让他们搅浑了,迟早他们把自己给呛死。”
⑱我边听边点头赞许。何大伯,你或许不知道,你的小儿子白龙的案子就是我判的啊。20年前,你为了救我失去了大儿子驹儿,可是后来,我却没给你的小儿子白龙留一点情面……
⑲“你看,天不早了,快回去吧,我这人瞎啰嗦。”我百感交集下了船。回望对岸又有人朝河边走来,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复又上船,“老人家,我想帮你摆一次渡。”
⑳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我抓过竹篙,一头抵向岸边。一双手,一双厚实、温暖的手死死地捂住了我拿竹篙的手。我扭头看他,他却侧脸,目光投向了远方浩渺苍茫的水面,嘴中啜嚅着什么……
(节选自《儿童文学》2010年第12期,有删减)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一句景物描写展示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夕阳西下时的河景,同时也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
B. 写老艄公“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样的漠然”,是以外貌描写来表现他失去孩子驹儿后的沉痛心情。
C. 何大伯对“我”有救命之恩,可“我”却没有因此而宽容他犯罪的小儿子,这说明“我”是一个秉公执法的法官。
D. “再干6年,我的小儿子白龙回来啦,就交给他。”这句话既写出了何大伯的期盼,也照应了下文“我”判的白龙的案子。
17. 结合文段,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清也好,浑也好,只要有船,就能渡人。
18. 小说中的“我”怕“何大伯”认出自己,却又希望他能认得自己,其实“何大伯”早已认出“我”,请从文中找出“何大伯”认出“我”的表现分析一下。
19. 请结合小说主人公“何大伯”这一人物形象,说说你对小说标题“船魂”的理解。
三、(2022·广东茂名·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突袭
(王筠)
①正是一夜中最为寂静的时刻,严寒笼罩着大地,山上一片肃然。只有西北方向柳潭里与东南方向下碣隅里的隆隆炮声打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②死鹰岭是横亘在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高山险岭,主阵地1419.2高地卧伏于下碣隅里到柳潭里的公路上方,它是美军陆战队的生死命门,也是志愿军部队的一把尖刀。守住了这一片阵地,就等于在美国人的心脏上戳了一刀子。所以师长和政委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吴铁锤,务必抢占并死守鹰岭诸阵地。
③攻击部队排成了散兵线,悄悄地向山上模去。几百人的部队都反穿着单薄的棉衣光脚走在寒冷到极致的雪地上,冰铁一样的大地吸附着他们的脚板,一阵阵疼痛渗透到他们的心脏、骨髓和每一个毛孔,就像是无数的铁钉子扎进了他们的血肉,使他们本来就冻伤冻肿的脚板饱受着加倍的苦难。但他们全都紧咬着牙关,以免打战的牙齿惊扰了山头上美国人的好梦。
④孙友壮腾出手来摸了摸他的一双大脚,脚板面子黏糊糊的一片,他知道那是流出的血水。孙友壮管不了那么多,甩开了膀子,几乎是大步流星地走在了散兵线的最前面,走在了吴铁锤的身旁。不一会儿双脚就麻木了,好像是两根僵硬的木头戳在冰冷的雪地上。
⑤到了半山腰,吴铁锤抬起胳膊压了压,先是近处后是远方,先是身边后是两翼的部队,都停了下来。吴铁锤听了听,山上山下一片寂静,美国人没有一点动静,搞不好都在睡大觉。吴铁锤没有大意,低声下达了他的第二个战斗命令:“都卧倒,匍匐前进!”
⑥所有的人都趴倒在雪地上,顺着山坡往上爬。光脚走在雪地上的动静自然是比穿着鞋子走路的响声要小,但也并不是一点声音没有,而匍匐着爬行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用悄无声息这个字眼来形容此时此刻吴铁锤和他带领的队伍也并不为过。他们就是这样反穿着单薄的棉衣裤,赤裸着双脚爬行在冰冻的雪地上。
⑦守卫着死鹰岭1419.2主阵地峰腰部的是美军麦卡锡中尉所在的连。整整一个白天都相安无事,陆战队员们绷紧的神经免不了松弛下来。夜幕降临以后,气温也在急剧地下降,麦卡锡和他的士兵躲在散兵坑里不停地跺脚和拍打着双手,以抵御严寒的侵袭。
⑧周围一片宁静,只有漫山遍野的积雪映照出淡淡的背景。寒冷使得美国士兵们昏昏欲睡,麦卡锡不停地喊叫着他们,把他们一个一个从即将到来的梦境中拉出来。黑夜是中国人的白天,中国人总是在夜间进攻,他们善于在夜幕中发动袭击,麦卡锡经历过这样的教训,他惧怕夜幕,惧怕待在这黑漆漆的荒山野岭上。麦卡锡的叫喊声凄厉而刺耳,显得十分神经质,听起来不像是平日里的那个麦卡锡。本森下士感觉到他这个长官的神经即将崩溃。
⑨倦意一阵阵袭来,美国士兵路易斯的眼睛很快就闭上了,可是随之而来的噩梦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梦到了中国人袭击他们的情景,在七零八落的枪声中他落荒而逃,拼命了半天还只是在原地转圈,两条腿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拼命地蹬腿。他的腿蹬在鸭绒睡袋中,睡袋拉扯着他的身体,使他从噩梦中醒来。
⑩一阵急促和铿锵的金属撞击的声音在山坡上兀然而起,紧接着是一片远远近近的呐喊声,好像堤坝突然决口,山体突然崩塌。麦卡锡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下意识地感觉到这是中国人。中国人来了!
⑪伴随着铿锵的金属撞击声(麦卡锡当然不知道那是吴铁锤祖传的铜锣),山洪爆发一般的喊杀声越来越近,爆炸声随之响遍了整个死鹰岭大大小小的阵地。几百颗手榴弹同时飞向黎明前寒冷的夜空,飞向美国人据守的山头要点,有的扔在了散兵坑前面,有的扔在了散兵坑后面,有的正好扔在了伞兵坑里,麦卡锡和他的陆战队员们都蒙了。更要命的是紧跟着爆炸的硝烟和横飞的弹片,无数中国人冲进了他们的阵地,紧接着就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混战……
⑫麦卡锡中尉见大势已去,下达了紧急撤退的命令。
(节选自《长津湖》,有删改)
1.请以吴铁锤的视角,简要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2.小说中多次写雪地和天气的寒冷,有什么作用?
3.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探讨人物形象,请补充对话。
老师:这篇小说分别刻画了志愿军群像和美军群像。
小广:志愿军的英勇无畏、(1)______(限四字词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东:小说中美军表现出一副(2)_______(限四字词语)、疲惫不堪的样子。
老师:的确,人物群像凸显了人物的共性。小说中,作者还在人物描写上尽量变换不同手法,让文字更有表现力。
小茂:第④段运用了动作描写,“摸”“甩”“走”等动词具体写出了极度寒冷的天气下孙友壮的英勇无畏。
小名:那我来说说第⑨段路易斯这个人物。(3)_________
老师:所以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4.请以“这盛世,如您所愿”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志愿军的敬意。(不少于100字)
四、(2022·广东佛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那丛翠绿
袁良才
①炳三奶奶静静地躺在陪伴她大半生的精雕细镂、漆皮斑驳的宁波床上,她的神情看上去极安详,全无一丝半毫对死亡的恐惧,似乎还有几许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兴奋。炳三奶奶执拗地拒绝了孙子爱国要送她去医院的恳求,炳三奶奶说,我该走了,早该走了,你爷爷在那边等我呢!
②奶奶,你别胡思乱想了。都说你是老寿星、老福星,熬过这阵儿就好了,还能活上十年。
③傻小子,又说浑话了。我早活够了,你爸爸妈妈都走在我前头了。要按迷信的说法,我占了你父母的寿呢。我是个老党员,当然不信这个,可心里就是不落忍。就让我在老宅里走吧,别再浪费国家的钱,这叫“寿终正寝”,是喜事哩。
④爱国不再坚持送奶奶去医院,与媳妇轮换着照料奶奶。他们心里知道,老人家的日子不多了。事实上,炳三奶奶近来行为就有些反常,这怕就是不祥之兆吧。爱国两口子一边悉心照顾奶奶,一边悄悄准备起后事。
⑤炳三奶奶虚弱得连稀粥都喝不了几口,一天,竟吵吵着想吃窝窝头。爱国不嫌烦,只当尽最后的孝心,让媳妇蒸了一锅久违了的窝窝头,奶奶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于嚼下几口窝窝头,连连说,好吃,好吃,香,真香!
⑥隔了几天,炳三奶奶又嚷嚷着想吃野菜。爱国媳妇皱了皱眉,爱国连忙接腔,头点得像鸡啄米。好,好,我明天就亲自开车到郊外挖野菜,这个季节野菜挺多的,我平时大鱼大肉吃腻了,也正想换换口味哩!
⑦炳奶奶更不消停了,小屁孩儿似的缠着孙子,要他赶紧去集市买一盆菖蒲来,搁到窗台上,奶奶说她和爷爷都喜欢菖蒲,又绿又香,看不够,闻不够哩!爱国和媳妇有点儿措手不及,大眼瞪小眼时,只听奶奶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起了一首什么诗:石盆养寒翠,六月如三冬。勿云数寸碧,意若千丈松。劲节凌孤竹,虬根蟠老龙。傲霜滋正气,泣露泫春容……
⑧爱国听得一头雾水,奶奶轻轻地笑出声,神情是那样腼腆,这是你爷爷当年教我的,宋朝张九成的《菖蒲》诗。爱国遭电击似的浑身一震,他飞快地背过身去,抹了一下眼睛,咚咚咚地跑出去,随即传来汽车的引擎声。
⑨一盆叶丛翠绿的菖蒲搁在炳三奶奶卧房的窗台上,阳光的碎片在叶尖上调皮地追逐嬉戏。炳三奶奶静静地、久久地斜靠在床头,久久地、静静地盯视着那丛绿雾出神,眼里悄无声息地溢出泪来,一点一点,滴落到枕巾上,洇湿一片。你爷爷说:“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奶奶痴了傻了似的梦呓般的喃喃自语:“我俩在沦陷区开了一个南货店,上头每月给十块大洋经费,可你爷爷硬是逼着我省吃俭用,一块钱恨不能掰成八瓣花,很少能吃上一顿米饭,不是啃窝窝头,就是让我去挖野菜。爷爷说,我们是党的人,别以为给党做了事,就可以乱花党的钱。”
⑩周末,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当讲解员的重孙女继红回家看太奶奶,她接到爸爸的电话,特意给太奶奶捎回来一盆名贵的兰花,她一路激动地想象着太奶奶见到这盆兰花的高兴样子。不巧的是,太奶奶刚刚睡着了,连一丝儿鼾声都没有,太奶奶实在太老了,老得连打鼾的力气都没有了。继红不免一阵伤感,太奶奶可是最疼自己了。
⑪她小心翼翼地把窗台上的菖蒲移放到客厅里,对爸妈咕哝,这玩意儿也太老土了。换上名贵兰花盆景——“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太奶奶醒来一定会欢呼的!说不定病就好了。
⑫太奶奶醒了,但不是“欢呼”,而是“怒目而视”,脸色陡变,呼吸急促,要继红立刻撤下那盆兰花,把菖蒲重新摆上去。继红只得照办,委屈得眼泪直流。许久,太奶奶情绪终于平复下来,太奶奶气若游丝,继红是把耳朵紧贴在太奶奶嘴边才勉强听清的——
⑬太爷爷太奶奶是一对革命伴侣,在敌占区冒着生命危险从事情报工作,所经营的南货店就是秘密联络站。太爷爷确定的联络暗号是,窗台上摆一盆菖蒲表示平安无事,如果换成搁一盆兰花则代表危险,不可接头联络。爷爷说,“菖”谐音“昌”,寓意昌顺吉祥,“兰”谐音“难”,寓意有劫难、危险。在一个秘密联络日,上级特委的一个负责人突然匆匆来到南货店,说有一份重要军事情报要火速转交苏北“老家”的人。爷爷见这位负责人目光躲闪,神色异常,又发现店外有三三两两的形迹可疑的人来回逡巡,太爷爷叫过太奶奶,走后门,买点儿鱼肉好菜,晚上留首长吃饭。太爷爷没等太奶奶明白过来,就把她推出了后门。太爷爷眼见接头时间已到,猛地冲到窗台前推倒了那盆菖蒲……太爷爷在日寇的监狱里坚贞不屈,不久惨遭杀害。太奶奶被组织派往苏中抗日根据地。
⑭炳三奶奶把她和爱人的故事隐藏得太久太久,如今听来似乎不那么真实了。
⑮那天奶奶为啥会那么生气?爱国揣摩着告诉女儿继红,你太奶奶盼着你太爷爷来接她呢。你太爷爷看见了窗台上的菖蒲,就会放心大胆地进来,接你太奶奶走。要是兰花,你太爷爷凭职业的敏感,就会马上撤离的。继红听了,深深地点点头,说,一定是!
⑯后来,继红在单位,在那盆看似普通的菖蒲前,又多了一项讲解,她讲的是那样声情并茂。她仿佛看见太爷爷太奶奶在天上久别重逢,洒泪相拥。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20年12期,有删改)
12.选文围绕“莒蒲”组织材料,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关于“菖蒲”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
(1)______。
炳三奶奶临终前
(2)______。
炳三奶奶去世后
继红在那盆菖蒲前,讲解爷爷奶奶的故事。
1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爱国遭电击似的浑身一震,他飞快地背过身去,抹了一下眼睛,咚咚咚地跑出去。(赏析加点词语)
(2)一盆叶丛翠绿的菖蒲搁在炳三奶奶卧房的窗台上,阳光的碎片在叶尖上调皮地追逐嬉戏。(从环境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14.选文多处运用了插叙,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15.读完选文,也许你会联想到很多词语,如:赤诚、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忠诚……你想到了哪个词语?结合选文内容,围绕该词语谈谈感受。
五、(2022·广东深圳·三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戴车匠
汪曾祺
①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
②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门面很小,只有一间。正面的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板壁前面,是作坊。作坊放着两张车床。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
③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 看看图样,坐到车床的坐板上了。一个人走进他的工作,是叫人感动的。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看到戴车匠坐在床子上,让人想起古人说的:“百工居于肆,以成其器。”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
④有的时候,忽然,他停下来。那就是想到了一点什么事。或是刘长福托他斡旋一件什么事,那一头今天该给回话;或是澡堂里听来一个治风湿痛秘方,他麻二叔正用得着……似乎他把那点工作做好,即为满意。能分外多做几件就很按捺不住得意了。他自然可以有时间抽一袋烟,喝两口茶,伸个懒腰。
⑤戴车匠做的最细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罐盖须严丝合缝,木理花纹不错分毫。做得了的东西,都悬挂在西边墙上,真是琳琅满目,细巧玲珑。
⑥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 一看看半天。
⑦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来,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木箱里。洋老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戴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⑧这里的小孩子一年四季有各种各样的玩物。特别是清明,吃螺蛳之后还可用车匠做的螺蛳弓射螺蛳壳玩。孩子们用竹箭的尖端把螺蛳掏出来吃了,用螺蛳壳套在竹箭上,一拉弓弦, 哒的一声,螺蛳壳便射了出去。射得相当高,相当远。家家孩子吃螺蛳,放螺蛳弓,因此每年夏天总要从瓦楞里打扫下好些螺蛳壳来。清明前半个月,戴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来,整天地做螺蛳弓。孩子们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兴奋起来。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到清明那天,到处是拉弓放箭的声音。
⑨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八岁的儿子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⑩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节选自汪曾祺的《戴车匠》,有删改)
文本二
汪曾祺的小说,什么都平平淡淡,但读完之后你却不能平静,内心深处总会有一种隐隐的激动,不能自已。
——著名作家、评论家 李陀
16.简要概括⑤—⑨段作者回忆了有关戴车匠的哪些往事?
17.请从描写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18.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写到了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有什么作用?
19.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京开幕,时代重新呼唤“工匠精神”。你从戴车匠身上,看到哪些可贵的“工匠精神”?请结合具体情节回答。
20.请以《戴车匠》一文的选材或主旨或语言为例,分析文本二对汪曾祺小说的评价。
六、(2022·广东·南山实验教育麒麟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手艺的江湖
明前茶
①大雨初歇,我拎着要修的鞋子出门了,才发现老鞋匠的摊位上空空荡荡,只能失望地往回走。忽见20米开外,一个修自行车的师傅正在翻转自行车,准备把漏气的轮胎卸下来。我便问他:“鞋子开胶了,急寻老鞋匠来修,你可知道老鞋匠什么时候出摊吗?”
②修车师傅打量着我手里的鞋,断然说道:“你这双鞋,他弄不来。老鞋匠原来在钢厂工作,手劲儿过人,修鞋多半是挤完502胶,像捏饺子皮似的,用力把脱胶的鞋帮捏拢了。你这鞋帮子将来还得开裂,想永不开胶,得缝一圈麻线……”听这意思,他才是民间的一个修鞋高人。
③反正我也不赶时间,索性坐下来等他修完车,再帮我修鞋。只见他准备了半盆水,将自行车轮胎一段段搁在搪瓷盆里找漏点,找到漏点后,将小片胶皮在喷着蓝火的电枪上烤软了,再严严实实地补在漏点上。接着,他用电动磨轮在补漏点附近小心锉磨,就像给美人遮瑕一样,让轮胎平滑匀整,看不出任何补漏痕迹。
④老鞋匠带着大茶瓶子,晃晃悠悠地来了!修车师傅主动打招呼说:“不好意思啊,抢了你的生意。你还没有吃午饭吧,我那保温瓶里有饺子,你弟妹包的,先吃了再蹲守生意吧。”
⑤修车师傅的修鞋功夫果然到家,我穿了缝牢的鞋,感觉他的手艺高超,就陆续把家里的鞋子带去修。修车师傅的脾气并不好,我在等待修鞋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他训斥来修鞋、修车的人。他会抛出一团白棉线,对来修车的人说:“快去打盆水,把你的车子擦亮了,我再帮你修。看看你,车子从来不保养,都脏成什么样了。我小时候,一辆二八大杠凤凰自行车,享受的是家人待遇。现在的年轻人,总觉得鞋子是鞋子,车是车。要知道,你这么薄情,物件儿也不会跟你多久。”
⑥那些来修车的人倒也不恼,蹲坐在小马扎上,擦起自己的车子来。也许,让人低头的不仅是修车师傅那张饱经世事的脸,还有什么都难不倒他的扎实手艺。如今来修自行车的人,都骑着数千元的碳钢山地车、竞速自行车,还有可以在半空中拨转车头、脱手斗技的小轮车,对,就是在奥运会上可以争金夺银的小轮车。修车师傅修好了他们的特技小轮车,小伙子们还会在附近的高坡和台阶上来一段表演。修车师傅也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来,还拿起手机追拍视频。
⑦修车师傅在这里摆摊30年了,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仿佛是他的对手,一直在领跑,绝不肯让他待在舒适圈里。一开始,他只会开锁配钥匙,后来,城市居民家里纷纷换上了指纹锁和密码锁,配钥匙的活就少了,这迫使他开始学起修车。刚上手时他只会修自行车,后来出现各种共享单车,需要修理的普通自行车少了,这又迫使他去学习修理各种竞技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我看到,这些年瞬息万变的社会潮流,如对手一样提拎着他,逼他进步,最终让他支棱起所有的精气神。
⑧城市的版图越来越大,有些人上班连骑电动车也吃力了,只能改坐地铁。他终于开始学修鞋了。从前,修鞋子也简单,无非是鞋子开胶了,要上点胶,用力捏拢;或者,鞋跟磨歪了,钉个鞋跟。如今修鞋子的活计可复杂了,有的鞋面上绣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晶钉珠与丝缎花纹,被姑娘不小心剐坏了一小块儿,就得找织补匠。修车师傅立刻坐上小马扎,手绘地图,让急着修鞋的人去某银行24小时自助点门口,找那个长年蹲守的织补大嫂。
⑨修车师傅说:“她在咱们这座城市的活儿数第一,手头光是攒的丝线就有上百种,放心吧,她肯定能把你这鞋修好。”我笑着插言:“哪天您也学会织补手艺,就像脱口秀演员既会唱跳,又会弹吉他,还会演小品和说相声一样,您就能把这一带的活儿全包下来。”师傅大笑着回应说:“没了对手,这日子多没意思啊。这就好比令狐冲不见了东方不败,乔峰不见了游坦之,张无忌不见了玄冥二老,那还有啥意思?”
⑩修车师傅有这个胸襟,我完全相信。我亲眼见这修车师傅的工具柜里,放着一摞金庸的书,这些书都被翻得起了毛边儿。因此,武侠的江湖是一个什么样的互为掣肘又互为激励的形态,手艺的江湖又该是一个怎样的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状态,他心里可明白得很呢。我自从认识他,亲眼看到他把自己忙不过来的生意,让给旁边的老修鞋匠,也经常听到他的修车铺在黄昏时分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他买了两个便宜的音响,放在修车铺的左右,有时放的是《英雄交响曲》,有时是《田园交响曲》,有时又是《月光奏鸣曲》。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位在繁华市井中过着田园生活的平凡英雄,无论生活如何波澜起伏,他都不怵,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英雄气概。他从未被这世界层出不穷的变化击倒,反而越挫越勇,十八般手艺傍身。
⑪每当我被生活中的变化逼到墙角,每当我气馁之时,他那双被皱纹包围的明亮眼睛就跳出来注视我,给我无尽的勉励。
(《读者》2021年第23期)
(1)围绕修车师傅,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请将下面空格补充完整。
修完车后修我的鞋子→①_____→修不了小姑娘的鞋→②_____→工具箱里放着金庸的书→③________
(2)请分析文章第⑦段的作用。
(3)联系文本内容,第⑦段和第⑨段两处“对手”的含义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
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仿佛是他的对手。
没了对手,这日子多没意思啊。
(4)为什么说修车师傅是一位“平凡英雄”?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5)阅读第⑥段,关注划线句子。那些来修车的人坐在小马扎上擦车子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联系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把他们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不少于50字)
七、(2022·广东·蛇口育才二中一模)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问题。
忘年交
[美]露西亚•伯林
①洛蕾塔遇到安娜和山姆的那天,救了山姆一命。
②安娜和山姆年纪很大了。她八十,他八十九。洛蕾塔去她邻居伊莱恩家的泳池游泳时,时不时能看到安娜。一天,她顺路拜访时,老头正在池子里以狗刨式游着,这时突然犯病了。洛蕾塔衣服鞋子都没脱,跃入水中,把他拉上台阶,拖出泳池。
③因为洛蕾塔救了他一命,安娜和山姆对她千恩万谢,执意要请她第二天去他们家吃午饭。跟他们吃午饭就意味着还要从市区大老远回到伯克利,不能按计划完成当天所有的事。不去的话会心生内疚,去呢又觉得自己没有主心骨。然而,一走进他们的公寓,她的坏心情立即烟消云散。那房子很敞亮,阳光充足。安娜以前是考古学家,山姆是工程师。他们的公寓里摆满精美的陶器和照片,像座藏品丰富的博物馆。楼下后院有一片很大的菜园,还种着很多果树和浆果。洛蕾塔惊叹不已:这两位鸟儿般孱弱的老人,园子里的活儿竟然都是他们自己干。
④午餐是烤奶酪三明治、佛手瓜汤,还有用园里种的菜拌的沙拉。安娜和山姆一起做饭,一起摆餐具,一起上菜。
⑤五十年来,两人做什么都在一起。就像对双胞胎,他们彼此应和,或者一个开口,另一个接茬说完。两人如同立体声音响。就这样,午餐愉快地度过。两位老人对音乐和园艺的共同热爱、对彼此的欣赏,给洛蕾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⑥当山姆用颤颤巍巍的手擦桌子的时候,洛蕾塔对安娜说,一辈子有这样亲密的伴侣,多令人羡慕啊。是啊,安娜说,但是不久我们之中就会有一个要先走一步了。山姆经常语无伦次,同样的故事他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尽管安娜对他总是十分耐心,但是洛蕾塔感觉到,她还是挺开心能有个别的人说说话的。她发觉自己越来越多地陷入山姆和安娜的生活。
⑦他们已经不再开车了。安娜经常在洛蕾塔上班时给她打电话,请她下班的时候顺便买些泥炭苔肥,或者送山姆去看眼科医生。有时候夫妻二人都不舒服,去不了商店,于是洛蕾塔还要帮他们买东西。她喜欢这两位老人,敬佩他们。既然他们这么需要人陪伴,她便每周陪他们吃顿饭,最多间隔一周。她带着鱼、鸡或意大利面到他们家去。他们俩会拌个沙拉,从园子里摘草莓当甜点。
⑧吃过饭,他们会边喝薄荷茶或洛神花茶,边听山姆讲故事。一个故事结束时,洛蕾塔就会说:“真舍不得走,可我明天一大早还得上班呢。”但山姆通常会说:我就再讲一点。老两口聊得很开心,互相补充,为日期和细节争辩,让洛蕾塔不忍打断他们。可有时候,她太累,或者有别的事要做,一点都不想去。最后,她终于说,她不能待到这么晚,第二天起不来。星期六来吃早午餐吧,安娜说。
⑨安娜得了肺炎,必须住院。她病得那么重,却只惦记山姆,没有她他该怎么办。洛蕾塔向她保证,她上班前会过去看他有没有吃药、吃早饭,下班后会帮他做晚饭,带他来医院看她。
⑩最难受的是,山姆不说话。他会哆哆嗦嗦地坐在床沿上,任洛蕾塔帮他穿衣服。他机械地服药,喝菠萝汁,吃完早饭后认真地擦干净下巴。晚上,她来的时候,他会站在前廊一直等她。他想先去看安娜,然后再吃饭。他们到了医院,安娜躺在那里,脸色苍白。她输着液,插着导尿管,吸着氧气。她不说话,但是微笑着握住山姆的手,山姆则喋喋不休,气喘吁吁,把他一天的每个小时都讲给她听。他们离开时,他走起路来跌跌撞撞、摇摇晃晃,洛蕾塔只得搂紧他。在回家的车上,他哭了,他太担心了。
⑪后来安娜回家了,身体康复,只是园子里需要干的活儿太多了。下一个星期天,吃过早午饭,洛蕾塔帮忙给园子除草,修剪黑莓藤。她真想待在家里,但又不忍心打电话取消。
⑫下个星期天,洛蕾塔去他们家的时候到晚了。她走进园子,前门不像往常那样敞开,于是她绕到后面的园子,从后楼梯上去。安娜和山姆正在楼上外面的阳台上。洛蕾塔要打招呼,却听到他们正专心致志地聊天。
⑬“她以前从没迟到过。她可能不来了。”“哦,她会来的,这些上午对她太重要了。”“可怜的人啊,她太孤独了。她需要我们。我们实在是她唯一的亲人。”
⑭“她肯定喜欢我讲的故事。见鬼,我一个故事也想不出来,今天还不知道给她讲什么呢。”“你会想出来的……”
⑮“哈喽!”洛蕾塔叫道,“有人在家吗?”
(选自《清洁女工手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出版王爱燕/译)
(1)请你从安娜的视角出发,用第一人称简要概述故事情节。
(2)洛蕾塔第一次走进山姆夫妇的公寓后,为什么“她的坏心情立即烟消云散”?
(3)请分析文章第⑩段中人物描写的作用。
(4)请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山姆的人物形象。
八、(2022·广东·东莞市竹溪中学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别有天地
聂鑫森
①半个小时前,他和他还素昧平生。半个小时后,他和他大有相见恨晚之慨。
②他是深巷中这座小庭院的主人,叫卓天成,一个退休快十年的园艺工人。
③他是偶尔经过这里,因院门未关就进来了的不速之客吗?他自报家门“小于”,四十出头,斯斯文文的样子。
④这是个仲春的上午,日色温润,云色也温润。庭院东隅的玉兰树上,疏疏密密的花,硕大而洁白,散发出清雅的香气,空坪隙地,错落地放置着被称为“托”的石架、木凳,“托”上是形状各异的紫砂盆,盆里是“缩龙成寸”的山岭丘壑。
⑤他和他在盆景边,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话也随脚步,长长短短,短短长长。
⑥“卓老,你把几十年的业余时间,都丢在盆景里了,采集材料不容易,塑造山水尤难,连一个苔斑都培植得活活有生机,宛若自然天成。”
⑦“无非是痴迷而已,居城市而有山林之思,麻烦就少了。”
⑧“你的山水盆景,不像海派、苏派,也不像岭南派、剑南派,但又取各家之长,有了自己的东西。”
⑨“海派、苏派讲究比例,手法精细;岭南派崇尚色彩艳丽,大俗大雅;剑南派注重雄与险。皆是地域山形水貌所致。我的呢……”
⑩“一言以蔽之:野、怪、抹、拙!”
⑪“小于,你出语不凡。想不到我们是知音啊!”
⑫他和他在玉兰树下坐下来喝茶,石桌上的花影深深浅浅,浅浅深深。茶味儿也跟着深深浅浅,浅浅深深。
⑬“你为这些盆景节衣缩食,可想过售之于人?”
⑭“也想过,但到底舍不得。”
⑮“我好像在别处见过先生的作品。”
⑯“家里断断续续总有些难事,不知怎么人家就知道了,主动上门给办了。我也没什么可谢,就送个不值钱的盆景吧。”
⑰“什么难事呢?”
⑱“儿子下岗要重新安排工作,老伴儿开刀要找家好医院,孙子大学毕业了要找个去处……唉!”
⑲“你应该办个展览,这么美的东西,何不让世人共享?标题就写‘别有天地•卓天成盆景艺术展’!”
⑳“谢谢你的赐名,可我不敢奢望啊。”
㉑话说够了,茶喝淡了。
㉒他站起来,拱了拱手,说:“打扰,打扰。卓老,我该告辞了。”人影缓缓飘出庭院,一下子不见了。不知客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水流云散,了无痕迹。
㉓卓天成发了好一阵儿呆,他快步走进庭院上方的一栋老屋。老屋里寂然无人。老伴出门买菜去了。儿子、儿媳、孙子,中餐和晚餐都在这里用。俗事缠人啊,卓天成叹了一口长气。
㉔他寻出一本相册,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细细地看。那里面嵌的都是平生所制的山水盆景照片。《独峰揽大风》《万壑起狂涛》《云谷野路仄》《怪石穿空鸟飞绝》……有的呢,原物还在;有的呢,换了主人。他眼里忽地涌出了泪水,抹了又有,有了又抹……
㉕几天后,他曾经供职的碧湖公园,邀他去那里举办盆景艺术展,展厅在湖畔的“柳风榭”。场地费有人付了,海报也贴出去了。
㉖似梦,非梦。如幻,非幻。
㉗到了将要布展的前一天,院门被小心地推开,进来一群搬运工人,交给他一封信,放下好几盆奇山异水,然后笑吟吟地走了。卓天成拭拭眼,竟是他此生最称意的几件作品,怎么齐刷刷地回了家?
㉘他急急地拆开信,一行一行地看下去。信上说:这些盆景是你平生的心血之作,理应物归原主。我调任本地不过两年,有人便得知我的业余爱好,喜欢侍弄这些盆玩。或称是自制,乞我帮忙养护;或说是交流技艺,以优品换走我的劣作。初未在意,时间一长,便生疑窦,执意追问,方知这些盆景皆来自尊府。你是一位老工人,解决你的困难本是各级干部应尽之责,为何不请自来?其意在你的盆景,得之责又为馈赠于我。上之所好,下必投其所好,古人言之甚确。今后,我必舍此嗜好,再不与盆景结缘。先生之大展“别有天地”,我定会前来一赏。信尾落款:小于。
㉙就是那个贸然来访的小于?小于是谁?从行文口气揣测,应是市里一个地位不低的领导。这办展览一事,是他策划的?
㉚开幕式是在一个上午举行的,观者如潮。卓天成没有看见小于的身影。
㉛快到中午时,展厅里的人少了,稀了。
㉜卓天成突然看见,有一个熟悉的人影从容地走进门来,分明是小于……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2月18日,有改动)
(1)联系全文,说说哪些内容体现了第㉙段提到的小于“地位不低”。
(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A结合语境,揣摩第㉔段画线句子中卓天成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
他眼里忽地涌出了泪水,抹了又有,有了又抹……
B选文使用了伏笔与照应的写作手法,请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3)小组围绕“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是小于,有人认为是卓天成。你认为谁是主人公呢?请作简要分析。
(4)下面三个词语都来自选文,哪个词语合适做标题?请说明你的选择与理由。
知音
相见恨晚
别有天地
九、(2022·广东广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俄罗斯性格
(苏联)阿·托尔斯泰
①我的朋友伊戈尔年轻健壮,十分出众。每当他从坦克炮塔里钻出来的时候,简直犹如战神!但在库尔斯克那场猛烈的战斗中,伊戈尔中尉那辆坦克不幸被德国鬼子的一颗炮弹击中,他虽然活了下来,但脸被烧得模糊不清。八个月之后递给他一面镜子的护士特过身去,哭了起来,而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她。他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样能回到战场。”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于是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
②他下车后步行了十八俄里,四面是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周围了无人迹,冰冷的风不停地吹开他军大衣的下摆,在他耳边孤独凄凉地呼啸。等他进得村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他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走到父母住的房子侧面,站在齐路深的雪里弯下身子往窗里探望。母亲正在暗淡的灯光下准备晚饭,她还是披着那条黑色的披巾,但老多了,耸着消瘦的肩……他明白,决不能让她受惊,决不能让那张熟悉的、年老脸因绝望而战栗。
③好吧,就这样吧!于是他敲了敲房门,母亲在门里答应着:“谁?”“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他回答说,他的心猛烈地跳动着。不,母亲没有听出是他的声音,他自己也仿佛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声音,他的声音在多次手术之后已经变得沙哑、沉闷、含糊不清了。
④“亲爱的,你有什么事吗?”她问。“我给您带来了您儿子伊戈尔中尉的问候。”这时候她打开门,跑向他,一把抓住了他的双手。“我的伊戈尔还活看?他好吗?亲爱的,你快进屋坐吧。”伊戈尔坐在桌旁的一条长凳上。当年他坐在这个地方时,腿还够不着地板。那时候,母亲常常摸着他的头,说道:“吃吧,好儿子。”
⑤不一会儿,他的父亲回来了,这些年来也衰老了许多,他的胡须好像撒上一层面粉,他看了看客人,在门口踩了踩破毡靴,不慌不忙地解开了围巾,脱下短皮袄,然后走到桌子跟前,握了握客人的手。啊,多么熟悉的、宽阔的、慈父的手啊,这就是他小时候每当犯了错误父亲用来经罚他的那只又宽又大的手啊!
⑥伊戈尔中尉坐的时间越长,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讲得越多,就越是没有办法把真相和盘托出,坐在父母的桌子面前,他既觉得幸福温暖,又感到委屈心酸。他们就像当年那样坐下来吃晚饭,在吃饭的时候,伊戈尔中尉才发觉母亲特别留神地盯看他握勺的那只手,他苦笑一下,这时母亲抬起头来,脸上的肌肉痛苦地抽动着。
⑦他被安排在大炕上睡觉。三月的风在屋顶上呼啸着,父亲在隔板后面打着酣,母亲辗转反侧叹息着,久久没有入睡,中尉俯伏而卧,把脸理在手掌里。
⑧第二天早上,木柴燃烧的噼啪声惊醒了他,母亲悄悄地在炉边忙活着,他的皮靴已刷干净放在门边,他那当初从家里带到战场上的包脚布也已洗干净,挂在晾衣绳上……
⑨他回到了原来所在的团队。战友们怀着由衷喜悦的心情迎接他归队。
⑩大概过了两个星期,母亲来了一封信:
⑪“你好,我的宝贝儿子,我害怕给你写信,我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你那儿来过一个人,是个非常好的人,只是面貌太丑,他本想在这儿住几天,可是马上就又走了。孩子,从那时起,晚上我就总睡不着觉,我总以为,是你回来了。你父亲为此责骂我,他说,你这个老太婆真是老糊涂了,他要是我们的儿子,他会不认我们吗?……是他的话,干嘛要隐瞒呢,有这样一张脸,就像到我们家来的那个人一样,是应该值得骄傲的。他尽量要说服我,可是作为母亲的心总是觉得,这个人就是你,是你回来看我们啦……亲爱的伊戈尔,给我来个信吧,你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或者是我真的发疯了……”
⑫伊戈尔把这封信给我看了,我对他说:“你真是个傻瓜,快给你母亲写封信吧。请求她原谅你,别让她再难过了……你这副模样她是不会嫌弃的……”
⑬他当天就写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双亲,请原谅我无礼,回过咱家的那个人确实是我——你们的儿子……”
⑭过了几天,我和伊戈尔正站在靶场里,一个士兵跑来对他说:“中尉同志,有人找您。我们动身回镇上去,当走近我和他合住的房子时,我看见他心情激动,忐忑不安,一直咳嗽不停。我想:“坦克手呀,你这个坦克手,怎么还会这样紧张!”我们走进屋去,他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他说了一声:“妈妈,你好哇!这是我呀!……”于是我看到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扑上去紧贴在他的胸前。
⑮是啊,这就是俄罗斯性格!看来,一个人是平凡的。但是,当严峻的灾难降临的时候,他的心中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
(有删改)
2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护士“转过身去,哭了起来”,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法写伊戈尔受伤后的相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B.为了不让父母受到惊吓,也为了自己的尊严,伊戈尔假称自己是苏联英雄格罗墓夫中尉,以他的身份来看望自己的双亲。
C.伊戈尔敲门时,文中写到“他的心猛烈地跳动着”,这是因为他怕母亲听出自己的声音,得知自己受伤的事实。
D.这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受伤——回家——归队——相认”组织情节,是否与亲人相认,是小说故事中的核心问题。
25.结合文段,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四面是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周围了无人迹,冰冷的风不停地吹开他军大衣的下摆,在他耳边孤独凄凉地呼啸。
26.从文中找出两处伏笔并说说其作用。
27.作者在小说结尾,对“俄罗斯性格”进行了诠释,一个平凡的俄罗斯人,面对灾难时,心中会产生伟大的力量,请结合文中的人物,说说你对“俄罗斯性格”的理解。
十、(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仙人掌
欧·亨利
①一般而言,消沉的人最容易沉溺于对往事的回忆,而一个人能在脱手套这会儿功夫重温一下求婚的整个过程也不是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
②特里斯尔伫立在他单身公寓的桌子旁,做的正是此事。桌子上放着一个红色的陶罐,里面栽着一株形状奇特的绿色植物。它属于仙人掌的一种,长长的叶子宛如触手一般,微风拂来,不停地摇曳,似乎在向人招手致意。
③特里斯戴尔慢慢地脱着手套,几个小时前发生的那令人揪心的一幕仍在他的脑海里闪现。教堂里那一簇簇鲜花的芳香,丝丝缕缕,依稀可闻;宾客们彬彬有礼的低声交谈言犹在耳;而牧师那拖长语调的话语一直萦绕在他的耳边,挥之不去。它宣告了一个无可挽回的事实:她与另一个男人结合了!
④这沉重的一击让他陷入绝望,但他仍想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失去她,又是怎么失去的。他突然发现自己正面对着以前从未正视过的东西——一个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纯粹的、真实的自我。他看到,以前穿在他身上那虚伪自负的华丽外衣如今破烂不堪,贻笑大方。
⑤他看到,当她缓缓走过教堂的过道,走向圣坛,当那个男人牵着她的手时,她抬起头来凝望着新郎,目光里流露出的是幸福和安详。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被遗忘了。这种目光,他也曾领略过,其中的意味,他自然心领神会。他的自负已经崩溃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发生争吵,一次也没有……
⑥可是,局面突然变得不可收拾。几个月前发生的事件又在他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起来。
⑦她一直把他当作偶像,而他每每带着高贵气派接受她的膜拜。她为他点燃香烛,香烟缭绕,沁人心脾。瞧,她是多么谦逊,多么纯真,多么虔诚,多么纯洁。她把他奉为天神,用很多溢美之词称赞他的品行和才华。他接受她的供奉,犹如沙漠吮吸雨露,却拿不出花朵和果实施以回报。
⑧那天晚上,他把她请到自己的住处,向她炫耀自己非凡的经历。她是那么美丽,头发自然卷曲,容貌清纯,话语温柔,令他着迷。她问道:“卡拉瑟斯船长告诉我,你会说一口地地道道的西班牙语,你怎么会懂得那么多?”
⑨唉,卡拉瑟斯真是个白痴。那是他特里斯戴尔从词典的旮旮旯旯里搜集的一些古老而隐晦的西班牙谚语,然后拿到俱乐部向人卖弄。毫无疑问,他为此感到过内疚。卡拉瑟斯是他的一位崇拜者,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把特里斯戴尔所谓的博学多才传得神乎其神。
⑩哎呀,她的崇拜是多么令人愉快,多么令人舒畅。对于她的赞美,他来者不拒,也不予辩解。任由她将虚妄的西班牙语学者的称号加封在自己头上。
⑪当他放下高傲,跪在她的脚下,向她求婚时,她是多么快活,多么羞涩,多么紧张!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他都可以发誓,她的眼神中分明包含了毋庸置疑的允诺。可是,出于女孩的羞怯,她却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明天,我会给你答复的。”她说。于是,他,这位宽容而自信的胜利者,微笑地答应再等她一天。第二天,他在房间焦急地等待着她的回音。中午时分,她的仆人来到他的门口,送来了一盆奇特的栽在红色陶堆里的仙人掌。没有字条。也没有口信,只是在那株仙人掌里挂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一个古怪的外国名字或植物学名。他一直等到了夜晚,却没有等到她的回音。
⑫两天后,他们在一个晚宴上碰面了。一阵寒暄过后,她注视着他,一脸的紧张、疑问和关切;而他却彬彬有礼,漠然相对,一心就等她开口解释。她以女人的敏感。从他的态度上得到了某种暗示,随即也变得冷若冰霜。就这样,他们开始疏远;最后,分道扬镳。他的过错在哪儿?该怪谁呢?此时此刻,谦卑的他在自负的废墟中寻找答案,假如……
⑬公寓房间里,一个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把他又拉回到现实之中:
⑭“你的白兰地可不怎么样。”这位偶然来访的朋友走到他身边,“哪一天到潘塔看我,尝尝老加西亚带过来的那玩意儿。嘿,这儿还有一位老相识呢!特里斯戴尔,你从哪儿弄来的这盆仙人掌?”
⑮“一个朋友送的礼物。”特里斯戴尔说道,“知道是什么品种吗?”
⑯“当然知道,这是一种热带仙人掌,在潘塔每天都能看到成百上千。喏,这上面挂着西班牙语标签呢。”
⑰特里斯戴尔笑了笑:“标签上写的是西班牙语吗?”
⑱“是的。当地人想象,这种仙人掌的叶子是在向人伸手招唤,所以他们把它叫做‘唤人掌’。英语的意思就是‘请把我带走’。”
(有删改)
28.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主人公在卖弄古老隐晦的西班牙谚语后感到内疚,因此他决定放下高傲,向“她”下跪求婚。
B.“偶然来访的朋友”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他的出现无意中揭示了特里斯戴尔求婚失败的原因。
C.第三段对温馨的婚礼场面的描写,以乐景写哀情,用反衬的手法表现特里斯戴尔痛苦绝望的心情。
D.小说运用插叙,巧妙地把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使情节起伏跌宕,悬念迭生,有力地突出主题。
29.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他接受她的供奉,犹如沙漠吮吸雨露,却拿不出花朵和果实施以回报。
30.请简要概括小说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
31.请分析小说以“仙人掌”为题的妙处。
十一、(2022·广东·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逢谷雨
申宝珠
①他跟王老师说,自己病了。他要回家去看病,王老师答应了。
②王老师肯定会答应。他在县城读高中,他家离学校有三十来里地,从来没请过假的他,是不可能撒谎的,谁愿意说自己病了。那不是诅咒自己嘛!
③他也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今天撒谎,是因为马上就要到谷雨了,他想回去帮母亲侍弄庄稼。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在家乡,谷雨也是很好的商机,可以卖培育的种苗。对于田地多劳力少的家庭,那就得加班加点干活儿。
④他厌倦了密不透风地学习生活,想回家透透气。名义上是帮母亲种庄稼,其实是逃避学习。班里后面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令他感到窒息,他像鸟儿一样要冲出樊篱。
⑤他坐最后一辆班车回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任何一辆行驶的车辆。他只好步行回家。
⑥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很像母亲的眼睛,笑眯眯的,弯成一条缝。他走啊走,肚里虽然咕咕叫,但心里想着母亲烙的油饼、熬的小米稀饭,脚步就不由得加快了。
⑦走到小河边,他借着月光看见田地里有一个背影。那背影正弯腰将一株一株幼苗放进坑里,然后埋好扶正踩实。
⑧他寻思,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他心里忽然一颤,
⑨那时,镇上已经有红薯苗的成品。但母亲舍不得花钱,就在自家院子里培育红薯苗。不承想,培育得极为成功。4月初,母亲就叨念,谷雨前裁完自家红薯,就可以走街串巷去卖红薯苗了。
⑩他小跑着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推门,纹丝不动,他的手触到了一把铁锁。他明白了,田地里干活儿的正是自己的母亲。
⑪泪淌了下来。
⑫也只有母亲才会这么拼命!村里小卖部一袋化肥比镇上贵5角,母亲就去镇上买。别人家都是夫妻一起干农活儿,可他爸爸在外地打工,家里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扛。除了她,谁会如此倔强?
⑬泪无声息地淌下来。
⑭母亲做的油饼外焦里嫩、小米粥软糯养胃,但她自己从不肯吃一口。母亲常说他正在长身体,要吃得有营养。她自己即使吃糠咽菜,也要挣钱供养他读大学。她没日没夜劳作,就是要他有出息……
⑮他揩去眼泪,没伸手去门墩下拿钥匙,也没去田里喊母亲。他扭头就朝学校的方向走去,脑海里只有母亲弯腰劳作的背影。
⑯他明白路上已经没有汽车了,只能徒步去县城时,那他也不想回头。
⑰这时候月亮从云朵里游了出来,如水一样流泻在大地上。好大一轮月亮!乡村静谧,偶尔一两声犬吠,远远地就像在和他打招呼。他一个人在赶路,却没有一丝恐惧。母亲说,男子汉肩头有两盏灯,只要一直勇敢向前走,这两盏灯就不会灭。他步行到县城,天已经亮了。
⑱王老师询问他好点儿没?他说自己好了,永远不会得懒惰病了。他又似自言自语:雨生百谷,自己这枚种子已经发芽,就等着长叶、开花、结果。
⑲说完,眼眶又湿了。不争气的眼泪又流下来。
⑳雨生百谷?王老师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笑了。
㉑王老师明白,他真的不再是以前的他了。
㉒门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清晨,他水米未沾牙。但他不打算停留,在水龙头下喝了两捧自来水,他直接奔向了教室。
(来源:2021年5月5日《羊城晚报》,有删改。)
3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撒谎回家看病,除了想要帮母亲在谷雨之时多挣点钱,还想要逃避学习重压。
B.“他”借着月光看到田地里还在干活的那个背影,心里突然一颤,他已知道是母亲。
C.“他”费尽心力回到家,却未进家门,徒步回校,这一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中。
D.雨生百谷,朴实之语,虚头相生,既揭示了自然之理,又蕴含了“他”的成长之道。
33.请简要分析第⑬段“泪无声息地淌下来”在文中的作用。
34.“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分别简析文中划线的两处景物描写中的“情语”。
(1)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很像母亲的眼睛,笑眯眯的,弯成一条缝。
(2)这时候月亮从云朵里游了出来,如水一样流泻在大地上。好大一轮月亮!
35.“他”曾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文末王老师欣慰地笑了,觉得“他真的不再是以前的他了。”请结合文本谈谈“他”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并简要分析“他”转变的原因。
十二、(2022·广东汕头·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保尔来到大海边。
②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航行的轮船冒出一片片黑烟,像黑云似的散步在大海的上空。一群群海鸥尖叫着在大海上飞翔。
③现在,他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事情等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④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⑤就这样成为队伍的累赘吗?他想起了基辅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舍。既然自己成了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把背叛了自己的肉体也消灭掉,怎么样?朝心口开一枪,就完事了!过去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也应该能够适时地结束生命。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
⑥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⑦“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⑧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你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6.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在描写修筑轻便铁路的过程中,写到了土匪袭击工地,建设者开展劳动竞赛,处决逃跑工人等内容。
B.冬妮亚是保尔少年时期的朋友、恋人,他们后来因为理想和信念产生了分歧,最终分道扬镳。
C.保尔身上有一些缺点和毛病,如擅自调换骑兵部队、政治上的幼稚与狂热、将革命与爱情对立起来、自杀的念头、打人等,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一是揭示保尔真实的成长过程,二是让英雄更贴近普通人,更亲切,更可信。
D.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肺炎和伤寒,医生已放弃了抢救,可保尔又一次死里逃生。
37.选文心理描写细腻感人,请仿照示例进行摘抄和批注,完成下表。
摘抄
批注
(示例)“怎么,你们这帮坏蛋、奸商,竟敢欺负人?”保尔像蹬着弹簧,两手一撑就蹿到中铺上,挥起拳头,朝莫季卡那副蛮横无耻的脸上猛力打去。
(示例)摘抄句子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保尔对违反规定还仗势欺人的不法商贩强力反击,充分展现了保尔顶强不屈,敢于反抗的个性。
_____
_____
38.“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人生,就是要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历练与考验,坎坷与起伏,锻造了人物的信念和意志。请你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整本书的内容,说说人物的成长史。
⑴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⑵简·爱《简·爱》
十三、(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洒在雪地上的泪珠
胥得意
①冷静这辈子最讨厌的事是被人逼迫着做不愿意做的事。
②6岁那年,她第一次到乡下的爷爷家过年。去爷爷家的路上,她已经想好了,见了爷爷奶奶要问好,她要给他们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或者拿出画的画给他们看一看。
③结果到了爷爷家,冷静刚刚笑着和爷爷奶奶打过招呼,妈妈的手就按在了她的头上,妈妈一边说着快给爷爷奶奶鞠躬,一边把她的头往下按了一下。冷静把头倔强地挺了起来,转过身有些愠怒地看着妈妈。妈妈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太好看,给爷爷奶奶解释说,孩子小,不太懂事。
④吃饭的时候,冷静给爷爷倒酒,给奶奶夹菜,爷爷奶奶叫得亲热又甜蜜,爸爸和妈妈觉得冷静挺懂事,脸上的笑也自然多了。
⑤冷静读初三那年,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才艺比赛。为了取得好成绩,班里的老师特意请了一位在文化宫工作的家长来辅导参加比赛的学生。冷静参赛的节目是独唱,歌名是《我和我的祖国》。每一次歌唱之时,她都觉得自己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尤其是唱到结尾之时,每一次她都觉得眼泪在眼眶里含着,歌曲唱完,她总要短暂地沉浸在情感抒发后的感动之中。她静静地站着,仰着头,目光注视着斜上方,她似乎能够看到那里飘着一面鲜艳的国旗,而她的心和那面国旗正一起舞动着。她觉得自己以这样的姿势结束比赛感觉很好,但是辅导老师却要求她在唱完之后,要深深地给评委鞠躬,等掌声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再挺起腰来。
⑥冷静不喜欢这样的安排。她认为,比赛就是比赛,她可以用尊重的目光注视评委,把最好的状态展示出来,但她不想用鞠躬的方式赢得评委们的印象分。比赛那天,冷静就用凝视的方式完成了舞台的造型。那次比赛,她获得了第一名。
⑦冷静太有个性了,妈妈早就发现了,也曾试图让她有所改变。但是冷静有自己的认知,她反驳妈妈:我认为发自心底的尊敬才是最真诚的尊敬,只有主动地去做,才是最好的。妈妈看着已经大学毕业的冷静,觉得她说得没有错。
⑧28岁那年,冷静结婚了。两年之后,冷静有了自己的儿子。从儿子懂事起,冷静就教育儿子,人活着要懂得感恩。感恩并不是形式,不是给爷爷磕头有多响,也不是给姥爷鞠躬有多弯,而是真心在心里装着他们。
⑨那年元旦放假,冷静到北京出差。这是她第一次到北京,她想到向往了多年的天安门广场看一看,但结果忙了一天,直到晚上十点多她才有点儿空闲。想到第二天就要返程,她还是决定去广场看一看。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刚一出门,天上便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好大好大的雪。
⑩冷静到达天安门广场时,长安街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和车辆,广场上的灯亮着,只有个别游客还在空旷的广场上,亮晶晶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着。
⑪刚走进广场,冷静一眼就看见多次梦到的国旗台。国旗早已降落,只有那高大的旗杆矗立在广场上。而她的眼里,似乎看到旗杆顶上还飘着那面旗帜。
⑫雪似乎覆盖了整个世界,城市进入了香甜的梦境。多么静谧的夜晚呀,冷静的耳边响起了自己最喜欢的《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当她在心中刚刚哼起旋律时,却看到旗杆下的雕像轻微地动了一下,定睛一看,原来那是站立的哨兵。哨兵像是雕塑一样静止在那里,身姿挺拔,像是青松在那里静静地守着。一瞬间,冷静停住了,她感觉自己的呼吸一下子变得不够通畅,刚刚涌出来的泪水在眼缝中结成了冰碴,扎得眼皮有些疼。
⑬冷静用手轻轻地拭掉了泪珠,调匀了呼吸,把身子挺直,对着那看不清面孔的哨兵,深深地把腰弯了下去。当她的腰躬到最深处时,几滴泪水又从眼里涌了出来,在雪地上砸出了一串深坑。
⑭她听到了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
(原载于2022年1月25日《解放军报》)
39.哪些内容可见冷静“最讨厌”被人强迫做违背意愿的事?请简要概述。
40.对比是本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请列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1.请揣摩第②段画线句子所反映的冷静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
冷静心想:“_______________。”
42.作者投稿时,一位资深编辑建议将标题改为《鞠躬》。你觉得合适吗?请谈谈你的意见及理由。
十四、(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女巫的不肖子
[奥地利]福·奉格特霍夫① 高年生译
①大多数孩子都熟悉女巫:女巫使所有人感到害怕,把王子交成青蛙,在苹果中下毒,月满时飞往公羊山。女巫脸上长瘊子,大多驼背,肩上栖息着凶恶的乌鸦。她们爱吃毒蟾蜍和鸡眼,从不刷牙。
②这些都是女巫自己说的,因为她们还对此感到自豪。可是克蕾策的事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因此此事使女巫们很为难。
③克蕾策是一个真正可怕的女巫。她有一桩很大的心事:她的孩子库尼贝特。
④库尼贝特使女巫们害怕。他是一个可怕的孩于,因为库尼贝特……很乖。他是一个可爱的好孩子。他对施魔法、毒苹果等什么都不感兴趣。他的扫帚只是用来扫地,他不肯用它来飞行。库尼贝特最爱吃的才是维也纳的肉排加菠菜。他只喝牛奶,每天刷两次牙。他的母亲克蕾策从早到晚写个不停:
⑤“我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坏儿子?你为什么这么乖!至少坏一次嘛!!!你将来怎么会成为真正的巫师呢?!”
⑥克蕾策感到绝望。
⑦再加上魔女节越来越近了。到那时女巫们的子女就得证明他们已是真正的女巫和巫师了。
⑧其他的女巫都不为自己的孩子操心。一个坏过一个,残暴酷虐,暴殄天物,乐此不疲。
⑨他们为迎接魔女节想出了可怕的事情:烧房子,扔炸弹,让汽车相撞。“你们干得真漂亮,真是乖孩子,好孩子。”自豪的女巫母亲们说。
⑩克蕾策感到不安。可库尼贝特快活高兴,安慰他的母亲:“你不要担心,我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⑪这个时刻来到了。熊熊的烈火在燃烧,女巫们跳狂热的舞蹈,怪声高唱可怕的歌。女巫们的孩子表演他们所干的坏事。现在轮到库尼贝特了。他勇敢地走到前面,说:“我要去战争之国。”
⑫女巫们难以相信。难道库尼贝特终于改变了吗?现在他是否已变坏了?
⑬“好。”她们喊道,“打仗杀人,这是最坏的事!”
⑭她们围着库尼贝特跳起魔女舞,嘻嘻哈哈,心花怒放。
⑮库尼贝特来到战争之国。
⑯在那儿,穿着红色军服的士兵们向穿着蓝色军服的士兵们开火。
⑰蓝城的炮弹把红城的房子打出很多的洞。绿城的男人们来到黄城,开枪,呐啦,把所有东西砸烂,并说:“现在这也是一座绿城了。”——尽管它一直还是黄色的。
⑱这就是战争。
⑲“今天我要第一次使用我的巫师魔力。我要对战争施魔法!”库尼贝特很开心。
⑳士兵们维续开枪开炮。可是忽然发生了这种事情:每一枪发出的不是子弹,而是……一朵鲜花。
㉑红兵枪口发出的是红玫瑰,蓝兵枪口发出的是毋忘草。
㉒代替炮弹射向天空的是花草树木,它们打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
㉓起初士兵们丝毫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事。鲜花,遍地都是鲜花。每一枪都是一朵花。
㉔“停止射击,”蓝兵向红兵喊道,“这使人痒得难受!”
㉕红兵回嘴嚷道:“谢谢你们的毋忘草,谢谢!来,让我们赶快在花儿凋谢之前照管好它们!”
㉖士兵们忘掉了战争,如今宁愿把时间和精力用于他们的花草树木上。
㉗女巫们获悉库尼贝特所干的事情后脸上立刻长出新的瘊子。不仅如此!她们气得要死,因此……
【注】①福·泰格特霍夫:(1954年—)奥地利童话大师。主要作品有《美丽的龙》《药草童话集》等。
4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巫们外表丑陋,内心邪恶。他们的世界以干坏事为荣,以做好事为耻。
B.库尼贝特宣布去战争之国,女巫心花怒放,确信他终将成为真正的巫师。
C.文中关于战争的描述,有调侃、讽刺的意味,这体现了作者的反战思想。
D.“赶快在花儿凋谢之前照管好它们!”表明士兵们依然深藏着美好的人性。
44.库尼贝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5.文章第④段划线的两个句子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他是一个可怕的孩子,因为库尼贝特……很乖。他是一个可爱的好孩子。
46.开枪射出鲜花的场景如何体现童话的想象“夸张而合理”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十五、(2022·广东肇庆·二模)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却说那孙大圣兄弟三人,按下云头,径至朝内,只见那君臣储后,几班儿拜接谢恩。行者将菩萨降魔收怪的那一节,陈诉与他君臣听了,一个个顶礼不尽。正都在贺喜之间,又听得黄门官来奏:“主公,外面又有四个和尚来也。”八戒慌了道:“哥哥,莫是妖精弄法,假捏文殊菩萨哄了我等,却又变作和尚,来与我们斗智哩?”行者道:“岂有此理!”即命宣进来看。
②众文武传令,着他进来。行者看时,原来是那宝林寺僧人,捧着那冲天冠、碧玉带、赭黄袍、无忧履进得来也。行者大喜道:“来得好!来得好!”且教道人过来,摘下包巾,戴上冲天冠;脱了布衣,穿上赭黄袍;解了绦子,系上碧玉带;褪了僧鞋,登上无忧履。教太子拿出白玉圭来,与他执在手里,早请上殿称孤,正是自古道:“朝廷不可一日无君。”那皇帝那里肯坐,哭啼啼跪在阶心道:“我已死三年,今蒙师父救我回生,怎么又敢妄自称尊?请那一位师父为君,我情愿领妻子城外为民足矣。”那三藏那里肯受,一心只是要拜佛求经。又请行者,行者笑道:“不瞒列位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只是我们做惯了和尚,是这般懒散。若做了皇帝,就要留头长发,黄昏不睡,五鼓不眠,听有边报,心神不安;见有灾荒,忧愁无奈……
(节选自《西游记》)
47.以上名著章节内容主要选自《西游记》中的一回是( )
A.第39回: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B.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C.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D.第43回: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48.选文中,八戒担心门外来的四个和尚是妖精假扮的。而在原著中也有不少“真假难辨”的故事,通过比较这些情节,我们会对原著有更深入的理解。请你根据相关情节,完成比较阅读卡片的内容。
出处
《西游记》
比较
真假国王
真假美猴王
情节梗概
(1)___________
因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认为“不善”,将他赶回花果山。六耳猕猴乘虚而入,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找回悟空,真假猴王大战,难以辨认。最后被如来佛识破,悟空打死六耳猕猴。
出现假冒者的共同原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得到的启发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请结合猪八戒在“四圣试禅心”以及“猪八戒助力败魔王”两个故事情节中的表现,全面谈谈你对他的认识。
十六、(2022·广东东莞·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尖山梁的月光
马晓红
①我是尖山梁第一个考进县城高中的,但我是不想读书了,我想跟四叔去省城卖面皮。
②但我不敢跟爹提这事。因为老师对他说过:哑巴,你这娃是块读书的料,将来一定有出息,一定能光宗耀祖的。他咿咿呀呀地笑着,硬是塞给老师几个鸡蛋。
③他每天天不亮就进山砍柴,吃过晌午饭一头钻进苞谷地,晚上早早把鸡赶进笼,摸摸窝里有没有蛋,然后就着月光编簸箕。
④四叔走的那天,他没有上山,一早就端个小板凳坐在院坝边上,慢慢地撕着烟叶,塞进烟锅,也不点火,吧嗒吧嗒干吸着。我坐在门槛上,默默地看着他脚下的扁担,看着四叔顺着田埂爬上尖山梁,转个弯不见了人影。他划了根火柴,点着了烟,仍然坐着没动——一直坐到天黑。
⑤进城上学那天,我很早就醒了。月亮很大很圆,皎洁的月光穿过破损的窗纸,随意地洒在床前,形成凹凸不平的光斑。他蹲在灶台前抽着烟。见我起来了,留了一碗红苕稀饭给我,还有一小块掺了苞谷面的白面锅盔馍。我吃饭的时候,他一边抽烟,一边整理着背婆。背婆里是一个化肥袋子,装着红苕、苞谷,还有一罐腌菜,那是我的口粮。等我放下碗,他拿出一块折成方形的红布,小心翼翼地递给我——里面大大小小的零钱就是我的学费。
⑥他背起背婆,徇偻着腰,走上弯曲的田埂,在露珠上拖着长长的影子。远处一层一层黑灰的山脊,同样佝偻着腰,陪着我们向前蠕动。我默默地跟在他后面,翻过尖山梁,过了王家岭,沿着李家河,走差不多一个时辰,到了镇上,再花3块钱,坐半个时辰的公交车,才到县城。县城很小,学校也不大。还没到校门口,他就停下,卸了背婆,拿出袋子,放在我脚边,打个手势,转身就走了。
⑦我看着他灰色的背影被金色的晨曦吞没,却生不起一点感激之情:娘带着襁褓中的我嫁给他,没过一天好日子,生病也没钱医治,到死连一副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现在,他又把我一个人扔进陌生的县城。
⑧我在老师面前维持着乖巧的样子,在同学面前只有沉默和自卑。我也不愿意回山里,经常以学习紧张为借口,一连几个星期也不回家。
⑨周末,我就在大街小巷乱窜。最终迷上了网络游戏,越陷越深。白天,我上课、下课、吃饭、做作业……晚上,网瘾犯了,就爬墙出去玩一两个小时。学校围墙并不太高,里外都有几棵老树,斜出的虬枝就是最好的梯子。腊月初八那天,虽然下着雪,但我还是忍不住了,等同学们睡熟了,我又偷偷地溜了出去。走进网吧,揉了揉眼睛,跟网管打了个手势,径直向最里面的角落走去。太冷了!只有三四个人,都戴着耳机,盯着电脑,没有人抬头看我。我常坐的位置已经有人了。那人看样子已经玩累了,用一件土灰的衣服蒙着头,干瘦的背脊,蜷曲着身子,趴在桌上睡着了。走近几步,隐约闻到一阵腐木的酸臭,我不由得皱了皱眉,绕到最后一排,仍然选一个靠墙的角落。
⑩“呼——呼——”那人真的累了,打起了鼾。
⑪网管走过来,拍了拍那人的脊背。鼾声停了,那人抬起头,衣服滑了下来,露出一头稀疏的白发。“外面那么大的雪,我才让你进来,你也不能吵着人啊!”网管小声说着。那人不停地哈腰点头,咿咿呀呀地道歉。网管摇了摇头,做了个“嘘”的手势,走回门口去了。
⑫我心头一颤,像被雷击了一下:那件打着补丁的衣服是我穿旧的,那头花白的头发曾陪我从山里走到城里,脚下背婆里是我吃了十几年的红苕和腌菜。
⑬他摸出一张烟叶闻了闻,又放回口袋,支着头发呆,过了一会儿,又趴下了——这次没有打鼾。
⑭我弯着腰,蹑手蹑脚出了网吧。巷子里,回荡着“吱吱”的脚步声,白白的积雪反射着月光,刺得双眼有点酸痛。
⑮灰色的围墙,在月光下起伏,像夜风下的山脊。昏黄的路灯下,雪花飞舞,泛着亮光,像爹的白发,在尖山梁上摇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50.请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不想进城读书——()—— ()——我明白了爹的苦心
51.作者仅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处称呼“哑巴”为“爹”,请分析原因。
5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他咿咿呀呀地笑着,硬是塞给老师几个鸡蛋。
(2)远处一层一层黑灰的山脊,同样佝偻着腰,陪着我们向前蠕动。
53.文中的“月光”与《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在行文中多次出现,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自选两个角度分析。(提示:结构、手法、情感、主旨等)
【链接材料】
(1)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2)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3)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节选自《驿路梨花》)
十七、(2022·广东揭阳·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突袭
王筠
①正是一夜中最为寂静的时刻,严寒笼罩着大地,山上一片肃然。只有西北方向柳潭里与东南方向下碣隅里的隆隆炮声打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②死鹰岭是横亘在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高山险岭,主阵地1419.2高地卧伏于下碣隅里到柳潭里的公路上方,它是美军陆战队的生死命门,也是志愿军部队的一把尖刀,守住了这一片阵地,就等于在美国人的心脏上戳了一刀子。所以师长和政委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吴铁锤,务必抢占并死守死鹰岭诸阵地。
③攻击部队排成了散兵线,悄悄地向山上摸去。几百人的部队都反穿着单薄的棉衣光脚走在寒冷到极致的雪地上,冰铁一样的大地吸附着他们的脚板,一阵阵疼痛渗透到他们的心脏、骨髓和每一个毛孔,就像是无数的铁钉子扎进了他们的血肉,使他们本来就冻伤冻肿的脚板饱受着加倍的苦难。但他们全都紧咬着牙关,以免打战的牙齿惊扰了山头上美国人的好梦。
④孙友壮腾出手来摸了摸他的一双大脚,脚板面子黏糊糊的一片,他知道那是流出的血水。孙友壮管不了那么许多,甩开了膀子,几乎是大步流星地走在了散兵线的最前面,走在了吴铁锤的身旁。不一会儿双脚就麻木了,好像是两根僵硬的木头戳在冰冷的雪地上。
⑤到了半山腰,吴铁锤抬起胳膊压了压,先是近处后是远方,先是身边后是两翼的部队,都停了下来。吴铁锤听了听,山上山下一片寂静,美国人没有一点动静,搞不好都在睡大觉。吴铁锤没有大意,低声下达了他的第二个战斗命令:“都卧倒,匍匐前进!”
⑥所有的人都趴倒在雪地上,顺着山坡往上爬。光脚走在雪地上的动静自然是比穿着鞋子走路的响声要小,但也不是一点声音没有,而匍匐着爬行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用悄无声息这个字眼来形容此时此刻吴铁锤和他带领的队伍也并不为过。他们就是这样反穿着单薄的棉衣裤,赤裸着双脚爬行在冰冻的雪地上。
⑦守卫着死鹰岭1419.2主阵地峰腰部的是美军麦卡锡中尉所在的连。整整一个白天都相安无事,陆战队员们绷紧的神经免不了松弛下来。夜幕降临以后,气温也在急剧地下降,麦卡锡和他的士兵躲在散兵坑里不停地跺脚和拍打着双手,以抵御严寒的侵袭。
⑧周围一片宁静,只有漫山遍野的积雪映照出淡淡的背景。寒冷使得美国士兵们昏昏欲睡,麦卡锡不停地喊叫着他们,把他们一个一个从即将到来的梦境中拉出来。黑夜是中国人的白天,中国人总是在夜间进攻,他们善于在夜幕中发动袭击,麦卡锡经历过这样的教训,他惧怕夜幕,惧怕待在这黑漆漆的荒山野岭上。麦卡锡的叫喊声凄厉而刺耳,显得十分神经质,听起来不像是平日里的那个麦卡锡。本森下士感觉到他这个长官的神经即将崩溃。
⑨倦意一阵阵袭来,美国士兵路易斯的眼睛很快就闭上了,可是随之而来的噩梦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梦到了中国人袭击他们的情景,在七零八落的枪声中他落荒而逃,拼命奔跑,想远离那奇怪和恐怖的枪声,然而他的这一努力纯属徒劳,他脚步蹒跚,奔跑了半天还只是在原地转圈,两条腿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他使出了浑身的气力,拼命地蹬腿。他的腿蹬在鸭绒睡袋中,睡袋拉扯着他的身体,使他从噩梦中醒来。
⑩一阵急促和铿锵的金属撞击的声音在山坡上兀然而起,紧接着是一片远远近近的呐喊声,好像堤坝突然决口,山体突然崩塌。麦卡锡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下意识地感觉到这是中国人。中国人来了!
⑪伴随着铿锵的金属撞击声(麦卡锡当然不知道那是吴铁锤祖传的铜锣),山洪暴发般的喊杀声越来越近,爆炸声随之响遍了整个死鹰岭大大小小的阵地。几百颗手榴弹同时飞向黎明前寒冷的夜空,飞向美国人据守的山头要点,有的扔在了散兵坑前面,有的扔在了散兵坑后面,有的正好扔在了散兵坑里,麦卡锡和他的陆战队员们都蒙了。更要命的是紧跟着爆炸的硝烟和横飞的弹片,无数中国人冲进了他们的阵地,紧接着就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混战……
⑫麦卡锡中尉见大势已去,下达了紧急撤退的命令。
(节选自《长津湖》,有删改,标题为命题人所加)
54.请以吴铁锤的视角,简要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开端:我收到务必抢占并死守死鹰岭诸阵地的命令。→发展:①_____________→高潮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局:“我们”成功突袭,抢占了死鹰岭阵地。
55.课堂上,老师带着同学们探讨人物形象,请补充对话。
老师:这篇小说分别刻画了志愿军群像和美军群像。
小深:志愿军的英勇无畏、①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圳:小说中美军表现出一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疲惫不堪的样子。
老师:的确,人物群像凸显了人物的共性。小说中,作者还在人物描写上尽量变换不同手法,让文字更有表现力。
小深:第④段运用了动作描写,“摸”“甩”“走”等动词具体写出了极度寒冷的天气下孙友壮的英勇无畏。
小圳:那我来说说第⑨段路易斯这个人物。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所以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56.按要求回答问题
(1)小说中多次写雪地和天气的寒冷,有什么作用?
(2)结合小说内容,请你全面分析志愿军这次突袭成功的原因。
57.请以“这盛世,如您所愿”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志愿军的敬意。
十八、(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的光亮
①小区临街的店铺,可谓五花八门。理发店、电脑维修店、童装店、早餐屋……只有一间店铺还闲着。它比别家的租金略高,但门前环境也最好:地面宽敞,绿化带植被茂盛,还有棵巨大的合欢树,如同撑着一把大伞。
②合欢树下是街坊大妈们平日聊天休闲的场所,平时热热闹闹。但今天,这棵树下却静得很——那家空置的店铺终于来了房客。一个年轻妇女一手抱着个可爱的小孩,另一只手拿笤帚在扫地。男人在店铺里清理杂物。这个孩子,叫旺旺。
③没多久,大妈们就了解到这家新房客的情况——听说男主人找了家工厂上班,一家人从乡下刚进城,结婚时欠了债,在老家挣不到钱,进城来打工挣钱。
④白天,他们家敞着门,几个月大的小孩在一个凉席上玩儿,旺旺妈就在旁边穿手链、剪线头、缝玩具,总也不闲。
⑤没成想,没过多久,就遇到了麻烦。旺旺爸骑摩托车不小心撞断了腿,治疗费用让这个小家难以承受。旺旺爸在医院久住不起,回了家,小夫妻俩夜里的哭声,隔着门都传出很远。
⑥旺旺妈率先振作起来。她把家隔成两半,锅碗瓢盆和简易的木板床塞进小小的隔间,更大的地方放了货架,“旺旺超市”开张了。
⑦早上,她把丈夫的竹椅和孩子的小床搬到合欢树下,给他们摆上热腾腾的早饭。太阳移,树荫动,旺旺妈便将竹椅小床不断往树荫里挪。她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把笑容带给丈夫、孩子和每一位顾客。
⑧小区里的人,渐渐地都愿意来这里买东西,因为旺旺妈乐观,看着喜气,总是笑吟吟的,嗓音甜,说话柔,做事利索。别看店面小,货却备得很全。她娇小的身躯跨上大号摩托,先去批发市场上货,再到蔬菜市场进水果和青菜。“好卖就卖,卖不掉的我就吃了。”她笑呵呵地说。
⑨这天,旺旺妈操刀削土豆皮,将十几个土豆切丝浸泡着。本是要自己吃的,却被买菜的客人看中了,非要买去,还经常预定。旺旺妈的食材生意,借助土豆丝拓展开。她开始做些加工好的净菜,回家下锅炒炒就能吃,生意愈发红火。虽然腿上有伤,但旺旺爸开始力所能及地给家里帮帮忙,脸上也逐渐有了笑容。
⑩合欢树下的老人们说,旺旺家真不容易。小区里分布着好几个超市,三步一户、五步一家的,西门口刚开了个大型超市,生鲜齐全。要不是旺旺一家勤劳能干,这小超市很难支撑下去。
⑪旺旺超市开了一年多后,旺旺爸终于康复了,全心帮妻子打理小超市。买卖虽小,却是一家人的根基。他们家水果蔬菜新鲜好吃,品质有保证。不跟别人硬拼价格,而是拼服务和时间:大清早出门,想买些东西,只有旺旺家早早就开着门,旺旺妈正在整理刚刚批发回的蔬菜,都是最新鲜的食材。晚上,别家超市都是九点关门,只有旺旺超市的灯一直亮到十点半。刚来的时候,她还是满脸羞怯、白白净净的模样,现在已成为面颊黑红的干练店嫂。
⑫丈夫干不了重活儿,旺旺妈一直自己干着上货、搬运等活计。后来有了上门送货的配送车,可她还是自己往批发市场跑。她说,有些居民想买的东西,还得她去淘。只有自己亲自挑,才能上到最好的货。
⑬我有几次跟小区的朋友交换书籍,约定把书放在旺旺超市。无论多忙,旺旺妈都将物件保管、交接得非常仔细。随着网上购物的飞速发展,旺旺超市门口暂存的快递更加多起来,旺旺妈专门腾出一个大纸箱放快递,旺旺超市成了个小型中转站。
⑭去年夏天,我去旺旺超市买东西,却罕见它关着门,门口一块纸牌上写着:有事外出,歇业一周。旺旺超市自开业以来,几乎没有关过门,实在有事,最多关门半天。这次是怎么了?
⑮再次营业的时候,旺旺妈满脸灿烂的笑容。我问,这几天干啥去了?她说:“去北京旅游了。旺旺就要上学了,我们两口子也从来没出过远门。这次去北京好几天,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
⑯她将招牌和灯盏重新擦拭一遍,到了晚上,“旺旺超市”那盏灯更加明亮了。
58.请按照下面的格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店铺迎来新房客→(1)__________→乐观面对生意红火→(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
59.“旺旺超市”只是隔开的一个小店面,如何在一众超市中屹立不倒的,请在文本中找出原因。
60.人物塑造是小说的主要任务,阅读文本,完成下面的人物形象探究表格。
塑造方法
文中内容
人物性格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刚来的时候,还是满脸羞怯、白白净净的模样,现在已成为面颊黑红的干练店嫂。
容貌上的变化是她经受生活磨砺的结果,也体现了她的蜕变。
语言描写
“去北京旅游了。旺旺就要上学了,我们两口子也从来没出过远门。这次去北京好几天,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
旺旺妈用自豪的语气说明了一家人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改善,由衷感到开心。
动作描写
旺旺妈就在旁边穿手链、剪线头、缝玩具,总也不闲。
(1)______________
对比
1.小夫妻俩夜里的哭声,隔着门都传出很远。
2.旺旺妈满脸灿烂的笑容。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1.还有棵巨大的合欢树,如同撑着一把大伞。
2.她把丈夫的竹椅和孩子的小床搬到合欢树下……
(4)______________
61.题好一半文,你能说出本文以“幸福的光亮”为题好在哪吗?
十九、(2022·广东惠州·二模)
我不是你的绿叶
①我和白洛梅从小一起长大,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所有人眼中,我就是她身旁的绿叶。可是,在内心深处,我抗拒做她的绿叶,虽然她总是那么优秀。
②中考分数出来后,白洛梅没有悬念地被全城最好的高中录取,当看到我的分数也能上这所高中时,大家都很吃惊。连我姨都调侃:“不会是和你同名的吧?”没有人知道,从小天资一般的我,为了能和白洛梅考上同一所高中,一直像奋力划水的鸭子一样努力着。
③高一上学期,我成绩平平,尤其是数学成绩,一直拖我的后退。我苦苦摸索学习的方法,终于在高二上学年年级统考中,像一匹黑马一样闯入了年级前三十名。虽然和年级前三名的白洛梅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如愿进入了实验班。
④一天放学,白洛梅特意在校门口等我。“丫丫,考得很不错啊!”她叫着我的小名,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有点害羞地挽起她的胳膊,心里有种暗暗的骄傲。
⑤可是,造化弄人。高考时,因为一场重感冒,我只考上了北京一所普通大学,白洛梅上的却是北京一所985大学。去北京时,白洛梅送了我一份礼物——一个音乐盒。看着音乐盒并肩而立的两个小人儿,我若有所思。
⑥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我乐此不疲地奔跑着,我拼了命考着各种证书。我决定,我要去白洛梅的学校读研。其间,不时有白洛梅的好消息传来:她拿到了甲等奖学金,她的毕业论文刊载在著名的学术刊物上……白洛梅天生就是学霸,得知她保研的消息,我一点都不惊讶。
⑦大学毕业那年,我第一次考研铩羽而归。白洛梅知道我还要再考一次时,只问了句:“你确定要再考一次吗?”我坚定地点了点头。见此,白洛梅用力地拥抱了我。
⑧白洛梅帮我在她们学校办了一个旁听生证。很多时候,我安静地待在学校图书馆习、刷题,每晚都和她挤在一张床上。有时,我觉得我离白洛梅多近啊!可是我分明离她很远。终于,在我不懈的努力下,第二年我考上了白洛梅学校的研究生。
⑨我研究生毕业那年,白洛梅已经进了北京一家著名的投资公司工作。为了也能留在北京工作,我租住在远郊的一间小房子里,每天挤两个小时的地铁去市中心找工作。我妈劝我回家乡去工作,我不同意。我妈说:“你是一定要待在洛梅身边,做一辈子的绿叶?”我沉默了一下,回答我妈:“我不是白洛梅的绿叶。”
⑩不久,我被一家文化出版公司录用。我每天奔波着,清晨看太阳一点儿一点儿照亮地铁口来来往往的人们的脸庞,傍晚在回出租屋的路上一遍遍地数天上的星星。我夜以继日地工作,三年后,终于因为打造出多本畅销书,被升为部门行政主管。我知道只有到主管级别,才有参加公司年末茶话会的机会,而白洛梅作为金融界崭露头角的“投手”,是这种茶话会上的常客。岁末,台上,着一袭灰色晚礼服的我,作为主持人,显得神采飞扬。台下,白洛梅以嘉宾身份入场时,我看到了她眼里的惊喜。那一刻,我相信,谁也不会再觉得我是白洛梅的绿叶。只是,我心中依旧有隐隐的不自信。
⑪没多久,白洛梅通知我参加她的婚礼。婚礼当天,白洛梅美得惊人,她看着接到了新娘捧花的我,微笑着对大家说:“丫丫是我的好闺密,她凭着努力和不服输的心,活得璀璨而夺目。她在我的生活中一直像一盏小橘灯,在我散漫和懈怠时带给我榜样的力量。我希望我们一直这样,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做彼此的小橘灯……”
⑫我眼角含泪地望着美丽的白洛梅,内心豁然开朗。原来我从来都不是什么“白洛梅的绿叶”。
⑬朋友之间从来都不是鲜花与绿叶的关系。我们并肩生长于丛林中,不管风霜雨雪,都你追我赶地挺拔着,让彼此看到成长的力量。这,才是友谊最好的姿态。
62.为了证明“我”不是白洛梅的绿叶,“我”做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63.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4.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心理、情感、修辞等角度给文章加上评语。请自选角度,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
(1)没人知道,从小天资一般的我,为了能和白洛梅考上同一所高中,一直像奋力划水的鸭子一样努力着。
(2)有时,我觉得我离白洛梅多近啊,可是我分明离她很远。
65.白洛梅在婚礼上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婚礼结束后,“我”准备以微信消息的形式将这些“感触”与她分享。请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拟写这条微信消息。(不少于50字)
二十、(2022·广东·深圳市海湾中学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行军
①行军时多是白天里不走,尽往夜堆里钻。天刚擦黑,这支顶着高粱花子、扛着些“汉阳造”“老套筒”的百十号人的连队,坚决地执行着刘邓首长的命令,天天都在急行军。
②刚当上解放军的卢守坤有点搞不懂了,大家没日没夜地行军,怎么还精气神十足?卢守坤一路上脚板子急促促地可不敢停。就是瞌睡了,闭着一只眼睛,脚板子还照样走得直溜。这功夫练的,整个人就像是队伍里的一只零件。回回走到宿营地,兵们横七竖八地直打呼噜。当班长的得给大伙儿烧水烫脚还要挨个儿挑脚泡。
③他的班长也是去年从那边(指国民党军队)举着手过来的,一年多就入党了。听他自己也说过,刚过来,哭过好几回,哭一次,人就清醒了一次,这边叫“挖苦根,倒苦水”。
④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三出陇海七战鲁西南的刘邓大军神出鬼没,于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后退之间拉出来不少的战机,一度使国民党军尴尬至极狼狈不堪。
⑤这又是一个晚上,天还是黑得像黑煤一样,零碎的冬雨叩在脸上生生地疼,前胸后背已经汗透了,外面的衣服冻得像是披了层盔甲,里面的贴肉小褂凉飕飕地冰着心窝子。队伍还在悄然流淌着,卢守坤有些累了,一路都是黄泥巴地走起来太费鞋了。虽说根据地老百姓送过来的黑布鞋,穿着好是好,不磨脚也很少打泡,一路如风还不带响声,可就是合脚的少,做的时候又没个尺码,都是一水的千层底,厚厚的掂上一掂,仿佛听到村长们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打布鞋时,那满院满屯满山洼子里呼呼啦啦吟唱一片的麻绳拉扯起来的乡土歌谣。一村一庄地收挪上来,太平车推过来这么一倒,一连连人马排过来,见人塞上一双,调换不到大小的只好凑合着对付。班长们就说了,大一点也不打紧,男人家扛枪弄炮的,脚大走四方嘛。
⑥卢守坤刚来有点不好意思,最后捡了双小的,这一双掂在手里,瘦得紧巴,脚趾头夹得生疼。他索性用刺刀挑了点鞋帮子,前几天还好,两天一过,一路的黄泥巴下来,鞋口说松就有点软塌了,这不,稀糊糊的泥巴地一粘,靴子掉了。黑咕隆咚的不太好摸,还弄了一手泥。身子一弯下来,任队伍从旁边嗖嗖地过,班长跟了过来,小声地说:你别乱动,我来。
⑦班长就是班长,三把两把就摸到了。卢守坤伸脚一套,就是刚刚丢下的那只,鞋内暖暖的余温还在呢。
⑧脚底渐暖,夜色渐薄。卢守坤看到前面班长的步子隐约间一颠一颠的不大平稳起来。是刚才帮自己找鞋子时被后面的人撞了腿?还是脚底下生了泡?卢守坤有点不明白了,无奈行军的队列里也不好问话。班长有副好脚板,行军时总爱替别人扛枪,战士们向他夺,他都不肯放,还说:我有的是劲,不信你们谁有本事缴获老蒋一门山炮,我再扛给你们看看。
⑨班长的脚崴了?那也是给自己找鞋弄的。卢守坤心里毛了。班长呀班长,你这不是让我难受吗?
⑩前进的队伍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把黑幕四合的天地犁开了一道缝隙,天色渐渐地明朗了。卢守坤这下看清楚了他的班长。班长的一只脚板上光光的,只是一层清湿的绑腿。那只鞋呢?再一看自己的脚上:怎么两只不一样呢?是班长的鞋?班长……班长你一路光脚呢,这么远的路,怎么走过来的?
⑪班长!卢守坤心头一热,他沿着班长王克勤同志的肩头放眼望去,冬雨已住,东方欲晓。一不留神的功夫,那轮1946年深冬的朝阳,早已跃上了这支队伍的头顶,一笑一笑的,亲亲这个又吻吻那个,没几下太阳的脸蛋蛋就红得有些发紫了。
(节选自2020年1月5日《解放军报》,有改动。作者:程多宝)
66.请以卢守坤的视角,概括第⑤—⑩段“一个晚上”行军时的故事情节。
67.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
68.文章第⑪段画横线的句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6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前进的队伍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把黑幕四合的天地犁开了一道缝隙,天色渐渐地明朗了。
70.文章第⑩段卢守坤说:“班长你一路光脚呢,这么远的路,怎么走过来的?”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班长一路“走过来”的精神力量是什么。
二十一、(2022·广东佛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突然开放的乌饭花
蒋静波
(1)我们村里长着一种低矮的树,每年立夏,它都会长出嫩嫩的叶,把它捣成汁,可以煮出喷喷香的乌米饭来,我们叫它为乌饭树。这种树,其他地方都没有,只有一个地方有。人家的院子是花园、菜园,住我家对面的乌婆婆,院子里却长满了别人家没有的乌饭树。听人说,这是乌婆婆以前专门请人从她遥远的家乡掘来种下的。
(2)许多年了,每年立夏前后,从乌饭树生出嫩叶到开出花老去的那段日子里,她天天烧乌米饭,我们就习惯了叫她乌婆婆。
(3)傍晚时分,乌婆婆家又飘出了浓浓的草木香。
(4)我深深吸一口香味,说,妈妈,我们什么时候煮乌米饭啦?
(5)妈妈说,立夏才吃过就忘啦?
(6)我当然没有忘。那一天,妈妈在乌米饭上洒了糖水,又香,又甜,又糯,我连吃三碗,还嫌不够。
(7)我问妈妈,为什么我家每年只做一次乌米饭,而乌婆婆天天煮乌米饭?
(8)妈妈说,只有乌婆婆家里有乌饭树呀,立夏的时候乌婆婆才会分树叶给我们。
(9)那我们家为什么不像乌婆婆那样在院子里种上乌饭树?
(10)傻瓜!妈妈说了一句,径自做事去了。我也想不明白我傻在哪里。
(11)平时,乌婆婆对乌饭树管得可牢了。要是她发现树叶被人摘了,哪怕是只摘去了几片,她也会从村头到村尾,沿路叫骂。几次下来,再没人敢碰她的乌饭树。即使有人偷摘了树叶,也没胆量用它做饭,那乌米饭香可是掩不住的。好些人绕着道,尽量不从那个院子前经过。邻里之间,人们喜欢把自家做的点心和小菜端来端去共享,可乌婆婆从来没让人品尝过一口她做的乌米饭。
(12)乌婆婆真怪。
(13)有一次,我听见妈妈问,为什么乌婆婆每天晚上在窗台上放一碗乌米饭?
(14)爹爹说,乌婆婆一家是从很远的地方逃难过来的,后来就在我们村住下了。她丈夫临死前,想吃一口乌米饭,她发疯似的奔到山上到处找,都没有找到乌饭树。她丈夫是叹着气走的。
(15)真的吗?天一暗,我就迫不及待地溜进乌婆婆的院子。乌婆婆睡得早,不用担心遇到她。
(16)皎洁的月光下,窗台上白瓷碗里的乌米饭,泛着宝石般紫红的暗光。我轻轻端起它,乌米饭还有余温,香气直钻鼻孔。我顾不得许多,将乌米饭吃了个精光。
(17)逃回家后,我害羞又害怕:乌婆婆会不会怀疑到我?会怎样骂我?……
(18)真奇怪,第二天,我并没有听见乌婆婆的叫骂声。经过乌婆婆院门口,我看见乌婆婆一边摘乌饭叶,一边还哼着什么曲儿。
(19)我正想逃开,听到乌婆婆叫我进去,心怦怦乱跳。
(20)我第一次看见,乌婆婆的黑发上,别着一支好看的玉簪。石臼边,放着好几篮乌饭树叶。我望望乌饭树,嫩叶几乎都摘光了。
(21)乌婆婆说:阿波,帮婆婆择树叶。
(22)我正惊讶着,乌婆婆捧起一把叶子,绕口令似的,自言自语:一切都没变,喜欢吃就来吃,多吃点好解馋……
(23)我先红着脸,后听得云里雾里,怯怯地问:婆婆要做好多的乌米饭吗?
(24)没错。乌婆婆神秘一笑,当太阳照到最后一排乌饭树后,你将村里的小朋友都叫来,我给他们吃乌米饭。
(25)咦,乌婆婆今天怎么啦?
(26)这一天,乌婆婆家里飘出的乌米饭香,比任何时候都浓。我拖着、拉着一大群小伙伴,走进了乌婆婆的家。
(27)两张桌子上,一碗碗乌米饭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中间还有鱼、肉、蛋平常难以见到的好菜。夕阳的余光,透过窗户,给每一只碗镶上了一层金边。
(28)小伙伴们渐渐忘掉腼腆,伸着手,张着嘴,发出吧嗒、吧嗒的咀嚼声。
(29)别急,锅里还有,有得吃。乌婆婆不停地笑着,替我们盛饭,仿佛想把平常欠我们的一下子还给我们。
(30)原本冷清的院子里,这时候,突然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31)乌婆婆说,如果有一天,乌饭树被掘起来了,你们可以将树拿到自家的院子里种。
(32)第二天,一大群戴白布帽子的人进进出出。我奔进院子,没有见到乌婆婆的身影。所有的乌饭树早已连根掘起,几个小伙伴正抱着树回家。我突然发现,乌饭树们开出了朵朵白色小花,像一只只盛乌米饭的白瓷碗,发着香。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2年01期,有删改)
71.文章说“乌婆婆真怪”,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乌婆婆“怪”在哪里?
72.文章前面说乌婆婆从来没让人尝过一口她做的乌米饭,后来却煮了一大锅乌米饭,邀请村里所有的小朋友过来吃,怎样理解乌婆婆的这种转变?
73.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74.本文最后一段与链接材料都写到“花”,试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花”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节选自《秋天的怀念》)
二十二、(2022·广东·珠海市九洲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题。
生
沈从文
①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一圈小小热闹粘合在那里。
②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莫可奈何地停了下来。
③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他那副枯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其余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④他那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瞻望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地低声地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⑤“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耽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嘿,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他又轻轻地说)可不是,你就从不出汗,天那么热,你不出汗也不累,好汉子!”
⑥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
⑦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做成年轻人灵便姿势,把膀子向上向下摇着,自言自语地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
⑧ “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⑨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一切弄妥当后,就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独自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用各种方法,变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⑩大学生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
⑪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⑫闲人聚集得越来越多。
⑬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做了小小结束了。
⑭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地说着:
⑮“王九,好小子。你真能干,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他一面说一面用衣脚揩抹自己的额角)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
⑯众人又哄然大笑。
⑰过一阵,他看看围在四方的人已不少,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耽一会儿,撑个场面。”
⑱观众中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曾挪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毛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把散乱满地的铜子,照例沿了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便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老头子把捐条搓成一根捻子,扎在耳朵边,向傀儡说:“王九,你不热,不出汗!”说到这里他似乎方想起自己头上的大汗,便蹲下去拉王九衣角揩着,同时意思想引起众人发笑,观众却无人发笑。
⑲这老头子也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稀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一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⑳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署,晕了过去,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也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察觉了头上的烈日,渐渐散去了。
㉑场中剩了七个人。
㉒老头子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
㉓老头子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仿佛傀儡扭扑极烈。到后便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自然的,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㉔等待他从那堆破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
㉕他于是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计数身边的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绝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㉖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
(选自《沈从文文集》,有删改)
75.【快速读】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老头子的遭遇。请从“原因一结果”的角度梳理故事情节。
原因
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人哄然发笑
卖莲子小摊有人中暑晕倒
围观的闲人散去大半
真的殴打发生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次傀儡相扑,最后时刻胜利总归王九
76.[仔细读]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他用各种方法,变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2)古怪的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却走了五个人。(结合加点字赏析)
77.[回头读]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从文章结尾得知,老头子死去的儿子就是王九,请从前文找出两处伏笔。
78.[对比读]沈从文的《生》和鲁迅的《孔乙己》中都写到了众人的“笑”,两者的“笑”一样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鲁迅《孔乙己》的片段: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79.【联想读】小九读到这篇文章,觉得很好,想推荐给《读者》杂志,但是该投哪个栏目呢?请你给出建议,并结合文意阐述理由。
A.“青年一代”栏目 B.“人世间”栏目 C.“经营之道”栏目
我建议选:(________)(填序号)
理由: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七、(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匹不被解救的马
朱山坡
①那时候,我第一次见识真正的马,仿佛是从电影银幕里走出来的。马的出现在村里引起了一阵骚动,尽管已是农忙时节,但从周边闻讯而来的好奇者络绎不绝,主人阙屠夫家门庭若市,来者不摸一把马屁股决不愿意离开。
②我一直以为南方无马,马只能作为战马而存在,断然不知道马也是可以用来犁地驮粪的。这匹马高大矫健,皮肤和毛都是白色的,看上去很漂亮,应该是一匹战马,虽然是老了点。但阙屠夫把它当成了普通的牲口,让它干连牛都不愿意干的重活粗活,不给它洗澡梳毛,满身泥巴和粪便,鞭打留下的新伤旧痕随处可见。它受尽了污辱。
③“别糟蹋这匹马!”
④没有人敢对长着一副凶神恶煞般面相的阙屠夫说这句话。但我大胆地说出来了,尽管我颤抖的声音从内心深处翻山越岭爬出喉咙时已经细若游丝,刚离开嘴巴便被风吹散,甚至没能顺利抵达阙屠夫的耳边。
⑤那时候我十三岁。夏天,天气热得像着了火。我暗自跟随着那匹马。有时候,在田埂上看阙屠夫驭马犁地。也许是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在地里走路、转圈,也许是觉得在大庭广众面前犁地受了污辱,马不听使唤,时不时要挣脱身上的犁具,这让阙屠夫越来越生气,越来越粗野,恨不得把马千刀万剐。实际上,是我的心正在承受千刀万剐。
⑥阙屠夫说,农忙过后,把马宰了,让村里人尝尝马肉的味道。
⑦我决定要解救它。
⑧我想了很多办法。有一天半夜,我引开阙屠夫家的狗,潜入马厩,打开门,解开拴马的绳索。
⑨“出去吧,给你自由。赶紧远走高飞。”我对马说。一匹高贵的战马怎么能够甘受一个俗不可耐的屠夫的差遣和欺凌呢?
⑩可能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它一脸惘然,无动于衷。我将它牵出马厩,然后把门关上,断了它的后路。
⑪“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我对它说,还给它指点逃跑的方向和路线。离开此地,从此天高地远,不必再受折磨和屈辱。
⑫我心惊胆战。因为马厩就在阙屠夫的院子里,偷马犹如从他裤裆里偷钱,风险奇高。一旦事情败露,后果不堪设想。那是我有生以来做过最冒险的一件事。
⑬通往自由之路没有了障碍,唯一需要的就是勇气。我逃之夭夭,在隐蔽的安全角落里观望。然而,马没有逃,它在马厩前裹足不前,只是轻轻地抖了抖头。看上去,目光呆滞,眼神里根本没有对自由的渴望。
⑭机会稍纵即逝。我在远处不断地向它做手势,焦急发出“快跑”的提醒,但它置若罔闻。阙屠夫似乎已经觉察,停止了打鼾。一会,房间的灯亮了。
⑮解救行动戛然而止。
⑯马继续被奴役。
⑰后来,我再也没能攒够足够的胆量故伎重演。农忙过后,阙屠夫将马转卖给另一个村的屠夫。再后来,在路上我听到有人谈论马肉。
⑱我希望听到他们说“吃马肉时牙齿磕到了子弹头”,以此证实它的身份。
⑲但他们只是说:“肉味不好,有股汗酸味。”
(选自《文学港》2021年第6期,有改动)
8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身上“鞭打留下的新伤痕随处可见”,表明马最初对于奴役是敢于反抗的。
B.阙屠夫“凶神恶煞般”的面相,对马的粗暴行为,都表明他性格的残暴冷酷。
C.“我”不忍马被摧残,为了寻找适当机会解救它,就暗自跟随掌握马的行踪。
D.作者写“不被解救的马”,也是在写像此马一样的人,揭示了人们麻木的状态。
81.请从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但我大胆地说出来了,尽管我颤抖的声音从内心深处翻山越岭爬出喉咙时已经细若游丝,刚离开嘴巴便被风吹散,甚至没能顺利抵达阙屠夫的耳边。
82.文中反复提到“农忙”,有什么作用?
83.马为什么“不被解救”?“我”怎么看待马最后的悲惨遭遇?
二十八、(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四小题。
红心点灯
蔡楠
①你看到村边那个大坑了吗?可深呢。我爹就是跳进这大坑自己淹死了自己。他实在活不下去了。
②我叫乜树长,我患有一种一生下来就有的怪病。这病,不但我有,我弟乜树根也有。一双手的手指粘连在一起,指间长着一层厚厚的膜,乍一看,就像两只小小的鸭掌,人们叫我们“鸭掌男孩”。父母带着我们四处求医,要给我们做手部矫正手术。
③我家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为给我们治病,钱花光了,我爹就去找亲戚借钱。这时候,爷爷突发脑溢血,来不及去医院就不行了。爷爷出殡那天,奶奶给爷爷烧纸。她不在爷爷的灵前烧,她在屋里烧,她点着了被子,点着了房子,之后大笑,又大哭……
④我奶奶疯了。
⑤我家的房子烧了,爷爷也在火葬场烧了。我爹就被烧得没了魂儿。他整天围着房子转,转够了,就去村外转,再转够了,他就在明亮的月光下跳进了大坑,永远都没醒过来。
⑥娘整日整夜地发呆。有时候摸我俩的头,摸我俩鸭掌一样的手,又把我们的手摊在她的面前,之后,她就用食指和中指比画成剪刀,嘴里咔咔地嚷着,就剪我俩的鸭掌。咔咔完了,她的剪刀还是她的手指,我俩的鸭掌还是鸭掌。娘就对着我俩笑,痴痴地笑,笑过,又搂着我俩大哭起来!
⑦哥,娘怎么会是这样呢?树根哆嗦着问我。我对树根说,咱娘可能是疯了。
⑧听人说,我们每个人头上都有一盏灯,灯亮着,人就活着,灯灭了,人就死了。我爷爷和我爹头上那盏灯已经灭了,可我头上那盏灯呢?我奶奶,我娘,我弟弟头上那盏灯呢?没灭,但我怎么努力,也看不见它们在亮着。
⑨直到我遇到王红心妈妈,我才知道,我头上那盏灯是需要点燃的。而红心妈妈就是那点灯的人。
⑩那时候我还没叫她红心妈妈,我叫她红心阿姨。从大家的嘴里,我知道她是个警察,工作之余,多年致力于志愿服务。扶贫扶危、助学济困,都上了报纸、广播、电视了。我不愿意让一个漂亮的女警察看到我的鸭掌。我自卑。我躲起来了。
⑪我躲到了被我奶奶放火烧过的门的后面,但还是被红心阿姨的笑容和温暖的手拽了出来。
⑫红心阿姨的手真是温暖的手,也是神奇的手。她的手带来了衣服、书本还有吃的。她说,孩子,先吃个驴肉火烧吧!
⑬我伸出了鸭掌。我接过驴肉火烧,去给我娘和树根,却发现他们手里已经有了,而且嘴里也有了。
⑭我们一家吃着驴肉火烧,红心阿姨收拾着屋子。我们饱了,屋子也被她的手收拾得齐整了许多。收拾完了,她拿过一件毛衣,给我穿上,我却把目光投到了她带来的书上。我不认识别的,我知道里面有一套是《小猪佩奇》。我用鸭掌夹过一本《小猪佩奇》,红心阿姨叹了口气,你是该上学的年龄了,眼下,你们最需要的是治手,治好了手,才能上学啊!
⑮就在那个冬天,我穿着红心阿姨给我买的新毛衣,和我的弟弟树根又一次住院了,我们进的是红心阿姨联系的大医院,在市里。有骨科专家为我们手术。
⑯术后,我俩粘连的手指竟然被分开了。当我们被推出手术室,我看到提着饭盒走上前来的红心阿姨。我举起缠着绷带的双手送过去我的兴奋和感激,我说,红心阿姨,以后,我能不能叫你红心……妈妈?
⑰能!孩子,以后我就是你俩的妈妈——
⑱我看到,红心妈妈的脸就成了我娘的脸。
⑲妈妈,手术费……手术费,我们还没交呢……
⑳红心妈妈笑了,报纸登了你们的消息,社会各界有一部分捐款,医院里也减免了一部分费用。别担心,孩子们,安心养病吧!后来我才知道,红心妈妈把她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的奖金也捐给了我们。
㉑那时候,我觉得我头上的那盏灯亮了。树根的那盏灯也亮了。是红心妈妈的火把,还有好多火把点燃的。
㉒一个月后,我娘头上那盏灯也点亮了。
㉓在红心妈妈的帮助下,一家精神康复医院免费给我娘开始治疗。
㉔灯亮了,新的人生就会开启。出院以后不久,红心妈妈和她的爱心服务队,把我和树根接了出去,我们被安排在市里南湖学校读书了。
㉕现在,多年过去了,我在这家学校已经读完了初中,即将参加中考。我迎来了 16 岁的生日。
㉖红心妈妈带着她爱心服务队的叔叔阿姨们来给我过生日。她将一张银行卡递到了我的面前,树长,这里面有 19753 元钱,是从我 2010 年认识你和树根之后,事情被媒体报道,众多好心人给你们捐的,这些好心人有的留下了名字,有的连名字也没留。这些钱我一直给你存着,今天给你办了张银行卡,密码是你的生日。
㉗我拥抱了红心妈妈,我含泪许愿:红心妈妈点燃了我头上的灯,我将来也要做一个点灯人,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光明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0年第17期,有删改)
(1)选文中红心妈妈做了哪些事情点亮了“我”的“人生之灯”?
(2)选文是以鸭掌男孩“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批注是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你自选角度,给下列句子作个批注。
可我头上那盏灯呢?我奶奶,我娘,我弟弟头上那盏灯呢?没灭,但我怎么努力,也看不见它们在亮着。
②朗读下面这句话时,“竟然”一词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
术后,我俩粘连的手指竟然被分开了。
(4)读完选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苦难、无私、帮扶、关怀……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选取两个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二十九、(2022·广东惠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工龄满四十年后,张郎中渐渐患上了职业倦怠症。想想也是,从十八岁跟老师学习诊脉起,天天替病人把脉,左右手的三个指头都把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走在大街上,随眼一望,熙来攘往的人流里,总有三五个人向他问好,不用说那都是让自己把过脉的人。他粗略算了下,这四十余年里,他至少替人把了两百万次脉!
②要说这种倦怠,也是比出来的。小区里几个来往密切的要么退休了,要么办了内退,只要天气好,他们就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的水库里钓鱼。张郎中原本并不喜欢钓鱼。可老哥们儿那么热衷,又加上几次在小区相遇,哥们儿几个争相送他几条活蹦乱跳的优质鱼,张郎中就有些心动了。心动支配行动,不几日,张郎中便在一位好友的推介下,买回了一根价值不菲的鱼竿,只等一退下来便加入他们的行列。
③退休前的一天,院长挂了个号,等门诊室里就剩下张郎中一人时,径直走进去,坐下,也不闲话,直接撸起袖子把手腕往桌上一放,说:“趁你还在医院上班,今天好好给我把一次脉。”
④“院长不管什么时候需要我把脉,一个电话,我随叫随到。”张郎中忙不迭地张罗着替院长把脉。
⑤“不。”院长接上话说,“你一旦脱下我们中医院的白大褂,我就是病入膏肓,也不会找你。”
⑥张郎中望着院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⑦院长也望着张郎中,这才道出心里话:“那几个研究生光有理论水平,把脉还没入门,你要是不带他们一程,我这阴虚火旺恐怕吃再多的药也没有用………
⑧张郎中_________________ ,院长见状,知道张郎中是铁了心要退休,再强留只会让彼此尴尬,便收回手臂,怅然若失地走了出去……
⑨就这样,张郎中如愿办了退休手续,身如脱笼之鸟,将钓竿一拿,天天随老哥们儿一起去水库垂钓。
⑩郊外的水库,山清水秀,天光云影,张郎中置身其间,觉得五脏六腑都被洗了一次,好不惬意,他分明已不再是一个郎中,而是寄情于山水的一位钓翁。
⑪一日晚归,不想被一位老患者在小区门口截住了。老患者见了他像见了救星一样说:“张郎中,我可等到您了,您给我看看,我吃了二十多服中药,怎么一点儿效果也没有?”边说边掏出一张处方笺给他。张郎中接过来看了看,示意患者随他在路边的一条石凳上坐下来,然后替他把了一会儿脉,又看了一下舌苔。做完这些后,张郎中眉头紧锁,看来院长对他说过的话并不夸张,他只好将患者带到家中,给他重新开了一张处方,并交代了一些事项。
⑫打这之后,张郎中钓鱼的激情直线下降,后来干脆不去了,赖在家里这里寻寻那里觅觅,连几本蒙着灰尘的线装药学书都翻了出来,扔得床头茶几上到处是书,爱洁净的老伴一边数落他,一边把他翻出的书又收归原处。可没过多久,他又把当年老师送他的《图解中医脉诊入门》《中医诊断基础学》等书和自己早年把脉坐诊的日记翻了出来。
⑬一天深夜,老伴被说梦话的张郎中用脚蹬醒了,她一骨碌坐起来,只见张郎中正在说梦话:“你这是阴虚火旺……需要吃当归、川芎、黄芪………”
⑭老伴揭开被子一看,原来张郎中右手在跟左手把脉。老伴笑了,将他推醒说:“你这病我能治……”
⑮张郎中睁开眼,吃惊不小:“我的病你能治?你会把脉?”
⑯老伴努了努嘴,示意张郎中看他的手,张郎中低头一看,忙将右手指从左腕上移开,苦笑着问老伴:“你说说我这病怎么治?”
⑰“只要一味药,当归。”
⑱张郎中若有所悟地望着老伴。
⑲“我昨天已经打过电话,院长说今天一早他开车来接你回医院……”
⑳“当真?”张郎中喜出望外。
(选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20年11期,作者:王生文,有删改)
85.请概述促使张郎中“倦怠”和“归来”的情节分别是什么?
86.有人认为“老伴”并非文章主要人物,可以删掉,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87.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体会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粗略算了下,这四十余年里,他至少替人把了两百万次脉。
(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有关描述张郎中神态或动作的句子。
88.“当归”(中药名)比“把脉”(中医术语)更适合作为文章的标题。请结合文意,简述理由。
三十、(2022·广东深圳·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仅仅是左手
池莉
①17岁那年秋天,我被下放到农村做知青,几个月之后,被选拔到大队小学教书。第一天上课,学生就不怕我,很多课我都上不下去。校长鼓励我不必怕学生,要我向王老师学习。
②我们学校的王老师,男,中年人,大个子,宽肩膀,胡子拉碴,少言寡语,非常威严。王老师走路总是甩开膀子迈大步,模样好生坦然潇洒,好像条条道路都是为他开的。我们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凡路上遇见王老师,都要抢先问候,都要为他让路,还要夸他教书教得好。王老师的书,就是教得好,从他班里毕业的学生,算盘打得风流水转,出了校门就可以当一个小队会计。
③对付最顽皮的男生,王老师一向只用一只手,左手。王老师不是左手力气大,是力气不大,主要是轻重感觉好。王老师用左手把调皮学生的后颈脖子拎起来,从窗口轻轻扔出去,从来没有把学生摔出事情来。贫下中农谁家有一个甚至多个不爱念书的调皮小子,爷娘老子也都是不怕的,大家便都指望王老师整治。王老师这只左手的一扔,多年的威信就建立起来了。
④然而,作为教师,仅有武力是不够的。
⑤最初,我以为王老师的威信就是来自他的左手和珠算。后来,我慢慢发现,王老师门门功课都教得好,语文、数学、体育、美术,他可以一个人包办。同时,王老师还会修雨伞,做木工,打草鞋,箍水桶,烧锡补焊。王老师有一只工具箱,那简直就是百宝箱,他想要钉子就可以掏出钉子,他想要铁皮就可以掏出铁皮,任何困难都难不住他。
⑥王老师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字。要过春节了,村里家家户户都请王老师写对联。也总有一些人家会贴别人写的对联,这就更是为王老师提供了比较,贫下中农过春节有的就是时间,又没有什么娱乐,大家成群结伙到处闲逛,挨家挨户比较对联。这一比较,显然还是王老师的字好。
⑦四村八里的人家婚丧嫁娶,也都要请王老师去做司仪。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厨子来不了,王老师也当厨子,王老师从打豆腐到红案,都做得得心应手。一般凡有人请,王老师是有求必应。但凡王老师应了的事情,一概都做得利索漂亮。而他自己呢,则又有一条人生的座右铭:万事不求人。王老师是从来不去麻烦任何人的,他自己什么都会做,他就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于是,王老师的威信怎么能够不高?谁家的孩子他不敢打?打了家长还要感谢,因为他们认为这就表示王老师重视了他们的孩子。
⑧我17岁的时候,见识了王老师,也是十分佩服的,觉得他做人做得好生响亮和牛气啊!但是,真正认识到王老师的价值,却是在多年之后了。
⑨那是在我大学毕业之后,工作了,成家了,在扑面而来的现实生活面前常常捉襟见肘,便一次又一次地想起了我那乡村小学的王老师。在琢磨中,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想要掌握自己的生活,想要骄傲又淡定,是何等不容易啊!在那赤贫的年代,王老师仅凭一只小小的工具箱,就能创造与修补着他自己的生活、学校的生活和乡亲们的生活,他该付出了多少智慧、勇气、精力与辛劳啊!
⑩30年过去了,王老师依然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唯一一个有气魄有能力掌握自己全部生活的人,唯一一个最贫穷却最有志气的人。有志才可以帅气,有气才可以帅体。因此一个贫穷的乡村小学教师,才会那么的神气,那么的体面,那么的受人尊重。一年四季中有三个季节他都是打赤脚或者穿草鞋,但是好像条条道路都是为他开的,条条道路都恭候着昂首挺胸的他。
⑪从王老师身上理解和领会到的道理,成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教诲。由此我懂得,一个人无论穷与富,都应该做一个有志气的人。有志气才有体面与高尚。有体面与高尚才有真正的美丽。这美丽是一种大美,仿佛太阳、月亮、森林与鲜花,天然大方,超凡脱俗,使自己怡然自得,让懂得它的人赏心悦目。
⑫一个人这么活一辈子,便够了。
(文章来源:“句读”app推文,有改动)
89.在“我”看来,王老师的威信不仅来自他的左手和珠算,还在于他__________,会干各种手工活,__________,会做司仪,__________,凡有人请,王老师是有求必应,但是他自己却从来不去麻烦任何人,他自己什么都会做,他就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
90.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很有特点,请你从句式的角度对划线句子进行批注。
我们学校的王老师,男,中年人,大个子,宽肩膀,胡子拉碴,少言寡语,非常威严。
91.“蕴藉”一词在文学中多指文章的语言表达含蓄而不显露,委婉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使文章更富有审美意境。第⑩段划线句子极富蕴藉,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92.王老师对付最顽皮的学生的方法是“用左手把调皮学生的后颈脖子拎起来,从窗口轻轻扔出去”,对于王老师这种教育学生的方式,你赞成吗?请简述理由。
93.文中说“在那赤贫的年代,王老师仅凭一只小小的工具箱,就能创造与修补着他自己的生活、学校的生活和乡亲们的生活,他该付出了多少智慧、勇气、精力与辛劳啊!”请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举例简要说说,你的班主任是如何运用“智慧、勇气、精力与辛劳”“创造与修补学校的生活”的?
三十一、(2022·广东·九江初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心如墙
雁翎
①老范和老杨是一对邻居,两家的院子共用一堵墙,墙东边住的是老范,他是一个工厂的工人,墙西边住着的是老杨,是一个单位的局长。老范和杨局虽然地位悬殊,但两人都爱喝茶,平日里没事就凑在一起品茶评茶,这么多年走过来,就成了老熟人。
②一天,老范下班回家,刚走进院子关上门,一转身,突然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向他扑来,老范吓得一下子瘫倒在地,定睛一看,才发现眼前竟是一条健壮的大黑狗。老范见黑狗并没咬人的意思,这才战战兢兢站起来,心里却很疑感:这只狗到底是哪里来的?突然,老范发现地上有一堆狗屎,脸一下子变绿了。老范有洁癖,最看不惯这些东西了。
③正在这时,杨局来敲门。老范就把那只来历不明的黑狗指给他看,杨局微笑说:“这只狗是前几天乡下一个亲戚送我的,兴许这狗在乡下野惯了,就从墙头跳过来了。”老范这才明白过来,这本是一个大院改成的两小院,院子的其他三面墙都高,只有中间这堵后加的墙要低些,只有一人多高,因此狗一使劲也就跳了过来。
④杨局踢了狗一脚,呵斥道:“我叫你乱跑,等回去就拿链子拴了你。”说完就带着狗回去了。
⑤老范心想,狗拿链子拴了,一定不会再跳过来了吧。可是他第二天下班回家一看,那只黑狗又在自己院子里了,接着老范又发现了一堆狗屎,脸色顿时变得铁青。恰在这时,杨局又来了,他看到地上的狗屎,就踹了狗两脚,嘴里骂道:“再乱跑,就把你卖到火锅店去!”
⑥老范问:“你不是说要拿链子拴它吗?”杨局叹口气,指了指狗的脖子老范仔细一看,狗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勒痕,甚至都能看到血肉了。这都是它极力挣脱链子的结果,看来这狗性子太烈,老范也只得无奈地摇摇头。
⑦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黑狗天天跳到老范家的院子里来拉屎。到了周末,这天老范提前下了班回家,走进院子一看,还好,狗还没有跳过来。正在这时,突然有一团东西从杨局那边的院子里抛了过来。“啪”的一声落到了自己的院子中央,老范一看,竟是一大块新鲜的骨头,紧接着,那只黑狗就“呼”的一声跳过墙来,叼起骨头便大口啃起来,那副饿极的样子,就像一天没吃东西。
⑧老范的脑子里突然一片混乱,仔细想了想,才理清头绪:这块骨头是个诱饵,正是因为这个诱惑,黑狗才会一次又一次奋不顾身地跳过墙来。骨头显然是杨局家的人扔的,杨局对这件事显然是知情的,甚至可以说正是他授意的,可是杨局为什么这样做?老范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⑨到了傍晚,杨局又如期来带狗了。他满怀歉意地对老范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要不,我把围墙加高些吧,这样它就跳不过来了。”
⑩老范心念一动:原来杨局逼狗跳墙,就是为加高围墙找借口,可是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加高围墙呢?杨局见老范沉默不语。就问:“老范,你觉得怎么样?”老范回过神道:“我没意见,原本买房时这堵墙就是归你的,要怎么样由你做主。”杨局就点点头走了,老范看着他的背影,感觉到他似乎如释重负。
⑪晚上,老范的妻子出差回了家。老范把“黑狗跳墙”的事说了,妻子听后,沉吟了一会,说:“我明白了。”
⑫原来之前有天老范的妻子上班,看到杨局站在自家门前发呆,经询问后才知道,杨局刚出门却发现有份重要文件没带,想进去拿,结果院门钥匙忘在屋里了,进不去。老范的妻子对杨局说:“要不你从我家子里翻墙过去吧。”于是杨局踩着张凳子,很轻易地从范家院里翻过了中间那道墙,进入了自家的院子。老范听了恍然大悟,杨局一定是从那天起,意识到了院子里的安全隐患,他不禁长叹一声:“想不到这多年的邻居了,竟还是这样的不信任。”妻子却说:“你该知足了,他虽不信任咱们,好歹还照顾着咱们的面子,不然他堂堂一个局长,想在自己的墙头上加几块砖,还用得着如此大费周折吗?”老范一听,哑口无言。
⑬自从那堵墙加高后,就再也不见杨局家那只黑狗了,听杨局说,因为那狗太顽劣,又还给乡下的亲戚。此后,杨局和老范都心照不宣,没事时依然在一起喝茶聊天,可老范总觉得,那茶里少了些以前的味道。
(1)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发展
初见黑狗
再遇黑狗
提前回家
妻子解疑
老范的心情
①
②
③
④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整篇文章分析。
(3)第⑩段中“老范看着他的背影,感觉到他似乎如释重负”,杨局为什么如释重负?请结合全文以杨局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回答。
(4)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人心如墙”独具匠心;也有人认为小说以“信任”作为标题更好。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三十二、(2022·广东肇庆·一模)课外拓展。
第十一位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③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④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⑤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⑥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⑦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⑧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⑨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⑩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⑪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⑫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上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熟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⑬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请你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这里的“心寒”照应了上文的“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代课老师听到孩子们的琅琅书声,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她最终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4)文章的题目新颖别致,不仅包含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深刻的含义,请你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题目的。
三十三、(2022·广东·一模)
送行
李义文
①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上,葡萄颗粒圆润饱满,闪着紫色的光泽。
②一大清早,山奎摘了满满一篮葡萄,他要将它作为礼物送给李干部。
③李干部叫李建农,是市农业局下派到山湖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工作期限已满,今天他要回城。
④五年前,山奎老婆查出尿毒症,花光了家里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最终人还是没了。山奎觉得生活没有奔头,消极度日,一家人生活困难。
⑤前年,李干部刚到山湖村,就一家一户上门访问贫困户,第一个到的是山奎家。山奎家住三间土坯房,破败陈旧。
⑥上午十点多钟,李干部推开山奎的门,山奎还窝在被子里。随行的村长叫起山奎,向他介绍李干部。山奎看见李干部两手空空,心里不乐意,倒头又睡。李干部坐在床边,鼓励山奎说:“人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就能发家致富。”我一没本钱,二没技术,发个啥家致个啥富?山奎心里嘀咕道。
⑦没想到,过了几天,李干部给山奎送来200只小鸭崽。李干部对山奎说:“村里湖多水广,适合养鸭,你要好好干!”可是山奎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每天到太阳晒屁股才起来。鸭子养了不到一个月,丢的丢、死的死。剩下的不到100只,被他卖了换成了酒钱。
⑧过了不久,李干部又上门了。他对躺在床上的山奎说:“村里发展葡萄种植,你参加一个,这次你可要好好干。”李干部给山奎送来葡萄苗,教山奎如何栽培。可是干了几天,山奎又不想干了。
⑨李干部找到躺在床上的山奎,说:“咱们签一个协议,如果葡萄赔本了,赔的钱我出,并且还给你补发工钱。”山奎见李干部如此诚恳,也不好再拒绝,便答应下来。于是,山奎的葡萄园建起来了。
⑩山奎走在去村部的公路上。近几年,山湖村变化太大了,原来难走的泥巴路变成了平坦坚实的水泥路。公路两旁绿树成荫。东边是一幢幢各式民居楼房,西边是一家家葡萄生态园。一阵清风吹来,山奎感到舒畅极了。
⑪路上,山奎碰上了连山。连山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去年他在李干部的帮助下养殖了十几亩田的龙虾。
⑫山奎看着连山手提一袋龙虾,问道:“去卖龙虾?”
⑬连山说:“卖啥子?这是一点心意,给李干部送去的。”
⑭连山看了看山奎手里的葡萄,问:“你也是给李干部送行的吧?”
⑮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村里的变化。说着说着,到了村部。村部前空地上聚集了一群人,很热闹。山奎看见乡亲们有的抓着鸡鸭,有的提着鸡蛋,有的提着鲜鱼。
⑯山奎知道他们都是来给李干部送行的。山奎问旁边的祥子:“李干部在吗?”
⑰“听说一大早他就走了。”祥子说。
⑱山奎失望极了。他在心里不停埋怨自己:咋不早点来呢?
⑲大家正纷纷谈论。这时,村支书老黄走了出来,他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说:“老李怕惊扰大家,今天一大早悄悄地走了。他走之前说,只要我们山湖村需要他,他随时回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0年13期)
96.阅读全文,根据表格提示,用合适的词语填写山奎的心理变化。
【山奎初见李干部——李干部给山奎送来小鸭崽——李干部和山奎签协议——山奎走在公路上去送李干部——山奎没送着李干部】——(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舒畅极了——(4)____________
97.文章运用了插叙的写法,简要概括其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98.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李干部的形象。
99.本篇文章被选登在《微型小说选刊》“时代音符”栏目里,请你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说理由是什么。
三十四、(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向往乡村的鞋匠
布拉斯科
①好事的读者可以把这个故事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前有一个鞋匠,住在自家门窗紧闭的鞋店里。所谓鞋店,不过是一间阁楼。他一边干活,一边透过仅有的一扇窗户望着太阳,也唯有这扇窗户,才给这位不幸的鞋匠师傅送来光线。
②我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南方的一个城镇。可是普照大地的太阳,一天里只有两三个钟头的时间给穷鞋匠的家送进去一条窄窄的阳光。
③可怜的鞋匠通过小窗户,遥望着蔚蓝的天空,一面做活,一面叹息,他向往着未曾见过面的大自然。
④“多好的天气,能出去走走该有多好啊!”他时常大声地说。
⑤当某位顾客给他送来住在对面的马车夫的一双肮脏的皮靴时,他总要问,“外面天气好吗?”
⑥“好极了!四月艳阳天,不冷不热。”
⑦鞋匠师傅的叹息更加深沉了,接过靴子,狠狠地往角落里一扔,说,“你们运气真好,星期六来取靴子吧!”
⑧他试图用歌声来解闷,他不停地哼哼呀呀,一直唱到天黑下来:“向往自由,而又得不到自由的人,无异于死亡,其实他早已不复存在了。”
⑨每天他都渴望地凝视着天空,长吁短叹,直到夜幕降临。这个不幸的人倒很喜欢黑夜,因为他那悲惨的命运使他在黑夜来临之前是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的。
⑩一天,一个同楼住的主顾,带着一双要修的皮鞋,来到他的阁楼。见面以后,由于鞋匠向他诉苦,说他总也见不到所渴望的乡村,那人便对他说:“是啊,加斯帕尔。所以我认为赶驴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赶驴的人?”“对。他们来来往往,饱享着新鲜的空气,闻着芳馨的花草。他们是大自然的主人。那确实是一种最美好的工作。”
⑪主顾走后,加斯帕尔陷入沉思,一夜没有睡着,第二天一清早下定了决心。
⑫“让侄子照管店里的事,我要用攒下的50元钱买一头驴,做一个赶驴的人。”
⑬于是他便照着想的做了,八天后他成了一个搬运夫。
⑭“多好的天气!空气多么新鲜啊!现在才是过真正的生活,才是没有让我在那屋顶下的黑洞里枉过一生的大好时光。”加斯帕尔开始了第一次出行,他一边采撷路旁的花朵,一边放声歌唱。
⑮他走了将近一英里,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加斯帕尔如愿以偿,成了田野的独一无二的主人。
⑯在他拐弯的时候,突然窜出三个人来,大声喊道:“不许动!”一个人把驴抢去骑上仓惶逃走了。第二个人抓住他,第三个人把他剥个精光,怕他追赶,又用棍子狠狠地打了他50下,打得他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要是在城里,肯定会有人听到他的呼救声,然而在这里却没人听得见。
⑰在光天化日之下,歹徒竟敢这样胆大妄为。他拼命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我要死了!”将近五分钟的时候,一个农夫赶着马车打这里经过,把他救起来,用毯子裹上,拉进城去,送到他家门口。
⑱他的侄子和邻居见状大惊,纷纷前来寻问,但他一言不发,有许多天没有听到他讲过一句话。
⑲有一天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楼梯上忽然传来要到乡间去旅行一趟的声音:“咱们一会儿就动身。”
⑳“多好的天气!叫表兄也一块去吧!”
㉑加斯帕尔一个人呆在阁楼里,轻蔑地抬头望了一眼天空说:“天气好!挨一顿狠揍就更妙了!”
100.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鞋匠忙碌于鞋店,向往大自然→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不再向往乡村生活
10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划线部分句子。
102.联系全文,分析第⑧段的作用。
103.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加斯帕尔这一人物形象。
104.文章开头第一句说“好事的读者可以把这个故事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请你根据加斯帕尔的故事,联系现实生活,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得到的启发。
三十五、(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小说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题字慰英雄
陈忠实
①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急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
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哦”地感叹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他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通过膝盖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给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甄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
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无声而又坚决的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道劲飞扬的草体大字:砥柱人间是此峰。
⑥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白鹿精魂。
⑦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嗒嗒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105.文章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106.选文中朱先生的情绪围绕题字事件也发生了变化,请梳理出来填在下面。
怨愤蔑视——轻淡调侃——______——______悲壮怆然
107.赏析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08.简要分析朱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109.探究题字“砥柱人间是此峰”的丰富意蕴。
三十六、(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溃灭
魏巍
①这是一条不过三五十米宽的窄山沟,两旁耸立着七座险恶的山峰,紧紧夹着一条二级公路。贴着公路有一个小村,村边是一片树林。
②郭祥带领这个排①在树林里挖战壕。刚挖了不到半人深,就听见北面由远而近传来一片嗡隆嗡隆的马达声。
③“是坦克②!”郭祥把手里的铁锹一扔,对排长疙瘩李和全排大声喊道,“准备战斗!”话音未落,北面山梁上已经露出一辆草绿色的重型坦克。它翘着长长的炮筒,大模大样地沿着公路从山坡上奔驰下来。隆隆的巨响震得地面的小草都在颤抖。
④“报告!我先去炸!”爆破组跳出一个四川来的脸色红红的新战士,他提着两个反坦克雷,跃出战壕就冲上去了。
⑤坦克哗哗地向他射来一串子弹,他一时心慌,距离坦克四十多米,就把反坦克雷投出去了。轰隆一声,只在坦克前面掀起一团浓烟。说话间,坦克已经嘎嘎来到面前,他一挥手臂,这一次又用力过猛,投到坦克后面去了。
⑥郭祥正要派第二个人去炸,坦克已经加快速度从公路上驶了过去。轻重机枪打了一阵,在坦克上就像敲小锣似的,只不过为它送行罢了。
⑦新战士跑回来,满脸通红,眼里含着泪珠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把两个反坦克雷也报销了。”不知是谁还咕哝了一句。
⑧不用说,郭祥也很懊恼。十个反坦克雷,已经少了两个。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改口说:“秦德让,没有什么,看下次的!”
⑨接着对全排大声说:“大家沉住气!不见兔子不撒鹰,爆破手一定要接近了再打!”
⑩说话间,北面山梁上出现了第二辆坦克,上面坐满了戴着钢盔的步兵。这辆坦克还装置着广播器,一边向山坡下开动,一边用生硬的中国话喊道:“中国士兵们!跟我们到汉城去吧!那里有姑娘等你……”
⑪“打这个!”郭祥大声喊道。
⑫说着,他顺手从通讯员手里夺过一支冲锋枪来,瞄准坦克上的步兵,哗哗地打了一梭子。眼瞅着那些步兵从坦克上纷纷滚落下来。但坦克仍然继续向前开进。
⑬“这个大家伙,要是再炸不住,对战士的情绪就有影响了。”郭祥在心里掂量着,正要派一个老战士去炸,只见班长花正芳晃了晃手里的反坦克雷,用恳求的声音说:“连长,叫我去吧!”郭祥点了点头,说:“小花子!可要接受上次的教训哟!”
⑭花正芳从壕沟里跃出,像一只小燕子似的迅速接近了坦克。手起弹落,轰隆一声巨响,坦克呼地蹿出一大团紫红色的火焰,顿时燃烧起来。没有滚出几步远,就停住不动了。“打中了!打中了!”战士们高兴得跳起脚喊。大家的情绪也像这红色的火焰一样呼地一下全起来了。立时有两个新战士跑过来说:“连长,下次让我去吧!”
⑮……
⑯冲过来的敌人,大约被打死一半,剩下十几个见事不好,掉过头向小村子跑去。这时,停在那里的第四辆坦克,也掉头想跑,被几个战士追上去炸毁了。郭祥正准备派一个班去消灭逃进村子的敌人,齐堆走过来说:“我看搞点政治攻势吧!”“对!你不提我倒忘了。”郭祥点头,扶着额头想了一下,问:“那个‘缴枪不杀’怎么说?什么诺哈姆?”
⑰罗小文立刻接上说:“哈罗!葛弗阿普,诺哈姆!(Giveup,noharm!)”
⑱“对!就是这!”郭祥说,“小罗,你就领着喊吧!”
⑲小罗立刻把两手圈成个喇叭筒,用尖尖的声音喊起来。大伙也跟着喊:“哈罗!葛弗阿普,诺哈姆!”
⑳这一喊,果然有效,时间不长,就从向南的窗口里伸出一面白旗。白旗反复摇摆着,有一个重浊的声音传过来:“图——向!(投降)……图——向!(投降)……”
㉑俘虏们一个个低垂着头走过来,一面用惊惧的眼光偷看他们,一面不约而同地往下摘手表和大金戒指,抖抖索索地托在手掌上……
㉒大家立刻摇手拒绝。
㉓俘虏们互相看了一眼,又用惶惑不解的神情注视着战士们。仿佛说: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在面前站着的,真是一支无法理解的奇怪的军队!
(节选自魏巍长篇小说《东方》,有删改)
【注】①这个排: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排。②坦克:指美国侵略军的坦克。
110.著名作家丁玲曾说:“《东方》是一部史诗式的小说,它是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的宏伟业绩的史册。”梳理上文的故事情节,完善下面的图表。
111.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轻重机枪打了一阵,在坦克上就像敲小锣似的,只不过为它送行罢了。(从修辞手法角度)
(2)俘虏们一个个低垂着头走过来,一面用惊惧的眼光偷看他们,一面不约而同地往下摘手表和大金戒指,抖抖索索地托在手掌上……(从细节描写角度)
112.结合第⑧⑨⑯⑰⑱段中郭祥与战士们的言行,简要分析郭祥的性格特征。
113.文末写到:“在面前站着的,真是一支无法理解的奇怪的军队!”联系上文,简析这支军队取胜的原因。
114.结合全文,探究小说题目“溃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三十七、(2022·广东广雅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三袋米的故事
①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②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③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④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⑤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
⑥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⑦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⑧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⑨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1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116.赏析第①段中的划线句子。
117.第⑧自然段中校长为什么说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
118.第⑨自然段:“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出儿子当时的心理活动。
三十八、(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拾鹿角
申平
①那年春天,我和哥哥到大山深处去捡拾鹿角。
②每到春天,公鹿头上的旧角会自行脱落,然后长出新角来。鹿角可入药,又可作装饰品,一对鹿角,能卖到一两千块。
③春天的山里,说不出有多么美丽。我们却无心欣赏美景,眼睛只管盯着地面,在草丛里、树空间寻找鹿角。
④但是第一天,我们一无所获。哥哥就说:A.走,咱再往远处走走。不觉间,我们走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晚上,我们在一块巨石下面支起了帐篷。夜晚的山谷,寒风阵阵,还夹杂着隐约的狼嚎。我们蜷缩在里面,浑身直打哆嗦,紧握砍刀一动不敢动,仿佛一动狼就会扑过来。
⑤天亮以后,哥哥说,赶紧收拾东西往回走吧。但是,我们转了好久,竟然又转回到昨晚宿营的地方来了。我张嘴要哭,却被哥哥严厉制止住。他说:B.走,我们换一个方向走。
⑥我们已经没有心思去找鹿角了,只能在大山里不停奔走。当我们走到一片林间空地时,突然惊起一群野鹿,轰隆隆地一阵响,直冲进树林。奇异的是,有一对雄鹿,犄角别着犄角,在原地打转。我们一看,立刻呐喊着冲了过去。两只雄鹿惊慌地侧着身子奔跑,很快就被两棵树夹住,动弹不得。
⑦太好了!哥哥呼喊着跑过去,举起砍刀就要往野鹿脖子上砍,但他的刀突然停在空中,然后又放下,说:不行,野鹿是国家保护动物,砍死是犯法的。我说,那就干脆把它们的犄角敲下来!
⑧我们走到鹿角旁,看到野鹿那两双充满恐惧绝望的眼睛。别住就意味着死亡,野狼会毫不费力地把它们吃掉。既然都是鹿角惹的祸,给你们敲掉正好。我举刀要砸,哥哥又说不行。他说,如果硬砸鹿角,鹿也会流血而死。
⑨哥哥郑重其事地考虑了半天,最后他说:咱们还是帮它们把犄角分开吧,救命总比杀生强。
⑩于是,我们放下砍刀,上前去拆解鹿角。它们却很害怕,脑袋不停摆动挣扎,尖尖的鹿角竟然划破了哥哥的手。后来哥哥开始跟野鹿说话,还轻轻地唱歌给它们听,慢慢靠近,轻轻抚摸它们。野鹿渐渐安静下来。哥哥看准了鹿角卡住的地方,左掰右扭,最后哗啦一声,鹿角真的分开了。两只野鹿立刻纵身跃起,闪电般跑向了丛林。
⑪野鹿获救了,可我们依然迷路。我们在树林里左突右奔,森林好像无边无际。天渐渐又要黑了,我和哥哥的脸变得蜡黄,手脚发抖。我们躺在地上哭起来,一起高喊:救命呀,救命呀!我们的声音在树梢上滚动,在山谷间回荡,回答我们的只有沉默。
⑫正在绝望之际,忽然听见一阵轰隆隆的声响,我们抬头一看,竟然是一群野鹿举头看着我们,还有两只公鹿朝我们发出“呦呦”的叫声。咦,难道这是刚才我们解救的公鹿吗?它们跑来干什么呢?
⑬哥哥猜测说,它们是不是要给我们带路,走,跟它们走试试。于是我们往前走。鹿群果然在前面不快不慢地走,有时还会停下来等待我们。翻过一座山,前面忽然豁然开朗。我和哥哥不由兴奋地喊叫起来。
⑭这时,鹿群要准备回去了。我和哥哥不断向它们挥手,鞠躬致谢。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鹿群里的公鹿忽然拼命晃动起头颅来,之后听见辟里啪啦一阵响,等到它们消失以后,它们停过的地方,留下了十几只鹿角……
(选文有删改)
119.请从“原因→结果”的角度梳理小说故事情节。
因为鹿角可以卖钱所以进山捡拾→因为一无所获①______→因为内心恐惧所以决定返回→因为迷路②______→③______所以放弃鹿角→④______所以得到野鹿帮助和回报
120.文中A、B两处画线句,“哥哥”反复说“走”。如果此时你正为同学演读这个故事,会怎么处理“走”字的重音呢?请说说你的判断及理由。
121.你想学习一点心理描写手法,于是从文中做了以下摘录。现请完成下表。
例句
心理
方法
第④段:仿佛一动狼就会扑过来
紧张、害怕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通过动作或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第⑪段:我们的声音在树梢上滚动,在山谷间回荡,回答我们的只有沉默。
④____________
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122.有人觉得小说结尾突兀、虚假。但你通读之后,认为结尾合乎行文逻辑,也颇具匠心。请从情节、主题等角度阐述你的理解。
三十九、(2022·广东揭阳·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木头开花
叶瑞芬
①走出商场大门,迎面扑来蒙蒙的细雨。看着雨势渐大,张伟没有回商场楼上的办公室,而是返身走到一楼的铺面。他惊奇地发现,员工阿木居然还在店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商场晚上是不许留人的,而这个来自大山里的男孩正在灯下默默地画着图纸。
②阿木见到张伟进来,连忙支起身子。“对不起,我知道这个时候我不该在这里,可是……”阿木语带尴尬地说道。
③张伟理解地笑笑,他以为正值青春年少的阿木肯定是跟女朋友吵架了才会下班不走的。
④门外的雨越下越密集,张伟的愁烦也跟着泛上来。原以为挺过了几年前那场金融危机,自己的家具店能够幸存下来必能迎来转机,然而眼下店里的生意却每况愈下,再不升级转型恐怕只能坐以待毙了,怎么办呢?
⑤“旧的商机消失后,新的商机肯定会出现……机会机会,我的机会在哪里?”烦恼的张伟抛开手机,从橱柜里拿出一瓶红酒,准备邀阿木一起喝一杯。
⑥“别画了。”张伟斜睨着阿木手中的笔,带点嘲笑的语气说,“再怎么画,也画不出钞票来!”
⑦阿木憨憨地笑笑:“伟哥,俺这画不是给人看的,是给自个儿看的,外人还真看不懂哩。”
⑧“什么画还留着自己看?”张伟的好奇心升起来。
⑨“俺这是图纸,只要按着图纸做,木头也可以开花的。”
⑩“这么神奇?”张伟立马找来工具箱扔到阿木面前,“你这就叫木头开个花给我看看!”
⑪不消片刻,奇迹发生了,阿木手上的边角木料经过一番锛刨斧锯后,居然成了一朵玫瑰形状的木头花儿,在那里娇娇俏俏地盛开着。张伟大喜,拍着阿木的肩膀问:“你怎么会懂这个?”
⑫阿木憨憨地笑道:“我打小就喜欢侍弄木头,所以我爸才把我的名字改为阿木。这些木头也确实跟我有缘,别人要弄很久的活儿,我依着自己画的图画,不用很久就能摆弄出来。我那女朋友正是看上了我这一点,当时我就是用这样一束盛开的木玫瑰把她哄回来的。本来咱俩谈得好好的,可是她父母非要我买房子才肯把她嫁给我。”说着阿木的脸又红了。
⑬“单凭你这手绝活,不用三年你肯定可以买大房子了。”张伟连声赞叹,忽然灵机一动说道:“这样吧,我出店铺,你出技术,咱们试试合伙经营,你看看我满店铺的家具,为什么都不好卖,我想缺的正是你这别具创意的装饰吧,比如这张大床,要是床头加上一圈永不凋谢的玫瑰,你说结婚的人怎么会不喜欢买?比如这张书桌,配上一个同样质地木做的台灯灯座,会不会更吸引人一些?”张伟说得兴起就要与阿木立即痛饮一番。
⑭阿木赶忙拦住,劝道,“咱们留着庆功的时候再喝吧,时候不早了,我来当代驾送您回去吧!”
⑮张伟惊奇地说:“你还会开车?”
⑯阿木又憨憨地笑:“我来城里快三年了,要跟上你们这些当地人的节奏,我哪敢偷懒啊?”
⑰果然不出张伟所料,不到半年,他和阿木联手开办的家具店生意红火,客人源源不断地涌来,只为弄一个带着花朵的木头家具回家去,甚至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也慕名而来,与他们签订协议,大批量订购家具,以满足越来越多客户的需求。
⑱阿木日夜不停地赶工,他的锛刨锯斧用坏了一批又一批。连女朋友也顾不上理会了,一门心思想着:木头木头,快点儿开花吧!
⑲在阿木忙活的时候,张伟也没闲着。有一天,张伟高高兴兴地把一套三居室大单元的钥匙放到阿木面前时,阿木知道,他的木头真的开花了。
(有删改)
(1)根据全文,体会张伟的感情变化,填写下表。
情节
张伟的感情变化
①
嘲笑
阿木说画是留给自己看的
②
③
赞叹
二人联手,生意红火
④
(2)找出第⑲段在前文中的一处伏笔,并分析其作用。
(3)赏析下列句子,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张伟斜睨着阿木手中的笔,带点嘲笑的语气说,“再怎么画,也画不出钞票来!”
②阿木手上的边角木料经过一番锛刨斧锯后,居然成了一朵玫瑰形状的木头花儿,在那里娇娇俏俏地盛开着。
(4)标题“木头开花”有什么含义?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四十、(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各题。
春天里的诗
①大雨过后,春天来了。我先是看见河水变得异常清澈,鱼苗被水草纠缠,只好不停地翻腾辗转,可是,一旦摆脱水草,它们就要长成真正的鱼;一群蜜蜂越过河水,直奔梨花和桃花,我便跟随它们向前奔跑,一直奔到桃树和梨树底下,看着它们从桃花飞到梨花,再从梨花飞到桃花,埋首,匍匐,大快朵颐,间或张望片刻,似乎是怕被别人知晓此处的秘密。而后,群蜂不经意地眺望,但都将被震慑——远处的山峦之下,油莱花的波浪仿佛从天而降,没有边际,没有尽头,不由分说地一意铺展开来。如此一来,烽群就像醉鬼们远远地看见酒厂,它们全都如梦初醒,赶紧上路,想让自己早一点彻底醉倒。不如此,岂不是辜负了山河大地的恩宠?
②我继续跟着蜂群往油菜花地里奔跑,没跑几步,便看见正在争吵的和尚与诗人。和尚是哥哥,已经出家好几年了,可是,一年四季,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念经打坐,他就没有哪几天是可以不用担心那个不成器的弟弟的,所以,只要有点空,他便要往家赶,好知道那不成器的弟弟,到底吃饱饭了没有。那弟弟也是荒唐,高中毕业之后,一心要做个诗人,既不安心种地,又不外出打工,甚至连诗也没有写出来几首,终日里好似游魂一般,绕着河水打转,绕着田埂打转。转着转着,他便忍不住哭了出来。有一回,下雨的时候,他正在哭泣,恰好遇见我,“多美啊!”他哽咽着,让我去看雨幕里的麦田,“你说,要是有人看见它们都不哭,那么,他还是个人吗?”
③可是,我只有十岁出头。望着雨水和麦田,我必须承认,眼前所见,的确是美的,但我还不至于为它们落泪,往往是局促一阵子,便羞惭地跑开,但我不会跑得太远,怀揣着巨大的好奇心,我会远远地躲起来,再看着他哭泣、奔跑和仰天长啸。
④一如此刻,我在潮湿的田埂上坐下,偷听和尚与诗人的争吵,一如既往,和尚先是耐心劝说诗人做点正事儿,讨口饭吃;诗人却说,吃饭只是一件小事,他的大事,是要等着诗从地里、河里、树林里长出来。和尚气不打一处来,愤怒地质问诗人,写诗到底有什么用?诗人动了动嘴角,告诉和尚,万物自有灵,念经打坐也不会帮助一株油菜长得更繁茂,那么请问,念经打坐有什么用?话已至此,和尚忍不住抬起手要打诗人,可终于还是慢慢缩了回来。他虽未能动手,却一眼看见了我。我还未及闪躲,他倒是拖拽着诗人一路小跑着来到我跟前。
⑤当着我的面,那一对兄弟竟然打起了赌,口说无凭,以我为证:哥哥念经,弟弟念诗,如果我觉得哥哥念的经好听,弟弟现在就跟着哥哥去出家,混口饭吃;如果我觉得弟弟念的诗好听,哥哥从此不再多说一句,任由弟弟不成器下去。但有一条,弟弟念的诗,得是自己写出来的,而且,是即兴写出来的。仓促之间,我懵懂地点头,眼看着和尚在我对面盘腿坐下。
⑥哥哥念完经,不等我评点,便赶紧吩咐诗人念一首他自己写的诗,诗人愣怔了一会儿,终是不服气,下定了决心,跳下田埂,拨开一株半人高的油菜,再拨开另一株比他还高的油菜,踩踏着脚底下湿漉漉的泥巴,反倒像一个去意已决的求法僧,倏忽之间便消失不见。
⑦作为一桩“赌约”的见证人,哪怕诗人不见了,我也不能随意离开,我便老老实实地继续在田埂上坐着,等着弟弟回来。这时候,黄昏正在加深,满天的火烧云像是在突然间窥见了自己的命运,说话间便要从天空中倾倒下来,再和大地上金黄色的波浪绞缠奔涌,一路向前,最终,它们将在夜色来临之前奔入山丘与山丘搭成的巨大熔炉。我正恍惚着,和尚却已不耐烦,站起身,在田埂上来回走动,踮起脚尖往前眺望。可是,弟弟的身影一直没有出现,他也只好强忍怒意重新坐下,再次闭上眼睛。
⑧直到天黑,由远及近,油菜花地里终于响起窸窸窣窣的声响,哥哥一把拽出诗人,劈头就问:“你的诗在哪呢?还有,写不出就写不出,你哭什么哭?”听见和尚这么说,我便往前凑近了一步,借着一点微光,我终于看清楚,真真切切地,诗人的脸上淌了一脸的泪。沉默了一会儿,诗人还是承认了,他确实写不出一首诗,然而,或早或晚,他一定会写出诗来。因为,地里、河里、树林里迟早会长出诗来,到了那时,诗就自然会从他的身体里跳出来。美,他只看到了美,他唯一能够想起的,也只有美。一看见美就在眼前,一想到美就在眼前,他的眼泪,怎么能不涌出来?
14.选文围绕和尚和诗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15.选文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16.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17.分析选文第⑧段诗人流泪的原因有哪些?
18.从句式和加点字两个角度,分析原句比改句好的原因。
【原句】一看见美就在眼前,一想到美就在眼前,他的眼泪,怎么能不涌出来?
【改句】一看见美就在眼前,一想到美就在眼前,他的眼泪止不住流出来。
19.选出对选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
A.选文第②段写哥哥出家后仍经常担心弟弟,是为了说明哥哥做事不认真、不专心。
B.选文第②段结尾写弟弟说看到这景物不流泪就不是人,是对哥哥的“指桑骂槐”。
C.在诗人心中,吃饭事小,做诗事大,说明他认为精神世界要比物质世界重要。
D.选文描写了美丽的春景,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诗人不切实际的做法的批评。
四十一、(2022·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同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
②他的心怦怦地跳起来了。那么一来……新的生活就要开始,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啊。
③这本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么他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如果它的缺点是局部的,可以通过进一步修改来克服的话,他会立刻发起新的进攻。
④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了邮局。紧张期待的日子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可是列宁格勒方面一直没有回音。
⑤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与日俱增,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毁灭。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意义了。
⑥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
⑦“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为了让生命变得有价值,你是否已竭尽全力了呢?”
⑧他每次的回答都是:
⑨“是的,我似乎已经竭尽全力了!”
⑩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⑪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改)
5.结合选文分析:随着书稿的寄出,保尔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6.文中加点的“铁环”和“新的武器”各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这句话的?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是伟大的,保尔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他浪漫温情,但也有过挣扎绝望。请结合原著相关情节,对保尔的形象进行多角度分析。
四十二、(2022·广东茂名·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应聘
李桂芳
①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②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③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④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她害怕自己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位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工作人员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⑤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工作人员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就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⑥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甲】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⑦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乙】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挤出一句话“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于是,母亲赶紧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 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⑧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⑨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 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8.阅读全文,梳理小说的情节,补全下面的图表。
9.从【甲】【乙】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从内容、情感或写法角度谈谈对它的理解。
10.小说结尾写“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请结合文章内容推测应聘结果,并描写母亲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不少于50字)。
11.这是一篇讽刺小说。结合本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利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四十三、(2022·广东肇庆·二模)
爱的下策
①开学那天,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当本班最后一个学生走进教室后,王老师也走进了教室。
②“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王焱,大家来认识一下吧,我点到谁的名字,谁就站起来,含笑伫立一分钟,让我看到你的魅力,可好?”
③教室里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点名完毕,王老师安排同学们互相交流、熟悉一下,便走出了教室。
④当她回到教室的时候,有些惊讶。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没有按照她的吩咐“交头接耳”,而是缄口不语,各自摆弄着自己的手机。王老师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⑤课间休息间隙,王老师说:“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要做‘低头族’,把手机都放到我的办公室里好不好?”同学们极不情愿地交出了手机。
⑥“王桐、林纾、邱华,你们仨神神秘秘,在做什么呢?”王老师看他们三个围成一团,低着头,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⑦“老师,我想请个假,我忘记带生活用品了,我想出去买一些。”王桐站起来说。学校不允许住校生随便出校门,但王老师还是准了王桐的假。
⑧一天开完班务会,还不到下课时间,王老师拿出手机说:“同学们,你们都加入咱班的QQ群了吗?”同学们大多回答已加群。
⑨“那我给你们发个红包吧。”此言一出,学生们争先恐后拿出手机,准备抢红包。5元钱的红包刚投放到QQ群里,立马被一抢而光。王老师翻看着抢红包的记录,笑得意味深长。是谁抢的一目了然,她按图索骥,让带手机的学生把手机交出来,没一会儿功夫就收了十几部。
⑩“抢到了1分钱,手机却被没收了。”被没收手机的同学一脸懊悔。
⑪“老师,您这是‘钓鱼执法’啊,不公平。”有同学嘻哈着说。
⑫“我这样做只是不想让手机变成你们的‘精神牢笼’。”说着,王老师拿着没收上来的手机,走出了教室。
⑬王桐摸摸口袋里的手机,暗自庆幸:幸亏在QQ群里没有把网名改成真实的名字。
⑭奇怪的是,每天都有三五个人在QQ群里发红包,都是网名,不知道是谁发的红包,王桐不敢抢,他害怕又是王老师“钓鱼执法。”
⑮“王桐,你的手机不是没有被没收吗?快去群里抢红包啊,那么多红包,真诱人,可惜我的手机被老师没收了。”王桐的死党邱华说。
⑯“会被老师发现吗?”
⑰“不会,这几天快考试了,老师没时间进群了。”
⑱王桐点开一个红包,居然还没有拆包,他打开,竟然有200元!他很高兴。他又拆开了一个红包,是100元!他的心怦怦直跳,但没敢再点别的红包,他怕被王老师发现。他的手机如果被没收,那就耽误大事了。
⑲周末,王老师把没收的手机还给了同学们,说:“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当当‘手机控’,也可以用手机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此刻,在我们班的QQ群里来场红包雨。”
⑳王老师话音刚落,红包雨就开始了。王桐这下抢得心安了。
21)发红包的人越来越多,抢红包的人越来越少,王桐查看着别人的“手气”,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眼里却盈起点点泪光。
22)“王老师,谢谢您!”下课铃声刚响过,王桐走上讲台,给王老师深深鞠了一个躬,然后,转身,面对同学们,说:“谢谢同学们,谢谢你们给我发的红包。这些钱给我们家解了燃眉之急。我的妹妹患有自闭症,爸爸妈妈已坚持给她治疗好几年了,不瞒同学们,最近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十分拮据,因为妹妹的状况出现了好转,爸爸妈妈想快点让妹妹好起来,把家里的钱全拿到了医院,还借了亲友一些钱,我的生活费已成问题。但我宁愿自己饿几顿,也想让妹妹走出那个寂寞的世界,早点融入温暖的大家庭。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23)“王桐,王老师向我了解了你家的情况后,一时不知道怎么帮助你,王老师就出了这个下策。”邱华说。
24)“老师是想帮你,但又怕你碍于面子,只好出此下策了。”班长说。
25)“这是爱的下策!谢谢您!”王桐望着王老师,眼里噙满泪水。同学们鼓起掌来。窗外,阳光明亮,多么温暖的世界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4期,有改动)
10.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发展
王桐的心理
看到同学的手机被没收后
(1)
听从邱华的建议,尝试抢群中的红包
(2)
老师宣布“红包雨”开始
(3)
抢完了红包,查看别人的“手气”后
(4)
11.文中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12.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王老师翻看着抢红包的记录,笑得意味深长。
(2)王桐望着王老师,眼里噙满泪水。
13.有人认为,标题中“下策”一词用的不好,应改为“上策”;也有人认为用“下策”独具匠心。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