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教育的本质的理解和主张(教育即成长探究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

近年来随着国内教育改革,各种新政层出不群。我们抛开抛开教育的过去、未来,深刻认识一下教育的本质。只有认清本质,才能更清晰它的未来发展之路和目标。

在周国平老师解读的“何为教育”中关于教育的7条箴言,印象最为深刻。其中最重要且最有意义的一条是: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好的教育需要自由生长

“教育”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在孟子眼中家庭平安之乐、做人做事之乐、传道授业之乐是同等重要的。父母天地都可以理解,为何传道授业之乐如此重要?“教育即生长”言简意骇地从最本质的层面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在一个开放的空间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前者需要好的环境成全,而后者并不算是真正的教育,而是将教育“功利化”的结果。

好的教育需要好的环境成全

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孩子的教育起到关键性作用,从大环境到小环境无一例外。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能称得上是“最好的环境”?周国平老师明确提出两点:第一是自由的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

然而现实中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一看孩子没学习就焦虑。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老人常说“不会玩的孩子成不了才”。孩子在玩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好的教育需要不断的体验、探究,在挫败中找寻答案,找寻自信。

现实社会给了孩子太多限制,究其根本限制的是孩子发展的可能性。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主张人的教育来源有三种,即“自然天性”、“事物”和“人为”。人们既不要把儿童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孩子当做缩小的成人,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孩子也是社会中的自然人,他需要有适合他的成长空间自然生长。所以,最先要学会的是尊重孩子,尊重生长,才能有好的生长环境。

好的教育不应该带有目的性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句话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人们即使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似的。

其实,这也是社会发展给予人们或者是给予“教育”的错误引导。如果真的读懂了“教育即生长”,就不会为之设定除生长之外其他的目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

记得上中学时,父亲送给我一个特别漂亮的记事本,首页上写了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对我影响之深远,只有我自己知道。也是从那时起,我慢慢理解了,人的成长需要不断补给养分,尤其是精神养分。这些养分只有自己在每一天的成长中去发现、去攫取;慢慢发现有些养分是自发生长而得,并不是由外界给予的;慢慢发现有些养分集中在一起是会自己发酵、自我强大的。我想这才是生长本来的目的。

因此,教育的本质并不是知识和学问的灌输,更不是别人教给你的某些理论和技艺。今天的教育要做出什么改变才能更符合“教育即生长”的本质呢?比如说,智育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和价值;美育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司蒂姆儿童手创俱乐部以实践和体验为载体,通过孩子的动手能力锻炼创造性思维、开发孩子的独立探索精神,引导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快乐生长,边玩边学,让孩子从手工创造的体验中收获自信、勇敢和坚韧的性格。当拥有了这些能力和精神品质,孩子未来的成长之路将会贴地飞行,抵达彼岸。

生长本身的价值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在可以实现的最好的环境中体验,然后不断总结经验,获取生长的养分和能量,强大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难道这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吗?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