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应该多陪陪孩子的说说(陪伴成长亲子教育故事无论多忙,请一定陪孩子到12岁,因为之后的人生已注定)

作者 | 哎呀妈

前不久,河南南阳一个19岁的姐姐,被叛逆任性的弟弟气到崩溃,只好拿起手机拨打119求助。

弟弟今年14岁,目前辍学在家。

对他讲道理他不听,还经常拿家里的钱出去乱消费上网。

家里爸爸是跑货车的,经常不在家,妈妈工作很忙,平时也不怎么管。

眼看着弟弟小小年纪,不上学,犯错扔不知悔改,而父母又无暇顾及。

姐姐担心弟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奈之下只好求助警察。

看到这则新闻,我不禁感到悲哀:

教育孩子,本该是父母的责任。

可如今,男孩的父母只负责生,却不愿花时间陪伴,更没在他犯错时及时指引他走回正道。

他身上出现厌学、叛逆等等问题,就不足为怪了。

教育家洛克说过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像一张白纸一样。

而后,他生存的环境开始给他上色,他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孩子成长路上,父母的陪伴和管教是如何影响他的一生。

或许,这三个故事可以给大家答案。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14岁女孩小荷。

本该读初中的她,因涉嫌抢劫被警方拘留,转到救助站。

5年前,父母离异,随后,她跟着爸爸来到北京生活和读书。

在别人看来,身处在大都市的他很幸运,享受着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的物质和资源。

可只有她知道,自己有多孤单。

自从爸爸带她到北京后,经常见不着人影,把她交给身边的朋友照顾,整天只顾着打工挣钱。

后来,爸爸为了做生意,把她送回老家,她便辍学了。

期间,她受别人欺负离家出走了两个月,可爸爸都毫不知情。远在大连的妈妈,更是不关心她的生活和成长,很少跟她联系。

就这样,没人管教的她,认识了一些不良少年,学会了吸烟、喝酒。

没钱买烟买酒,她就只有靠“偷”,来满足自己和朋友的欲望。

面对父母的质问“你怎么变成这样”,她气愤地反问父母:

“你们谁管过我吗?我被拘留,你们都没有来看过我!”

孩子的错误行为,是父母教育的映射。

若没有父母悉心的引导、及时的管教,孩子一旦走上歧途,再想补救就为时已晚了。

第二个故事,是参加《变形计》的李幼恩。

当时年仅17岁的她,和妈妈的关系糟糕至极。

母女俩的日常,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

有时不过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能吵到动手互扇耳光。

妈妈总是数落她没礼貌,乱花钱,染上一身坏毛病。而她,却嫌弃妈妈满嘴的“大道理”。

是什么造就了李幼恩如此叛逆的个性?归根结底,还是家庭的教育问题。

从她记事起,爸爸常年在国外,很少陪她。

而妈妈喜欢打麻将,一有空就外出,根本不怎么管她,就连一次游乐场都没陪她去过。

在那个明明有妈的家里,她却活得跟“孤儿”一样。

母女俩的关系,完全不像亲人,更像彼此对立的仇人,疏远无比。

想起约翰·肯尼迪的一句话:

“对孩子教育失当,等于丢弃了那个孩子。”

那些置身在精致的房间里,却成了精神上的“留守儿童”的孩子们,并非天生和父母不亲。

只是他们没机会和父母亲近,父母也根本没有给过他们所需要的爱和关怀。

久而久之,两代人只会越来越陌生和疏远。

第三个故事,是一个26岁的“啃老族”。

整整三年,本该出去工作谋生的他,却选择宅在家里,不肯外出,自闭又敏感。

妈妈带他上节目,想请专家支支招,帮他走出家门。详谈之下,才得知他的“宅”,事出有因。

从小到大,他都由奶奶带着。

爸爸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律师,工作特别繁忙,妈妈也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协助丈夫上。

这样,对他的陪伴和管教自然少了。

父母原本以为乖巧懂事的他,会一直不用操心,顺利读完中学。

可令人意外的是,他上了初中,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厌学、逃学,送去封闭学校也不管用。

自始至终,父母都不知道,他之所以排斥去学校,是因为同学欺负他,对他实施暴力,还敲诈勒索。

他尝试过求助,但老师不管,妈妈也不在意。

而爸爸的更是直接告诉他:“有什么事别跟我说,我很忙,跟你妈说去”。

同学的欺负,父母的忽视和推脱,让他变得越来越自卑,不敢外出接触陌生人。

曾仕强曾一针见血指出:

“父母不可以说自己太忙了,所以没时间教孩子。

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恰恰出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上,尤其是孩子的性格、品德的塑造与培养方面。”

孩子性格好不好,影响的是一辈子。

如果父母从小不花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的性格塑造上,等到有一天,孩子自卑、敏感、懦弱......父母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父母是因,孩子是果。

这一起起的教育悲剧,都在提醒父母: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不管去到哪里,父母永远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7UP》(《人生七年》),导演花了60多年,跟踪14个7岁孩子,结果发现:

那些在生命早期拥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发展得更好;

而那些缺乏早期教育,亲子关系匮乏的孩子,成年之后却往往活得不如人意。

李玫瑾教授也曾在大量的案例中总结得出:

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有关键期,管教孩子,也有“有效期”。

特别是孩子小时候,父母的陪伴、言语是养料,滋养孩子的生命;如果在这个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可以事半功倍。

一旦“过期”了,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回过头再进行教育,只能摇头叹息,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赚够了钱,却输掉了自己的孩子。

所以,李玫瑾教授呼吁:

“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的重点在家庭。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黄金时期是在12岁之前。”

特别是这三个发展关键期,父母一定要重点抓教育,好好把控。

· 0~3岁是孩子的依恋期,父母需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现在不少父母,觉得孩子刚出生还小,不懂事,先将他放在老家,或让老人帮忙抚养。

等到孩子一定岁数再接到自己身边,却发现孩子不听话,很难管教。

为此,李玫瑾教授多次强调:孩子3岁前,父母再辛苦也要亲自抚养。

3岁前,是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关键期。

这时他完全无法自理,做什么都靠父母。

只有父母在他身边,有任何需求都能及时回应他、关注他,才能让他感到满足和安全。

有了这个情感资本,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以后教育孩子,孩子才会顺从、听从父母。

· 3~6 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父母要坚定对孩子说“不”。

前不久,陕西宝鸡一个女孩,因妈妈没给自己买饮料,就当众对着妈妈拳打脚踢,不停说“打死你”。

现在有许多孩子都是这样,目无尊长、无法无天,动辄打父母骂长辈。

其实根本原因是该立规则的时候没有好好立,最后造就了孩子的狂妄和自私。

教育孩子,李玫瑾教授提议“恩威并施”。

特别是3~6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行为能力也在增强。

面对他的无理取闹,父母及时“说不”,是在告诉他:

你做得不对,我也不会让步,我爱你,但不迁就你。

越早用温和坚定的方式拒绝孩子的任性行为,越能教好一个孩子。

· 6~12岁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期,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

孩子一过6岁,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虽然6~12岁这一阶段,孩子并没有爆发很多极端问题。

但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引导孩子形成对自我的价值观,潜伏在内心里。

等到青春期,父母12岁前陪伴的缺失和管教的疏忽,会变成孩子的习惯问题爆发出来。

想孩子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找到人生的发展定位,少不了父母的价值引导。

之前济宁一位8岁女孩书写印刷体的视频火遍全网。

看那一个个工整的字迹,甚是赏心悦目。

女孩自律、沉稳的性格背后,藏着妈妈的耐心和指导。

刚开始,女孩并不愿意练字,可妈妈狠心“逼”了一把,足足用了一年的时间。

每天练半小时,渐渐地,女孩越写越感兴趣。

写字专注了,学习也认真了,成绩更是名列前茅。

李玫瑾教授表示:

孩子6~12岁,是他习惯建立的一个过程,也是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过程。

这时,父母要学会放手,为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独立、自律、勤劳、吃苦的生活习惯。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人生定位,才能引导他走在对的道路之上。

想起教育学者尹建莉书中说的:

“不是穿了西服就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爱。”

这份爱,有孩子成长时父母的参与,用心的陪伴,耐心的教导,慈爱的关怀和严格的要求。

12岁之前,再忙,都不要吝啬对孩子的陪伴和管教。

要知道,再多的物质和金钱,都抵不上在孩子成长的“有效期”给他多多的爱,造福他的一生。

—— End ——

作者:哎呀妈,多平台签约作者,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