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对待和温柔以待(关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温柔以待vs打压教育,哪种孩子长大之后更坚强?)
如果你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不慎摔伤了手,连笔都拿不起来,你会怎么办?
最近,这种听起来就让人绝望的事情,在现实中真实上演了,山东青岛的高三女生韩诗雨,刚刚经历了这样的事情。
在距离高考还有 30 天时,她意外摔伤,导致右手食指肌腱断裂,完全无法握笔写字。
图源:央视新闻
从未用左手写过字的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苦练用左手写字答题,最终顺利地完成了高考。
韩诗雨用左手写的字,图源:央视新闻
面对困境时,这个小姑娘迸发出来的坚韧不拔的勇气,真的很令人钦佩。
了解女生的事迹后,网友们都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说起来,孩子在成长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挑战。
谁都希望孩子可以像那位高三女生一样,韧性十足地积极应对挫折与困难,顺利走出困境。
但现实中,很多孩子的心理都比较“脆”和“易碎”:接受不了一点负面评价,说两句就哭;稍不顺心,就可能会烦躁到炸毛;遇事就放弃,从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躺平。为什么我们花费了那么多心血,精心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如此脆弱、不堪一击?我觉得,很可能是因为在我们专注于培养孩子学业、特长的时候,忽略了本应更重视的、有关心理韧性上的培养。心理韧性(Resilience),指一个人面对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情况,能够积极适应新环境,走出不利局面的能力。它就像安在我们心里的一根弹簧。
当我们遭受挫折或失败时,所有的平衡在顷刻之间,可能都会被打乱。这时我们心里的弹簧,不仅可以帮我们快速调整到新的平衡状态,还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帮我们恢复原状。
甚至,就像弹簧经过挤压后,会回弹得更高一样,心理韧性也可以帮助我们在经历负面事件后,拥有比之前更高、更强韧的心理水平。
就像尼采说的那样:“凡杀不死我的,必将让我更强大。”“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上个月,我去宁波诺丁汉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听香港科技大学李家涛教授分享他关于疫情期间武汉国际化企业构建供应链韧性的最新研究,突然联想到孩子韧性的培养。
好奇心驱使,当下检索相关文献,找到了这篇文章: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30+ 建议和例子)。
后来又查阅了不少相关文献、书籍,对培养孩子心理韧性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整理、学到的内容。文章比较长、信息量较大,大家尽量读完哈~
我们对“韧性”的误解
大家可能对心理韧性这个词不是那么熟悉,但也许听过它别的名字。
台湾学者习惯叫它“复原力”,香港学者称它为“抗逆力”,内地学者给它起了很多名字,有“心理弹性”“回复力”“压弹”“复原力”等。
目前能够查阅到的有关心理韧性的研究,大多来自国外学者。
国内对于心理韧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很多研究都是与特殊儿童群体(如留守儿童、孤儿等)相关的。
所以,我们对心理韧性的了解,暂时还比较少,甚至可能存在误解,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时,会不小心踩进误区。
比如,有部分家长,信奉的是“保护式教育”,不管孩子提什么要求,都会尽量满足。
《千与千寻》中,汤婆婆无比溺爱宝宝
这些家长会尽力帮孩子清空成长道路上的荆棘,他们认为,无微不至的精心呵护,可以为孩子打造出幸福的童年。
童年幸福了,人生才算是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这样无论未来面对怎样的风风雨雨,都可以稳固不倒。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被“保护”着、“惯”着长大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外部的风雨。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也很难自我反省,遇事容易走进死胡同,很难经受住人生道路的上困难与挫折。
与之相反,还有不少人认为,想要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必须进行“挫折教育”,孩子经历的挫折足够多了,他们抗压、抗击打的能力才会变强。
百度百科中对挫折教育的定义和说明
有的家长不希望孩子骄傲自满,会把带有贬低和侮辱性质的话挂在嘴边,经常打击孩子:“比你强的人多的是”“你这不算什么”“你根本就不行”“你挺差劲的”……
《小欢喜》中的宋倩一直是打压式教育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提前经受挫折的洗礼,故意让孩子做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即便孩子费再大的劲、付出再多努力,也只能迎来失败。
在这时,就会出现孩子越失落、越难过,家长就越开心的怪圈。
信奉“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经历越苦,生成的“心脏”就越强大,以后无论再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
但这样的打压式教育,真的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吗?
真实的情况是,很多长期被否定、无法获得成功的孩子,会降低自我评价,形成自我攻击的思维模式,很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愤怒和对立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厌世、轻生的想法。
《小欢喜》中,乔英子承受不住打压式教育,险些跳海
除了上面这两种家长,其实还有第三种家长,他们是完完全全的旁观者。
即使在孩子深陷逆境,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时,他们也不会为孩子提供任何引导和支持,只为了以此培养孩子独立面对逆境的能力。
这样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缺少成功解决事情的体验,形成“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改变不了结果”的认知,更容易放弃努力。
搭建心理韧性
所需的真正内核
实际上,想要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过程是比较复杂的,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
因为,影响心理韧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心理学家通常会将影响心理韧性的因素归结为两类: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
心理韧性是两个因素平衡的结果
保护性因素是指能够帮助一个人提升能力、更好适应各种情况的资源。
包括孩子自信、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等个人特质因素,家庭氛围良好、育儿方式正确、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等家庭因素,以及居住在文明的社区、校园环境良好等环境因素。
风险性因素指人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负面结果的一切因素,如低智商、高冲动型、边缘型人格等内在因素,以及不良的社区环境、家庭氛围、养育方式等外部因素。
当风险性因素高于保护性因素时,孩子的心理韧性就偏弱,表现为适应不良;
当保护性因素高于风险性因素时,孩子的心理韧性就偏强,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和积极向上的状态。
所以,想要提高心理韧性,就要尽力提升保护性因素的比例,同时降低风险性因素的比例。
目前,国际上有一个比较流行的“3I”培养方案,可以帮助孩子从“我有(I have)、我是(I am )、我能(I can )”三个方面,形成和增强心理韧性。
“3I”培养方案,是由国际心理韧性研究计划(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ject,IRRP),对心理韧性的形成方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的
我有 I Have
指孩子可以从家庭或社会环境中,获得心理安全感,比如得到来自父母或其他长辈的鼓励、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身处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等。
重点是要让孩子感受到:每个人都不是孤岛,我拥有的,不只是我自己。
孩子只有在感到安全、舒适、有人陪伴的情况下,才能拥有不管遇到什么挑战,都能勇敢克服的底气。
我是 I Am
与“我有”强调外部不同,“我是”强调的是主观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肯定,是比“我有”更为强大的自信与内驱力。
“我是”是对自我的接纳,相信自己的一切都十分美好: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这需要孩子从小对自己的内在价值观,比如自控力、独立性、自信感、自我成就感等,建立积极、准确的认知。
这也是我们前面说的“保护式教育”和“挫折教育”,都不是正确教育方式的真正原因。
被过分呵护或过于严苛打压的孩子,都很难让孩子共情他人,产生正确的善恶、是非观,同时也很难接纳真实的自己,心理韧性自然会比较脆弱。
我能 I Can
我能,体现的是孩子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孩子清楚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能做但目前还做不到的事,以及自己不能做的事情。
孩子不可能永远躲在父母身后,终将独自面对外部世界的各种情况。
这就需要他们具备独立分辨事情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准确、快速地判断出自己是否该做,且能不能做成。
具体可以这样做
如果看了上面的内容,还是不知道应该通过哪些具体行为,帮助孩子提高心理韧性,可以参考下面这些方法:
1 建立同理心
同理心,可以让人不会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能够意识到并接受人性的复杂,也更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
因此,提高同理心,可以显著提升心理韧性。
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志愿者工作、公益活动;也可以通过影视剧、绘本、小说等作品,教孩子学会思考和想象他人所面临的困难,帮助孩子培养同理心。
2 确定一位Go-To人Go-To 人的意思是首选的、可以寻求协助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确定有且至少有一个成年人,与孩子建立了亲密的联结,孩子可以放心地向这个成年人倾诉,并能获得一定的理解和支持。
3 做到真正倾听不管是多大的孩子,都有想被倾听、被理解、被关爱的需求,他们渴望被亲近的人认可,并将这份认可转化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形成他们的“I AM”内核。一定要确保孩子可以感觉到,我们在认真用心倾听,而不仅仅是用耳朵接收声音。可以将倾听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在适当的时机发出询问,如“我不太确定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可以多聊一些吗?” 或者“你有什么建议?”等。
4 接纳孩子最真实的样子
如果无法真正接纳孩子最真实的样子,就很容易忽略掉孩子的感受,将世俗的标准、他人的眼光,都压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对“I AM”的认知是模糊和混乱的?:皮克斯经典短片: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是大多父母迈不过的坎。不要逼迫孩子成为他们自己不想成为的人,要和孩子一起发现他们的闪亮点,找出孩子真正擅长的事,并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5 鼓励孩子犯错我们要放弃扮演孩子人生路上的“清道夫”,要鼓励孩子自己做,自己改正,千万不要因为他们犯错就严加指责。一定要告诉孩子,犯错是被允许的,同时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将每一次错误作为学习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有三个很好用的句子,可以用来鼓励尝试后失败的孩子:“来吧,笑一笑就好了!“——提醒孩子即使在困难中,也要保持乐观和幽默;“我知道现在看起来很糟糕,但你一定会渡过难关的!”——这句话可以在困境中,为孩子带来希望;“想想你能从中学到什么,可以让你下次不会再这样了。”——帮助孩子转换思维,从失败的痛苦中走出来,重新思考并提炼出对自己有益的经验。6 培养责任感
“靠谱”可以说是当下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了,大家都很看重一个人是否有责任感,做事有没有担当。拥有较强的责任感时,孩子更能理解和体谅他人,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也更顺畅。可以从让孩子“自己事,自己做”开始,再逐渐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通过委派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7 提供有意义的活动机会缺乏参与感,会让孩子长期处于心理匮乏的状态,并且形成挫败感与无助感。所以,一定要多为孩子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尤其是一定要参与他们真正关心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孩子增加与他人接触并建立联系的机会,还能充分发展兴趣,收获愉悦和满足,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比如,参加我们的科考营活动就是很好的选择~8 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孩子成为勇敢、坚韧的人前,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为孩子树立榜样并提供激励,充分展示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我们可以以身作则,也可以给孩子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和经验,观看相关的电影、纪录片,激励他们学习、模仿。电影《垫底辣妹》截图9 给予适当的期望永远不要让孩子觉得,所有人都对他失望透顶,没有任何期待了。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什么也做不好。我们可以用欣赏、认可的眼光,看向孩子的长处,时不时地给予适当又明确的期望。期待的目标应该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可以真正激励到孩子10 行动起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遇到挫折和挑战时,无论内心怎样低落,都一定要让孩子牢牢记得,沮丧和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必须行动起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不要回避,要反击!”首先,引导孩子接纳困难带来的所有负面情绪:焦虑、紧张、害怕、恐惧……不用逃避,也不用克制;
接着,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他的负面情绪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最后,要让孩子想清楚,在遇到的困难中,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从而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可控的事情中,尽全力去做就好了。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 Heather S. Lonczak, Ph.D. How to Build Resilience in Children: 30+ Tips & Examples.
2.范兴华等,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累积风险与社会适应:压力的中介作用和心理社会资源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23
3 彭凯平,闫伟,《孩子的品格》
4 彭凯平,《抗逆力——给孩子一颗强大的心脏》
川妈说说写这篇文章时,想起几年前一位北大学子写的热门文章——《感谢贫困,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永不低头的气量》。她的经历,我感同身受,一直觉得从小不太顺利的成长经历,的确让我更坚强、内心更强大。但年纪越大、对自己的了解越深刻,越来越发现它的负向效应,心思重、患得患失,很难轻松快乐地享受生活。举个例子,我曾跟我妹开玩笑说,就算哪天我中了500万,估计我不会多开心,而是觉得500万好像也不是很多,一瞬间兴奋之后就开始担心钱很快就要花完了。于是我常常想,苦难对于孩子的意义,可能没有让他更强大这么简单。我们怎么才能让孩子既坚强又乐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今天的文章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但至少提醒大家,这不是保护或者挫折教育的简单问题,需要我们多管齐下、综合平衡的培养方案。推荐阅读