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百科(小学 成长教育为幸福而“卷”,才是教育的意义——专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新华社客户端2023-12-07 19:12浙江新华社客户端2023-12-07 19:12浙江)
如果只看到金字塔尖那部分,孩子的奋斗目标就会定位在“拥有更好”或“享受更好”,这可能会失去责任和担当。《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静 编辑顾佳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芦咏莉,39岁时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她离开高校,扎根小学,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身份,带领全体师生共同探索“没有围墙的学校”,多年来已发表了数十篇教育学术论文,其实践也被业内誉为“把小学办出了大学的味道”。作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研究人士,芦咏莉日前在启行教育2024年“为地球而学 为未来而教”发布会上,围绕培养青少年认知世界能力、竞争环境下如何缓解教育焦虑、改善亲子关系等社会关心的话题,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专访。芦咏莉感受世界《瞭望东方周刊》:目前,生活在城市里的儿童认知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去弥补、完善?芦咏莉:我以生活在首都北京的儿童为例。大多数北京儿童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丰富多样的世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仅有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世界各国的美好风光。8-10岁前,孩子们与世界的连接基本上是纯感性经验。如果没有人有意识地启发,孩子不会主动对这些感性经验去提炼和思考。到了初中,孩子们大量的时间用在学文化课,与世界连接的时间就变得特别少。但其实这个时候他的心智相对成熟,如果能在这个时候让孩子和世界进行二次连接,那么他是会思考世界万物万象背后的逻辑和蕴含其中的哲理的。“为什么会这样?我希望它是什么样?这个是不是我要的?我喜欢的是什么,或者我要什么?”……长大了孩子们在和世界发生二次连接时,通常会发出这些疑问。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与世界建立连接,从而拥有好的见识,再加上好的文化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如果在中学这些年能够二次接触现实社会,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认知,那么到了高三就会很容易确定人生志向。这个成长过程的教育,在我看来,基本上是成功的。大多数时候,很多父母在孩子与世界连接时只想让孩子只看到“好的”,这是中国父母的特色。其实世界的组成本就是多样的,有富裕有贫穷,有健康有疾病,有成功有落魄,世界的组成不是只有金字塔尖的那一部分。如果只看到金字塔尖那部分,孩子的奋斗目标就会定位在“拥有更好”或者“享受更好”,可能会失去责任和担当。所以,我特别强调要让孩子与真实的世界发生连接,要在真实的世界里让孩子去体会酸甜苦辣。比如,孩子们对大沙漠有天然的向往,也觉得大沙漠那种自然风光很震撼,但是与沙漠相处其实挺辛苦的。孩子们看到动物美丽的照片时会特别喜欢,但亲自接触动物后才发现动物身上臭臭的,动物生存的环境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当孩子们接触到身处贫困地区的孩子,接触到智力有缺陷或者各种残障儿童,他会思考世界的多样性,也会想“我能不能为TA们做点什么”。在真实的社会里,其实所有的光鲜背后都有苦、都有难,都有超出想象的付出,甚至牺牲。有了这种体验与认识,加上理想与信念教育,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将立体、饱满而深刻。互为补充《瞭望东方周刊》:从教育工作者角度看,研学式体验教育、自然教育等新型的教育方式对启迪儿童心智有哪些积极作用?芦咏莉:公立学校是九年义务教育,主要靠国家财政来支持。我们国家对于教育十分重视,近年来教师工资、生均经费等财政支持都比较到位。但国家教育的主要职责在于保证公民基本素养和基本受教育年限,而要培养更多更优的拔尖创新人才,要办出各地教育的特色,则需要专业社会机构的参与。高品质的专业社会机构提供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衔接公立学校里的教育教学内容。因为公立学校的教学时间、空间有限,学生无法在一个空间内完成所有教育工作。把孩子所有的学习时间全部归于学校,这样的安排本身也不符合育人的规律和育人的目标。因为孩子迟早是要从学校毕业的,要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去,成为一名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另外,从尊重脑科学规律的学习设置来讲,适当的分散式学习比长时间集中学习效果更好。社会机构学习适当地介入,带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场景或者模式,就将学校学习从长时间集中的特点变换成为了具有分散的特点。因此,社会机构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把孩子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系统书本知识和抽象理论,放到现实生活中,跟现实生活去建立连接。他们用丰富真实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是真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在感受到学习有价值以后,可很大程度上解决学习动力问题。这种和现实生活里发生真实连接的交流,整个过程本身也非常吸引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虽然有挑战但更有趣,还可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像社会学做田野调查一样,发现问题,再回到实验室去推演或者去查阅文献,再去寻找可能的解决路径,然后回到现实社会去解决问题。公立学校通常体量大,因材施教、育人深度等碰撞到班级授课的体制,难免会有所缺失。当学校更关注教学进度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只来得及进行表层处理,难以深入研究、确保根除,同时也难以精细化地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启行的学习方式与导师团队具有一部分心理咨询的特点。孩子们在这里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合作、表达,还找到趣味相投的伙伴。合作是一项重要的人生课题。启行的学习任务,基本上都需要以团队合作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习着发现并实现个体行为和团队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即共同愿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习着发现并实现分工后,时间推进的一致性;同样地,孩子们学习着并实践着每到一个阶段怎么去检查每一个阶段的进展;直到,孩子们学习着并实践着如何把每一个小的成功累加起来之后,获得这个项目大的最终成功……在社会机构的学习过程中,可重新开始一段新的团队关系。在学校里被贴上标签的孩子,在这里有机会重新启动新的人设模式。在学校教育中感觉“吃不饱”的孩子可在这里拥有更大的空间、更高的平台,与高手过招,学习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社会机构可以和学校合作,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也就是说,学生以公立学校为主,学习并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学习方法,拥有基本的各项能力,然后到启行所提供的各种丰富真实的情境里进行更多有价值的探索。在这些丰富真实的情境中,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模式通常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合在一起,对孩子来讲,就构成了促进其成长所需的有营养的土壤。项目制学习《瞭望东方周刊》:这种项目制学习方式带给公立学校哪些启发?学校教育方式的改变给学生带来哪些变化?芦咏莉:2012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就和启行结缘了。启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那个时候,对公立学校的教学方式有革命性启示作用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从2010年开始主题研究课的探索。探索初期,学校关注多学科融合,关注学生自主发现与自主探究的空间。2012年暑期,学校邀请启行用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轮训。如今,设置驱动问题、以项目驱动并组织学生学习,不仅是主题研究课的主要教学方式,而且在教师自己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和班主任的德育活动中,设置驱动问题、以项目目标驱动并组织学习等,也已全面渗透。在我们学校,学习不仅仅是听课、发言、记笔记、完成作业,学生还得去调研采访、去查阅资料、去沟通辩论,然后通过整理分析等加工过程,变成自己的认识、见解,最后再以作品、演出或者报告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我们学校,学习可以变成一个很长的链条。这就是我们学校的主题研究课。主题研究课,起源于一个话题。在我们学校,很多年级组会把一个话题与学科学习、德育活动、主题研究课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即,孩子们带着同一个驱动任务在语数英各学科学习中和社会大课堂的参观交流中去探索、去思考,同学们相互讨论,效果非常好。如同项目式学习,我们学校的主题研究课通常以一个长周期作业为主体。在一个长周期的任务和作业中,学生要费时2周、3周、一个月,甚至需要坚持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学习不再是今天完成一个小作业明天就交那么简单。这种较长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不断修正目标;在这种较长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可能很长时间没有进展;这种较长的学习过程,就需要学生跟别人讨论合作。主题研究课最有意义的地方就在于这个较长的学习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查阅文献、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成果展示等等。这种长周期的体验就属于成长版的延迟满足。科学研究,就是通过研究并发现已发生事件背后的规律,再用所发现的规律去预测未来没有发生的事件。经过主题研究课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发现规律、预判未来、谋篇布局的能力越来越强。而且,学生们在完成长周期作业的研究过程中锻炼了规划能力,学到了怎样忍受挫折、怎样不断坚持、怎样负责与担当等等,这些品格会伴随其一生,且终身受益。合作共育《瞭望东方周刊》:如何看待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应如何相互配合,来解决这个问题?芦咏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要重视,但是过分的关注,我觉得对于一个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会起误导作用。如今很多孩子的父母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这一批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比例相对更高。此外,很多“80后”“90后”在成长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被安排、被约束,等他们当了父母,往往会沿袭上一代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这种原生家庭教养方式的代际遗传,至少要两三代才能有所改变。对待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要有携手共育。孩子的教育与学习等要相信老师、相信心理辅导专业工作者。全社会应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和职业精神,全社会应相信专业,不要试图用个人经验替代专业理论。前些年的“虎妈”“狼爸”就是个人经验,并不值得全社会大范围推广。多运动对改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2016年提出“体育,第一学科”,即进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书包去运动。在学校里擅长运动的孩子,是会被老师和同学推崇的。运动不仅促进身体健康,可以减压,孩子们在运动中还可以学会吃苦、遵守规则、合作以及应对挫折等等。2023年家长会,我重点讲了“是为幸福而卷,还是为成功而卷”的问题。成功,信奉的是比较文化和淘汰学说;而幸福,更推崇适合学说和合作文化。如果家长“觉醒”了,那只要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向与教育路径就行,他不一定非得是第一,能在合作中得到幸福就很好。家庭、学校和社会,大家要有一个共同目标,为幸福而“卷”,这才更符合教育的意义。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