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郑伟(我的受教育成长经历台州教育名家·我的成长故事【9】郑晓萍:持续攀登 智写人生)
名家简介
01
郑晓萍,原浙江省温岭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春蚕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园丁奖获得者、台州市名教师、台州市优秀教师。
共有5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主编或参编了9本书籍,主持了5个省级规划课题,2个成果获得了省教科成果二等奖。被聘为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
成长故事
02
第二届台州教育名家“我的成长故事”分享会
持续攀登 智写人生
很感谢台州市教师教育院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借此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这既是对自己从教35年教育生涯的一个总结,也希望以一种学习的态度接受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人生的“蝶式”回眸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一次或几次改变人生轨迹的“蜕变”。似翩翩蝴蝶,从卵、幼虫、蛹到成虫。“蜕变”,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跨越。它可以是美好的,因为改变会带来新生,当然它也是痛苦的,因为“蜕变”需要对原来进行一次决裂,需要磨炼。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一路走来,一路耕耘、一路蜕变、一路收获。
一、教育生涯的蜕变
不同的专家根据教师的教龄曾提出不同的分类,如职初期、成长期、成熟期等等,这是一种普遍性的分法,回顾我的职业历程,我在教育生涯上的“蜕变”可以用蝴蝶的生活史进行比喻。
壹
卵期——孕育期
我小时候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时的农村是清苦的代名词,为了逃离这日常的劳累生活,我的想法很朴素,就是想跳出农门。通过努力,我被浙江师范大学录取,所以说“成为一名教师”不是相约之缘,只是偶遇之缘。
走进大学,生活向我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我如鱼得水,一心扑在学习上,优异的毕业成绩让我对前途踌躇满志,对教育也充满着憧憬与向往。
贰
幼虫期——生长期
当我以一名初中教师的身份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山村时,简陋的设施与艰苦的条件使我有些许的失落,但学生求知若渴的目光让我的心安定下来,并很快地投入到繁忙的教育工作中。那时,初中生物属于非中考科目,很容易边缘化。为了能让学生喜欢生物学,我不仅认真备课、上课,注重课堂质量,还专门在校园的角落开辟了一个菜园子,与学生一起播种、锄地、促虫、采摘,我们边劳动边“收获”,既收获了农产品,也收获了生物学知识。由于学以致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在全镇的统考中,我们班的生物成绩一枝独秀。第二年,我就被调到了镇中学任教高中生物。在新的环境中,我不仅要适应高中教材,还要担任班主任。我不甘居后、努力拼搏的品质,又促使我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与学生的管理上,经过努力,我任教几个班级的生物学成绩与担任班主任班级的学生成绩比较突出。两年后,我又被调到温岭中学任教。
这种三年“三级跳”的现象虽然获得不少人羡慕的眼光,但我知道,这背后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能正视现有,不执迷、不惘然,坦然接受每一次安排,并安下心来,以最大的努力力争做到最好。温岭中学是一所久负盛誉的学校,刚到温中,我怕自己教不好。于是抱着一颗感恩与敬畏之心,向老教师跟班听课,再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修改、完善,用加倍的汗水来学习与工作,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在当年的高考中,我所任教的学科成绩与班级管理业绩都很不错,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高度认可。
叁
蛹期——沉淀期
当我憧憬未来,决心在岗位上继续再创佳绩的时候,生物学不参加高考了,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是:生物学科教师多余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消失了。当校长亲自与我谈话,给我选择,要不只上一个班,兼做后勤工作,要不去其他地方另谋出路的时候,我心中不由得五味杂陈。此时,进则蛰伏自己、积蓄能量,以图“冲天之势”;退则安闲度日、得过且过,消磨剩下的人生。
经过再三考虑,我觉得 “混日子”也不是好混的:“混”,昆说明“日子”是“比”出来的,要有一点良好心态的水位,要有一点拼搏抗争的水准,要有一点专业修养的水平,这才是真正的“混”。于是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实验和探索,提升教学层次,提高科研能力,期间尝试写教学论文,为自己积累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彼时,恰逢教育硕士首次面向全国中小学在职教师招生,我抓住机会,报名考试,并顺利地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
一年的脱产学习机会特别难得,我充分利用这一时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钟启泉、崔允漷等一批学术大家,都曾经给我耳提面命般的指导,如醍醐灌顶,因此,这一年的脱产学习犹如给我的教育生活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它促使我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刻,也更全面。
肆
成虫期——发展期
学成后回到温岭中学,生物学科又恢复了高考,我如鱼得水,在教育教学的海洋中恣意的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知识的丰厚,教学经验的积累,自强不息的发愤,使我由教书匠慢慢地向教育科研型教师迈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知不觉中,我从班主任到教科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到副校长,此时的我,心中装着的是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清楚地知道,角色的转变使我要从爱学生,爱班级的局部行动到爱教师、爱学校、爱事业的整体行动上来。
现在到了知天命之年,马上就要退休了,回望过去有许多感慨,也有许多感悟:用心、用生命去经营事业,用情、用爱去浇灌“幼苗”,最终实现自我,成就他人。
二、教育生活的蜕变
和许多年轻教师一样,参加工作伊始,我只知道埋头于教学与管理,很少抬头正视现状,思考问题,更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俯视课堂、洞察教学。现在当许多年青的生物教师羡慕我写文章的信手拈来,以及评课与讲座的真知灼见时,其实这一切都源于我生活方式的“蜕变”,就如叶澜教授所说的“过一种充满研究的教育生活”。这种蜕变离不开因缘际会的一些人或事对我的影响,使我受其濡染,获得教益。
壹
恩师的指导
读师范大学选择生物专业,是受我的恩师张朝斌老师的影响。上高中时,张老师渊博的学识、生动的讲课,像磁石一样强烈地吸引着我,使我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调入了温岭中学的第一年,恰好与张老师同年级,他不但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倾囊相授,还把自己的教案带给我细读。当我惊叹于张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并求教他 “秘诀”时,他告诉我,“任何事情想要做好,每天必须要有一段静下来的时间,或潜心学习,或静心思考,这是一个上进者应该有的执着与坚持。”
引领我走上教育科研道路上来的是我的另一位恩师——浙师大的陈秉初教授。专科毕业的我,没有任何研究经验,当我尝试科研时,才发现万事开头难。在一次省教研会上遇见陈老师,当我向他诉说科研的迷惘时,陈老师不仅鼓励我,还抽出时间指导我,从最初的选题到论文的修改、润色,让我经历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科研过程,并将我写的第一篇论文推荐发表,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写论文的信心与积极性。
贰
路标的引领
在我工作的第5年,学校邀请著名的省特级教师郑青岳老师来校上课并开设讲座。惊叹于这位教师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名望,虽然不是相同学科,我还是积极地参与听课与听讲座,听了以后,如醍醐灌顶,让我真正地见识到一堂好课应如何上。郑老师不仅引领着学生去探究、去发现,而且整节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好多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课堂结束了还意犹未尽。这样的课深深地震撼了我,为什么他能上出这么好的一节课?于是在追寻郑老师的成长足迹时,我才知道:郑老师卓越的教学能力源于他持续不断的科研耕耘,科研与教学的相得益彰,使他成为一名令人称羡的、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家。
温岭中学是一片沃土,一大批老师的精湛教学与济世大情对我有着强力牵引的意义,因此,我经常去听学校内其他学科名师的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虚心学习他们教学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他们对“阅读”与“研究”的青睐,教育科研与我而言,从陌生到渐近,而后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
叁
自我的感悟
教育实践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生长点之一就是“研究”。重复过去,重复经验,重复自己,是许多教师容易走的道路。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经验,往往在解决教育问题上会显得力不从心。得益于恩师的指导、感慨于路标的引领,发轫于一年的脱产理论学习,我的生活方式也慢慢出现了蜕变,过上了一种有研究的教育生活。这是一种因为有精神的成长而感觉到教育幸福的生活。
从教30年来,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上公开课我都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对学生、教材、教学理论的最新认识,而这种最新认识离不开研究。为此,我主持过5个课题。例如,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转型的探索”课题研究中,我们将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融人课堂教学中,我带领名师工作室成员一起开发了单元教学设计,以单元来整合课程内容,并与团队成员一起实践探索,不断修改与完善,伴随着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在高二学段中推广。在大量研究、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许多教学思路,如“三案导学法”“生命活力的课堂”等,也逐渐形成了“思”“趣”的教学特色,即课堂上既培养学生的思维,又构建富于趣味与活力的课堂,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和“乐学”,因而我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也获得同行的好评。
研究的最好方式是诉诸文字。写“教育随笔”可以使散乱无序的想法提炼为理性的思想或观点。在教育随笔中,我经常写一些理论学习后的感受、案例借鉴后的启发、问题解决后的反思等,相关问题或启发多了,再适当地加以整理,就能成为一篇论文。也许是一种追求或者文章发表后的快感,终究使我无法搁笔,并把“写文章”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有人说,教师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也就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思想根植于实践的土壤上,生长在思考的王国中,我们每天的教育实践虽然平凡、琐碎,但是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那么每一件小事都会富有价值和意义,知识与技能只有在思考者的手中才能活化为真正的智慧。
三、教育信念的“蜕变”
著名教育家肖川老师说过,“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性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教育信念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对教育的理解和主张。如“为何而教”就是教育信念中的一个价值观问题,是“为考而教(知识本位)”还是“为学而教(学生本位)”,不同教师的不同回答构成了他的教育信念,也决定了他的教育行为。我的教育信念也经历了一个“蜕变”的过程,下面借用与蝴蝶有关的3个例子回答我在“教什么”“如何教”“为何教”3个本原性问题上的转变。
壹
“促蝶”→“引蝶”
曾经,有两个人想要得到美丽的蝴蝶。一个人买来网,好不容易抓到几只,可是蝴蝶在网里恐惧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会就飞走了。另一个人则买来几盆鲜花放在窗台上,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茗,欣赏着蝴蝶翩翩而至。前者是“促蝶”,从自我考虑,忽视了蝴蝶的感受,所以事与愿违。后者是“引蝶”,从蝴蝶出发,投其所好,因而皆大欢喜。
曾几何时,我急功近利地只想学生的成绩提高,于是为了知识的传授,“满堂灌”、“题海战术”成了我的必备神器,教师苦、学生累。学生不仅在“能力立意”的考试中成绩没有明显提高,而且其发展也被严重的阻碍了,犹如“促蝶”,费神费力,效果却不好。随着理论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我的教学信念与行为慢慢地发生了“蜕变”,从知识的传授到方法的获取,从单纯的知识积累到素质的综合提升。课堂教学上要做到有“色”、有“香味”,具备足够的引“蝶”条件,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积极地体验和建构,形成学科能力与智慧,并从中获得人格的陶冶。
如在细胞分化的概念教学中,我将“分化”比成“生命的栽剪”,从问题“一块布能栽剪做成什么” →辨析一块布的栽剪与一个细胞发育过程的异同,让学生寻找相同中的不同(同类分析)与不同中的相同(聚类分析)→建构出细胞分化的概念,整节课变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质疑、争论、说服,使“思维之蝶” 翩翩起舞,自然地学生的发展也就水到渠成了。
贰
除“茧”→作“茧”
一只蝴蝶的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蝴蝶正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地挣扎出来,恰好被一个人看到,为了帮助这个蝴蝶,他用剪刀将茧剪开,蝴蝶很容易就挣脱出来,但是它的身体很弱小,带着萎缩的身子和瘪塌的翅膀在爬行,再也没能飞起来。其实蝴蝶破茧时,身体里的液体涌向翅膀,会让翅膀变得更有力,这样它才能在脱茧后展翅飞翔。
这个故事对教学的启示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教的前几年,我特别注重教材的熟练度,为了帮助学生降低知识掌握的难度,我将知识分解得细小而琐碎,自认为这样的处理学生会掌握得很好,结果事与原违,没有经过思考与探究,学生特别容易遗忘,且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也不会举一反三。通过与专家的交流与学习,我逐渐明白教学的“真谛”:适当地“作茧”是很有必要的,设计一些问题、布置一些障碍、创设一些情境,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难度,形成探究与思考的氛围,会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与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生长素发现”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历程:先从实验结论引入,让同学们先进行实验设计,再与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比较,明确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一个变量原则、无关变量控制原则等等;并根据所学到的实验设计思路,尝试设计其它实验,体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从中获得思维的拓展与能力的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大加强,实验设计题解答的错误率也明显减少。
叁
助长→守望
蝴蝶的成长必须经历从由卵、幼虫、蛹到成虫的过程与蜕变,每一步都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能跳过,更不能拔苗助长。生命的本质就是由最初的浅薄逐步走向深刻,由最初的无知逐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这个道理也是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慢慢悟出的一个信念。从教之初,年青气盛的我常受不了一些“学困生”或“德困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经常对他们的辩解进行不留情面的批评与呵斥,心中充满着“恨铁不成钢”的焦虑,一有机会就对他们絮叨个不停。一次学生的毕业聚会上,一位学生在我面前坦露心声:“老师,当时我很怕你啊。”看到这位事业有成昔日所谓的“困难学生”,听着他向我描述人生轨迹,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学生出现问题,犯错都是正常的,有时我们自认为“好心”的帮助与教育,他们不但不领情,反而会感到压力、畏惧,甚至是厌恶。一旦师生关系出现疏离,所谓的“教育”也就形同虚设,更谈不上“亲其师、信其道”了。
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曾谈道:“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我们究竟应该为何而教?教育的真正意义应体现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个教育者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肖川先生说:“教育就是对于学生成长的守望。”教育者必须学会等待,学会守望。当然,守望不是“不管”,而是在“管”与“不管”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寻找平衡点的前提必须是爱与尊重,通过爱与尊重走近学生的心灵。无论是当一名班主任,还是负责一个校区,这种教育信念都促使我满腔热情地相信、理解与尊重每一位学生,并坚信爱是师德之魂,也是为师之本,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为此,我不仅身体力行,还将这种信念在教师培训中传递给每一位教育者。经过努力,很多一开始被认为“一无是处”或“无可救药”的学生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有的还考上了重点大学。每年元旦、春节、教师节我都会收到很多学生或家长的贺卡与短信,读着他们的祝福与感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者最大的欣慰与骄傲。
一路走来,我虽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在真真实实地成长着,蜕变着,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契机,都在无声地影响着我,其中的每个困境、障碍都是生命恩赐的礼物,让我在摆脱了“茧”的层层束缚中,变得坚强而有力。面对接下来的生活,虽已到了知天命之年,但面对未来,我还是希望能保有梦想,像蝴蝶一样继续舞出自己多姿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