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家庭教育观有哪些(孩子的教育和成长9个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观,让孩子健康成长!)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调查显示,50%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还广泛存在,比如棍棒教育、剥夺孩子选择权力等。

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健全的家庭教育观必不可少。今天,禾姐为大家分享《人民日报》推荐的9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观,助你成为优秀的父母,培养一个自信、出色的孩子!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确实,孩子的每一种心理或行为问题,都能从父母的言行与教育方式中找到答案。

禾姐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偷被抓判了死刑,他要求见母亲最后一面。母子俩见面后,只见小偷把脸靠向母亲,狠狠地咬住她的耳朵。他愤怒地说:“这是对你的惩罚,如果第一次偷东西回家的时候,你能狠狠打我一顿,而不是说‘别让人看到’,今天我也不会沦落到如此下场。”

中国有句古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候的坏习惯,父母看到以后不加以制止,孩子长大后有可能会酿成大祸,这更加说明了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暴力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那些在家庭暴力下长大的孩子,有可能一生都无法摆脱暴力带来的阴影。

有研究表明,在家里遭受暴力特别多的孩子,社会犯罪率更高。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他的原生家庭结构,往往都是有问题的。所以,棍棒教育并不会使孩子变得更好,而很有可能给孩子日后的犯罪带来诱因。

拒绝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没有尊重,一切的教育都等于零。”教育孩子的前提,首先要保护好孩子的尊严,这比纠结对错更重要。维护孩子的尊严,教育才能达成效果。

作为父母,不应随意开孩子的玩笑,不应当众揭孩子的短,更不能在公共场所打骂孩子。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不断改正的过程。面对孩子犯错,父母不要急着打骂孩子,不能总是“翻旧账”,而要教会孩子认识错误,学会承担责任。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点——过分谦虚也会伤害孩子的尊严。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和别人聊天:“我们家孩子不行。”“比你家孩子差远了。”这种对话,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是在保护他的潜在力量。最高明的教育,是让你的孩子知道,你以他为荣。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总是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号,给孩子安排好一切。

小到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玩具、看哪些书、报什么兴趣班,大到文理分科、选专业、工作、择偶,父母都来干涉,孩子只有被动接受的份。

慢慢地,孩子就会失去选择的能力,不懂得权衡利弊,凡事都依靠父母,或者变得叛逆,喜欢把失败的后果都推给别人,将来只能无奈地被现实生活推着走,丧失主动权。

不管父母能替孩子做多少事,孩子终有一天要面临独自做选择的时刻。每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是迷茫无措还是自信笃定,正取决于父母有没有让孩子学会选择。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

父母不要借着“为你好”的名义,来支配孩子的人生,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未来的路怎么走,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相比于只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有效陪伴、促膝交流等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李玫瑾教授提出,人的幼年需要心理抚养。对孩子的心理抚养,包括情感、性格、观念、尊重等,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石,能够决定孩子一生的品格。

孩子不是突然变“坏”的,在那之前,问题已经堆积成了一座冰山。“我曾经遇到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他们面对自己养大的孩子时,突然发现孩子变得‘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狂暴,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当他们把孩子领到我面前时,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他们已经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再好的物质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无论生活上有多难,心头上总会有一处是来自父母的温暖。这个温暖终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力量。

性格才决定孩子的命运

教育学家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否考上名牌大学,却很少关注孩子的性格和品格培养。

而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从“学会做人”开始的。

《傅雷家书》中,傅雷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直遵循“以人格教育为主”的理念。傅雷告诫儿子傅聪:见到师长或老年人,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以表敬重;与人相处态度要诚恳、谦卑、恭敬,不要让别人难堪……在傅雷严格教育下的傅聪,为人翩翩君子,温润如玉,在艺术上也成就斐然。

教育的根本,就是育人。你给孩子播种什么性格,孩子就会收获什么命运。拥有健全的人格,比考一个好成绩、获得更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生活中,不少父母常常给孩子泼冷水,怕孩子骄傲自满,对孩子进行贬低式教育。即使孩子很努力地做一件事情,父母仍然说“你太差了”。但我们需知,无论孩子多大,最能治愈他们的,永远是父母的认可。

禾姐曾在综艺节目上看过一个令人心疼的片段。

有个小男孩,每次参加比赛都是第一名,可是从来没有得到过爸爸妈妈的表扬,甚至妈妈还常常说他“比别人还差得远”。当有人问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夸奖,你觉得委屈吗?”小男孩忍不住掩面哭了出来。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

父母一味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终其一生都与自卑如影随形。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发自内心地认可,孩子一定会朝着你期许的方向,去成长得更好。

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教育孩子,其实就是⼀场自我修⾏,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不会差。

禾姐看过这样一个典故:宰相的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她每天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看书。

妻子怏怏不乐,对宰相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你也该好好地管教一下儿子啊!”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孩子不听我们的,他模仿我们。唯有以身作则,用行动影响孩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

“最有意义的教育,就是在足够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成人之美,如果他是鸟,就让他高飞,如果他是鱼,就让他下水。”

然而,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会忽略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只希望孩子活成他们想要的模样,实现他们未实现的梦想,比如考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或者是在哪个地区买房等。

让孩子变优秀没有错,但是让孩子完成父母之前的梦想,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如果父母经常这样教育孩子的话,会忽略孩子的感受,限制孩子的兴趣,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

真正幸福的人生并非千篇一律,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让孩子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托举。

人生就是一场现场直播,家庭教育没有彩排,也不能重播。

有些陪伴,一旦缺失,想弥补,再没有机会;

有些教育,一旦错过,再后悔,也无法重来。

最好的教育就是爱和陪伴。趁孩子还小,我们未老,让我们用爱陪伴,与孩子一起健康成长,带给孩子前进的动力和希望!

(图文内容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END

一起学习

终身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溪午青禾”

往期推荐

你真的会夸孩子吗?这5种夸奖方式真的有效!

不做控制孩子的父母,还给他们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职场庸人语高手的10个打工认知差异!

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