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恰同学少年所表达的情感有哪些(成长观教育从《恰同学少年》中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成长观)

还记得在刚上初中的时候,在家用彩色电视看过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那时更多的是以一种看故事的视角来解读,被吸引到的是剧中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同窗情谊,一起学习、一起打球和一起出游,以我初中生的身份,这些当然是我最有共鸣也感触最深的。

转眼以后十五年,刚过27岁生日不久,现在不再像从前想着玩儿,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上,最近又觉得看动漫无聊,在不经意间刷到一个《恰同学少年》的剧中片段,于是我索性重头再看一遍,终于花了3天我看完了,这一次我发现我的感悟又变了,不再是以一个看故事的视角,而是多了很多层次,结合我当前的处境,我从中领悟到一个人的成长应该具备的三观。成长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

一、人生观

1.志向与环境

志向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刘俊卿的家庭背景一般,靠着父亲和妹妹做工来供他上学,在去了第一师范看到同学王子鹏,一个家境殷实的富家少爷,上学还带着丫鬟时,强烈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让他的自尊心更加受挫。开学后在杨昌济老师的课上,问到每个人的志向时,他的大意就是想做政府高官,成为人上人,而不想成为一名老师,拿着微薄的薪水还整天吃粉笔灰。萧子升的家境相对较好,家中经营者生意,当问到萧子升时,他的志向是成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物质世界是对影响人的认识的,反过来,人通过不断的提升认识水平再反过来了解更多的客观世界。由此不难发现,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环境下,他所形成的认识都对有所偏差,进而影响到一个人对于整个人生的志向。

萧子升和刘俊卿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志向,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整个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在于上层建筑不稳定,中国需要一个能够带领中国走向独立和强大的政府。

2.千里马与伯乐

千里马与伯乐是相互成就的,相辅相成,千里马需要伯乐去发现,伯乐也需要千里马来证明他的眼光。千里马和伯乐都属于事后评价,只有当千里马的能够日行千里的时候才能被证明是千里马,而发现它的那个人就自然成为伯乐了。若想早日遇到自己的伯乐,那就要积蓄力量,让别人看出来有这个潜力,然后在加以培养,最终彼此相互成就。毛泽东在考入湖南一师的时候杨昌济发现了他,从他的作文中看出了他的志向,此后便极力培养,最终成为一代伟人。从中不难看出,要遇到贵人的前提是自己有值得被扶持的地方,如果毛泽东没有才华崭露头角,杨昌济可能都不会注意到他,更不用说花心思培养他。作为伯乐也要有自己善于发现人才的眼光,否则即使真有大才出现,因为自己的目光短视,最终导致失去人才,错过一段彼此成就的机会。

在我们普通人的一生中,能遇到这种贵人属于可遇不可求,但是也不能就此消极对待,或者守株待兔似的等待贵人的出现。唯物辩证法的人都知道,事物的发展是量变都质变的过程。从来没有毫无根据的突变,每一次的飞跃都是前期大量的细微的积累,最终在某一个临界点爆发的。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平时的微小积累,珍惜和感恩日常遇到的“小贵人”,只有完成了足够量的积累,才能在大贵人出现的时候,完成人生的重大转折,实现理想的腾飞。

二、价值观

1.人生观的导向作用

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刘俊卿认为人应该过上高官厚禄,受人敬仰的生活,因此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接近督学纪墨鸿,甚至为了邀功出卖校长孔昭绶,差点让校长丧命于军阀的枪下。他这样的人生观导致他的价值观有点畸形,可以抛弃一切仁义道德,甚至出卖朋友,皆为了满足个人的私域。而反观毛泽东,为了实现改变中国,救国于危难的目标,外出求学,深入社会调查,开展工人夜校等,自己风餐露宿,甚至假期睡凉亭,依然是不忘学习,心系天下。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导致完全相反的价值取向,一个为公,一个为私,最终被历史和人民记住的,必然是为公的人。

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中,可能没有战火的困扰,国家矛盾由外转向内,听到和看到的大多数观点都是为己,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再看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的信条,对比有点鲜明。

那我们普通人,到底该为公还是为私?我认为应该辩证的看这个问题,即为公也为私。首先生存是第一要义,也是发展的前提,我们要保证自己和家人基本的生活保障,然后再去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身居高位成为左右历史的人物,但是每一个平凡的人依然可以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中国年度十大感动人物的评选,我想目的也是在宣传这种观念。只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信念、热情和努力,我们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得以更好更快地实现。

用一句话说,就是可以平凡,但不可平庸,不可碌碌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极致,影响到最大范围的人。

2.位置决定利益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就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的思想和做法。在孔校长出逃后,一师迎来了第二位校长张干,这位校长相对于前校长比较保守,但是很认真负责,在当时汤芗铭的恐怖统治下,张干校长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安全,限制了很多学生的自由活动,包括减少对政治的讨论,这使得学生们大为不满,汤芗铭为了效忠袁世凯为其征集军饷,让原本公立的一师范变为收费制,每人征收10块钱,这使得学生们更为不满,为了不让学生们的不满直接面向军阀,张干校长把矛盾都转移到了自己身上,最终被毛泽东及其他学生们联合赶出了学校。事后才得知真相,张干校长是为了保护他们才这样做的。这时的毛泽东悔恨不已,但是已经为时已晚。

这段故事情节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不理解很多人的想法和观点,父母的、朋友的、领导的,然后就基于自己的感受做出判断,抱怨或者反抗。但是却没有花心思去了解对方做这样的决策时基于什么背景,到底有没有道理,而是全由自己的主观出发,去判断一件事情的对与错,这样很难不犯错的,应该杜绝或者减少这样的事情,事前先想一想,调查清楚再做判断,力求客观和理性。

三、成长观

1.教与学

我一直坚持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和做事,教书首先是为了育人,其次才是做事。但貌似现在的大学教育能够教这些的很少,更多的是技能型、分数等,很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都不知道今后的人生方向在哪里,离开了学校更加无所适从。我认为这样是不应该的,读书求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确定自己的奋斗方向,然后在这条路上奋斗,可悲的路没有,我们还在奋斗,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奋斗,有点行尸走肉,那就很痛苦了,这也是一部分人认为读书很痛苦的原因吧。

而教学的重点,像一师这样的理念,首先是育人,教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关注时事,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这才是读大学的意义。但是反观今天的大部分大学却忽视了这一点,学校和学生很多都失去了灵魂,空有一纸文凭,却少了精神和灵魂。也许是社会的大环境太安逸让人安于现状,不再想去思考,也许是时代的需要,当今的重心是发展经济,自然需要很多拥有专业技能的专才,而不是需要有思想和见地的高才。

从个人来说,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坚定地信仰总是好的,即使是在当下,至少看问题和处理事情会更加从容不破,少了很多焦虑,幸福指数也会更高。今天的社会虽然和平稳定,但是作为青年人,不应该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依然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的主角依然还是那些善于学习规律、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办事的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从未改变,如果想做主角而不是看戏的,这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学习的力量真的想象不到的强大。

2.学习与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的观点,也是我们党一直在践行的原则。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通过实践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理论的普遍性更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反过来在去指导新一轮的实践。就这样在理论和实践之间不断的循环交替,最终提升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的能力。毛泽东在一师范时主动教校外的工人识字,假期与萧子升去游学,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这和他的理念还是保持一致的,读书不唯书,不尽信书,不光读有字之书,也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这正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实践。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可见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书本上的真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才能成为真理,对于这样的真理感悟才会更深刻,悟到了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才算是学会了。

新时代下,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稍微不注意就会被淹没在抖音的短视频里、微博的八卦中和迷恋在王者峡谷里,大量的娱乐和短信息在消耗我们的时间。时事政治、历史、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可能已经不知道是什么状况了,或者说已经脱轨了。我们这一代人是要和这些娱乐设施抗争的,把更多的时间回归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学习和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锻炼深度思考的能力,看问题的深度和独特的视角,这才是成长的正道。如果一味被淹没在娱乐信息里出不来,那很有可能一辈子就出不来了,曾经的梦想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夜晚的梦,越来越难以实现了。

所以,还是趁年轻,花点时间学习和思考吧,学习、思考、写作和表达应该是一体的,拥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思想,我想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最独特和稀缺的存在。即使不为名利,为了自己能够活的清醒也是好的,至少知道自己是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不至于浑浑噩噩一生。清醒的或者,这种感觉还是不错的。

四、总结

这就是我时隔十五年后再看这部剧的感想,一个国家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要做的事情不同,一个时代的人有他特定的责任。当今时代,经济发展是重心,举全国之力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落实到每一个身上,就是做好自己,保持学习努力奋斗,一步一步扩大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圈,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创造不同的社会价值,以贡献社会为目标,个人成就必然高于以个人所得为目标的成就。

每个人都在奋斗,为了更好的生活,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借用毛泽东在游学时跟一位隐居的老先生交谈时的一幅对联收尾。

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下联: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