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教师促进成长的良策(老师的教育孩子的成长教师促进孩子的成长,我们负责帮助教师成长 | 红色七月)

LIFELONG ROMANCE

LIFELONG ROMANCE

红色七月

VOL. 4

——

依你所需 尽我所能

做教师成长的支持者

作者:王文敬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当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陪伴孩子成长时,我深深地懂得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的重要性。如今作为一名管理者,同样深刻认识到,了解教师所需才能做到有效支持教师成长。

Slide up

and down.

支持每一个“我想尝试”,

根植主动担当的意识 

从教师一路走来,我深信每个老师都是有发展愿望的。作为管理者,我们要能看到教师的发展愿望,并在老师有发展愿望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互动反馈技术课程研究中,为了让研究真正成为教师的兴趣,成为教师发展的内驱力,而不是我们头脑中的谁适合谁承担,在确定实验班级的时候,我们采取了自愿报名的方式。果然,我们头脑中认为的有经验的老师并没有报名,青年教师毕老师却主动报名了。她说:“虽然我不是很擅长数学教育,但是我对互动反馈技术很感兴趣,我想试一试,可能在研究技术的过程中,我开展数学教育的能力也会获得提高”。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没有去做老教师的工作,而是真的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毕老师,并真挚地对她说:“肯定会提高,也许还会成为你所擅长的呢,相信自己!”听到我的认可,毕老师的表情告诉我,她信心更强了,动力更大了。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从了解互动反馈技术的功能入手,从最简单的设计问题和点选回答开始一点点尝试。从讨论内容,设计环节,到试讲、修改,再试讲、再修改,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实践,毕老师不仅能够熟练掌握互动反馈技术的使用方法,更对其与数学教育的融合有了自己的思考,抢答游戏能巧妙了解孩子的掌握情况;判断选择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孩子想法后进行指导;抢七游戏可以提高孩子活动的专注性等等,互动反馈技术已经悄然成为她组织活动的有效抓手。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设计的数学活动成功入选了当年的全国说课大赛,虽然因为怀孕遗憾错过,但她说:“虽然这次参加不了,但我知道我也是可以的,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好成绩。”我想,努力的过程所带来的这份奋斗的愿望和决心对青年教师来说比任何成绩都宝贵。

在帮助老师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是最坚定、最自信的。我们要成为善于调动教师内驱力的人,当教师有某种发展需求时,不要怀疑教师的能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积极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支持教师的想法,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做教师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把握每一个“共同学习”,

培植主动学习的能力

我们总说:“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作为管理者同样如此,我们能看到,才能指导到。

学期末的总结就让我看到了这样的问题。

学期总结既是个人工作情况的展示平台,也是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是拓展新思路的平台。然而,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老师只把总结作为“例行公事”,虽说完成了自己的总结,但对于别人的总结却漠不关心。因此,在总结的时候,你会看到死盯一处,两眼无神的倾听者;你会看到目光游离,心不在焉的倾听者;你还会看到一直低头,仿佛睡着一样的倾听者……怎样才能让老师们感受到总结的价值呢?本学期的总结,我决定改变一下以往的方式。

为了加深老师们的印象,在总结之前,我并没有提出任何特别的要求,因此大家还是惯例式的按照班级顺序由班长介绍着各班的班组总结。当五个班的总结结束后,我首先请班长说哪个班的总结让你觉得最有收获,你学到了哪些管理方法。虽然班长们都能说出一两条收获,但明显指向性不强,只是自己理解的内容或自己想到的内容。随后,我又请青年教师说从谁的总结中,学到了哪方面的什么方法策略。问题一出,青年老师们不是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不停地转着眼珠思考。当我请老师们按顺序依次表达时,有的支吾表达不清,有的根据自己的印象反复地说。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安老师对于大班项目活动开展方式的介绍唤起了大家的记忆,于是我就借助这个台阶,请大家共同把大班介绍的三个策略补充完整。看似简单的问题,四位老师却只说出了其中一种。虽然结果不如人意,但我心中窃喜“机会来了”。我请大班的班长把相关内容进行了再次介绍。这次介绍之后,每个老师不仅能说出介绍的三种方法,还能进行举例说明。这表示老师们不仅认真听了,还认真想了。

总结方式的变化,改变了老师听总结的态度,树立了老师学习的意识。让老师们体会到倾听既是对同伴的尊重,也是学习的保障。对于他人经验的学习,既是丰富自我经验的渠道,也是自身迁移创新的抓手。更重要的是,这次总结让老师们知道,只要愿意学习,学习无处不在。

推动每一个“思考研究”,

  厚植专业发展的力量

家长会是每学期开学初教师的重点工作之一,对于新小班来说更是意义重大。今年在准备家长会时,我发现两位小班老师都在为新学期的家长会而苦恼。

为什么老师们会感到苦恼呢?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说?不知道怎样与家长互动?老师遇到的困难到底是什么呢?为此,我特地和每个班长进行了交流,了解她们存在的困难。原来,最让她们苦恼的是不知道如何让家长客观认识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家长认识到孩子是存在不足的,让家长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的确,如果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问题,就很难认同教师的做法,达到家园共育。

针对这个问题,我结合自己的家长身份进行了思考。家长最想听什么?谁的事才能牵动家长的心?其实答案不言而喻。当我把自己的思考分享给老师们时,老师们则说“虽然我们说的就是孩子的事情,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没有真正入园,所以对老师说的问题会不会重视不足?”听了老师的回答,我说那一定是我们表达的角度和方式没有触动家长的心。看到老师们似懂非懂的表情,我知道只有实例和亲身感受才能让老师们真正理解。

为此,在新小班家长会之前,我组织老师进行了一次家长会体验,目的就是解决如何选取素材和表达角度让家长正确认识自家孩子存在的问题,自身行为对孩子们影响,树立家园共育的意识。

我首先出示了一张图片,请大家说一说在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如果给这张图片加一个名字《原件与复印件》,您认为谁是原件,谁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应该到哪里去找原因?想一想在您陪伴孩子的三年中,您给孩子留下了什么影响?您的优点,孩子已经吸收,乃至升华。现在孩子马上就要入园了,您希望孩子获得哪些发展?您认为孩子入园后家园两种方式可以吗?您认为接下来应该怎样做?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互动,化身家长的老师们感慨道“这张图太厉害了,把我们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了。不仅能让家长感受到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也能让家长明白家园共育的意义。”

在我们开家长会时,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图片,其实每张图片背后都体现出对幼儿的理解、对家长的了解,对教育思想的诠释。看似是一张图片发挥了重大作用,实则是我们思维方式的转变。正所谓只有共情才能共鸣。当我们从老师换位到家长时,我们会发现关系到涉及自己孩子的问题才能真正触动我们的心,引发我们共鸣。

时代给予我们光荣与梦想,更赋予我们责任与使命。作为教师,支持儿童成长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作为管理者,支持每一位教师成长同样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支持教师要把感情信任和关爱行动,付诸教师生涯的“每一件事”,用我们有效的支持,成就每一个教师的高质量成长。

END

朱继文工作室

鹤鸣生活谁乐继,琴心童画趣成文

我有一杯好茶,你有时间吗?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