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教育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和什么和什么(教育即成长说说教育的"第一性原理")

最近,“第一性原理”很红,网上各种解读。

“第一性原理”本来是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概念,但最近被特斯拉的创始人——美国商界奇才埃隆·马斯克多次引用解说自己的商业思路,因此而大热起来。

好奇之下,我研究了一下这个网红新概念。

一、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亚里士多德的原话:“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都存在第一性原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埃隆·马斯克的原话:“把一切归结于事务的基本本质,然后从此处开始推理,这不同于类比推理——即照搬别人的做法然后稍加改动。”

一句话概括,第一性原理就是——回到事物的本质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类比。通俗点说,就是不用参照现成的经验,而是从源头开始思考。

把2个思考方式拆开来对比,你会理解的更透彻一些——

类比推理——模仿式创新,例如QQ和微信,都是模仿国外的软件,稍加改动,最后成长起来的;

第一性原理——原发性创新,例如iphone的出现,不模仿别人,完全从无到有的创新。

小伙伴们,明白了不?

你还要更简单一点?俺教育得道眼中的第一性原理,大白话送给你——“不要老是跟着别人走,要走自己的路”。

说清楚是啥容易,到如何做到,不容易。你一定会问,怎么做才能像马斯克那么牛叉?本文会告诉你。接着往下看。

二、什么是教育的“第一性原理”?

马斯克对于“第一性原理”,还有一句话,不被人们所注意——“你必须用物理原则来办事儿,而物理原则往往是反直觉的。”

这又跟我们熟知的情况相反了。想想马云,数次重大决策靠的是什么?跟马斯克说的相反,基本靠的是——直觉。

马云对未来的预测和判断之准确,貌似没有人能用科学来解释,可以用“灵觉强大”这个词来形容。马斯克正相反,他用的就是科学推理创新法。

马云和马斯克,代表2种不同的创新思路。我个人认为,“灵觉强大”的境界,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但是,运用“第一性原理”的科学原理来思考和创新,却是可以学习的。

咱们用案例来说事儿,就举特斯拉创新这个例子。让我们来看看马斯克如何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路径——

现实痛点:马斯克想造电动车,需要用到电池。然而市面上电池太贵,要600美元/每千瓦时,用不起。马斯克不服输,想自己造。

逻辑推理:电动汽车——核心为电池——电池太昂贵——电池由材料构成——钴、镍、铝、碳加上一些聚合物——这些成本的价值不是市面上的600美元,而是80美元——用新方法重构电池——得到白菜价80美元的电池。

我再举个咱身边的例子来说这个事儿。

譬如某家的熊孩子爱唠叨,隔壁邻居很困惑,你家孩子咋那么爱唠叨呢?后来发现,其实是孩子的妈爱唠叨啊,这孩子随妈。再后来,偶然有一次跟着这一家子回农村姥姥家玩儿,见到姥姥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姥姥也爱唠叨啊,原来根儿在这里!

你看,用第一性原理进行思考过程,其实是个不断反溯、找到源头的过程。

特斯拉作为一种产品的创新,最终回溯到了汽车产品--汽车动力学--物理学这位“姥姥”。

物理学反映的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我们人类所有的智慧,都有一个终极目的:找到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

第一性原理中,“事物的本质”是个核心关键词。不过呢,找到本源、发现本质,相当地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运用第一性原理能够进行重大创新,但缺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也能解释另一个现象——为何“深度思考”近两年流行。不进行深度思考,你是找不到事物的本质滴。

那么,教育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

你到百度里去搜,至少有100种答案等着你,能晕死你——

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

教育或者说学习的功能就是提高生存几率;

教育的本质是信息传递;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焰;

教育的本质是爱;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不是教书;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教育的本质就是,正确的爱,赏识,理解,尊重,放手,反思,引导;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完整的人,同时还要加上旺盛的求知欲、创新能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

这个问题,有没有唯一的答案呢?告诉你,没有的。

真正的教育,答案从不唯一。教育最大的特性就在于,它给你多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教育真正的智慧,就是让我们每个人多几个看世界的角度,如此而已。

虽然没有最好的答案,却有最适合你的答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就是这个道理。你有晕乎的烦恼,也有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你最有感觉、最适合你的答案。

如果让我来说,我愿意选择最简洁的那个说法。这个说法,来自杜威,只有三个词: “教育即成长(Education is growth)”。

通俗点说,教育就是助人成长。

咱们中国很多学者乱译“growth”这个词,有译成“教育即生长”的,有译成“教育即塑造”的,但我认为最合适的译法就是“教育即成长”。

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成长,意味着你不能急躁,你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和远见。所以,做教育,不能短视,要看长远;你要静下心来,戒除浮躁,一点一滴用心浇灌和培育,才会有成效。

三、如何运用教育的“第一性原理”成为高手

教育的本质,助人成长——这个词儿,你光是知道了,还不够,你还需要悟到。

你要用心品味其中的涵义,如果有一天你能从这个词儿里品出教育的好味道来,一下子豁然开朗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踏上了一条高手之路。

这里面,藏着一个非常大的秘密——思维转换!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转换,你的境界就会提升一层,你的思维水平就会从一维水平进化到二维水平。

别小看这个从一维到二维的进化,这是至关重要的转变!它意味着,你会从一个教书匠,成长为教育这一行的真正高手。

什么是教育思维的一维?什么是二维?

所谓的一维就是以“我”为主,打个比方,相信很多新入职教师这个行业的新老师都会这么想:我学了这么多年的某某学(你自己擅长的本专业)知识,孩子们来上学,就是要学这些知识的;所以,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他们。只要传授给他们,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我有知识,我去传授,我-知识。这就是教育的一维逻辑——教书。

二维就是以“学生”为主,我有什么专业知识,不重要;重要的孩子们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我就去教什么。

那么孩子们需要什么呢?是知识吗?你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在一个知识无处不在、随手可取的时代,他的知识用你教吗?

孩子们需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让他们自己强大的能力,运营知识帮助他人、帮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能力。

一句话,孩子们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

基于能力培养的教育,而不是知识传授的教育,这是目前教育的大势。你懂得这个大势,你才能做到顺势而为;而助人成长,则是大道。教育的道,就是助人成长。

明大势,懂大道,你才会成为这一行的高手。

当你悟到这个大道与大势,当你明白,你做这份工作的本质意义,是给人能力而不是知识的时候,你就进入了教育的二维境界——教学。

二维思维的精髓,就在于你的眼中不能只有自己,而是“满满的,都是孩子们”。

这话熟不熟悉?当父母的人,通常都如此,眼里满满的,都是孩子!总感觉,自己是给孩子打工的,给孩子提供支持服务的,他想要什么,你就给什么。大部分时间,你对他都是无尽的爱;只有当他表现过分的时候,你才会呵斥或制止一下。

如果用这种心态做教育,就对了。把你的小爱,变成大爱,待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你就能成为这一行的高手。

二维境界可以凝练成一句话——“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行业语境上,你听到最多的是这一句——“以学生为中心”。当你听到这句话时,心里一定要明白,它其实是一个二维表达式,学生 老师,一个都不能少,只是学生站在了前台,老师退居了幕后而已。

以前老师在前台,宛如明星开演唱会,高高在上,需要孩子们仰视;现在老师在幕后,孩子们在前台,孩子们在台上交流、表达、展示,老师在台下,指指点点,点点赞、鼓鼓掌,从一个裁判变成一个教练。

这就是做老师的二维境界。

那么,孩子们需要什么能力?我们应该给他们什么能力?

联合国对于教育的定义,就是四句话——“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

你看,该教孩子们什么,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楚了?就是学习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做事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

说到这里,有些人会问了,教能力这件事儿,我也不会啊,我不会的我教不了啊?没关系,你可以学习。

教学,教方法,教能力,是有套路的。

这是从普通老师到高手之路的0-0.1。从0到0.1最难,难就难在思维模式的转换,从主角变成配角,从舞台中央退居幕后,从裁判变成教练,这不仅是认识问题,还是取舍问题。有舍才有得,这是大道至理。

四、如何运用教育的“第一性原理”成为大师

那么,既然有从0-0.1,那么有没有0.1-1呢?如果你能思考到这一层,恭喜你!你已经踏上大师之路。

从0-0.1,能让你成为教育这一行的高手,而从0.1-1,能让你成为这一行的大师。

我讲到这里,你是不是很兴奋?特别想掌握成为大师之道?

请看我的口型,这句极其重要的话——大声说三遍:掌握教育的本质,关键在于思维转换;掌握教育的本质,关键在于思维转换;掌握教育的本质,关键在于思维转换……

大师之道的秘密,就在于此。你的思维模式要继续进行转换,转换成吐故纳新的创新思维。

追求大师之路,也是你开启创新之路的开始。

创新这个事儿,大家都觉得难,其实不难。你觉得难,是因为你没掌握创新的秘密。

创新的秘密,就在于——你没有认识到大脑这位“小伙伴”是怎么干创新这个活儿的。

我家小孩儿的游戏:葫芦娃过家家

把大脑比作一个熊孩子。创新过程,就是这个熊孩子玩积木的过程。

第一步,搭房子。

家有小破孩儿的人都知道,小破孩儿最爱玩用积木搭房子的游戏。把你学到的知识,搭成一个房子,这是大脑最爱干的事情。

这个不是我随便说的,而是西方教育学家们研究了几十年得出的科学结论。

学习就是在大脑里组织、构造一种知识结构的过程(格式塔理论,德国,科勒);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认知主义,德国,皮亚杰)。

我们的大脑为何喜欢建房子?最新的脑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皮层天生就有“非同一般的视觉化能力”,非常擅长视觉规划和系统观察。也就是说,大脑对于知识的接受,喜欢把它“结构化”。

第二步,加小人儿。

你搭好了一个房子,往里面加小人儿,这个房子因为有了小人儿,就不再是静态的房子了,就变成一个有故事的房子了——这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小人儿。

这在教育学里,叫做情境创设。

“人类知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展的,知与行是交互的-----------知识是情境化的”(情境学习理论,人类学家,美国,莱夫);人类的理性总是嵌入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之中的,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沟通行动理论,德国,哈贝马斯)

第三步,再来一个小人儿,给他们找点事儿。

又多一个小人儿,你的房子里面就有了2个小人儿。如果你只是看着他们,觉得这就挺好,说明你不太会玩儿。会玩的小孩儿,一定会给他们找点事儿,例如给他们找点小盘小碗,让他们喝水吃饭;让他们手拉手出去玩采蘑菇,或者到山洞里探险……

总之,你这个房子里的小人儿热闹的很,天天折腾出各种游戏,一刻也不安生。

其实,小人儿在你大脑里折腾玩游戏的过程,就是你大脑思考的过程。你的大脑会根据各种问题和情境,进行知识的组合、重构、排序,看上去像在进行一场“演唱会的排练”。

这个过程用专有名词来说,就叫“演绎”,它是我们大脑的另一项本领——“排练”。

“所有的事都是先发生在脑子里,然后再发生到现实中”(加拿大玛丽莲·阿特金森)

你给两个小人儿找各种事儿的过程,就是锻炼大脑这种“排练”能力的过程,在这个排练过程中,你的大脑思维力会得到反复训练,你会用新知识重组既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知不觉掌握一种能力——知识整合。

当你反复给两个小人儿建各种各样的房子,找各种各样的事儿,你的知识整合能力被反复训练,到一定程度后,你就会激发大脑的另一套运行机制——深层认知系统。这个深层认知系统的典型特点是——全脑思维,全景地图。

简单点说,你如果能到达这一步,当别人看到一棵树时,你看到的是整个森林!

厉害吧?这就是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当我们的大脑拥有这种能力的时候,往往能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景象,更多的是未来的!

——也就是说,你的大脑会给你画出一幅未来的蓝图!它具有“描绘愿景”的本领!

到这一步,是不是“创新”这个事儿,就轻而易举了?

第四步,妈妈你来看。

凡是家有小破孩儿的父母,都会很熟悉这一幕,正在忙着做饭呢,小破孩大叫:妈妈,你快来看!快来看呀!

一声声地叫,直到你过来看到他的作品。

你一看,马上会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因为小破孩儿无非就是把两个小人儿放在积木房子里,找了块小布盖在身上,在睡觉呢,旁边放了一个小狗狗陪着他。

这一幕情景,对于小破孩儿来说,就是一个作品,他因为创造出这么一个作品而激动不已,所以一定要请你来看他的作品。

小破孩儿展示出他作品的这个行为,就叫——创新。

凡是创新,最后都是成形的东西(体现为一种图景);凡是创新,都会体现为一个成果(可表达可描述);凡是创新,都有一个可以用来展示给人看的“作品”(一个产品或作品)。

所以,不要小看孩子玩耍这件事。孩子会玩儿,才会创新。因为他的大脑在玩的过程中,会自动地、不断地反复训练“结构-解构-吸纳-重组-创新”这项技能。

你的大脑,就是这么一个小破孩儿。问题在于,你会不会像小破孩儿那样去玩耍?

成年人的大脑,大多数人会停留在“建房子”这个阶段,不再前进了。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足够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足够好了,就会拒绝新知,拒绝让小人儿进到房子里来。拒绝新知,拒绝新旧知识在大脑中的重组演绎,其实就是拒绝思考和创新。

这个现象叫做——思维的遮蔽性。

“人的认知一定是维护自己原有的思维系统生存的,随着时间的流变,原有的思维系统的维护效应会更加的强悍。”(来自头条号:学习的感悟)

要警惕思维的遮蔽性,就要让自己敞开胸怀,永远保持“吐故纳新”的状态,让新知识不断进来,与你既有的知识不断组合,循环往复,就能不断提高你的认知水平。

当你的思维模式经过这样的知识整合创新的训练,当你的“深层认知系统”启动以后,你依然坚持这样的训练,你的深度思考就会成为一种常态,最后成为你的一种习惯。

当你拥有了这种习惯以后,你会发现,你的大脑会进入一种自动整合知识的状态,这种状态,我称之为——“全脑自动整合系统”。

当你确定自己已经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你就进入了那个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大师”。

(这个不是我自己悟到的,而是西方心理学家基于脑科学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我们人类有本能脑、情绪脑和智慧脑三个系统,在这三个系统之上,还有一个第四系统——“整合系统”,这个第四系统,就是一种“全脑自动整合系统”。见《唤醒沉睡的天才》一书)

大师状态是个什么状态?我个人的体悟是,完全走出小我,具有家国天下的情怀;看问题既有全局高度,也能深入本质,有高度有广度也有深度;能把握趋势,预测未来,也能规划进程,设计出行动路线图。

这样的境界,是值得我们向往的目标!

所以,小伙伴们,努力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