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孩子不爱写作业的说说(和教育成长超市孩子不爱学习、写作业,进行各种奖惩机制也无果,应不应该继续管教她?怎样引导和教育孩子?)

不是奖惩无用,而是奖惩的边界错了。

其实,让娃自觉学习,只需一招:划红线。

我家小宝正在学习

以前我爸妈很少管我学习,但我却的学习还算努力,就是因为他们给我划定了红线——班级前三。

只要我考到班级前三,零花钱正常,玩耍正常,活动安排正常;若是没有,便收回特权。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考试前的口号都是「为自由而战」,就是因为成绩理想,便能自由安排自己的假期,拿到零花钱等等。

我爸妈都是双职工,小学时期我爸长年在外,高中阶段我妈做点小生意,都没空管我。

但是,后来我日常考试稳定在年级前十,高考拿到全区第二,「划红线」这一招确实行之有效。

毕竟,以他们当时的精力和学历,根本无力给我辅导作业。

如今,我也沿用了这个方法。

所谓划红线,其实就是划定孩子学习和父母辅助之间的边界,然后坚守这一边界。

我和我家娃有「三个如果」的约定:

如果写完作业,就可以随便玩如果反复出错,就要重学概念如果老师表扬,我也额外奖励

这种做法其实就是「结果导向」,毕竟用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本身就是一种结果导向。

而日常我要做的,只是努力去守住上面这三个约定:

写完作业,随便玩

如果没写完作业,那假期也不出去玩,说好的去书店也不去,本来该有的电影时间也没有,更别提去玩具店了;

如果写作业磨磨蹭蹭,那就是消耗本来应该有的娱乐时间。多写一小时作业,就少看一小时动画;少写一小时作业,就多看一小时动画。

如果很快就写完作业,检查后,就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玩具、奥特曼卡牌、打扑克、骑自行车、画画……随便玩。

反复出错,再改

这个原则的重点是我不预设孩子需要什么,只是用结果来看他真的需要什么。

小萌目前三年级了,我没有给他报过任何一个辅导班或者家教(他身处海淀,和同学们形成鲜明对比) ,而我自己因为是职场妈妈,也几乎没空每天面对面辅导他作业。

我的做法是:每天夜里回家以后,负责检查作业——粗心出错的,第二天早上起来改错;概念理解有误的,我会周末放一起给他讲一遍概念,然后再布置适量的专项练习。

又比如我家并没有让孩子入学前就练字,而是当他二年级以后,自己主动提出「卷面分低」,主动提出想好好练字,我才给他购入了练字帖——对于他反复做不好的,再给与针对性投入,会轻松很多。

因为孩子小,他们不太能从二手经验里面学习,例如:

错误示范:早跟你说了两位数乘法要错一格,你怎么还是对齐了?你看,你这样会错的!

正确示范:这道题错了,看看,是因为没有错一格,再改一次,记得错一格。

只有先做了,真的错了,他们才会寻思着去改变。

这点考验的其实是父母:是不是能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和空间,还是一开始就要求孩子精确复制成功的每一步?

不是从第一道题就开始改,而是一起改

我是倾向前者的:他要是每一步都根据家长或者课本的安排走,其实就是在复制正确的方法,但未必了解这种方法为什么正确……久而久之就容易变成「套用」,但凡记错就容易出错,而不是真正吃透概念。

相反,让他先自己做题,再通过错题去看他哪点没有掌握,这时候家长只需要「讲概念、讲规律」就够了,再布置针对性纠错和练习,才能让孩子未来的学习走得稳。

老师表扬,额外奖

这一点的核心是相信老师的判断:因为我们看不到学校生活,所以要相信老师的判断,尤其是要放大老师的鼓励和表扬。

你想,一个班少说也几十个孩子,他们从老师身上得到的关注肯定是不够的。这时候,家长要强化给孩子的鼓励,让他们更有学习的自信和动力。

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我就清醒意识到家里没矿,无法按照那些营造焦虑的文章所写,给孩子从小5-6个辅导班,一切按照高标准要求的成长方式。

上述三点原则,没有一点需要孩子去刷题,而是:

通过先学后玩,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结果导向(或者目标导向),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在过于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中制造问题通过积极鼓励,让孩子做得更好

比起一两道题的正误,我觉得,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情,显然更加重要。

这八年多以来,我一直在学习和研究家庭教育,除了拿到正面管教等证书,2017年也携俩娃赴美,学习了亚利桑那在力推的active parenting课程;到2020年初,我和团队还根据美国教育部None Child Left Behind的家庭教育指南,研发了适合国内孩子的家庭学科启蒙课程。

但接触的家长越多,我越相信:

家长不是老师,更不是学习上的保姆!

普通家长试图做孩子的老师,本来就不够专业。更别提,很多家长因为攀比,总要求孩子更加完美:1个字记住了,要再记10个字;作文写了100字,要再写300字;写完一篇作文,要再加形容词,擦掉之前的表达,重新改……

这种保姆级别的陪写,反而过于精细化,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因为,他们没有盼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完作业,什么时候能让家长满意,什么时候能自由去玩!

家长给再多的奖罚,孩子的心里没了盼头,又怎么会有动力呢?

家长监督得仔细,孩子固然能一步步做对题,但为之花费的时间,比起孩子自己做错,再纠错,再改,真的更省时和高效吗?

老师布置作业,就是为了检查孩子的掌握情况,让孩子暴露问题,再改正问题——家长过于精细化的辅导,则让孩子失去了暴露问题的机会,只会跟着套路走,即便这次做对了,又真的理解清楚学科的基础概念了吗?

奖罚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看是不是适度:一个字没写正就罚,一个字写得好就大赏,同样都是不适宜、过度的。

过于精细化的过程管理、高度情绪化的处理、家长之间处理意见不一致造成的空子,都会对亲子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划定红线,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而不是划出所有的线,让孩子毫无腾挪之地。

国庆假期,我休假在家,和小萌懒人沙发里聊天,他主动跟我说:「妈妈,我现在最焦虑的是自己的跳绳,以及数学竖式计算。我现在班里是平均成绩以下的,一分钟跳绳只有118个,数学的两位数竖式乘法,和三位数竖式除法,也总是搞不定。」

我:「那你有什么建议吗?」

小萌:「我想你给我买点练习册,然后每天都练一下跳绳。」

我:「行,我现在就给你买。」

于是,我立刻给他买了专项练习题

又花10分钟跟他解释了一下基本的概念

很快,他就能全做对了

然后他问我:「妈妈,这本练习册,我还要做多少啊?」

我:「你定吧,你觉得做多少能让自己把知识点巩固了,目标是下次测验不出错,你自己决定。」

他想了想:「那我看着做吧,感觉理解了就不做了。」

「行」,我对他说:「赶紧搞完,一会儿出去玩了。」

「知道了,妈妈。知道了!」他头也不抬地说道。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