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学校在哪(根基成长教育还没进美高大门已经花掉100万,魔都妈最大的遗憾:在该打好基础时没打好)
顺利拿到美高Offer后,回看陪伴孩子求学的这一路,我做过最后悔的决定,应该还是5年级时替她选择了那所‘热门’双语校吧,抛开教学实力不讲,‘老师因为不认识孩子而搞错考试成绩’这样的事实在让我哭笑不得……
我后来坚定选择私立寄宿美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都是‘小班制’,可以很好地满足我对孩子成长教育的期望。”点妈告诉我。
我听着点妈的故事,忍不住有点心惊:
她家女儿点姐,实力那也是不容小觑的--
点姐
学习成绩虽不是Top级选手,但功课从小基本不需要家长过分操心,更有优秀艺术天赋,舞蹈、声乐、戏剧……样样拿手,从小就在大名鼎鼎的小荧星艺术团活动,还曾与明星同台演出。当然,背后也有点姐数不清的“自鸡”汗水。
点妈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狠人”,集专业、耐心、责任于一体--
点妈
因为自己也热爱教育,所以事业一直都围绕着留学择校和教育规划,女儿要读国际学校,她就进攻美高行业,攒经验积人脉,一路悉心计划。伴随女儿成功迈入美高,她也规划好了自己事业的新方向,准备陪伴孩子迎接申请美本的新挑战。
见过不少鸡血的家长,但能像点妈这样和孩子同频交流、同步成长、同时前进的并不多见。
可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组合,她们也在求学途中走了不少弯路。
辗转3所学校,从公立到双语再到民办;
申请美高,恰好又碰上疫情后“最卷”的一年;
除去一路“颠沛流离”,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是花销:我们大致算了一笔账,光是申请美高,100万都算少的了。
再加上高中4年要烧掉的300多万,大学4年的200万打底……最近都在热议“中产破产三件套”,现在看来,申请一个美高就妥妥地能让一个中产家庭“破产”,留学果真是个“烧钱”的选择!
△点妈给女儿做的申请前日常时间规划表,密密麻麻,每做完一件事她就会把背景变暗同时也不难想象,即使优秀如点姐,专业如点妈,很多“坑”依然都是普通家庭在国际化道路上难以逃脱的“打怪升级”。
“其实作为家长,总想孩子能有更好的选择,走一些弯路倒也并不算很委屈。只是现在想来,确实有些‘坑’是可以避过的。不过无论如何,我们的结果还是好的。”点妈说。她和女儿在求学教育方面都没有很强的功利心,一直把适合放在首位,如今录取到了“全美唯一一所拥有动物园的美高”,对于从小就有爱心、喜欢动物的点姐来说的确再适合不过了。
虽然点妈谦虚地称自己只能算是半个专业人士,但她在留学教育领域从业多年,自己又曾亲身感受国内211高校以及英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模式,同时倾心陪伴点姐一路升级打怪,亲手将孩子送入了理想美高,一路走来踩过的坑、积累的经验教训一定能给感兴趣的家长们不少启发。
于是,我们今天把她的故事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纠结在国际化教育道路上的家长们。
*为阅读方便,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普通中产家庭走国际化道路
要踩多少“坑”?
让女儿点姐走出国留学的路径,是我一早就规划好的。我自己是学设计的,亲身对比过国内高校和英国高校这两种教育模式,果断选择国际化教育路线,因为,点姐更适合后者。
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各具色彩的,在各方面允许的情况下,我鼓励并十分乐意陪点姐做各种探索,公立、双语、民办,点姐在不同年龄段都有过体验,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成熟度、丰富度、认知度等都在逐步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她所呈现出来的风格明显与国际化教育更匹配。
当然,虽然我和点姐在求学路上没少“折腾”,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比较“佛系”的心态。
小学阶段我们读的是公立,没有特别地往国际教育道路上培养,但“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些准备在现在看来算是还不错的:
☆数学那时候还没有“双减”,我们从1年级就开始上奥数班了,这为她后面的数学学习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英语1年级开始,每周2-3次在美语机构学英文,寒暑假上集训课。
☆兴趣特长方面点姐自己考上了小荧星艺术团和小伙伴艺术团,学习舞蹈和声乐,虽然不是台柱子,但也经常上电视,和明星同台演出,不知不觉间激发了她的艺术领悟。艺术团的训练是很“魔鬼”的,有淘汰制,有时候排练到半夜一两点,学校作业她就会在后台趴在地上努力完成,甚至发着烧还要贴个退热贴继续排练……算是初步具备了大家常说的“Grit坚毅”品质。除此之外,我们平时只需要每周末去上一次民族舞的课,周中每天晚上再练一练基本功。
△小荧星每年的年终汇报表演
虽然我们没有刻意规划,但孩子还是很辛苦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活动排满了,不过这种“满”完全是出于孩子的自愿,点姐自己非常喜欢小荧星的学习,生活里她算是个乖乖女,但到了舞台上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落落大方、积极主动,不怕排练辛苦,自己乐在其中,所以我虽然心疼,但依旧很支持。
我觉得,也是从小对自己的高要求,使得点姐有勇气在后来挑战美高的申请,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也不畏惧。总觉得,一步一步都是落在实处的。
△小荧星的孩子们都在后台写作业
与此同时,为了帮孩子提前探探路,机缘巧合下我找了一份国际化教育媒体的工作,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深度了解了很多国际化学校,在点姐5年级的时候,她考进了当时非常热门的双语学校A校就读。
进入A校后,点姐第一年读得很好,成绩单上都是A,结果第二年,遇上了疫情。
当时的疫情给国际学校带来的冲击可谓不小,管理层变动、外教流失、教学模式调整,长期封控在家的网课形式......我们全都经历了一遍,而初中生的不够自律结合外界各因素的影响,女儿的成绩急剧下滑……
到这里,我进行了第一次刨根问底式的反思:双语学校的很多模式我们都是认可的,但像之前所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色彩,点姐的性格恬静中不失活泼,虽然刻苦认真但也不乏好动松懈,环境对她的影响实在不小。
于是,与点姐深度交流和复盘后,我果断决定给她换个学习氛围更好的环境,于是找了个老师进行额外补习,让她开始去各个学校参加插班考。
没补多久,点姐的成绩就提升回来了,考上了好几所不错的学校,最后,我们选择了“性价比”较高、家长口碑也一直很好的老牌民办国际化学校B。
进入B校的第一年,就读体验也是非常好的,学校抓得很紧,点姐的成绩大幅度上升。我们也就顺顺当当地继续在这个学校读了下去。
△6年级后,我们开始练芭蕾,每年暑假会参加英皇芭蕾考级培训
然而第二年,我们又迎头碰上了“双减”、“5%”政策的影响。
B校的外教课程大幅度缩减,教学重心开始偏向中考,强调重高率。女儿的时间因此被填得越来越满,她本身是比较完美主义的小孩,那会儿的作业几乎每天都要做到半夜11、12点,周六周日也是从早做到晚,没有时间进行兴趣特长和英语方面的学习。
其实孩子并不是不能吃苦、不愿意吃苦,但对于“佛系”家庭来说,总觉得当时的情况与我们的教育初衷是有所出入的。当时,国内很多想走国际化路径的孩子也遇到了差不多的情况,对于我们这些一开始就打算出去的家庭,除了想要好好抓一抓特色和活动外,也觉得一头扎进GPA里,实在是与国际化教育不太契合。
读到这一步,放眼望去,国内的国际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
△8年级的寒假作业和生无可恋的女儿
于是我们还是决定按照原先的规划申请美高。它毕竟是直接对接美国大学的,精英美高又多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学校,师资的稳定性、教学的高质量,方方面面都更有保障。
当然,选择读公立、读民办、读双语……现在来看的确是走了不少弯路,但天生乐观的我们觉得,正因为都有过体验,对于现在的选择也能更为坚定。
同时,点姐如今的适应能力也在从小的“折腾”中得到了很好的滋养,无论是申请初期的计划制定,还是后来的实地访校,包括现在做的各种入学准备,我都觉得她应付起来特别自如,独立这方面我基本不用替她操心。
总的来说,有失也有得。
不彷徨,不犹豫,有勇气随时重新开始,也是我和点姐在此学到的另一课。
而从准备美高申请开始,我也就开启了“烧钱”之路。
△点姐从小到大的获奖证书
申美高烧掉100万,
我们已经算“省钱”的了
我们的美高申请花费如下(6年级开始):
顾问:30-40万
托福:
20万
SSAT:7万
活动:芭蕾10万、现代舞、音乐剧共6万
体育:壁球5万
美高访校:10万
美高夏令营:6万
这么算下来,妥妥超过100万,但当中的每一笔,都是省不掉的。
△点姐申请美高时,整理的各种资料
美高升学顾问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从前期通过对女儿的深度了解,梳理她的各个兴趣爱好、校内表现和社会活动等,到维立克面试以及校园面试的培训,到文书的撰写,都离不开顾问老师们的精心教导和陪伴。
花钱的第二个“大头”,也是我觉得特别需要家长提前注意的,就是托福。要知道,初中生备考托福,除了纯国际学校那些从小大量阅读、全英文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来自普通公立和双语校的孩子,都是靠钱堆出来的。
女儿是6年级开始学托福的,基本上是用3万块钱一期、每期提高10分的速度,从5、60分一点一点提高到了108分。
托福学得这么难,一来是因为女儿不是考试型选手,二来是因为托福其实很吃孩子的“知识量”,女儿的阅读还是不够,知识面也不够广。
△申请阶段,女儿在上维立克培训课不过老实说,对比其他家长,我们家已经算省钱的了。
因为女儿在学艺术方面的领悟能力比较强,又有前面小荧星的底子在,芭蕾、现代舞、音乐剧我都只是请老师上了几节课点拨一下,进步就很快。如果每一项都要下功夫培训,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当然,老师一定要请专业性够强的,现代舞我们请了以色列的老师给女儿上课,音乐剧则是找了西班牙的老师指导。
△左:以色列的现代舞老师在给女儿讲课;右:女儿在拍音乐剧作品现场
该花的钱要花,但其实在我们申请美高中起到很大作用的,还有一个很有意义又特殊的活动。
近一年,我经常和女儿在一个救助流浪动物的寺庙里做志愿者,寺庙的“智祥”主持对小动物们的善举非常令人钦佩,对女儿的影响也很大,通过这些日子与流浪动物的接触,也促使她下定决心将来进入美高后,继续帮助它们在美国寻找领养者,以及发动身边的小伙伴担任“飞行志愿者”的任务。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我们把这段经历拍摄并剪成了一个视频,没有什么修饰,只是女儿对小动物的爱心、温暖的性格、多年以来的热爱自然而然的体现,没想到感动了所有的招生官,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面也正是因为对动物的热爱,女儿最终跟美高Millbrook“双向奔赴”。
△做公益时,每天4点狗狗们会出来放风今年申请美高,我们算是遇上了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因为前几年疫情没法出去,大家都集中在这一年扎堆了。不过,就算排除疫情影响,从“半个业内人士”的角度讲,我也觉得中国孩子申请美高是越来越难了。
那些Top10顶尖美高录取的孩子,要么就是成绩好上天,要么有极强的体育、艺术特长,或者就是已经在美初就读,或者有美国国籍的孩子,再不济香港、新加坡籍也是好的。
△点姐在美国访校,左为路过普林斯顿大学,右为姐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
万幸的是,最后我们录的Millbrook,是女儿实地访校以后最喜欢的学校。
毕竟,它是全美唯一有动物园的高中,拥有180多只动物(包括8种濒危动物),还有国家动物园的实习机会,女儿这个动物爱好者一见倾心。
△Millbrook的动物园
我觉得,高中四年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利用好学校的资源,看到女儿和Millbrook的气场这么合,她的高中生活一定会很幸福。外加Millbrook是所师生关系非常紧密的学校,每年的美本录取成绩也不错,这个结果我们都非常满意。
△Millbrook的校园设施非常棒
回看一路踩过的坑,
我最大的遗憾还是
“基础没有打得更好”
这一路走来,虽然踩过了不少“坑”,但很多都是大环境的无奈,外加家长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踩坑”也是难免的。
只是想提醒大家,择校的时候,比起华丽的硬件,还是要多多去考虑学校的管理层是否稳定和资深、课程是否适合孩子。当然这些从外部看很难弄清楚,只能说尽量想办法去问过来人、内部人士来了解吧。
而且,家长再喜欢一个学校,这个学校也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这可能是择校这件事的“硬伤”。
再有就是,在点姐应该去学习很多东西、打好基础的时候,学校有点“放羊”,基础没有打得更好。
我后来也反省了:
点姐虽然小时候很爱看书,但长大后没有培养起很好的读书习惯。先是在公立没什么时间读英文书,后来在A校虽然是国际化学校,一学期也就是读个2-3本书,知识面不够广,后来学托福时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将来去美高,其实我也不觉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让我比较放心的一点是,女儿是自己真心想去美高的。
当时她参加了韦伯中学的夏令营,10天的时间里,享受到了美高的乐趣,也非常热爱“全寄宿”的生活。
△在韦伯上夏校因为她在家里时早上很难起床,我一度很担心,可是夏令营期间,她给自己定了10多个闹钟,硬是每天按时起床上课活动。这一下,我就看到了女儿的决心。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家长在不放心,孩子可以做好的。
而且,相比之下,我觉得美高寄宿学校的环境怎么也要比国内国际高中的环境好一些。
美高寄宿的招生毕竟有较高的语言门槛,学生的思想深度较深,自我认知较清晰,相比之下,国内的生源除了那些Top学校,其它的就相对更参差不齐一些。
我去美国参观了很多学校,觉得好的美高的硬件设施还是比国内要好太多了,学生少,关注度高,师资更不用说,都是百年以上的历史,老师非常稳定和负责。他们对国际学生的管理是有一套成熟体系的。
△在Peddie访校美高的优点的确很多,可现实点来说,它的费用也是很高昂的。
申请阶段的100万扔出去以后,4年高中读下来,加上机票,一年差不多要花掉70万,再加上学科补课、SAT、活动、竞赛等等,就要冲300万了。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虽然对国内的国际化学校不满意,还是想熬一熬到大学再出去的原因吧。
△在美国时壁球训练也不能停,请了当地club的一对一私教虽然花了这么多钱,但我也不会要求孩子一定要申藤校,收回“投资”。
对我来说,她能在美高四年里扎实打好学业基础,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相信结果也不会太差。所以美本能申到什么排名的学校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专业的选择和就业。
因为你不能要求,投了这么多钱和时间精力,孩子就一定会出怎样的结果,每个孩子总归要走点弯路的。而且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剧烈,孩子周围的环境、同学都在变,很多事也不是她自己能决定的。
如果要求一定要怎样,那么一定会失望,而我觉得宁可要“惊喜”,也不想有“失望”。
孩子要选国际化学校的时候,我做了教育媒体的工作,孩子选美高的时候,我做了美高申请相关的工作,接下来,孩子要申美本了,我也打算开始储备美本申请的知识。
这些年来,我跟着孩子学习了不少知识,也得到了不少乐趣,不过,我自己本身是喜欢教育行业的,否则也学不进去的。比起“鸡娃”来,“鸡自己”永远是更有确定性的一件事。
「 写在后面的话 」
最后,点妈告诉我:
“我觉得教育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修行,提前规划固然重要,但也要准备好应对各种变化的办法与策略。
比如政策对学校的影响、同伴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同质化竞争激烈、竞争对手们的变强、大环境变化越来越卷……这些因素分分钟都有可能会改变家庭的教育路径。
‘踩坑’是难免的,我没有因为‘踩坑’而感到气馁,很多经历都会在后来积攒成宝贵的经验,只是希望大家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都能提前做好Plan B甚至Plan C,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长方面,当然还要适时、及时地整理好心态,随时敢于重新出发。”
8月3日(周日)晚19:30
听顶尖美初&美高规划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