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教育方法(法国教育部长成长经历看似“轻松散漫”的法国教育,为何人才辈出?)
在许多人看来,法国是生活“最悠哉”的国家之一,每一年大大小小的假期算起来有150天之多。法国的学生也有大量课堂以外的课程,甚至学生在星期三也基本不用上课,而是在博物馆、球场、图书馆、公园等地方进行各种形式的活动。
但就是这样的教育下,法国依然保持长久的科技文化领先,法国的巴黎大学、巴黎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依然是全球知名的一流大学。看似轻松散漫的教育,为何还能人才辈出?其背后,其实是法国教育张弛有度,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法国“尊重教育”理念
在法国人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独立个性和人格的,理应都受到尊重。法国父母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年纪小,就以长辈的身份去安排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是采取和孩子对话的方式,听取孩子的想法。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尊重小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理念在很多法国人的心里扎了根,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找到乐趣;只有获得了快乐,才能保持长久的进步。法国小学生的课本浅显易懂,除了最重要的法语课和数学课之外,其他的便是充满趣味性的科学常识、卫生知识、历史文化等课程,让学生沉浸在快乐中学习。
对于课本中的知识,老师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并不多,反而会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甚至于,许多中小学的星期三是不用上课的,老师会带领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实践。
法国前教育部长雅克兰曾说,“音乐之于心算,戏剧之于阅读,造型艺术之于几何,不无受益”。因此,低年级学生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到操场去运动,高年级的学生则会分成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动手做实验,策划形式多样的活动等。
法国课堂轻松背后的张弛有度
然而,看似轻松的背后,其实却充满了“择优”的意识。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从不强迫学生去学习,但法国通过制度的设立,让学生主动向“优秀”去靠近。
所谓的特优生,是指在相当于中国高考的法国BAC考试中分数大于16分(总分20分),位于Très bien (非常好)阶段的学生。成绩越高,自然意味着能到更好的大学去求学。更重要的是,法国的综合性大学虽然是免试入学,但却采取逐年淘汰筛选的制度,学生如果不努力,就意味着会被淘汰。
虽然法国学生有很长的假期,放假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意味着停止学习,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许多高年级的学生选择在假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甚至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参加实践的结果是,在锻炼中去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加深了对社会的理解,很多学生因此更加重视对自己的提升。
双轨制下的自我奋斗
迄今为止,法国的教育依然保留“双轨”制度,一轨是面向大众的普通教育,一轨是要求较高的精英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国的教育也演变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高等教育体系。法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复杂,根据行政管理、培养目标、招生制度等特点的不同,一般分为综合大学(Les Universités Fran?aises)、精英大学校(Les Grandes Ecoles)和高等专科院校(Les écoles Spécialisées)三大类。
(1)综合性大学的教育模式是金字塔式的,采取逐年淘汰筛选制度。由于是免试入学,综合性大学中学生良莠不齐,大学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而位于金字塔之巅的便是享誉世界的巴黎大学,学生水平之高,可以媲美世界名校。
(2)与综合性大学相对的,是法国独有的“大学校”,专业性更强,更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高等专业学院就是“大学校”,包括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巴黎ICD高等商学院等都是法国著名的大学校。大学校招生条件严苛,学生需要经过两年的预科学习,和严格的考试,经过多次筛选后才能最终进入大学校就读。这些大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培养法国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目前,法国多数高级行政官员、大约六成的大型企业领导人、大部分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出自精英大学校。
(3)高等专科学院:这类学院主要培养音乐、美术等创作性行业的顶尖人才,并且大部分学校都是通过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进行招生的,学生报名参加考试后,学校根据成绩录取。入学后,学生则进行所选专科的学习,成为这些创作领域的重要人才。
精英大学校的高等教育制度可以说是具有法国特色的教育形式,也是为了让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之后,能够在优越的环境中,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学习。这也是法国科技、工程、艺术等领域都能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在看到法国人优裕的生活方式,轻松的生活态度背后,是因为其背后有一套高效的激励体系。今天,法国从“尊重教育”到极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使法国形成了全面发展、择优拔尖、制度完整的教育体系,并以高质量著称于世。
或许,“只有用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这句话形容法国的教育也是恰如其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