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外观表象(远大成长教育解读《权力的面孔》10、未曾有过一天快乐的悲惨皇帝——光绪)
点上方绿色标示
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
解读《权力的面孔》10、未曾有过一天快乐的悲惨皇帝——光绪
今天的主角是清朝倒数第二任皇帝——光绪。
光绪的名字是爱新觉罗·载湉,湉的字意是水流平静。一生都小心恭谨的父亲醇亲王奕譞给长子起名载湉,表明了他对孩子的唯一希望就是平安顺遂。在不胜寒的政治高峰,奕譞在饱览壮丽风光的同时也深知,与此相伴的还有风险与毁灭。
可世事弄人,偏偏就是这个3岁的孩子,被慈禧选中,接替他刚刚死去的表哥同治皇帝,继承大清的皇位。
慈禧在养心殿宣布这一决定的时候,奕譞没有我们以为的,因为自己的儿子要荣登大宝欣喜若狂,反而是如同被雷击中了一样,抱头痛哭,昏倒在当场。
后来发生的种种,证明了奕譞对儿子命运的先见之明,但在强大的命运面前,所有的先见都显得那么的苍白与徒劳。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晓店”,直接购买《权力的面孔》老辣的政治家
说到晚清的历史,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都是同一个人——慈禧。
慈禧作为大清王朝长达48年的实际统治者,身后毁誉无数,但谁都无法否认,一生的内忧外患与残酷政治斗争,成就了一位老辣的政治家。包括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在内的一众晚清重臣,无不畏惧这位深宫妇人的驭人之手。
当慈禧诞下皇子,晋为贵妃的时候,她肯定想不到,自己将来会成为这样一个狠人。她其实挺可怜的,作为一个女人最不幸的三件大事在她身上接连发生,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
慈溪介入政治的最初动机是如此简单,无非就是不想自己孤儿寡母的受人欺负。然后,作为儿媳妇,尽自己最大努力保住爱新觉罗的家业,到地下能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
1861年7月,30岁的咸丰皇帝殡天,慈禧的儿子,也就是继位的同治皇帝当时仅有6岁。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撑得起一片江山?咸丰在临死前就定下了身后的政治格局。
在外朝安排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在内朝,又将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交给了慈安、慈禧两宫太后。一切军国大事由顾命大臣商讨处理,形成决议之后,来找两宫太后审定通过,圣旨上加盖大印,才能颁布执行。
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国家的正常运转,也让双方相互牵制,避免一方独大。等到小皇帝长大,就能顺利掌权。
这样的安排看似精妙,但却因为咸丰故意把一枚极有分量的棋子排挤在了棋局之外,导致身后所有的政治安排,在自己死后便立刻崩坏。
这枚棋子就是当年与咸丰争夺过皇位的六弟,晚清著名政治家恭亲王奕訢。
咸丰无论是智识还是才干,都不及自己的这个弟弟。当年道光皇帝在遗诏中将皇位传给了“仁孝”的咸丰,同时也安排更有能力的奕訢辅佐处理国政。
因此,咸丰登基后一直打压奕訢,直到最后还故意没把他安排在顾命八大臣之列。
同治登基之后,顾命大臣这帮人不断跟两宫太后争权叫板。慈禧还听说,肃顺曾建议咸丰皇帝效仿汉武帝“杀母立子”,像杀死钩弋夫人那样赐死慈禧,以免太后专权乱政。
于是慈禧说服慈安,与奕訢结成政治同盟,叔嫂联手发动辛酉政变,果断利落的清除了顾命八大臣。建立了“两宫垂帘,亲王议政”的全新政治格局。年号“同治”,就是两宫太后与一位亲王共治天下的意思。这一年的慈禧,才26岁。
后来,慈安去世,慈禧又夺去了奕訢“议政王”的头衔,她以超乎常人的果敢与机敏,在一次次权谋技巧中,牢牢的攥住了大清的最高权柄。
随后她开明的重用汉人曾国藩,眼看就要吞没天下的太平天国狂潮也在她脚下突然退却。
慈禧执政的这段时期,同治与光绪两朝,被合称为“同光中兴”,有人认为是她让这个奄奄一息的国家重新焕发了生机。
从1864年,既平定了太平天国,又结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间有长达30年的和平时期。这段时间洋务运动轰轰烈烈,新式海军得以建立,一大批近代军工和民营企业,以及新式学校得以创办,一派繁荣景象。
朝廷之上,涌现了一批包括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这样既有实干能力,又能与时俱进的洋务派。整个国家在军事实力,人才储备,经济基础以及观念转变上都在往好的方向迈进。
再有,随着总理衙门的设立,以国际礼节与各国展开平等交往,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明显的提高。
生活在当时的人,确实能感受到一丝“大国崛起”的意味。
慈禧驾驶着这艘庞大的旧船,缓慢而平稳的行进着,风平海阔,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将要掀翻一切的暴风雨,已经不远了。
既“成功”又“失败”的帝王教育
我们再回到1875年1月,同治皇帝驾崩的时候,慈禧为什么会选择载湉来承接大统?
一来,是因为载湉只有3岁,很容易控制。当时慈禧40岁正值盛年,驾驶大清这艘巨轮也正是得心应手之时。立一个成年的皇帝,交出手中的权力实非自己所愿。
二来,载湉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既是自己的小叔子,也是自己的政治同盟,当年在辛酉政变的时候就出过一份力。奕譞不仅办事得力,还没有任何的政治野心,这么多年过来,跟自己这个权力欲极强,猜忌心极重的嫂子相处得非常融洽。
三来,载湉的母亲又是慈禧的亲妹妹,所以小光绪对慈禧来说既是亲侄子,又是亲外甥,是所有皇子中关系最亲近的。
入宫之后,慈禧对小光绪的照顾与培养可以说是尽心竭力。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在强保中的时候,她正忙于浓妆艳抹,争风吃醋。现在,她把对儿子的亏欠一并给了光绪。
小光绪身体不好,肚脐经常潮湿,都是慈禧亲自帮他擦拭,白天加减衣服,晚上陪睡觉,慈禧都是亲力亲为。光绪胆子小,害怕打雷,每当打雷下雨,慈禧就把他抱在怀里,寸步不离。
5岁开始,安排以状元出身的翁同龢为老师,接受正统的帝王教育。慈禧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把批阅光绪的作业作为自己的每日必修课。
10岁开始就培养他实习政务,大臣们发现发回的奏折上会有一些儿童描红一样的幼稚字体,虽然言语故作大人的腔调,但一看便是出自光绪的手笔。
慈禧觉得是自己把光绪扶到了宝座上,这个全天下的男人不惜付出性命都要去追求的东西,光绪在懵懂中一夜之间就得到了,是何其的幸运与幸福。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又倾注了这么多的心血。她不免会想,将来光绪要对自己如何的感激涕零。
但是,长大后的光绪回忆起来,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幸福与幸运。
那天晚上,他从熟悉的家里被抛进到了这个巨大、荒凉的坟墓一样的宫殿之中。
刚刚还抱着自己玩耍的父亲,现在远远跪在地上,给他磕头。与自己朝夕不离的母亲和外婆泪眼婆娑的被隔绝在了宫墙之外,几乎永世不能再见。
紫荆城,象征着绝对的权威,向天下传递着不可动摇的威严。而在它的内部,批发着最密集的阴谋,笼罩着最严苛的规则,呈现着最顶级的奢华,却唯独缺少一样东西:平凡简单的亲情。
此前无忧无虑的孩子,从踏入到这里的那一刻开始,就成为了帝国机器上最重要的零件。
每天4点起床,正襟危坐在龙椅上,充当垂帘听政的道具。在群臣的簇拥下,出席一个又一个仪式。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只知道其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矩。在哪个人面前要说什么话,在哪个仪式上要穿什么衣服,下跪的时候先跪哪条腿,磕头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都有详尽的规定,稍有差池,就会遭到训斥。
在小孩子的心里,母亲是柔软温暖,能包容一切的,但面对慈禧,他一刻都没有感受到儿子在母亲身旁该有的安然自在。
慈禧作为一个母亲是失败的,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如此,对养子光绪也是如此。
同治从小就顽劣不堪,而慈禧又对他过分娇纵。17岁在立皇后这件事情上,同治跟慈禧爆发了激烈对抗,同治的意中人是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而这个端华是慈禧在辛酉政变中,杀掉的顾命八大臣之一。面对政敌的后人,这慈禧怎么能善罢甘休?
后来,同治皇帝独居乾清宫,天天偷摸着往外跑,混迹于京城的妓院,没过多久就因梅毒,暴毙于青春之际。
对于光绪,慈禧为了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不让过去的错误重演,又过于严格,她不能容忍光绪任何一个小毛病,对每一个生活细节都精雕细琢。
如果光绪在早上4点赖床,如果他吃饭的时候碰响了餐具,如果他在上朝的时候过多的扭动身子,如果他像普通的孩子一样走路一蹦一跳,都会招致训斥,好像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
按照今天的理念,刻板,严厉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孩子缺乏自信,自我怀疑,胆小懦弱,同时又固执倔强,脾气暴躁。孩子会时刻在潜意识里按照父母的标准苛求自己,同时对于别人也缺乏宽容。
很不幸,这些在光绪身上都一一得到了验证。
在翁同龢的日记里有这么一件事:光绪12岁的时候,有一次莫名的突然发脾气,一拳将座钟的玻璃打碎,弄得自己鲜血淋漓,旁边的人都吓傻了,完全不知道为什么皇上要发这么大的火。光绪的情绪一直都不稳定,并且还有一种自毁的倾向。
传统帝王教育在光绪身上是成功的,光绪渐渐明白了,原来自己所遭受的这一切非但不是悲惨,反而是天下人都羡慕的幸运。自己是上天之子,肩负着上天的信任,列祖列宗的重托和天下百姓的希望。
光绪立下了要澄清天下做一个圣贤君王的远大志向。
在慈禧和一众大臣的注视下,光绪也确实越长大越像一代圣君,古代典籍烂熟于心,深谙历朝治国之道,写得一手好字,对慈禧太后特别孝顺,长得又还帅。
1889年,19岁的光绪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亲政大典。15年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屈服于慈禧的意志,无论是生活起居,成长教育还是爱情婚姻,都在太后的绝对控制之中。现在他终于可以伸一伸乾纲,振一振皇威了。
更重要的是,经过15年的漫长准备,他早已跃跃欲试想要掌握帝国巨轮的船舵。他有信心唤醒这个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中国。
而当他真的握住船舵之后就发现,这艘巨轮就像是开启了自动巡航,按照慈禧设置的模式一成不变的运行,自己并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
亲政之后的几年,尽管可以单独上朝,有朱批与口谕的权力,但军机处每天都会呈送一份要事简报给慈禧,自己处理的每一件事太后都知道。尽管慈禧再没有出现在垂帘之后,可她依然掌控着一切。
光绪多希望能有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甲午战争
果然天遂人愿,很快机会就来了。1894年初,藩属国朝鲜出现内乱,请求清廷出兵平叛,日本趁机出兵朝鲜,挑衅清朝的宗主国地位。
光绪皇帝拍案而起,自从鸦片战争以来,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轮番的来欺负我们,现在竟然日本也要跳到我们头上。
日本千年来都在亦步亦趋的向我们学习,一度向中国俯首称臣。尽管最近这些年搞了个什么明治维新,也弄了一支海军,但我们大清的北洋舰队建成也有十多年了,虽然我们不敢跟洋人叫板,但收拾你日本这样一个蕞尔小国还是不在话下的。
光绪兴奋的预感,这对自己和国家来说都是一次大机会。没有什么比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更能振奋萎靡已久的民族精神,这一仗必将成为国运昌盛的伟大转折点。而他本人,可以在战争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干,在朝野树立威望,在太后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
朝中的一众大臣,都觉得打日本是手到擒来,坚决主战,一直欢呼。决议呈到慈禧面前,慈禧也觉得可以一战,而且对光绪五年亲政的表现基本满意,就放手让他去干。
尽管朝野上下都觉得日本可打,但还是有明白人的,那就是北洋海陆军最高统帅——李鸿章。
了解国际事务的李鸿章十分清楚,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论论军事实力,日本也绝不处于下风,而且在成功的政治改革之后,整个国家的效率、战争动员能力等综合国力则远远超过中国。
所以李鸿章建议避战,朝鲜就暂且让给日本,等到实力充足与日本一较长短。
但光绪皇帝毫不留情的驳回了李鸿章的“可笑”建议,并要求他抓紧时间,整军备战。
传统帝王教育,让光绪的脑袋中除了四书五经和圣贤心法之外,空无一物。对包括这个近在咫尺的邻居在内的一切国际事务,都保持着惊人的无知。因为在旧的政治观念中,这些都无关紧要的小事,唯一重要的是圣人之道,是祖宗礼法。
还有,皇宫森严的封闭、保守与死寂,对光绪的成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尽管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他对人情世故,以及支配帝国政治的潜规则一无所知,亲政之后,朝中大臣不难发现,这个皇帝在复杂的晚清世事面前,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单纯与天真。
再加上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翁同龢经常跟光绪讲当年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的各种事情,这是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说到激动之处,二人抱头痛哭。这让光绪胸中的民族主义烈火燃烧得异常炽烈。
以上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让光绪决心要与日本一战。
他精神亢奋的让太监把记载着康熙平定准格尔的《圣武记》搬到乾清宫。他要以此为蓝本,指挥眼下的战争,仿照康熙爷的口气,下达一道道作战方略,其中都是“决一死战”“迎头痛击”之类的词汇。
用百年前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案例,指挥一场近代军事战役,北洋海陆军的前线官兵们知道了会不会觉得自己为国捐躯得太不值当了。
1894年,8月1日,两国正式宣战,清军接连溃败,一个多月之后,日军就占领了整个朝鲜。
光绪震怒,下旨斥责李鸿章指挥不力,拔去三眼花翎,戴罪领兵作战。圣谕还没到李鸿章手上,日军就突破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兵锋直指沈阳。
鸭绿江的三万守军,是清军中装备最好的精锐,尽管作战英勇,誓死抵抗,但面对日军依然是不堪一击。
从这一刻开始,朝廷上下都已经知道,双方的实力差距有多么悬殊。李鸿章赶紧上奏,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主张,敌强我弱,只能依靠中国的广袤纵深,以空间换时间,把敌人慢慢拖垮,才有取胜的可能。
而光绪根本听不进李鸿章的建议,日军越深入,他就越惊恐。战前的雄心壮志早已消失不见,他唯一害怕的就是日军逼近北京,自己和太后仓皇出逃的一幕再度上演。
他迫不及待地调集各地军队阻击日军,寸土不让。圣旨像雪片一样的飞往前线,内容除了“胆怯”“无能”之类的指责,就是“军法从事”“绝不宽待”一类的恫吓。在光绪的逼迫之下,帝国的所有精锐部队一波接着一波,全部喂到了日军的虎口之中。
陆军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光绪的瞎指挥,而海军也同样如此。
甲午第一战丰岛海战之后,光绪对海军统帅丁汝昌就极为不满,认为他畏敌如虎,一味避战,在李鸿章的力保之下,才没有被临阵撤职。
光绪因惧怕日军军舰深入渤海,进攻天津,并由此威胁北京。便下令丁汝昌,寸步不离固守渤海海峡。这导致北洋水师主动放弃制海权,陷入单纯防御被动挨打的境地。
后来,日军围攻威海,想要引诱北洋舰队驶出威海卫基地,进而围歼。光绪皇帝就像是配合日军一样,一道道圣旨逼迫出海迎战。丁汝昌抗旨不出,才没有落入日军的圈套。但这又进一步加深了皇帝对丁汝昌的厌恶。
在光绪看来,只要不主动迎击,就是胆小畏敌,只要打了败仗,就是无能,就是有罪。
在一道道要求军官们拼死迎战圣旨的逼迫之下,邓世昌、刘步蟾、杨永霖这几位著名将领先后自杀。
丁汝昌更是承受着不可想象的压力,光绪竟然给丁汝昌下过这样一道圣旨,意思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恩许你戴罪领兵作战,等到仗一打完我立马就要收拾你,甚至是杀了你。你敢相信这是皇帝给阵前正在带兵打仗的统兵将领的圣旨?
丁汝昌在战争后期只求能壮烈殉国,炮弹往哪打,他就往哪站。最后大势已去,丁汝昌等一众英烈不愿投降,吞鸦片自杀殉国。
死了就算了吗?抄没家产,完了还不解恨,把丁汝昌的尸体弄回来换上黑色囚衣,放入通体黑色的棺材里,送回老家,不准下葬,他的子孙流离失所,也不敢回家。直到光绪死了之后,大清王朝的最后一年,丁汝昌的名誉才得以恢复。
我们看到光绪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就空有一腔爱国热血,无知、狂妄与急躁的缺陷,尽显无遗。骂他一句混蛋“愤青”一点都不冤枉。
等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水陆两军直指北京的时候,慈禧知道,这仗是决不能再打了,于是召见大臣准备议和。
而这个时候的光绪,完全就变了一个人。《圣武记》不看了,堆积如山的战报也不管了,也不开会,下指示了。而是一个人躲在深宫里,看看诗词,睡睡觉。
从当时光绪朱批的奏折之中,我们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甲午战争初期,光绪写的字异常宏大,端正、有力,神采飞扬,而到了战争后期,他写的字只有此前的四分之一大,而且细细扭扭,东倒西歪,完全看不出这些字都是出于同一个人之手。
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他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
当光绪再次出现在朝堂之上的时候,大家发现他从此前坚定的主战派,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急切的主和派。
李鸿章被朝廷派去议和。
李鸿章也真是惨,所有人都在喊打喊杀的时候,只有他一直在叫“打不得,不能打。”但叫破喉咙也没用,必须得打,而且是你亲自带兵给我去打。打就打吧,还不按李鸿章的战略计划来,光绪天天在北京遥控指挥,昏招百出。最后战败了,李鸿章背锅受处罚,完事还要屁颠屁颠的代表大清去跟日本人议和。
当时慈禧的态度是绝不割地,如果谈不拢,你就回来我们接着打仗。但是光绪倒是痛快的授予了李鸿章割地之权,因为他只有一个心思,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结束这场噩梦。
最后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以及澎湖列岛,赔款两亿两白银。之后因为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放弃辽东,但赔款追加到了两亿三千万。
硝烟散尽后,光绪静心盘点,才看清甲午一战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此前“同光中兴”的大好形势,被自己断送。面临史无前例的割地与赔款,大清就像是一个刚刚有所好转的病人,再度被一拳打翻在地。赔款与割地为日本腾飞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亚洲格局重新洗牌,欧美列强纷纷亮出爪牙,向中国提出租借土地的要求。中国由一个“同光中兴”的希望之星,沦为被瓜分的对象。一夜之间,就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本想证明自己的光绪,却向全天下展示了自己的无能,本以为能为让国家雪耻自强,却给整个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慈禧对他非常失望,原来是如此的幼稚、轻率与脆弱,竟能荒腔走板到如此地步,自己一眼没照顾到,就酿成此等大祸。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晓店”,直接购买《权力的面孔》百日维新
甲午战败后,光绪大病了一场,躺在床上他一遍遍的反思,自己如此效法列祖列宗,怎么就一败涂地了呢?日本全面学习西法,竟能如此强大,看来西法的威力远远胜过祖宗旧制。
光绪开始埋头阅读欧洲翻译过来的书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意识到失败的原因不是自己还不够敬天法祖,勤政爱民,而是因为他太迷信圣人与先祖。只有学习西方,变法图强,才能让大清脱胎换骨,扶大厦于将倾。
但是要怎么变呢?
很快,他读到了一封来自广东新科进士,康有为的奏折。里面详细介绍了西方政治制度,列举了俄国彼得大帝,日本明治天皇等政治人物,他主张“定立宪,开国会”,以国会立法,法官司法,政府行政,实现三权分立,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手里拿着奏折,光绪大喜过望。这不就是上天赐给我的变法人才吗?只要我推行变法,调转船头,让国家走上正轨,不仅能重现大清的旧日荣光,更能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到时候,此前甲午的小小挫败,在今后的伟大事业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关于戊戌变法,很多人头脑中的定论是开明的皇帝力主维新运动,由此让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可坏就坏在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坚决阻挠,致使变法失败,大清王朝失去了救亡图存的最后机会。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慈禧可不是什么顽固的守旧派,在掌权之初她就大力支持洋务运动,不然怎么还会有恭亲王奕訢这些洋务派什么事呢?
慈禧一开始是支持变法的,当时老太太已经六十多岁了,她对于世界形势和西方政治的运作方式是一片茫然,她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出面折腾了,要折腾就让光绪去吧。
只是慈禧重申了自己必须要掌握二品以上大臣的任免权,并且让她最信任的荣禄出任直隶总督,节制北洋水路各军。笔杆子你拿去随便摆弄,刀把子还是要抓在自己手里的,一旦局势失控,我可以迅速掌控全局,收拾烂摊子。
再有,当时刚刚经过甲午惨败,绝大多数政治精英已经意识到,中国的落后是全方位的,继续走老路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所以在“要变法”这个问题上,朝野上下是达成共识的。
可是在“怎么变”这一点上出了大问题。
光绪和康有为这两个人,都是典型的愤青。血气方刚却没有实操能力,他们都把改革想得极为简单。
康有为启动变法的第一步是搞了个誓师大会。皇帝亲自主持,让所有大臣在决心推行变法的文件上签字,认为只要搞这么一个戏剧性的仪式,就能摧毁数千年积累的强大思想惰性,让之后的变法顺利推行,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光绪皇帝在经历了甲午战败漫长的消沉之后,精神再度高亢,他急躁的希望一夜之间就能让整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他真的就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启动。到9月19日,慈禧从颐和园回到紫禁城,收回权力,再度临朝训政,变法失败。
这100多天的时间里,光绪下发的改革谕旨多达286件,真叫一个如大雨倾盆,滚滚而下。其中涵盖了政治体制、官僚制度、财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按照康有为的建议,为了避免守旧大臣的反对,以便更加迅速与高效,大部分谕旨都是直接下达给执行部门的,没有经过任何讨论,绝大部分都没有可操作性。
这两个人就天真的觉得,只要用圣旨,把按照西洋药方抓来的灵丹妙药,注入大清帝国的体内,就能让国家去腐生肌,起死回生。就像康有为描述的那样,欧洲人用了300年让国家富强,日本明治维新用了30年得以强大,而中国土地之大,人民之众,只需3年便有大成。
但在明白人看来,这种改革简直就如同过家家一般。有外国观察者说:皇帝三个月所颁布的政令,中国用9年都未必能消化得掉。
其中许多的具体措施都异常鲁莽,完全不顾及社会的承受能力。
比如说突然废除八股文,天下所有准备应试的读书人立刻手足无措。
再比如说一下子裁撤了7个衙门,砸了近万官员的饭碗,而且没有给下岗官员安排任何出路,这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在官场引起了地震。
随着一项项鲁莽措施的颁布,大家逐渐意识这位年轻皇帝是不可能成功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出来反对变法,原本的支持者也开始袖手旁观。
改革阻力越来越大,看来正如康有为所说,满朝大臣尽皆守旧,非霹雳手段,不足以撼此坚冰。
盛怒之下的光绪更是失去了分寸。
因为一件小事,他把礼部的6名正副部长全部免职。9天之后,干脆决定采纳康有为的建议,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外,另立中央,直接把原来的中枢官员全部架空。
慈禧一直在全神贯注的看着光绪的表演,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变法启动不久他就知道失败是必然的结果。通过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两件事,太后已经彻底对光绪失去了信心。
光绪罢免礼部六堂官就已经越界了,因为此前慈禧就重申过自己保留对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之后光绪另立中央,在慈禧看来这就已经相当于政变,她决定出手剥夺皇帝的权力。
之前的历史书上说:慈禧打算借光绪在天津阅兵的时候,调用荣禄的军队废掉光绪皇帝。
这样的说法是太看得起光绪了?还是太看不起慈禧了?
话说9月19日,慈禧从颐和园溜溜达达回到紫荆城,直接把光绪皇帝叫过来,当着一众大臣的面,一通训斥:“你看看,这3个月你都搞了些什么?行了,你歇着吧,还是得老太太我亲自来。”就这么一句话,政变就完成了,光绪也就失去了权力,还用得着调兵?
既然闹出了乱子,总要有人承担责任,就拿康有为这帮人,以“结党营私,莠言乱政”的罪名抓起来。好了,事情搞定,慈禧太后又一路游山玩水回到颐和园。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惊天的秘密被捅了出来,有的学者说是袁世凯告密,也有人考证是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被抓之后供出来的。什么事情?
为了确保光绪的权威,推行变法,康有为一帮人密谋策反袁世凯,围攻颐和园,诛杀老太后。
听到这件事,慈禧作何感想?我亲手把载湉抱上皇位,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用心栽培。你们要搞变法,我支持你们,帮你们把持大局,确保船不翻。现在百日维新搞成这个鬼样子,我出面来擦屁股,康有为这个人不能用那就清理掉,仅此而已。结果你们竟然想要我的命?
慈禧火速从颐和园赶回紫荆城,大肆搜捕康党,而他和光绪之间的感情就此崩坏。
光绪皇帝有没有参与密谋围园杀后呢?
后来据学者考证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而且就算知道,在以孝治天下的皇权制度下,干出这样的事情非但不能帮他巩固权威,反而会让他立刻就丢掉皇位。
康有为逃亡到了日本,为了获得外国人的支持,他把密谋一事当作自己的英雄事迹大肆宣扬。宣称自己手里有光绪皇帝的衣带密诏,以起兵救驾的名义,在海外华侨中间大量募款,最后这些钱都落入了私人的口袋,在海外购置房产,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不齿。
康有为在海外编故事敛财,却害得光绪皇帝在慈禧面前是百口莫辩,最终被慈禧囚禁在了瀛台之上。
这一次的失败也彻底击垮了光绪,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自己所主导过的事情都以惨败收场,他没有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也没有赢得过慈禧的欣赏,更没有给国家带来进步,甚至于自己都没有给大清帝国生出一个皇子。
从他被软禁到去世之间有十年的时间,光绪都是在颓唐麻木中度过的,他对任何人都是淡淡的,对穿衣服吃饭都漠不关心,曾经那种情绪激动,突然发怒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经常就像一块木头一样的呆坐着。
光绪人生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尽管还在呼吸,但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内容。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在压抑痛苦中死去,结束了自己没有过一天快乐的人生。而慈禧也在第二天离世。
3年之后,辛亥革命,为长达276年的大清王朝,画上了句号。
2003年,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测鉴定中心,用中子活化实验方法,在光绪的遗骨,头发和衣服中都发现了超高含量的剧毒物,三氧化二砷,研究得出结论: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中毒。
好了,关于光绪皇帝,我们就聊这么多了。《权力的面孔》这本书,到这里就全部讲完了,希望你会喜欢。
我是晓书童,我在晓书童频道与您,不见不散。
我的付费新专辑,转述《战略与路径》,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啦,节目中所讨论的是一系列当下中国最为重要的问题,这些重大议题所指明的方向以及带来的改变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
这本书能帮我们把握中国经济运行的大方向,为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作出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频道内的同学有专属福利,通过音频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可以优惠购买,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