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观 豆瓣(成长观教育我的成长观)
给高中生的一封信:
我的成长观
夏庾丰
我的学习故事可能和大家都不太一样,因为我的学习方法不太适合短期的冲刺,而是适合长期的学习。我的求学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甚至是离奇的。我认为我并不是一个擅长短期突破的高手;但我坚信,我是一个长期努力,“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进步者。
我没有天才般的最强大脑,我没有博闻强识的记忆力,我没有灵活好用的学习方法(除了英语),但是我是一个持续不断探索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自己的阶段性梦想的一个人。我小时候没有想过我会被美国常春藤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录取,遥远的我绝对不敢想,我何德何能成为奥巴马、巴菲特、胡适的校友呢?但是我有几点,我自己比较欣赏,就是我的规划,我的韧劲,我的乐观开朗。
规划,首先是人生规划。我认为在揣摩所有的学习方法之前,我们不论是谁,都需要想明白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许渊冲活了100岁,他说他的人生哲理是,“不要想着你过了多少天,而是想你能记住多少天。”这句话和李开复在他的自传《我修的死亡学分》中说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人生的意义就是去记住生活中很多美好的记忆点,美好的记忆片段,而不是功名利禄。那如何才能记录美好的每一天呢?我认为就是知道“我”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知道“我”的理想抱负是什么,“我”能对社会国家做什么贡献。我知道大家可能看到了“理想抱负”这四个字就觉得太空、太大了。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一旦你们大学毕业,成长为大人,步入社会,你们立刻就肩负起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职责。我们的高中生活稍纵即逝,我们的青春年华如白驹过隙,荏苒时光可能会在你们恍惚的一瞬间,一去不复返。不知不觉,你已经没有了权利选择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到那时,你们不能再依靠父母了,依赖父母了。你们,该独立了。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尤其是在高中的阶段,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至关重要。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by. 李开复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呢?兴趣+天赋+意义/收入,三者的交集处。兴趣也就是你所感兴趣的事情。有的人喜欢跳芭蕾,有的人喜欢吹唢呐,有的人喜欢养老虎。天赋,就是你擅长做的事情。一旦你有了天赋,你能十分迅速地完成别人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比如说,你能够在3分钟内做出这道数学题,但是有人需要想一天一夜,那么,你对数学就是很有天赋的。有的人对某些事有兴趣,但是没天赋;有的人对某些事有天赋,但是没兴趣。意义,分两层,一是你所做的事情对于你周围的人,比如你的父母,你的同学有意义;或是对于你的国家社会,甚至全人类都有意义。例如掌握尖端技术的科学家,他们创造出的是有助于整个人类的研究发明;再例如老师,他们帮助同学们慢慢学习掌握新的知识;还有律师,他们匡扶正义;医生,他们救死扶伤。有意义的第二层,就是对自己有意义,那就是有收入,足够让你维持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个世界很残酷,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俞敏洪说,人的一生很快的,很容易过成碌碌无为的一生。为了避免我们在而立之年时,变得平淡无庸,热忱抛却,理想丧失,我们一定要在朝气最为蓬勃的花季雨季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大致的规划,轮廓的描绘。
在我们找到方向之后,接着就是人生的短期的规划。比如,我想要在高考当中考出一个什么样的成绩?我想要在一年以后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我想要在未来的一个月中有什么样的进步?这些都是小的规划。但是大家要知道,教你们制定计划的书市面上太多了,看多了就像喝了很多鸡汤,并不会真的有效,反而会拉稀。而我认为最有效的是你去做。而这个“做”一定是你主观意愿非常的强烈,你有那个渴望去做,你自己想做,而不是被逼迫,甚至是被压迫。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在1985年提出了“自决理论”。我们被动做某件事往往是由于避免惩罚和希望奖赏,然而主动做某件事是不需要强制自己的。所以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做自己主动会去做的事情,除非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有的同学说,我不想高考。但如果高考是大家必须要经历的,那我们就不得不去做这件事。要注意的是,我们做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好。让做这件事成为发自内心的想做。
自决理论"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by Deci and Ryan (1985)
我是一个比较有毅力的人,我从来都不怕成绩考的非常差,甚至是倒数。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在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光荣地获得了我们班英语考试的最后一名。更难受的是,我的母亲就是我们班的英语老师。我成了全校的笑柄,在同学和老师眼中,我似乎就是语言天赋最差的学生,我的母亲也同时获得了那一年度的学校优秀教师。可能是因为校长和其他老师看到了她的大公无私:宁让自己孩子拿倒一,也要别人孩子提成绩。那个时候刚开始对我的打击比较大,我记得很清楚,我在家里的标志307车上独自等母亲下班,听梅艳芳的《女人花》内心突然一阵酸楚。但是难受只持续了一个晚上,到了第二天我就想明白了一个事情。其实我并不差,因为我所处的班是我们当地的国际学校的尖子班,拿一个倒数第一其实也很正常。我们班的倒数第一其实就相当于其他班的中上游,甚至是前几名了。另外,所有的排名都是暂时的。所以我从那天开始,坚持每天比别人多做一套题,多学一些英语基础知识,在初中打好了功底,顺利地在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然而十分奇迹、又气人的是,我的英语竟然逐渐地成为了我最有优势的科目,在高中不断地考第一。我每天的坚持,我每天的付出离不开我的毅力。我有毅力下课后不去打篮球,去刷题;我有毅力不玩当时的穿越火线,去刷题;我有毅力在车上快要吐了的时候,刷题。后来,我成为了英语专业的学生,并且我在大学里基本上每次都考第一,最后得到了带奖学金出国留学的机会,获得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英语专业的学士学位,并且继续攻读语言学,成为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
我的切身经历说明,人要有毅力,不要被一时的失败打倒。在高中阶段,我们有一次次的考试,一定不要被某几次的考试结果而吓到,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水平的人。人是在不断变化的,不仅是你,还有你们的竞争者们。所以大家只要抓住机会,逐步提高自己,保持毅力,不丧失斗志就可以逐步超越。俞敏洪还说过,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场短跑。所以每当遇到阶段性的困难,只要把它作为你人生马拉松赛道的一个沙粒就可以了。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乐观。我从小就乐观,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总是发现不知道哪来的乐观。除了刚才我讲的我的悲惨英语考试经历,我用乐观来克服。我第一次在美国考英国文学的时候,试题是英文版的诗歌鉴赏,在跟一个操着英国口音的美国老师学了半个学期的文学之后,我业已崩溃。最后考了63分,并且我有了转专业的冲动。但是我当时突然一股乐观主义上脑,觉得自己是擅长的。自己的父亲是国内大学的中文系毕业的,生性浪漫;自己的母亲是国内大学的英文系毕业的,专于词法;我觉得他们的结晶,也就是我,一定能够在美国的文学课上有所造诣,只是临时遇到了困难而已。最后真的是拿到了A,全班一共两个人拿了A,另外一个是美国人。这种盲目的乐观,塑造了我,也使得我在危机到来的时候,能够反弹。
这几点分享和大家共勉,希望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快乐工作学习,幸福美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