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读班级管理智慧有感(成长励志教育学校班级管理 | 用活励志教育,让学生不再“被成长”)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海教思维”

(王秋晨老师)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迈入学校的大门,他们就像一张白纸,被家长和老师期望着成长为一幅幅宏伟蓝图。作为一名执教一年级的班主任,我思考的是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励志教育就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转变为用自己的力量自发地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

01以平等相待为前提

想要让学生实现自主成长,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就应该从心底把他们看作独立、完整的人,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平等相待。

我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意见这方面。我认为,学生和我们之间只是有着认知水平的差距,但我们在相处过程中,应该和成年人之间的状态一样,任何一种情绪、态度都是相互的。平时,我们班里或是学校的哪条规定有所调整,我都会向孩子们解释原因,帮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下达之后直接要求他们执行。不论再小的事,只要是学生帮了我,我都会对他们说一句“谢谢”,如果是我有什么事情需要对学生表达歉意,例如原本答应帮学生解答问题,但由于临时有事需要改时间,那么我都会说抱歉,并向其解释原因。与其说我作为老师在这些事情上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我更加倾向于从心底就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与他们沟通,并不需要刻意区分对待同龄人还是对待学生。

在这种以礼相待的氛围下,我不需要总是专门去教育学生要对人态度友好,要讲礼貌,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地做到这一点。只有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老师尊重和信任的,是具备独立意识而不是作为说教的被动接受者的,他们才能像充满生机的种子一样,拥有成长的空间和希望。

02实施艺术管理机制

我们平时会通过各式各样的管理手段和机制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日常行为的习惯,然而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最核心的应当是价值观的教育。

在我的班级中,并没有制定过于精细的奖惩制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现在的年龄还小,复杂的规则他们未必能很好地理解,不太方便安排学生实施监管,如果方方面面都由老师自己来评判,那么又会产生更加繁琐评判过程。另一方面,越是精细的制度越容易产生不公正。

经过学习反思之后我意识到,其实我们不应该把制定什么样的奖惩机制放在首位,这些不过是帮助学生保持良好习惯的辅助手段。精细化的管理其实是在“雕刻”学生的行为,而我们作为育人者,应当做的是灌溉,而不是雕刻。从那之后,我调整了自己对于班级卫生这件事的做法。我经常会在进班后,对干净整洁的教室进行一句赞美,例如“今天班里的地面真干净,桌椅也特别整齐,我看了以后心情特别舒畅”,并引导学生也体会到这一点,“你们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学生们都会异口同声回答“是”,而我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营造潜移默化的氛围,从而树立起对于爱护班级卫生的意识。每次看到学校的值周生检查卫生后在黑板上写下的“优”字,我不会对学生说“表扬大家”,而是会说“感谢你们”,把居高临下的评判用语改为平等的感谢,能够让学生更有成就感,更能发自内心地去认同正确的行为习惯,并继续保持下去。

当然,并不是说班级里面不需要有奖励,适当的奖励措施还是有必要的。我对于学生的奖励包括以下几类:

言语奖励——进行口头表扬,或是带动全班为某些学生进行鼓励;

物质奖励——奖励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文具等物品;

角色奖励——结合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给予他们适宜的班级岗位,如做事细心又有耐心的孩子当图书管理员,体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孩子当体育委员;

活动奖励——当整个班集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出色时,我也会利用午休时间带他们进行一些户外活动。

总之,我认为班级的奖励机制应当让班集体充满活力与生机,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在平日里,我会尽量多给学生微笑、多给学生鼓励,而不是非常机械地要求他们达到各项要求。当我看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心仪的奖品,或者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时,从心底绽放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的心里也觉得很温暖、很欣慰。

03重视学生个体能力的培养

自从接班以来,我总是在不断地观察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平日里与他们交谈的内容,从课余时间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亦或是与人相处时所表现出的风格来掌握他们的特点。

无论是学校组织的文体类活动、劳动类活动还是与学科相关的活动,我都会鼓励有相应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去参与,抓住每一个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在种种实践活动的促使下,孩子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大家愿意去争相发挥特长、勇于挑战新鲜事物的状态,每一次有人参与了某项活动时,我都会利用班会时间在班里表扬他们的参与精神,同时教给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对待每一次成功与失败,避免有的孩子因为失败而丧失信心。

04初步引导学生自治

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班主任要逐渐成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不再是面面俱到地去监管学生日常的每个细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当然,一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完全实现自治,而我要做的就是对他们进行初步的引导。

我在新生入学后几周之内,就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找到了一些适合班级不同职务的人——让一个细心的孩子当班级图书管理员,每天整理班级后面的小书架;让一个声音洪亮且纪律好的孩子当体育委员,每天负责整队和上操带队;还有有一个孩子特别在意自己座位周围的卫生,我就安排她当卫生委员,提醒全班孩子注意随时捡脚下的垃圾、课件擦黑板,以及每天给做值日的小组盖印章。孩子们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去做,需要我手把手地教,在进行了几天之后,便能对自己的工作够驾轻就熟了。但是,我不能要求6、7岁的孩子对于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到一丝不苟、全心投入,毕竟孩子也会被其他新奇的事物吸引,我会通过班会点评、鼓励,平时进行物质嘉奖等方式去引导他们更加上心,会随时安排一些临时任务帮助他们增强责任意识。

我并没有受传统角色观念的影响,专门选择学习习惯好、纪律表现好的学生来培养。在我赋予班级任务的这些学生中,不乏一些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较弱的孩子,他们起初的能力并不能完全胜任自己的职务,但他们都是非常愿意去尽自己的努力为班级做事,也积极地在调动周围的同学来共同维持自己所负责的一方领域。

经过这样的培养,当学生的年龄逐渐增长,到了中高年级就能形成一套较健全的班级管理体系,一部分学生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更多同学养成讲文明守纪的好习惯,班级就可以实现良性发展态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因此,现代的班级管理应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当学生的成长不再是被动发生,他们便能在“双减”这个大环境下顺应时代需求,用自己的力量去向阳生长。

欢迎您在下方发表感想或给作者留言哦~

作者:王秋晨(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

编辑:海教思维

 推荐阅读 

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拼出来的教育人生

清华附中的学生为何能力出众,学校用的是这一招

芬兰教育最全面深入的全景分析,看这一篇就够了

北大哲学系毕业,却教了29年语文!她说:用心“观”,语文有滋有味

看了班主任的这9个班级创意活动,忍不住想当她的学生!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