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培养人(成长成才教育教育第五章 如何培养孩子成才)

通过上一章节的讨论,通过信任和平等,爱和独立,有了正确对待孩子的基础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之后,我们就能够获得孩子的真实信息从而了解孩子。通过情感的建立来保证孩子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我们接下来要谈的就是怎样教育孩子。

通过前面的三章的讨论,我们理清了教育的目地——教育孩子就是为了培养孩子成才让孩子知道如何才能找到获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驱除不好的感受的方法,并能很好的运用这些方法。

所以就是要让孩子建立合理的自我和正确的认知。

—————————————————————————————————————————

先谈建立合理的自我

一个人建立自我的最佳时期就是婴幼儿时期,也就是叛逆期之前。因为人的自我扭曲之后想要去修复,其难度就如同一个人去建设一个浩瀚的工程。

为什么修复自我如此之难?

举个例子,如果我要让你忘记1+1=2你做得到吗?同样的道理,记忆和环境对自我的影响已经固定了你的感受模式,固定了你对事物的感受,决定了你的自我。修复自我的困难就是在于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他过去的所有经历所形成的,而修复自我就是去改变他的过去给他带来的影响。人连改变过去对自己的影响都做不到,遑论父母改变子女的过去对子女的影响。

所以儿童教育才会被特殊看待,因为儿童的自我才刚刚开始发展,不需要去擦除他的过去,建设起来最容易。

——————————————————————

那么父母要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自我?

前面人性章节中讨论过了,合理的自我就是先维护自己,再善待他人。

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做自己——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

中国式教育在这里又犯了大错。就拿上一章的例子来说——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小儿子抢大儿子的东西,父母都会命令大儿子让给小儿子。(父母这么做的动机可能是为了避免小儿子哭泣,也可能是为了培养大儿子的责任感,让大儿子学会善待弟弟)假如大儿子真的让着小儿子,这样就一定好吗?

从大儿子的动机来讲,大儿子让着小儿子可能是他希望获得父母的认同、也可能是父母的语气让他感到了压力、害怕、恐惧,当然也有可能是出于照顾弟弟和弟弟间的感情。

不论是出于哪种动机都可能有一个弊端,就是扭曲孩子的自我,让孩子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的利益。当大儿子把东西给小儿子时,大儿子很可能也渴望要这个东西,而大儿子选择放弃的行为很可能会让自己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一个人长期因为外在的因素忽视自己的感受就会让自我扭曲。

更何况,教育就是要塑造孩子的内在内心,而不是简单改变孩子的外在行为。

也就是要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愿意这样,而不是被迫这样做。所以孩子犯了错不要只逼迫孩子在行为上做出改变,而是要从根源上解决孩子所犯的错——改变孩子的心态,让孩子发自自己内心认为自己错了,而不只是简单的改变孩子的行为。

例如孩子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父母会强迫孩子去分享。虽然孩子最后做出了分享的举动,但这是在压力之下做的选择,也许孩子内心的真实意愿还是不愿分享,所以这样的结果根本毫无意义。同时这会导致孩子在父母面前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我的真实想法不被父母所认同,会换来父母的指责、批评等等各种伤害。所以我还是不告诉父母我的真实想法),父母和子女的隔阂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正确的做法就是在孩子表达真实的想法的前提下去做改变。具体应该这样做,父母向大儿子说“弟弟想要这个东西,爸爸妈妈问你,你愿不愿意把这个东西给弟弟呢?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你就怎么说。即使你不把东西给弟弟我们也不会怪你,但爸爸妈妈爱你们两个人,希望你们能相互帮助,也希望你能爱弟弟,所以你自己来做这个决定。”

也就是,父母要不断向孩子强调“自己应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孩子会像父母倾诉,既可以促进亲子间的信任,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认同。因为倾诉就是一个把真实的自己暴露出来,就是一个直面自我的过程,所以能提高自我认同。

对于很多孩子不对父母进行回应或喜欢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比如点头、摇头、来回应父母。孩子的这些回应方式就是因为对父母缺乏信任和平等,无法和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或者自我状态不合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积极。

父母太善解人意,可能阻碍了孩子自我表达

很多父母善解人意,这本不是坏事。但是父母对孩子太善解人意了,结果在孩子要做出表达的时候,父母很快就领会了孩子的意思,结果就等于打断了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机会。

例如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话刚开口。父母就猜到孩子要做什么,然后就顺着孩子的意,把事做完了。通过长期这么做,就把孩子,用更多的面部表情,更丰富的肢体语言,更详尽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机会给毁了。父母理解孩子能猜到孩子的意图这是好事,但是即使父母猜到了孩子的意图,也应该给孩子机会做更详尽的表达,甚至是应该主动引导孩子做更详尽的表达。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愿意更多的暴露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是那句话行为和心理能相互影响。一个乐于表现自我的人,他表现自我的机会总是被剥夺,慢慢的因为行为上不能表现自我使得积极表现自我的心态都被改变。而一个孩子即使内心不愿表现自我,只要你鼓励引导他在行为上更多表现自我,不愿表现自我的心态也会被改变。

孩子有负面情绪往往是父母交流的良机

对于对孩子缺乏交流和了解的父母来说,孩子主动倾诉就是交流的良机,特别是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例如发脾气,哭泣之后。

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在受委屈后有强烈的想要倾诉表达的欲望。然而很多父母遇见这些情况,本能的反应就是不耐烦,就是试图立即强迫孩子安定平静下来。一旦孩子平复了情绪后,父母就不再关注孩子。而不是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以及表达自己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情绪。一个人一切的表达与自己相关的内容,都有助于提高这个人的自我认知。而且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时,对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有负面情绪时孩子能够用语言表达,这可以提高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因为语言表达需要逻辑和理性,在有情绪时去调动自己的逻辑和理性就是需要先控制情绪。

父母这样的简单粗暴的阻止子女,以寻求安静的行为,就是父母打心底不在意孩子的感受,他们只想着自己可以不被孩子烦扰,所以只想快速的让孩子安静。而这种做法就是父母放弃了剥夺了一次次的孩子主动和父母交流的机会,是在制造和孩子的交流裂痕。

面对孩子合理的要求没满足而哭泣时,父母要关心要抚慰。即使不合理的要求没满足而哭泣时,也要关心和抚慰。只是安慰之后,还是要坚定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爱和在意,但她的要求不合理,你绝对不会满足他。”

怎样可以改变孩子对父母的消极回应?

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很在意他的感受的。具体的做法就是,当父母察觉孩子有情绪之后,要立刻去询问孩子怎么了,他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孩子哭了你就要去问孩子为什么哭,孩子很高兴就问孩子有什么高兴的事。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父母都要不断的主动提醒引导孩子积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或真实感受,或者让孩子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把这种积极和父母交流的行为培养成孩子的一种习惯。同时父母的这种对孩子感受的充分在意,也是最好的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的方式。

其次是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取他人的认同。

详见《人性第三章——认同》章节。但是,孩子还小,太复杂的东西接受不了。所以不可能去传授孩子这些东西。甚至所有的《人性》章节都不能让孩子接触。因为这一定会让孩子形成自我冲突。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提醒孩子一切获取认同的方式,一切的善意,目的绝不是让他人不喜欢,不认可自己。而是尽量让他人认可自己。

再次是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压力和恐惧。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深入骨子里的平等观念,并让孩子付诸实践。在任何时候都要向孩子强调不用敬畏任何人,而是去尊重他人。让孩子明白尊重与敬畏的区别。一旦孩子对人产生了敬畏,就要帮孩子建立对他人的正确认识,帮助孩子消除这种敬畏。不断的在生活的细节中驱除孩子对他人的压力和恐惧感。

鼓励孩子多去挑战自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去战胜自己感到恐惧和有压力的人和事,战胜自己的恐惧和压力,不要在乎孩子失败。

为什么上面的方式就能建立合理的自我呢?

因为以上的行为都是父母在帮助孩子主动寻求建立合理的认同。

倾诉本身就是在直面自我,一个人在做自我暴露时就是在释放自己的真实信息,当一个人表达自身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受,其实就是向自己释放自己的真实信息。而这就是在寻求自我认同。

当一个人在向他人释放自己信息时就是在寻求他人的认同。别人带着同情倾听你,你会经过同情而敢于直面自我,因为自我中某些存在总会因为我们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而被我们下意识压抑着,害怕如果不压抑可能就会不被认同而被排斥。所以当察觉到被压抑的部分是可以被同情的,别人的同情就等于认可,等于并不会引起被排斥,我们才敢于释放自我。

因为这些行为虽然是看起来很简单的小细节,但本质就是将真实的自我暴露,从而帮助孩子建立了对真实自我的认同,对孩子合理自我的形成作用是巨大的。

————————————————————————————

接下来就是教会孩子尊重他人,(记住尊重他人必须放在认同自己之后)

中国的父母在这里又有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尊重他人理解成了迎合他人。尊重就是从物质上身体上精神上不伤害他人,而不是为了他人去忽略自己。

当孩子表现出不尊重他人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犯了错,首先父母就要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同时要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让孩子改正。可是,孩子的认知程度很低,很多父母只记得告诉孩子他犯了什么错,常常忘了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而且孩子在不知道的时候也根本不会问父母,而常常把疑问留在心里而不说出来。所以需要父母主动询问孩子,这样才能引导孩子说出来。如果孩子所犯的错很严重或重复犯同样的错,父母就要对孩子进行惩罚。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惩罚孩子?

首先态度一定要严肃。

而想要掌握惩罚方法,前提往往是要梳理清楚自己的目的。

而惩罚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从内在做改变,改变的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而不只是孩子的行为。所以,最起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所犯的错是错的。也就是让孩子变得打心底不认同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自愿改变。

而想做到这些,最起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被惩罚感”,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在受罚(可能不好理解,但完整的看完下面的内容就会明白)。而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明白“惩罚方式”和“被惩罚感”两者之间是没有关系的。

而中国父母最典型的惩罚方式就是打孩子。使用这种传统教育方式的父母如果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往往会怼强调不能打孩子的教育者把传统教育妖魔化了?打孩子还对了?

其实很多父母虽然用传统的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但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方式不对,只是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不用打骂的方式也能教育好孩子。而且不用打骂的方式,他们确实教育不好孩子。

因为在这之前,不打骂孩子的父母,之所以可以不打骂孩子,还能把孩子教育好,那是因为已经做了《第四章 家庭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提及的前提工作。已经有了最强大的武器——子女对父母浓浓的爱。

打只是一种惩罚,但惩罚的方式有千万种,只要让孩子明白到他承受了代价受到了惩罚,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让孩子愿意改正这就够了。就如同不需要通过死刑或者暴力手段去改造犯人,而是通过惩罚性手段。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接受惩罚,在孩子犯错之后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剥夺孩子的正常权利,这些都是很好的惩罚手段。

任何的处罚方式最终都是一个目的,让人心中产生一个念头——我错了,我要改。所以只要能让人产生这个念头的就是好方法。通常最好用的方法就是在家里树立一个机制,就是在孩子犯错之后要孩子去做一个固定的举动,并且设立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让孩子维持,还要告诉孩子被这样对待是因为他犯错了,这是对他错误行为的惩罚,期间除非父母允许,孩子不能说话或者做任何事,但这种机制一旦建立就要坚定地执行。

具体做法就是——比如让孩子犯错就去家里一个固定的角落不许说话站五分钟,如果是大错就半个小时。

为什么我们要用一个固定的角落、做固定的行为、还用固定的时间呢?

因为机械性的重复,可以强化认同。当我们不断的重复做出某种行为,并把这种行为赋予某种意义时。我们越去坚定的重复这种行为,行为赋予我们的意义感越强。就像是条件反射。总在犯错之后,得到同样的待遇。并且父母不断对孩子直接表达和强调为什么会得到这种待遇,而这些待遇就是在惩罚孩子。孩子就会对惩罚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做这一切,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一种意识——我在接受惩罚。

这一切的方法,其实都是在运用《人性第三章——认同》当中的认同的传递规律。不认同是可以传递的,而孩子天然就渴望获得父母认同,厌恶父母的不认同,特别是孩子很小的时候,认同范围其实很窄。所以孩子越小,孩子的认同范围越窄,父母的认同与不认同对孩子的影响越大。所以孩子的成长,其实客观上就是在逐渐脱离父母的影响,年龄越大受到父母造成的影响越小。而父母教育孩子的整过惩罚过程其实就是《人性拓展阅读》提到的《论仪式化》。通过仪式化的举动强化不认同的意义。

而如果还没理解“被惩罚感”,想要更好地理解上面的内容,可以看美国的一档育儿真人秀节目《保姆119》

当然了,除了惩罚,还可以批评。

而批评,首先要选时机,很多父母总是在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批评教育孩子,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根本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父母的教导上父母所说的话上。所以首先我们要确保孩子在吸收父母给他说的话。这就需要父母通过孩子的回应来判断。当父母批评和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抛出问题让孩子回应。如果孩子能回应,我们就可以继续,如果孩子没回应我们,父母就该知道了,孩子的注意力没在自己的话里。这时就该想办法让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来教育孩子。当然了,最好的回应就是让孩子复述父母的话,如果孩子能够复述,说明至少孩子把父母的话都接受到耳朵里了。

然后是讲方法。批评孩子,自然和上面的方法一样,也是最终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错误。

最后重复强调一下,这些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以前面提到的相互信任和平等为基础,因为只有以此为基础,孩子才会在你面前展示真实的自己,你才能了解孩子从而对症下药。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对孩子强调你爱他并让他感受到,因为人是自利的,幸福是所有人的感受中最持久最强烈最美好的,而爱是幸福的基础。所以爱是孩子接受你的教育的最大奖赏最大动力。

以上就是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自我。

—————————————————————————————————————————

接下来是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

虽然前面讨论过了,各种文章里也有很多累赘的重复,但再说一遍。

世界上对一个人建立认知起最大作用的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对我们提高认知的作用?

首先好奇心是建立认知的最大动力。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与通过学习知识,再通过利用知识去获取利益,再通过利益去换取感受相比,好奇心就是感受与知识之间最短的路径。所以好奇心是建立认知的最大动力。

好奇心不只是人的最大认知动力,也影响人的认知效率。

人的认知由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两个环节影响。

而信息的获取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记忆。人这辈子就是为感受而生,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中最被我们谨记的,对我们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往往就是引起我们的强烈感受的记忆。而好奇心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兴奋和快乐,所以我们所好奇的事物往往让我们印象深刻。所以好奇心能提高人的记忆效率(也就是获取信息的效率)。

在我们的学校生涯中,对于我们不感兴趣的科目内容,就会觉得晦涩难懂 , 而我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内容,往往能更快的理解。这足以证明好奇心对于我们处理信息有着很大的帮助。他能提高我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所以好奇心能同时使人的认知效率从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处理两个方面得到提高。

人们的好奇心是怎样枯竭的?

好奇心有强有弱但人人都有,但绝大多数人的好奇心没有被有效利用,所以越来越枯竭。

人这一辈子都是不断在发问。一个人的婴幼儿时期是发问最多的时期也是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只是随着一次次的发问,得到的是一次次的无效回应。中国的父母尤其如此,因为中国的父母他们的教育观念大多是依赖于通过建立自己的权威来压迫孩子,从而约束孩子的行为。为了使权威得到巩固,对于孩子的提问知道的尚且拒绝回答,不知道的为了避免有损形象的高大更是讳莫如深。当孩子得到的回应不是很好或者没有回应孩子就会感觉受挫,慢慢的好奇心换来的都是负面感受,自然好奇心就越来越少。

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维持巩固孩子的好奇心。

具体的办法就是积极回应孩子的任何提问,并对孩子提问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就是向孩子抛出各种与他所提的问题有关连的提问让他去思考。如果问题自己回答不了,就鼓励他向懂得的人去提问,或者从书本或其他渠道去找答案。很多孩子一般在问题受阻的时候会选择放弃,父母在这时要给他降低其他途径的门槛,比如亲自带他去向他人寻求解答或去图书馆寻找答案。培养孩子遇到问题就努力自己找答案的好习惯。所以每个父母要明白——孩子的每一次提问都是你的一次教育良机,要好好把握住。

除了好奇心之外,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理想都是很好的认知动力。

这里谈个题外话——什么样的人是天才,天才和凡人的差距在哪里?

感受是人的一切驱动力。天才和凡人的区别不是来自于智商上的差距,而是来自于动力上的差距。天才对他所在的天赋领域有着超乎常人想象的狂热,而这种狂热很多都是基于好奇心。

建立正确的认知同样重要的还有收集和看待信息的客观性,而这往往与人的自我状态有关。一个人狂妄自大、充满傲慢偏见、缺乏包容性、虚荣爱炫耀或者自卑、妄自菲薄这些不合理的自我状态都会影响收集和看待信息的客观性,最后形成错误的认知。

所以人的自我和认知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

拓展阅读 (注:拓展阅读的部分并不属于文章内容)

为了让看文章的人更深入的理解,设了下面几个问题让大家思考。

11、中国人为何对教育如此焦虑?

12、为什么年轻人不爱干家务?

13、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14、叛逆期的本质

15、什么是成熟?

16、父母应该怎样认同孩子?

17、论教育的“自由”与“严厉”!

18、为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19、论穷人的孩子更上进?

20、威权教育(就是抑制教育的一部分)的弊端?

21、道德教育(就是抑制教育的另一部分)的弊端?

22、为什么爱是最好的教育?

我对问题的阐述详见《教育拓展阅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